佳熹小说网 >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二百章 新旧对立疑云显,秋狝(xiǎn)打围铁网山

第二百章 新旧对立疑云显,秋狝(xiǎn)打围铁网山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时间,总是能让人慢慢适应一切。
    冯一博加官进爵的事,以极快的速度传遍都中。
    一时成为各府前、后宅中热议的焦点。
    无数大姑娘、小媳妇,都深恨当初自家没有眼光。
    为何没能像薛、林两家一样,把握住这样的金龟婿。
    大魏已经有近十年,没有新的勋爵产生。
    能在这个时候立功受赏,拿到勋位。
    其未来,完全可以用“不可限量”来形容。
    但仅仅数日之后,这事的热度就过去大半。
    被别的新鲜事,所慢慢掩盖。
    除了有人偶尔,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还有不少勋贵开始邀请他,参加一些高端聚会之外。
    冯一博的生活,基本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不过,这件新的热点事件,说来也与他有些关联。
    这件事就是,景顺帝要再去铁网山。
    打围狩猎。
    大魏朝廷每年都要组织一次,由皇帝亲自参加的大型狩猎活动。
    这并非是让皇帝散心,出去游玩。
    而是按照周礼举行。
    当然,真如周礼所载。
    皇帝一年四季,每一季度都要有一次这样的活动。
    甚至周礼之中还有对应的称呼,分别是:
    春蒐(sou)、夏藐、秋狝、冬狩。
    在冯一博的理解中,周礼的天子狩猎,本身带有军事演练的目的。
    相当于以打猎的形式,展示军队的威武。
    对诸侯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大致类似于冯一博前世所知的,阅兵和军演的组合。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原王朝被始皇帝统一。
    开始进入了郡县制。
    从此,没有了许多诸侯国需要威慑。
    打猎的方式,也慢慢沦为一种象征式的仪式。
    当然,其存在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那就是体现皇帝不忘兵事的雄心壮志。
    这次之所以说“再”去铁网山打围。
    是因为三月底时候,就已经举办一次春蒐。
    也是在铁网山进行的打围狩猎。
    只是冯一博当时还在海外,而且也没有参与的资格。
    这样的仪式,就只有武勋才有资格参与。
    不过如今再次举行打围,冯一博已经有了勋位。
    自然接到了礼部的通知。
    而且最主要的还有,这一次景顺帝对外宣称:
    是因为东海国归附,才再一次举行秋狝。
    以彰大魏国威。
    所以,冯一博算是这次活动的半个主角。
    即使没有勋爵,这次也必然要参与。
    毕竟没有他出使东海国,也就没有献土归附的事。
    其实,一年一次的狩猎活动。
    按理来说,最适合的,也是秋狝。
    毕竟春天的时候,动物好不容易熬过整个冬天。
    没什么肉不说,还是交配的季节。
    再加上,春天又是农耕的重要时间。
    所以,皇帝这个时候打猎,也要十分克制。
    不仅要避免狩猎母兽,还要避免毁坏农田。
    而夏天,正是庄家旺盛的时候,一般都是以除害为主。
    多是以鸟、雀、鼠等,祸害庄家的动物,作为狩猎的对象。
    这些东西,显然也无法彰显皇帝的威武。
    至于冬天,北方太冷,出行不便。
    为皇帝的安全着想,也已经很少出动。
    所以,秋收之后,才是最为适合的狩猎时间。
    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山间野兽为了过冬,也都积累了足够的脂肪。
    正是膘肥体壮,最为肥美的时候。
    皇帝若是这时打围,也可以臂鹰持弋,尽情骑射。
    之前举办春蒐,据说是因为边地那边,王子腾捷报频传。
    景顺帝才决定借此举行一次打围,以彰显大魏的武功。
    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活动并不是很顺利。
    草草了事回了都中。
    冯一博接到了消息之后,就让人找来冯紫英、贾家兄弟相聚。
    想要问问都需要做什么准备。
    几人边喝边聊,说了很多注意事项。
    比如穿什么衣裳,带什么东西等等。
    冯紫英还答应帮忙弄一匹军中宝马,给冯一博代步。
    即将散场的时候,冯紫英却一直不动。
    等贾家两兄弟离开,他才笑着说道:
    “一博,咱们兄弟相交,也有一阵子了。”
    “你初得勋位,又赶上去铁网山打围,我想了想,不得不提醒你几句。”
    冯一博知他有话要说,也不觉得惊讶,只笑着道:
    “哦?紫英兄请讲,我洗耳恭听。”
    说着,他摒退下人。
    亲自上前,给冯紫英斟满酒。
    才又回到座位,一副洗耳恭听状。
    冯紫英浅尝一口,便开始说道:
    “武勋之中,虽以四王八公等开国勋贵居多,但以忠顺亲王为首的新勋贵,显然也不可小觑。”
    冯一博不明就里,皱眉点点头。
    只听冯紫英又继续道:“虽然一博你,该算新勋贵。”
    冯一博才得勋位,自然新的不能再新。
    可是……
    “但你两门亲事,都和贾府有亲,又同我等走的近。”
    说到这里,冯紫英一笑,道:
    “显然,那边不会把你当做新勋贵来看,更不会轻易和你亲近。”
    冯一博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情况。
    他两门亲事,薛家和林家,都与贾府有亲。
    说和开国勋贵亲近,自然没错。
    “正因如此,这次铁网山之行,你一定要多加注意,以防新勋贵对你什么恶意。”
    冯紫英这话一出,冯一博顿时皱眉,问道:
    “此话从何说起?”
