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机器时代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752章 织机和工人

第752章 织机和工人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顾炎武和苏州织造的合作,自然不是像楚藩那样入股。
    他没有那个财力,也没有那个机会——
    毕竟苏州织造虽是空架子,却是内廷建立数百年之久的衙门。顾炎武那一点钱根本买不到苏州织造的股分,也没有入股的机会。
    所以他和苏州织造的合作,是开办下属工坊。
    苏州织造负责提供织机,他提供资金和管理,雇佣工人生产。
    这个生意在顾炎武看来一定能赚钱,尤其是雇工协会抢收了一些棉花,苏州织造也能提供织机和订单。
    拿着祖父挤出的钱财,顾炎武找到张彝宪,说明自己的来意:
    “听说苏州织造在找人合办工坊,不知顾某有没有这个幸运?”
    张彝宪看到顾炎武十分惊喜,这不仅是因为顾炎武的苏松新区护军校尉身份,还因为在刘理顺赴南京主持乡试的情况下,把新区交给他掌管。
    在苏州织造已经确定迁往新区的情况下,张彝宪自然要和他打好关系,为织造衙门找个好地方。
    尤其是他知道的是,顾炎武十分得皇帝看重,未来定然能成为要员之一。
    这让他脸上满是笑容,说道:
    “顾校尉这是哪里话?”
    “咱们都是内廷中人,有什么幸运不幸运?”
    “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咱们一切好说!”
    锦衣卫监在内廷的地位虽然有些特殊,和太监为主的内廷衙门有些不同,但是相比其它衙门,却是更亲近些。
    尤其是锦衣卫经常帮内廷各衙门做事,为他们在地方保驾护航,更加深了这个关系。
    顾炎武自己就知道,锦衣卫不少官员和内府监、太仆寺合办了邮递公司,甚至有不在锦衣卫任职的金吾卫世官参与——
    这个生意在北直隶宦官验证后,已经确定稳赚不赔。出身各地的金吾卫世官,纷纷把邮递公司开到了祖籍。
    如果不是新区的邮递公司已经确定和羽林后卫世官合办,顾炎武自己也想参与。
    现在他选择开办织造工坊,也是因为对这一行更熟悉。母亲也精通纺织,可以在家里照看。
    对张彝宪的好意连连称谢,顾炎武道:
    “多谢公公照顾!”
    “不过你们苏州织造属于皇家织造集团,咱也不能占皇家的便宜。”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正常合作就是。”
    张彝宪脸上堆笑,自觉明白了顾炎武的想法,说道:
    “那是!那是!”
    “顾校尉前程远大,可不能在这点上出差池。”
    “放心,一切都在合作章程内,咱家会让人选出最好的织机。”
    “快来人,把织机的图册拿出来,给顾校尉好好看看!”
    立刻就来了一个小太监,给了顾炎武一个册子。
    顾炎武翻看一看,发现册子上有十几幅图画,描绘的都是织机。
    上面还有各种织机的大小、尺寸,以及适合的操作方式等,介绍非常详细。
    顾炎武翻到册子背后,看到“大明文思院”的印章,顿时恍然说道:
    “原来是文思院制作的,看来这些织机都是最好的。”
    张彝宪笑着说道:
    “的确是最好的款式,都是文思院纺织研究所从各地搜集过来的。”
    “皇爷让他们选出最好的,把制作标准尽量统一。”
    “现在这些织机用的钉子、螺栓、榫卯,还有很多木材,都是能通用的,织造和维修非常简单。”
    “苏州织造现在就造这个,提供给愿意合作的人。”
    这种制造思路,自然是朱由检提出来的。
    他虽然不知道织布机、纺纱机如何改进,却知道如何标准化生产。
    在搜集大明各地的织机之后,文思院很快完成了仿制,并且统一标准。
    苏州织造说是还有纺织任务,其实却大多外包,主要精力转向制造纺织机械。
    明白官营工厂缺点的朱由检,也嘱咐苏州织造多和个体户、企业主合作,获得分红收益。
    顾炎武就是听说了这个政策,被它吸引来的。如今看到苏州织造的织机如此先进,自然更有信心。
    不过他对此到底不太了解,合上册子询问张彝宪道:
    “张公公,我对这些不太懂,还是请公公推荐一下吧!”
