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高门女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家

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家

推荐阅读:弃妃逆袭:邪王日日追妻忙穿成七零极品假千金机武风暴新书霹雳之吾乃燹王萧令月战北寒无敌大佬要出世超神春野樱史上最全能球员重生仙妻之皇妃种田好休闲

    “你是布局的高手。”郑绥扔掉手中白子,棋盘上虽还未完全分出胜负,但黑子对白子的合围之势已渐成形,白子想要突破,极为困难。
    一时间,郑绥想不到破解之法。
    “娘子夸奖了,只因娘子神情不属,才让南康钻了漏子。”
    “你过谦了。”
    郑绥抬头望向对面的陶顿,南康是他的籍贯,他以籍贯作自称,“就你的棋奕水平,在郑家唯有我二兄和五姐,能与你拼杀几回,棋艺水平不相伯仲,五兄应该也输给了你,要不然,他不会把你放到族学中,做棋奕课的夫子。”
    毕竟,陶顿打理部曲,尤其是郑家收留的那一拨流民,应对之策极为恰当。
    这事五兄都亲口赞赏过。
    只听陶顿含笑道:“南康倒是乐得在族学中做个棋奕课的夫人,可惜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
    “这话我可不信。”郑绥端起僮仆递过来的茶,拿起碗盖,轻抿了一口。
    这水,应该取自西华寺后的泉水,清醴甘冽,无尘无垢。
    郑绥面色未显,但心中着实吃惊,陶顿在郑家的待遇,都快及得上傅主薄等人了,看来五兄很看重他,“你的志向,如果仅仅是这样,当初就不会向郑家投文了,凭你才学,去哪都能谋得一份好差事。”
    陶顿要的是进身之资,而不是一份俗吏之位。
    “南康始终记得娘子的提携之恩。”陶顿喝了口茶,俊朗的面庞上,挂着浅浅的笑容,一双乌黑的眼眸,一如当年,明亮清濯,神采飞扬,更确切地,比之当年,犹多了份自信从容。
    郑绥垂下了眼睑,心中多了几分提防,“这个人情,我上回已经向你讨要过了,算是还了,你就不必再记挂着,你既已入了郑家,做好幕僚之职,便不枉费我当日向阿兄的推荐之举。”
    “我做了郑家的幕僚,自会对郑家尽心尽力。”
    陶顿这话时,拱了拱手,方又道:“娘子在徐州待了六年,君侯更是镇守徐州十余载,因此,南康想向娘子打听,徐州的事务。”
    他口中的君侯,是指桓裕。
    听了这话,郑绥手微微一滑,差点掉端着的茶碗,很是吃惊地望向陶顿,“这是为何?”
    “眼下,齐国公登基称帝,改朝换代,已成定局,不过早晚的事,荆州已入桓家人手中,至于徐扬二州,扬州肯定会掌握在袁家自己人手中,剩下的徐州,如不出意外,很有可能,会让四郎君出任徐州太守一职。”
    扬州可是袁家的老地盘,齐国公袁纲出任荆州刺史前,可在扬州做了十余年刺史。
    徐州,在袁纲看来,没有谁会比郑家四郎君更适合。
    陶顿瞧见郑绥脸色微僵,沉吟半晌,才道:“前几日,五郎君来信,要我跟随四郎君去徐州,所以南康才一直想找机会,向娘子打听徐州的事务。”
    “是吗?”
    郑绥脸色已恢复了正常,“阿兄他们想知道什么,我会和他们的。”
    一听这话,陶顿立刻明白过来,郑绥这是不信任他,定睛地望了眼面前的郑绥,眸光微微一暗,透着些许失。
    然而,郑绥并未留意到,她很快就起了身,“我下午在学里,还有一堂课,我得先过去了。”
    自回郑家后不久,二十一从叔见她给女儿阿迟的启蒙,很有章法,而阿迟在绘画上的技艺,高出同龄人许多,便安排她在族学中,做了女夫子,专门教启蒙女童的工笔画。
    当时,她日日心绪不宁,正想寻件事情,转移一下心思,便直接应下了。
    回到临汝,回到郑家。
    从最开始的心烦意乱,到而今的心态平和,在族学中做女夫子,可谓功不可没。
    至少,她干得很安心。
    她一向喜欢孩子,每日面对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便能使她心身愉悦,心头舒畅,再加上又有儿子女儿在身边,她每日里过得很充实,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其他了。
    偶尔夜静时,或是无人处,心底才会涌出一丝淡淡的苦涩。
    儿子黑头年幼,只要有人陪着他玩,他能疯了似的闹,这半年的相处,他倒比从前更粘她了,这让她很高兴,孩子,到底是亲自带,才会亲近,她打算,年后把那个乳母送出去。
    唯有女儿阿迟,郑绥到底有些愧疚,仿佛在强行逼着女儿长大一般。
    刚出庐陵时,阿迟曾问她:阿耶为什么不跟她们一起回郑家。
    郑绥当时正在气头上,抱着阿迟问了句:要是阿娘和阿耶只有一个,她选跟谁在一起。
    阿迟当时就掉眼泪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她面前,提起过阿耶,像是生怕她把她送回庐陵。
    这半年,她对他不闻不问。
    从前,她一直以为,她做不到的,不想,这半年,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甚至她都没来得及回神。
    他也没有来过临汝,就这么悄没声息,到自然而然,隔了音信,断了音信。
    原来,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除了位置,还有时间。
    就像阿耶所:人这一辈子还这么长,谁都无法保证一辈子。
    年近岁末,雪花已飘了两回。
    朝中的禅让大礼,已演了三次,齐国公袁纲的登基大典,定在了来年的元旦,此刻,整个建康城,忙成一团,新旧权力的交替,往往意味着一场利益的重新分割,一批人沉了下去,必定会另有一批人站起来。
    郑绥没有料到,五兄郑纬会在腊月中旬,赶回临汝。
    毕竟,她回郑家的半年,她给五兄写了好几封信,五兄都没给她回过一封信,连只言片语都不曾有。
    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
    元旦的登基大典,袁纲可是点名了要五兄参加的。
    没来由的,郑绥莫名有些心虚,不想见五兄。
    只是不管她愿不愿意,此刻,五兄郑纬已回到了临汝,郑绥去玉音院见他时,一阵大笑声,从屋子里传到了院外。
    走至门口时,已长高许多的仆从征西,出言提醒道:“广郎在里面,五郎君很喜欢郎。”
    一听黑头在里面,郑绥略微放下了心。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212/71381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