    他之前也和贾府有亲,但也没见新勋贵找他麻烦。
    当然,也可能是没什么交集的缘故。
    冯紫英闻言,便问道:
    “你可知,春日里那一次铁网山打围,为何会草草了事?”
    冯一博摇摇头,道:
    “我当时还在海外,自是不知。”
    他其实从贾家兄弟,和冯紫英等人的谈话中,隐约听闻了一点。
    但几人每次都是云山雾罩,彼此露出一个笑意,就点到为止。
    就像一些内部梗一样,你若没经历过,根本无从猜测。
    冯一博自然听不出什么。
    只大概知道,这事宫中传出话来,不让随意谈论。
    以他的性格,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和他无关,自然不会细打听。
    冯紫英一副“我就知道”的模样,笑着道:
    “这是因为新旧勋贵之间,在铁网山发生了冲突,最后虽没真刀真枪,但也做了一场。”
    铁网山打围可是跟皇帝一起去的!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还敢搞武力冲突?
    即使没动刀兵,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啊!
    冯一博闻言自是惊讶,脱口道:
    “竟是这样的事儿?”
    冯紫英点了点头,补充道:
    “当时惊动了圣上,派宫人过来喝止,才分开两边的人。”
    “但也正是因此,圣上龙颜大怒,才草草结束了打围。”
    这话让冯一博感觉有些不对,顿时皱眉问道:
    “那为何没听说有人受罚?”
    “自然是有责罚的!”
    冯紫英接口,似乎有些得意的笑了笑,才道:
    “不过两边都是有身份地位之人,即使圣上也不过小惩大戒。”
    “无非罚俸一年半载,丝毫不影响,两边在暗中继续对立。”
    只是罚俸,对于这些权贵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景顺帝这么做,难道是想推波助澜?
    还是真的拿他们没办法?
    冯一博脑海中闪过数个念头,口中却只道:
    “都是为圣上办事,这又是何必呢?”
    虽然他口中的话都是虚套,冯紫英却还是认真回到道: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权、利二字,尤其是军中,一直被我们这些开国勋贵掌控。”
    京营虽然归新勋贵所掌,但各地节度还是旧勋的人。
    这一点冯一博自然知道。
    “而新一代勋贵,多为十三年前那件不可说的事,才获得当今圣上的青睐。”
    安卓苹果均可。】
    “可圣上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偏向他们,毕竟……”
    说到这,冯紫英一脸神秘兮兮的看了看左右,才道:
    “毕竟东宫那位还在!”
    冯一博捕捉到一个关键词。
    “十三年前?”
    如今正是景顺十二年!
    皇帝登极之后,都是转年改元!
    冯紫英又提到太上皇,很难让他不产生些联想。
    十三年前,岂非正是太上皇退位,景顺帝登极之时?
    难道……
    怪不得他这么喜欢李世民,莫非也是……
    不对啊!
    景顺帝并非是兵变上位,而是太上皇亲自所禅!
    这一点,冯一博很确定!
    也不对!
    他没法保证,太上皇不是被逼退位。
    毕竟十三年前,他还是金陵城郊的一个小屁孩。
    这样的秘闻自然无从得知!
    听他问起十三年前,冯紫英连忙收住话头,凝重道:
    “这事干系太大,还是少说为妙,不知道才最好!”
    冯一博点了点头,当即不再追问。
    “咱们不说这些!”
    他提杯遥遥一举,郑重道:
    “多谢紫英兄提醒。”
    冯紫英连连摆手,又拿起酒杯,也郑重道:
    “你我兄弟,不必客气,你小心防备就是。”
    两人一饮而尽,冯紫英好似不经意的又是一句:
    “到时候你就跟着我们,至少保你无恙。”
    虽然,冯紫英好似轻描澹写。
    但冯一博总感觉,这才是他今天最想说的话!
