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贞观卖纸人 > 一百二十章蝗灾预知

一百二十章蝗灾预知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看一群中年帅哥集体唱大男人也挺头疼的。
    苏曦找了个机会,悄悄的溜到一边给小姐姐看手相去了。
    没办法,这群大佬太能打了,尉迟恭和老程因为互相不服气开始摔跤。
    宴会发展到最后,成为了闹剧。
    而结束闹剧的,永远都是意想不到的人。
    苏曦万万没有想到,结束这场闹剧的是各位大将军的老婆。
    哦,柴绍的老婆不在,平阳公主已经早逝了。
    夜已深,苏曦没办法出城,虽然尉迟恭老婆让他去尉迟家。
    可苏曦想想和尉迟恭有八成像的女儿,苏曦觉得自己可以去苏家在长安的宅邸住。
    早上醒来,苏曦迷茫的看着房梁。
    工部已经不用去了,国子监今日休息,太子李承乾那里也不是教学的日子,仔细想想,苏曦还真不知道自己该干点啥。
    “好像有点无聊。”
    苏曦喃喃道。
    “郎君,苏家湾有人来了。”
    就在苏曦疑惑自己该干点啥时,有侍女敲门进来。
    “哦,让他等等,我待会过去。”
    一股不太好的预感在苏曦心性涌现,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让侍女进来给自己收拾。
    换衣、沐浴、梳头等一套程序下来,已经是一个小时过去了。
    在客厅中苏曦见到了来人。
    四五个苏家湾专门负责耕地的老农。
    为首的正是老刘头。
    “出什么事情了?”苏曦想了半天,还是没想起自己忘记了啥。
    老刘颤巍巍的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
    苏曦疑惑。
    老刘头打开布包,里面一块土,老刘头一点一点扒拉开土块,好几个蝗虫幼崽露出来。
    苏曦瞳孔猛的一缩。
    贞观二年,河北、山东、关中等地大旱,蝗灾四起,帝怜惜,吃蝗虫,下罪己诏。
    一段历史涌上苏曦的心头。
    “郎君,恐有蝗灾。”
    老刘头脸色苍白,语气颤巍巍的道。
    苏曦的脸色同样不好,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不好。
    他当然知道有蝗灾,他还知道,这是一场席卷整个关中的蝗灾,同时期河北和山东还大旱。
    “带我去地里。”
    苏曦猛抬起头,声音沙哑的道。
    “张三。”
    苏曦对张三喝道。
    “郎君。”
    张三的脸色也很是苍白,他也是灾害的受害者之一。
    “拿我的拜帖去找魏征大人,就说,我请他吃饭,在苏家湾。”
    苏曦吩咐完,直接跟老刘头等人去了苏家湾。
    这次,苏曦没有坐车,直接骑马狂奔。
    老刘头等人也是会骑马的。
    刚刚下了早朝的尉迟恭等人看到纵马狂奔的苏曦很是疑惑。
    “咦,这个小子咋还纵马狂奔,这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尉迟恭等人不解。
    不过,他们遇见了向他们这边跑来的张三。
    老程直接拦住了张三。
    “你家郎君怎么了?”
    面对老程的问话,张三不敢不回。
    “今日苏家湾的刘老头来了,告诉郎君,恐有蝗灾发生,郎君让我请魏大人去苏家湾。”
    张三迅速的说道。
    “刘老头是谁?”
    刘宏基一把把张三提起来,脸色阴沉的问道。
    蝗灾,这要是整出流言问题就大了。
    “就是负责苏家湾耕地的老人,他让苏家湾粮食增产。”
    张三看刘宏基阴沉的脸色,不敢隐瞒。
    “去苏家湾。”
    李靖驾马上前,沉声问道。
    老农的威力他们都见识过。
    “拿着我的令牌去皇城,老魏现在正在上值。
    还有,把发生的事和老魏说清楚。”老程把自己的腰牌扔给张三。
    随后众人直接追苏曦而去。
    苏曦纵马直接出了长安城,连停留都没有。
    长安城守城的士兵看苏曦的纵马猖狂的样子很是不满,今日负责守城的张士贵更是惊讶,他是认识苏曦的。
    不过,守城的士兵和张士贵还没来的及反应,更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一群大唐名将从后方出来,停都不停的直接出去。
    皇宫内,一群大佬正在商量苏曦曾经讲过的交易税的事。
    “陛下,我认为交易税大有可为。”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武士彠恭敬的道。
    “臣家中曾经过商,知道入城税的危害。”
    武士彠为了表现,直接用处了危害二字。
    房玄龄等人则是有趣的看着武士彠。
    “很多商人为了不交入城税,大额交易都选择在城外。
    取消入城税,百姓也会愿意进城买东西,商人们也会更加愿意进城交易,可以提高积极性。”
    武士彠把自己的想法细细说来。
    房玄龄等人眼冒精光。
    的确,没错,就是这样。
    对百姓来说,入城税是高昂的,既然如此,那我不如不进城。
    商人也是一样,大额买卖就不进城,在城外也可以。
    而大额买卖进城,他们就可以少收多收,看似减少,实则增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0/20029/70824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