    “你说我应该选哪些型号,每样都选几个?”
    张彝宪琢磨着这个问题,问道:
    “选什么样的织机,要看你打算出多少银子,办多大的工坊。”
    “还有就是招多少工人,她们的技术水平又怎样?”
    “这些咱家都不清楚,没法给顾校尉推荐。”
    “不如顾校尉先把工人招过来,让她们自己选织机。”
    这对顾炎武来说,称得上是优待。
    寻常人哪能任意选,还能带着工人。
    顾炎武感受到了张彝宪的好意,说道:
    “那就按张公公所说,让工人们自己来选。”
    “不过我办工坊总得有几台织机,否则怎么招到工人?”
    “先把这款家庭织机套装来两套,给我送到工坊去。”
    指着册子上重点推荐的款式,顾炎武打算先把它定下来。
    张彝宪看着说道:
    “哎吆,顾校尉眼光可真好,这可是租售最多的款式。”
    “很多织工都选这个,在家里就能纺纱织布。”
    “不过对于开办工坊来说,它还是小了些。”
    “顾校尉如果觉得不合用,可以再换一种。”
    顾炎武摆了摆手,说道:
    “不用,就选这个,我把它们买下来。”
    “就算工坊用不到,也可以放在家里去。”
    “将来母亲想要纺纱织布,也会更方便些。”
    张彝宪这才颔首,明白了顾炎武的打算。
    当即就安排人挑两套最好的,帮顾炎武给运过去。
    顾炎武命他们将一套送到自己家里,另一套则先运到工程营旁边的营帐里,用来招揽工人。
    工程营的士兵见到顾炎武运来一套织机,都是颇为好奇。有人打趣地道:
    “顾校尉,您这是衣服不够穿,打算自己纺织吗?”
    “我看您该娶个媳妇了,让你媳妇去织。”
    顾炎武笑骂一声,向这些看热闹的人道:
    “去你的,我是给自家工坊采办的。”
    “你们回家探亲时都宣传一下,我打算办个织造工坊,雇佣织工纺织。”
    “你们可要帮我找几个技术好的织工,我还要带她们去选织机。”
    向众人宣扬了一下办工坊的事情,问他们是否有家人愿意来,或者推荐亲朋。
    这些工程营的士兵大多是苏州本地人,还有很多人已经迁到了新区。因为对他们没完全按士兵看待,这些人探亲的机会是很多的,在工程营几乎和做工无异。
    听到顾炎武要招雇工,他们纷纷拍着胸膛,表示一定会把消息传出去。
    不过还是有人道:
    “顾校尉,您为人好我们是知道的,也知道您不会苛待工人。”
    “但是雇工协会、尤其是女工协会的织工啊,现在大多都已经确定去租织机了,尤其是技术好的。”
    “您想找到技术好的工人,只怕有点不易!”