    他没急着回应,以免提前站队。
    见他沉默不语,冯紫英微微一怔,又道:
    “当然,也许是我多想了,毕竟此次铁网山之行,有一半算是为你庆功了。”
    这话在冯一博看来,像是欲擒故纵。
    当下,他还是不接话茬。
    只道:“哪里的话,此彰显国威之事,我有幸参与罢了。”
    冯紫英见状,便笑而不语。
    起身拱手告别而去。
    冯一博沉思良久,最后还是决定见招拆招。
    对于新旧勋贵的事,他完全不想参与。
    更不想站队。
    毕竟他空有勋位,又无兵权。
    两边的冲突,按理说波及不到他。
    若是开国勋贵这边,硬要把他牵扯进去。
    那他也不会坐以待毙。
    谁敢坑他,他就找谁算账便是。
    是夜,冯一博决定先清一清烦乱的思绪。
    便也没看排班表,直奔妙玉处。
    礼佛一夜之后,果然神清气爽。
    除了准备去铁网山,随御驾打围之外。
    还有一件事,也让冯府上下都忙的不可开交。
    那就是,冯一博和薛宝钗的婚期将近。
    原本,两人的婚期定在夏日六月初六。
    但冯一博远赴海外,临走前就将婚期推迟。
    这次回来,便和薛家商定,
    将婚期定在秋日,九月十五。
    李孟氏还不放心,又找人掐算过,
    绝对是个大吉之日,才算定下。
    可去铁网山打围,定在八月二十。
    有皇帝车架在,速度不会快。
    一来一回,差不多就要十天。
    再有十天狩猎。
    估计等回来,就已经到了婚期。
    为了不那么仓促,冯一博临走之前又和薛家商议。
    再将婚期也推迟几日。
    好在李孟氏找人掐算的时候,还有一个备用日子。
    九月二十五,亦是一样的吉日。
    这一天的黄历上都写着:
    宜成婚,还宜合婚订婚,搬迁赴任,订盟祈福,沐浴纳畜,祭祀等等。
    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能回来了。
    因此冯一博就将婚期改在这一天。
    事涉皇帝打围,薛家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
    当即同意后,又连忙重新通知各家老亲。
    八月二十五,冯一博穿了一身劲装。
    骑上冯紫英从军中淘来的宝马。
    早早出发,和众勋贵一起在宫外等候。
    虽然会骑马,但冯一博却很少骑。
    一是因为城中禁止纵马。
    骑马和坐车的速度相差仿佛,那他为何不选择更舒适的马车?
    二是骑马磨腿,据说经常骑还会罗圈腿。
    为了保持正常腿型,冯一博也不想多骑。
    这就导致,他的骑术仅限于能骑。
    骑射什么的,更是压根别想。
    毕竟骑射和读书一样,都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
    对于冯一博来说,时间都用于读书了。
    虽然也有锻炼身体,却不可能耗费在骑射之上。
    毕竟说文武双全,大多两样都很一般。
    没听说谁不全力以赴,科举还能进入一甲的。
    哦,对了。
    李寻欢除外。
    冯紫英和贾珍,也在打围的队伍之中。
    冯紫英跟在冯唐身边,贾珍则和四王八公聚在一处。
    冯一博远远见到,却并未往他们身边聚拢。
    只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在队伍的嘴后面跟着。
    出发半天之后,队伍就开始缓缓变化。
    冯紫英和贾珍凑到一处,便在队伍中寻找冯一博。
    眼见冯一博在马上悠然自得,贾珍顿时有些惊讶,道:
    “一博兄弟,没看出来,你这骑术可以啊!”
    他本以为冯一博一点不会呢!
    没想到,冯一博骑了大半天时间,丝毫没有磨破大腿的坐卧不宁。
    相比之下,显然冯紫英的眼力更胜一筹。
    一下看到冯一博马鞍上,有厚厚又绵软的垫子。
    “一博,你这马鞍还加了料,倒是能免去些许皮肉之苦。”
    说到这里,却不由坏笑道:
    “不如我们比一比速度如何?”
    但冯紫英的这个提议,显然也没安好心。
    冯一博当即没好气的道:
    “若是速度起来,这些就无用武之地了!”
    冯紫英被他识破也不尴尬,反而大笑道:
    “就到前面二里左右,我爹的位置,怎么样?”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延绵至少五里开外。
    而他们现在正处在队尾。
    即使追出二里地,也不会惊扰到位置偏前的圣驾。
    “不怎么样!
    冯一博自然要拒绝。
    可冯紫英压根不理会他,又笑着道:
    “一博,难得出来一次,一定要享受一下骑马的快乐啊!”
    说着轻轻一挥马鞭,正好扫在冯一博坐下马屁之上!
    “啪!”
    82中文网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278/74438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