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83章 求之不得和避之不及

第683章 求之不得和避之不及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三月的一系列节日盛典后,京城原本有些肃杀的氛围,显而易见地放松下来。
    尤其是进入四月,辽东派来参加演习的五千骑兵进京后,更是可以说大局已定。原本一直处于战备状态的鹰扬军,也开始有了假期。
    身为鹰扬军少尉的钱武,直到这个时候才有时间看望叔叔钱盛,关心一下他在卫所改制后的境遇。
    富峪卫如今的驻地在金台坊,钱武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这里。
    而且幸运的是,钱盛正在金台坊值班,负责千佛寺一带的街巷改造,为居民更换门牌号。
    钱武打探到之后,很快前往千佛寺。
    刚到地方,他就听到有人抱怨道:
    “这前年刚钉了门牌号,怎么今年就要换?”
    “我订报留的地址,还有给亲戚的地址,可都是那个门牌号。”
    “现在突然换了,岂不会寄错地方?”
    然后便是他叔叔钱盛的声音,像是拉家常一样解释道:
    “这门牌号之所以更换,是因为这一片所在的坊的变了。”
    “现在每个坊都有了邮编,每条街巷也都有编号。”
    “这些编号加上你的门牌号,就是你家的数字编号。”
    “以后填地址只需要写这个编号,信就能寄到你家来。”
    “你说这样方不方便,是不是比以前更好?”
    那个抱怨的人也知道这些,却仍旧道:
    “是比以前更好,但是我以前留的地址,被寄错了怎么办?”
    “这门牌号都变了,信还怎么送过来?”
    钱盛颇有耐心道:
    “你家是西绦儿胡同66号,这个根本没变,变的的西绦儿胡同所属的坊和牌铺。”
    “只要是寄给西绦儿胡同66号的,无论前面怎么写,以后仍会送到您这儿来。”
    “您以后再留地址,就写东城区金台坊西绦儿胡同66号,或者门牌上这一串编号。”
    “以后寄信要记牢了,都要写上邮编。将来会根据邮编之间的距离确定邮费,贴上相应邮票就能寄出去。”
    “这有了邮编和户号啊,肯定是越来越方便,不是你说的没事找事,变着法折腾你们……”
    向这个人讲解了一大通,总算给他换上了新的门牌号。这种琐碎的工作,就是他如今的任务。
    那些不好好做、行事粗暴的世官,都被调去守卫队操练。甚至一些世官被认为不适合留在京城,被调去京城之外。
    所以钱盛现在颇有耐心,像是警务所培训的那样,向居民耐心解释。不敢因为自己的身份,就不耐烦地粗暴行事。
    在钉上这一家的门派号后,钱盛正想去下一户,忽然看到一个英武的年轻人站在巷口,正在笑盈盈地看着自己。
    眼前这个英俊挺拔、精气神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人,让钱盛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他实在没有想到,印象中瘦削木讷的侄儿,短短几个月不见就变成了这样。而且隐约之间,还有一股肃杀之气。
    直到这个人唤了几声“叔叔”,钱盛才回过神来,捶着他的胸口道:
    “好小子!”
    “几个月不见,都长成这么大人了。”
    “看你这个样子,在军营里过得不错吧?”
    “上次我去看你,就见到了顾元士。”
    钱武揉了揉胸口,笑着向叔叔道:
    “军营就是那样,一直操练不懈。”
    “我可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立刻就来看您。”
    “怎么样?这次卫所改制,叔叔家里还算顺利吧?”
    “我可是听顾元士说了,叔叔家的世职,有可能提升一级。”
    钱盛嘿嘿笑着,让麾下的军官和军士继续去钉门牌号,自己带钱武走到旁边道:
    “都是祖上的功劳,不是我的本事。”
    “说起来还要感谢顾元士,要不是他的劝说,我还没下定这个决心。”
    “正好本卫有副千户调走,叔叔幸运留在富峪卫。”
    “说起来这当了副千户真和百户有不同,放在以前的时候,叔叔我哪能指挥几个百户当下属?”
