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71章 亲蚕礼和服装节

第671章 亲蚕礼和服装节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杨景辰的奏疏被全文刊登在内参上,毫无疑问表明了皇帝的态度。
    再加上嘉靖年间曾经革除外戚世封,还颁布了诏令。群臣纷纷引用诏令内容,要求革除外戚爵位。
    激进的要求全部革除,现在的外戚侯伯属于承袭的,也要一并革去,以便符合诏令。
    保守的则认为现有外戚侯伯保留,但不再继续传下去。
    可以说,文官在革除外戚世封上,没有一丝争议。他们在限制外戚这方面,可谓同心协力。
    争议的地方在于要不要立即革除,给不给这些外戚留颜面。
    周奎肆意妄为带来的隐患,让群臣觉得对待外戚还得打压,不能继续再视而不见。
    朱由检同样担心外戚肆意妄为影响皇室声誉,而且这种养废了的外戚也不可能对皇室有帮助,纯粹就是负担。
    所以他很快下达了旨意,让群臣举行廷议,确定对外戚的政策。
    廷议结果将以诏令颁布,将来将来还要由国会制定法案、甚至写入礼法,确保这次的廷议结果,能够执行下去——
    即使后代皇帝想给外戚世爵,也不能违背此令。
    不能像嘉靖八年的廷议结果一样,只执行了嘉靖、隆庆两朝,在万历年间就被破坏。
    皇帝这个态度,引起群臣的称颂。他们对当今皇帝遵守礼法这一点,普遍都是赞誉。
    这也是当今皇帝虽然经常改制,却得到群臣拥护的原因。
    无论礼法如何规定,都是皇帝和大臣商议出来的。皇帝从没在这一点,独断专行无视他人建议。
    当然,那些不经过廷议就推行的改制措施,还是让一些人有非议的。例如卫所改制这件事,很多文官就认为应该通过廷议。
    不过这种说法不是主流,因为军事通常会涉及到机密。尤其是卫所改制这样的事情,如果任由文官商量传得沸沸扬扬,那些武官同样也会找人说话,事情会闹得不可收拾。
    大部分文官,是支持当前的卫所改制措施的,他们也信任袁可立等朝堂大臣。
    ——
    二月二十二日,国会小会堂中,由吏部尚书郭允厚主持,朝廷除大学士之外的大臣举行廷议。
    第一项内容就是要不要执行嘉靖八年有关外戚的诏令。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得到群臣赞同。嘉靖八年的诏令将被重申,外戚爵位只能止于终身。
    第二项内容则是皇帝新提出的,给愿意开藩的外戚功臣待遇,允许他们以开辟藩国、藩屏社稷的功劳,把爵位转为世代承袭。
    这点争议比较大,因为这样的外戚藩屏,实力会很强盛。如果他们作恶,朝廷更难限制。
    尤其是当今皇帝允许世职转为爵位后,群臣都认识到公侯伯爵位的珍贵。他们辛辛苦苦才只能成为子爵男爵,哪里愿意外戚轻易成为诸侯。
    最终,这项提议第一次没能得到通过,还是郭允厚按皇帝的嘱托加上限制后,才在勋贵的鼎力支持下,险险被一半以上的大臣同意。
    这个限制就是,外戚封爵将止于伯爵,除非立下大功,才能提升爵位。
    现有的博平侯、新城侯,都要降为伯爵。
    武清侯就算将来复爵,没有大功也只能获得武清伯爵位。
    同时,作为对外戚的优待,那些曾经被封爵、却在嘉靖年间被革除的外戚,都允许开辟子爵领,获得子爵爵位。
    这个决议将写成诏令颁布,未来还会写入有关皇室的礼法,连皇帝也不能随意违背。
    甚至可以说,群臣之所以答应外戚爵位可以转为世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给皇帝留口子——
    将来如果有皇帝非要给自己的亲戚世爵,那就要按照礼法,给他们世袭领地。不愿就藩的外戚,自然不可能获得世袭爵位。
    心满意足的文臣,自觉在其中出了大力。连皇帝之前轻易定下卫所改制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在意了。
    他们的精力都被这件事吸引着,还有一些科道官员痛打落水狗,翻出外戚贵族的种种违制事宜。
    京城的报纸更是连篇累牍地刊登,让京城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情上——
    相比人数众多的世官和军户来说,还是这些贵族的事情,更让他们在交流时乐此不疲。
    什么博平伯夫人、新城伯夫人去周家府前骂街,九莲菩萨庙说周奎罪孽缠身等事情,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之前差点进入戒严状态的紧张和肃杀,似乎一下子被扭转。
    京城的抄报行和民众,一下子都变得热衷于贵族的八卦新闻。
    不过,在这一片喧闹中,朱由检却知道这只是他营造的表象。京城的市场和民心,并没有完全恢复。
    但是这没关系,接下来他还有一连串措施,会让京城人彻底忘记之前的氛围,沉浸在盛世繁华里。
    登极两年多后,他对如何营造盛世氛围已经得心应手。有信心让大明的民众都认为当前是盛世,什么天灾和虏患,统统不值一提!
    地方有野心的人员,也会按下心思。不敢在这样的“盛世”下,轻易起兵造反。
    ——
    旧历二月二十五日,新历三月初三,清明节。
    周皇后率领后宫妃嫔和命妇,在西苑的先蚕坛,举行在大明久未举办的亲蚕礼。
    宫中妃嫔对此多有羡慕,就连不怎么知道后宫情况的命妇,也认识到皇帝对当今皇后的宠爱。
    在这个仪式结束之后,她又率领妃嫔和命妇浩浩荡荡出宫,参加即将开幕的京城服装节。
    这是朱由检仿照后世的中国华服日设立的节日,和亲蚕礼联接起来,成为皇后主持的盛典。
    服装节的优胜者,还能获得皇后养的蚕结出的绸缎——
    今年则因为亲蚕礼初举办,以皇后纺纱制作的布料代替。
    这个节日,筹办时间很长。从崇祯元年就开始,直到内廷收编的裁缝行按朱由检的要求定下各种服装行业的标准,又设计或复原出他认可的服装,才在两年后的今天举办。
    知道皇帝对此多重视的内廷织造集团和服装工坊,都在热切地盼望这一天。希望他们按皇帝要求设计和复原的服装,能够在服装节上一鸣惊人。
    他们也准备了成千上万套服饰,准备在服装节上卖出去。
    尚衣监从裁缝行发掘的服装设计师,同样摩拳擦掌。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被认可,甚至得到皇后奖励。
    这次的服装节,在灯市的百货商场举行,也就是以前的戎政府所在。
    它不仅距离皇城很近,还因为这两年的灯市,可以说是京城最繁华的地带。
    临近勾栏胡同的灯市,在红灯区和百货商场设立后,得到快速发展。东城的人购物,如今最喜欢到这里来——
    朱由检准备打造的钟鼓楼市、珠市口等市场,就是以如今的灯市为模板。
    周皇后来到这里后,率领妃嫔和命妇坐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免去繁复的礼节只躬身行礼后,她当即传下懿旨,宣布服装节正式开始。
    一众被精心挑选的俊男美女,开始穿着服饰走出。
    第一对出现的人,就让众人惊呼。
    因为男子穿的是蟒袍、和皇帝的龙袍非常像。
    女子则凤冠霞帔,像极了坐在高台上的皇后的服饰。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923/73271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