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49章 太孙六卫和太子十卫

第649章 太孙六卫和太子十卫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上直二十六卫早有定数,臣以为不当随意改动。”
    “陛下可把大兴左卫和通州卫,划给太孙补足六卫。”
    听着袁可立的说法,朱由检摇头道:
    “不然!”
    “二十六卫这个定数,在涿鹿三卫和东宁五卫调整归属后,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亲军卫共有三十四个,朕打算增加两个,一个划给太子,一个和大兴左卫一起划给太孙。”
    “这个分配方案,众卿觉得如何?”
    听到皇帝的这个方案,群臣一时间默然无语。
    太子差了一卫、太孙差了两卫,而亲军卫却只有两个卫没有分配。
    这意味着五军都督府管辖的京城卫所中,至少要出一卫。
    如今皇帝要划拨两个卫凑成亲军三十六卫,他们实在想不出反对的理由来。
    难道要为了一个卫所和皇帝极力争执,让亲军只能拥有三十五卫?
    别说皇帝觉得不好听,就连他们也觉得,“三五”不是个好数字。
    再想着羽林三卫、燕山三卫、大兴左卫划给太子太孙后,都要调出京去。
    他们觉得没必要和皇帝为了一个卫的归属争执,把这件事默认下来。
    不过袁可立还是说道:
    “三十六恰合天罡之数,内廷十二卫、太子十卫、太孙六卫也已确定。”
    “臣以为亲军卫所当定在此数,不能随意再改。”
    显然是怕皇帝想一出是一出,以后继续要求增加亲军卫。
    朱由检真没这个想法,因为如今的三十六卫,他都觉得难以完全掌控,所以就点头道:
    “上直亲军,以后就定在三十六卫。”
    “没建立的卫就建立起来,该改名的也要改个名字。”
    “朕想把大兴左卫改称骁骑左卫,和骁骑右卫一起划给太孙,众卿一位如何?”
    这样改名划拨后,太孙就有了府军前卫、骁骑左右卫、燕山三卫,一共六个亲军卫。
    除了府军前卫都会被调出京城,分散在海淀、朝阳等地。
    群臣认可了这个调整,但是对太孙六卫如何管理,那就有不同意见了。
    如今太子只是接近周岁,太孙更还是没影的事情,估计要到二十年后,才能考虑此事。
    那么太孙六卫应该如何管理,就是一个问题。
    礼部尚书成基命道:
    “太孙既有六卫,将来还要册封领地。”
    “臣以为当仿照太子东宫,设立太孙官署。”
    朱由检微微颔首,说道:
    “东宫官员,多是朝堂大臣兼任。”
    “将来太孙的官署,同样也是如此。”
    “太孙六卫设卫率府,在设立太孙之前,由御马监代为管理。”
    这样御马监直辖的卫所就有十二个,群臣一时间炸开了锅,觉得不能把这么多兵马给太监。
    他们纷纷表示,应该和太子卫率府一样,由文职军官和武官管理。
    即使太孙要在二十年后才会有,这些官员也应该先设起来。
    他们这次的反抗如此激烈,以至于朱由检在考虑之后,最终只能退让,决定把太孙六卫交给朝堂官员兼任的太孙属官管理。
    不过他还是明确太孙六卫不属于五府,作为上直亲军由内廷管理。
    这下群臣才想起亲军都护府还没设立,袁可立道:
    “除了御马监六卫、锦衣卫监六卫、太子十卫、太孙六卫之外,亲军尚有八卫。”
    “这八卫应该设立亲军都护府,由都指挥使和护军使管理。”
    朱由检闻听此言,却是笑着说道:
    “亲军都护府已经不用设立了!”
    “这八卫都分属五城兵马司和守备区,有武将和护军共同管理。”
    “再成立亲军都护府已是多余,不用重复设立。”
    袁可立等人细想,这才发觉剩下的府军四卫属于中城兵马司,虎贲左卫和济阳卫属于东城兵马司,济州卫属于西城兵马司,通州卫属于通州守备区。
    已经各有护军都尉参与管理,确实不需要成立亲军都护府。
    再加上他们也担心亲军都护府成立后,亲军都指挥使会仗着皇帝的宠信胡作非为。他们就没有再提这件事,亲军都护府这个机构最终没有成立。
    朱由检也的确没有成立亲军都护府的意思,因为他知道相比文官,掌握大权的武将更需要自己小心防备。
    尤其是亲军都护府成立后,以后会本能地扩充权力,想要把所有亲军卫都置于亲军都护府。
    与其这样产生争端,不如干脆不成立。把三十六亲军卫分成几个条块,让谁都无法一下子掌握它们。
    缺点也同样在于此,就连皇帝都不能一下子掌握所有亲军卫。
    不过相比以前只能掌握锦衣卫和腾骧四卫的情况,必然是好多了。不至于稍微放松,亲军卫就大多被文官夺取。
    可以说,朱由检设置的所有制度,都是在为偷懒做准备:
    他不会像太祖皇帝那样,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揽过来,定下的制度也需要皇帝勤政无比。
    之前的大明历代皇帝已经证明,皇帝大多是懒人。
    如何在皇帝偷懒的情况下确保权力不会被随意夺取,是他这次改制的核心考量之一。
    他要保证皇帝在只是中人之姿的情况下,仍能有效掌握朝廷,对大明进行治理。
    ——
    确定亲军卫的归属后,对于上直亲军的调整,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选择哪个卫作为羽林后卫。
    朱由检本打算从龙骧卫、鹰扬卫这些卫所选一个,但是在看到南京五军都督府的卫所后,决定道:
    “横海卫调松江府,作为羽林后卫。”
    “以后太子去东宁,中途不能没有接应。”
    “横海卫的漕运船只和旗军转到海上,在松江府上海县一带择地屯垦。”
    可以说,他给太子的羽林后卫选了一个好地方。
    以后太子能凭借这个纽带,和江南官民打好关系。
    至于北方的京津通道,有三个卫即可,可以把下属千户所分散安置。
    群臣听着皇帝的这个安排,纷纷认同赞许。
    虽然羽林后卫放在松江府有些远了,但是相比放在顺天府来说,这让他们更放心。
    尤其是江南的官员,想到以后太子要派官员去松江府管理羽林后卫,他们纷纷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羽林五卫和东宁五卫这太子十卫,也最终确定下来。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923/73271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