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章 饮马河大捷

第二十章 饮马河大捷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第二十章      饮马河大捷
    就在双方紧张的动态对峙的时候。海西那边先有捷报传来。
    北洋巡抚衙门出发的事情,要比戚继光迟一点,原因很简单。他在化冰,等海上航道上的浮冰都化成水之后,北洋巡抚衙门从海路进军,自然不能注意海况。
    不过,除却这之外,这一次进军,简直是一帆风顺。
    明军从海上登陆,等全军上岸之后,女真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有一些女真人来这里找生意。看看能不能卖一些汉人的东西。
    这也是女真的现状,分崩离析,各自为战,所有女真人分散在一个个寨子里面。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虽然海西一带各种人口,大概有几十万。但是根本捏合不在一起。
    这个时候的女真人甚至不能说是奴隶社会。他对奴隶的方法,是同炕而睡。因为取暖问题。一条大炕睡好些人。不论男女,女主人与奴隶滚床单的也不在少数。
    男主人与女奴隶之间,更是不要说了。
    而女真人面对惨烈的天气,他们又不善于耕种,于是去南边抢能种地的人,是他们必须要做的。甚至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更奇怪是辽东将门,也不觉得普通百姓被女真劫掠走了,有什么问题。该做生意同样做生意,该打仗还是打仗。
    而且成化犁廷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很多人都记不得了。更不要说,明军是从海上来的。他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也是很正常的。
    于是,海西之战,几乎没有遇见什么大阻力。仅仅是攻击几座城池的时候,遇见了一些问题。
    不过,女真人修建的城池,都是木城,在大炮之下,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几乎一个月之间。抵定海西。
    这其中李成梁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李成梁本来就是东北人,铁岭李家,也算是将门之一,与女真人是有交情的。整个征服女真的计划与步骤,都是李成梁制定的。
    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打击大部落。拉拢小部落。
    对于大明统治这里。对大部落不利,对小部落是有利的。
    大部落垄断对大明的贸易,对内剥削这些小部落,对外劫掠大明。而这些小部落要么被这些大部落吞并,要么每况日下,不能抵抗东北的寒风。
    最后不得不投靠大部落。
    事实上,这些小部落本质上就是一个个小村落一般。
    大明直接统治这里,也不会对这些小部落怎么样,很有可能纳入官府的管理之中,就好像大明内部的一些村落一般。
    只是建立互信是很难的,李成梁不辞劳苦,带着两三个护卫,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劝说,让这些部落相信的大明朝廷,为了双方互信,李成梁收了不知道多少义子。
    堪称义子满天下。以至于多年之后,这一带汉姓之中,以杨为最。
    这当然是后话。
    戚继光在草原上与鞑子对峙两个多月,果然鞑子先支撑不住了。准备撤退。
    戚继光丢下辎重。仅仅带了数万骑兵,一路追了过去。一连三战,直接追到了克鲁伦河畔。斩首数万,降者十余万,土蛮汗仅以身免。
    克鲁伦是清代的名字,这个条河的名字很多,不过而今称为饮马河,这一战就是饮马河大捷。
    戚继光这一战更是震动天下。许为天下名将,不动则已,动如雷霆。
    之前戚继光在草原上捕捉蒙古主力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诋毁戚继光,一战扫掉了所有恶名。
    周梦臣接到这个消息,更是高兴几乎跳了起来。
    周梦臣知道,蒙古请降的使臣一定快到了。今日达延汗一脉,几乎被打残了。蒙古在达延汗之后形成的蒙古六万户的权力结构,很有可能不负存在了。
    如此一来,周梦臣承诺的事情,已经能做到了,最少北方边患,不再存在了。
    这也是土木堡之后,大明对蒙古最有优势的时候。
    二十年之内,蒙古人不要想恢复元气。
    周梦臣就能专门对内改革了。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更是京师震动,无数百姓自发的放灯放鞭炮,一瞬间,京城好像重新过了一个年。
    毕竟嘉靖二十九年,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算近,当年看蒙古人在京师城外,烧杀的人很多还活着。
    只是没有想到,短短十几年,就主客翻转,大明已经到打了草原上,说起来,这最后决战的饮马河与捕鱼儿海,都相距不远了。
    让人不由想到了开国功勋之盛。
    嘉靖自然大喜,各种赏赐不去提了。
    这一场大捷,也让一个人不得不上门求见。
    不是别人,而是丰国公李儒。
    两个人而今都是身处嫌疑之地,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武勋之首,两个人关系再好,嘉靖是会睡不着的。当然了,双方自然都有监视牵制的人员,谁也不能擅自妄为。
    所以,两个人这一次见面,就在内阁之中,不是内阁值房之内。而是文渊阁之中一张长桌之上,两次都是密密麻麻的架子,上面有浩如烟海的图书。
    时不时有人在两人身边蹑手蹑脚的走过。
    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谈事,自然是想要让有心人听到,事无不可对人言。但是大部分中书舍人是长了一个胆子,也不敢在这里听两人谈话。
    李儒说道:“小女还好吗?”
    周梦臣说道:“他现在在台湾,陪犬子在东海伯门下读书。听下人说,小两口的感情很好。”
    李儒说道:“好,就好。”
    周梦臣与李儒又沉默了。
    两人沉默不是没有什么话要说,事实是双方有无数话要说。只是不知道说什么。似乎也只能提提儿女的事情了。
    李儒说道:“我这一次来,其实为了枢密院的事情。”
    周梦臣听了,微微展眉,说道:“枢密院?”
    李儒说道:“首辅,明知故问。枢密院本应掌控天下兵马大权。而今天下各军,到底是听兵部的多,还是听枢密院的多。或者说除却京营之外,有多少人马听枢密院的?”
    李儒声音忽然压低说道:“我这一次,是陛下的意思。”
    周梦臣心中微微一叹。
    果然这一场大捷,让嘉靖高兴之余,疑心病也犯了。
    枢密院乃是五军都督府改制的,其实也仅仅是管京营。这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问题。
    现实就是大明的军权,除却京营之外,都在文官手中。不,其实京营也有专门的总戎尚书来管理。只是勋贵的影响力更大一些而已。
    所以在这里继承上,不管改出一个什么花样。
    枢密院的权利也不会扩大太多。
    毕竟权力这东西,都是争来的。很难谦让的。即便让,也未必能让的出去。
    嘉靖自然知道,外面的军队听兵部的多一点,听枢密院的少一点。
    在此之前,嘉靖虽然有一些担心,但是担心并不大。他只要掌握中枢,地方上就不可能反抗。所以嘉靖在乎的仅仅是京师的军队。
    因为京师的军队能够影响到大明政局。
    其他地方军队不会。
    但是这一战打下来,戚继光的表现,让嘉靖肃然而惊,他担心各地的军队太强了。
    这让嘉靖心中有了嘀咕,就有了李儒这一趟。他来这里本质上,就是要权的。而且是兵权。
    不过,周梦臣也是会给的。
    他不是软弱,而是他想达成一种平衡,不仅仅是让嘉靖消除疑心那么简单。在他看来,内阁应该掌控大明战略,而不是对具体军事行动有太多的染指。
    权力是需要平衡的。
    内阁的权力也是如此。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1/21162/74061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