    苏州织造制作织机,本就是刘理顺的提议,用以消化抢收的棉花,安置纺织工人。
    在把楚藩百万两银子投入后,苏州织造也不怎么缺资金,所以对拿不出钱购买织机的纺织工人允许以租代买,每月租金的一部分可用于冲抵购置费。
    这导致很多工人都租用了织机,也是张彝宪说家庭织机最热卖的原因——
    那些织工一个个成了个体户,就在家里劳作。
    苏州织造则负责提供原材料,以及生产订单。
    这种生产方式,契合了苏州雇工的需求。顾炎武想招揽工人,已经不是那么容易。
    听到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解释后,顾炎武为苏州织工安居乐业而欣喜,又向这些人道:
    “可以不专职干,只是来做兼职。”
    “在我的织造工坊当技术顾问,有需要时解决技术问题。”
    “你们把这些条件好好宣传,过几天厂房定下来我就去选织机。”
    向这些人说了自己的条件,表明招募高级技工做顾问的心思。包括但不限于织工和木匠,解决工坊生产时遇到的问题。
    这让很多人顿时心动起来,打算和相熟的高级技工说一说,去顾炎武工坊里做兼职。
    那样不仅能挣一份工钱,还能和顾炎武这个官员打好关系。
    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出于习惯,想找官员荫庇。
    ——
    张大牛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身份虽不高,以前只是个佃仆。
    但是他的婆娘张大娘,却是远近闻名的纺织能人。
    以前在乡下比较的人不多,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技术是什么水准。在加入雇工协会评定技术等级后,才知道张大娘的纺织技术高达七级——
    这已经是高级技工,需要雇工协会和工程师协会一起认证。
    整个苏州被定为高级技工的纺织工人,也不过十几人而已。
    所以他家里即使没钱,还是得到了雇工协会担保,从苏州织造租用织机,在家里纺织做工。
    得知工程营顾长官开办工坊的想法,张大牛请了探亲假,回去和婆娘商量道:
    “你也是七级织工,有资格去顾校尉的工坊当顾问。”
    “你这要是去了,以后我在工程营就有人照顾了,再没有人能欺负我们。”
    张大娘闻言有些不安,连忙拒绝着道:
    “我哪有这个本事,给一个工坊当顾问。”
    “我连这个织机都没摸清楚呢,出问题还得找人修理。”
    “要是选的织机出了毛病,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大牛连忙解释道:
    “放心,修理的另有木匠,你只负责织布。”
    “你不是擅长织那个什么纹吗?可以教给他们。”
    张大娘不高兴道:
    “那哪成啊!”
    “那可是咱们吃饭的东西,以后能传家的。”
    “教给别人让人学会了,还不饿死咱们?”
    张大牛哈哈大笑,显摆着自己从工程营听到的见闻:
    “这你就不知道了,你那个什么纹样,也是能申请外观专利的。”
    “申请上之后你就能收专利费,用的人越多就越有钱。”
    “以后啊,你要把那个纹样的纺织方法多传出去,让他们都给你交专利费。”
    “你呢,就专心研究纹样,争取多研究几个来!”
    工程营以工程二字命名,里面自然是有工程师的。这个工程师的来头还不小,曾经在辽东参加大凌河堡修筑,以此获得了勋爵。
    他对朝廷制定的各种工匠有关的政策很了解,没少向工程营的士兵谈。
    张大牛就是在听人吹牛时,得知了专利的事情。
    这次请假回来,也有催婆娘申请专利的用意。
    但是张大娘却很不愿,她根本不懂专利是什么,更不觉得能收到什么专利费。只想保住独门手艺,不让别人学去。
    张大牛虽然也觉得有独门手艺能传家,但是想到一些人说的抢注专利例子,向婆娘道:
    “要是以前也就罢了,没多少人注意咱们。”
    “但是现在你成了七级织工,有很多人关注。”
    “万一那个纹样被人抢注了外观专利,咱们可就麻烦了。”
    “说不定会被判侵权,要给抢注的人交专利费。”
    “你可得快点去,确认这个纹样的发明权。”
    江南这边对专利认识不深,抢注的人不多。但是京城那边,已经发生了很多案例。
    有些人就是靠着抢注专利谋利,甚至把公共技术注册专利。
    为此专利厅没少头疼,确定哪些是早就出现的公共技术,哪些人是某技术的具体发明人。
    张大娘听到自己想出的纹样就可能被人抢走,甚至自己以后要用都要缴纳专利费,顿时紧张起来,又骂这种事情没道理。
    张大牛不耐烦道:
    “甭管它合理不合理,都有人这样干过。”
    “而且以前纹样被人仿出来,根本就收不到专利费。”
    “走,咱们去顾长官的织造工坊应聘,让他帮忙注册专利。”
    “以后有他护着,谁都不能欺负咱们!”
    带着张大娘去雇工协会把纹样的事情备案,表明自己的发明权,又去找顾炎武应聘。
    顾炎武凭借自己的号召力,很快就招揽了数名高级技术工人,各个都有绝技。
    他的织造工坊也很快开办起来,成为新区最早创办的企业之一。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923/73269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