    因为顾炎武的劝说,钱盛在申报祖上功劳时,写得非常细致。
    再加上他祖上的功劳足够,世职被提升了一级成为副千户。还因为属于国初世官,幸运地留在富峪卫。
    可以说钱盛这段日子,也算春风得意。对顾炎武十分感激,让钱武回营后一定要代自己当面道谢。
    钱武在听到叔叔的世职提升后,同样非常欣喜,并且十分羡慕:
    “副千户可是男爵啊!”
    “叔叔若是去开藩,最大可拥有方百里领地。”
    “那可是一个县那么大的地方,完全能称为百里侯。”
    “我们张参谋长家里,也不过世袭百户,只能开辟方二十里领地。”
    这是他们在军营中,经常提起的事情。
    作为一支锦衣卫下属的新军,鹰扬军的士兵大多出自卫所军户,军官是从中提拔起来,还有一些出自金吾卫世官家庭。
    他们大多出身不高,没有世袭官位。对于有世职的人非常艳羡,憧憬着把自己的世袭军士身份,提升为世袭军官。
    钱盛对于这个,却没多大感觉。因为他所在的富峪卫世官数量不在少数,单是指挥和千户就有数十人。
    像他堂堂副千户,只能带领几个军官和军士钉门牌号,协助金台坊警务所做事。
    而他侄子钱武就不一样了,虽然只是最低级的从九品少尉,却因为鹰扬军属于锦衣卫体系,能直接转任副所长。
    所以他现在已经把这个族侄,当做自身人脉。
    如今钱武的身份就不比他低多少,而且可以预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看着英俊笔挺的侄子,钱盛笑着说道:
    “京城的副千户其实也就那样,只能分二百亩土地。”
    “你们家三个军士在涿鹿区就有一百五十亩土地,和叔叔我差不了多少。”
    “有时间让你父亲过来,咱们多走动走动。”
    “这是叔叔新家的地址,直接写编号就能把信寄过来。”
    向钱武说了一串编号,还有代表的含义,钱盛让他仔细记下,以后可直接去家里找自己。
    他听邮政所的人说,以后臂板通信能够民用了,这个编号会很常用。相比一长串的地址,能节省很多通信费。
    京城和涿鹿区之间,就建有臂板通信塔。以后能供民用了、涿鹿区的户口编号也定下了,两家之间的联系会很方便。
    钱武在军中对此不怎么了解,听到之后说道:
    “这个办法好!”
    “以后家里要是有急事,就能通过这个通信了。”
    打算有时间就回一趟家里,看看家里有没有编号。
    ——
    钱盛这时则问他道:
    “百里侯这个说法,我从顾元士那里也听过。”
    “因为这个念想,叔叔才冒险提升为副千户。”
    “你说这去塞外开藩,真能当个百里侯?”
    钱武如今可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在军中经常听教导员讲解朝廷政策。
    尤其是当今皇帝的分封政策,更是教导员宣讲的重点,用军功勋爵名田宅,鼓励将士立功勋。
    所以钱武听到叔叔问起,立刻就滔滔不绝道:
    “百里侯是真的,侄儿还亲眼见过。”
    “辽东的江陵公,就是张江陵的曾孙,如今开辟江陵公国的。”
    “他在庙街那边,可是和一国君主无异。”
    “不但手下有兵,旁人想伐木或者垦荒建房,都要他的批准——”
    “整个庙街那一片,都是江陵公国的土地。”
    “和他家有世交的张参谋长,就对此颇为羡慕。”
    “说是他一辈子最大的念想,就是像江陵公一样,拥有一块领地做世业。”
    江陵公开藩的事情,钱盛当然是听说过的,他说道:
    “庙街是个好地方,叔叔当然是知道的。”
    “可惜这样的地方也轮不到咱们,皇上早就分给宗室和勋贵了。”
    这是卫所世官中的普遍观点,他们不认为自己一个普通世官,能和宗室、勋贵争抢封地。
    这也是很多世官,对开辟封地不热心的原因。
    不过钱武却告诉他:
    “叔叔这就想差了。”
    “皇上只会给宗室和勋贵分封已经发现的地方,以前没发现的地方,就看各人的能力了。”
    “侄儿上次在科尔沁部作战,就遇到了一支陕西兵马。”
    “他们是黑龙营高迎祥的麾下,如今在黑龙江北岸的海兰泡一带。”
    “那里已经被分封给了他们,只靠打猎捕鱼都能活下去。”
    “那个陕西人说,要把更多的同乡迁过去呢!”
