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份材料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份材料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杨树人见到谢纪这样说,有点诧异,不过他对那里面的学子还是很满意的,于是点点头,就让谢纪看一下这里面学子的风采。
    到时候谢纪满意,他们的仕途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谢纪从后门走进去,确实将杨树人诧异了一下,不过还是跟着进去。
    进去之后,发现那些学子纷纷大口念着大学之道里面的句子。没有一个人敢偷懒睡觉的。
    就算是那些想要偷懒的,眼神无精打采的,都会装模作样地张大嘴巴念出来。
    谢纪看到这副样子,果然,古代也会有人偷懒的,不过这偷懒的样子不会很明显。
    杨树人见到这副样子,气得脸都发青,没想到他没在这里,这些学子居然学会偷懒了。
    想要过去将人揍一顿,不过却被谢纪制止了。
    “丞相,这,老夫真是有愧啊!”
    杨树人感到很惭愧,这些学子居然这样,真是枉读诗书,竟敢在经书面前装模作样。
    若是孔圣人知道了,定会气得从棺材里面爬出来。
    谢纪只是摇摇头,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现代他可是在课上睡觉吃零食玩手机的,哪会像他们这么乖的。
    就算无心读书,也是要装装样子的。说来这些书生可是好于他了。
    不过却把杨树人给气得升天。
    “院长,这没什么,想当初,我在学堂上睡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谢纪淡淡地说道,让杨树人有点错愕。
    谢纪,他以往,在学堂上睡觉?真的假的?
    谢纪不是听说很努力吗?
    不过他没有资格对谢纪评头论足,或许这谢纪是不想让他难堪,这才说出这些话的。
    等那些学子将大学之道念完一遍的时候,那个教书的先生见到后面那两人,于是眼神有点惊讶,院长,他来了?
    于是就更加认真了起来,想必能跟院长在一起的也不是什么小人物。
    见到那几个不认真的,立马将一本书给拍上去。让他们认真点。
    那几个被打的愣了一下,不过立马认真了起来。
    “再将这篇背一遍。”
    那个教书先生对着那些学生说道。
    里面的学生就又摇头晃脑地背一遍了,然后背完之后那个先生又让他们背了一遍,如此反复,四五遍之后。
    “明白了吗?”
    正当谢纪已经烦了的时候,那个先生终于说了一句不一样的话语。
    那些学生异口同声说道:“明白了。”
    “很好,现在来背下《论语》。”那个先生点点头,然后说道。
    谢纪:……
    谢纪有点疑惑地看向院长,这就是你观文书院的教书方法?
    “丞相有何疑惑之处?”杨树人对着谢纪问道。
    “他们确定明白了?不解释一下里面的内容?”
    这,明白了?明白啥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读多背,最后自然就明白了。没见他们都回答明白了吗?”
    谢纪:晕倒……
    要是这样,要这些先生做啥?
    自读不好吗?
    这样子确定可以学?
    有人听到后面的嘀咕声,抬头一看,是院长啊,然后拉扯其他的人,抓紧读,于是那些人读的更卖力了。
    谢纪:这就是所谓的精英?
    为什么这些人跟他高中的时候差不多?
    “院长。”那个先生走过来对着杨树人见到,然后见到谢纪的时候疑惑了一下,这人是……
    “在下平平一书生。”谢纪笑着回答道。
    书生?放屁的书生?
    书生居然穿的这么华丽,况且在外面还有一些侍卫,显然是来保护他的。
    不过谢纪不说破,他也不点破,说道:“贵客说笑了。”
    那些书生见到这幅场景,纷纷起立,对着杨树人的方向行礼道:“见过院长。”
    “这三十七位便是通过礼部考核的书生吗?”
    谢纪刚才用心数了一下人数,不多不少,正好三十七人。
    不过都快要任职了,居然还背《大学》,这让谢纪有点怀疑他们到底能不能适应官场,而且。
    “确实是。”杨树人点点头,不过脸有点黑,他往常上课就没有遇见这种情况。
    他以为这些人会很认真,没想到里面还是有几颗老鼠屎。
    真是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那人是谁啊,怎么院长跟他说话都很客气的?”
    “不会是吏部前来考核的官员吧。”
    “啥,我想拍死刚才的自己,居然快睡着了。”
    那些人用只有他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在那边交谈,毕竟还没有进入官场,于是跟同学之间还是有友情的。
    “你便是这样教学生的?没有告诉他们这些意思?”谢纪问那个先生,就让他们背,这就行了?
    不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让他们自己体会,他们就可以体会了?
    “《论语》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那位先生说道,都是这么教的啊,有啥问题的?
    杨树人也是点点头,确实都是这样教的。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505/75205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