    想到那个人说的海兰泡的富饶,还有眼里的憧憬,钱武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如果有了爵位,就选个这样的好地方,把自己的同乡贫民也迁过去。
    高迎祥有了爵位、而且还有封地,这是钱盛没有想到的。
    他对高迎祥的印象,仍旧是陕西第一勇士,马战四强之一,听人说做过马贼。
    没想到这个人不过两年就发迹成这个样子,如今有地有兵,自成一方势力。
    钱盛琢磨着这件事,又问自己侄儿道:
    “这高迎祥有兵有粮,朝廷就不担心吗?”
    “他可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听说以前做过马贼啊!”
    钱武哈哈大笑,说道:
    “叔叔也太小觑朝廷了。”
    “高迎祥这样的人以前或许能成事,现在绝对不行。”
    “他就是马战再能打,一铳过去照样能撂下来。”
    “而且现在有兵有粮也没用,要有火铳和弹药,士兵才有战力。”
    “海兰泡那地方除了地和人有什么?拿什么生产火铳和弹药?”
    “皇上只会嫌他的兵太少,不会有任何担心!”
    使用新式火铳训练几个月的他,对这种新火铳怀着无匹的信心。
    别说高迎祥一个马战四强了,就是天下第一勇士姬际可在面前,他也有信心让士兵集火把对方打下来。
    所以他十分理解朝廷为何对高迎祥这样的势力不限制,甚至鼓励他们壮大,让他们去陕西招募流民。
    想着教导员提到的一件事,钱武道:
    “叔叔听说过没有,皇上建立通州兵工厂,就是给封地贵族生产武器。”
    “今后一个封地的实力有多强,不仅要看他有多少兵多少粮,还要看有多少武器。”
    “今年的武器份额就被英国公等勋贵分去了,他们这些勋贵都要开辟藩国,咱们要跟着学着点。”
    这无疑又让钱盛动了心,知道这么多勋贵的选择,一定有其道理。
    不过朝廷的实力如此强,他就又怀着担心道:
    “朝廷如此强大,以后会容忍藩镇吗?”
    “就算不明着削藩,国初那些塞王,如今也没有什么权力。”
    钱武哈哈笑着,说道:
    “所以皇上制定了《大明分封礼法》,确保封地贵族能一直传承下去。”
    “这礼法可是连皇上都承诺会遵守的,不符合礼法的诏书,会被六科和国会礼法委员会封驳回去。”
    “听顾元士说,朝廷准备给藩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基于大明礼法制定基本法,确定在藩国实行的大明法律条文。”
    “领地的自治权没那么大,但也能制定法规。以后领主的命令,在封地中就是法规。”
    这些都是给封地贵族的权力保障,有志于获得封地的军人,都把这些记在了心里。
    钱武如今虽然只是区区少尉,但他有信心靠手中的火铳立下更多功勋。如今已经畅想着要去哪里选封地。
    作为去过江陵公国的人,他是想把封地选在北边的,最好就选择江陵公国附近。
    不过他那个宫女出身的妻子,却说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同样面积的领地,要比一年一熟的辽东产出更多些。
    所以他对此还在犹豫,不知道是选自己熟悉的辽东,还是前往南方。
    当然,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些都是妄想。
    真正能开辟领地的,是他这个不愿去蛮荒之地的族叔。
    就连顾炎武在军中都时常感慨,他们这些新军对爵位求之不得。那些能转为爵位的世官,却对成为封地贵族避之不及。
    钱武不想让叔叔错过成为封地贵族的机会,而且也想让叔叔开辟封地探路。极力劝说叔叔,转为封地贵族。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923/73270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