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假世子关我什么事12
推荐阅读: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军王龙首(九五之尊)、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民间奇门风水秘术、穿成炮灰皇帝后我做了男主军师、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我有七个神仙师姐、
江州府的渡口,是肉眼可见的繁华,不要说陆长安一副乡下人进城的样子了,就连陆承文,也是兴致极高的模样。
他们没有着急离开,先在渡口打听了一番,问了几时有去北直隶的船,和船费要多少后,二人才往城里走。
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后,陆长安有些担忧,“爹,我们的钱还够用吗?”
“钱的事儿不用你操心,小孩子想太多会不长个子的!”
“哦,那爹你是小时候想太多事情了吗?”
“你懂什么,爹这是被知识压低了肩膀。”
陆承文说着就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口袋,把里面的东西都倒出来放在桌子上,示意她过来看。
陆长安狐疑着走到桌子前,瞟了一眼是什么东西后,就再也转不开眼了。那是十几颗大大小小的金豆子,虽然成色不够鲜亮,但那也是金子啊!
“爹?”
“早就说过了,咱们家不是逃难来的,是避兵祸,想当初你爷爷奶奶在衢县也是小有家资。只不过到了下河村后,你爷爷说咱们是外来户,不能漏财,所以平日里也过得很俭朴。”
陆承文一边把那些金豆子装回去,一边对闺女说:“长安,要记住,人生地不熟的时候,不要想着去出风头,跟着大部分人的步伐走,安稳的融入进去才是首要的。”
陆长安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后者就跟没察觉到一样,笑着问她是要一起去采买坐船北上的东西,还是自己在客栈附近逛逛,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逛。
陆承文又给了她一锭银子,叮嘱她不要逛远了,就自行去置办物品了。
江州府地处运河旁,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商贩极多,东西也是琳琅满目。
陆长安在街上看的不亦乐乎,这里逛逛那里问问的,买了不少东西。
又到一家杂货铺,买了好些种子,除了一些适合北方种的菜种外,还要了通脱木的种子,看到铺子里有蔗糖,也买了很大一包。
不远处就有一间书肆,陆长安抬脚走了进去,门口的伙计也没有因为她穿的朴素而撵人。
她径直走过放着三百千之类的启蒙书的架子,一路走到书铺里面,才看到几个大部头书,在店家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
果不其然,一眼看去都是不认识的繁体字。
她连蒙带猜的发现历史果然是拐了个弯,从宋末就开始不一样了,新朝虽然已经百余年了,边境也偶有冲突,但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前面几位皇帝的谥号也没有出现灵帝哀帝之类的,大体上还是安稳的。
难怪她在街上看到有土豆红薯这些食物,看来真是老天眷顾了。
陆长安在心里庆幸,幸好不是穿到了一个腐烂王朝的末年。
不光是她买了一堆东西,陆承文也是大包小包的,其中很多都是纸张,用防潮的纸包裹的严严实实,又放在了隔绝潮湿的箱子里。
他说:“虽然麻烦些,但是到了衢县后,纸卖的应该会贵一些,质量也比不上这里的。”
父女俩在客栈好好了休息了一晚后,第二日就登上了离开江州府的大船。
不愧是走运河去北直隶的大船,甲板极其开阔,船内也不憋仄。
中间层的每个房间都是两张小床,一个木桌,墙角还有一个屏风,隔出来一个盥洗的地方。
进屋后,陆承文把行李都归置好,就对闺女说:“要是闷得慌,就去甲板上玩会儿,但是要注意安全,不能靠近船边,听到了么?”
陆长安老实地说:“爹,我不嫌闷,我就在这里看你读书。”
也是昨晚在客栈收拾东西时,她才明白为什么,陆承文说他有把握考过童试,考上秀才了。
虽然之前那几年,陆承文被逼着做一副不求上进的样子,但他私下却一直没有耽搁读书。
他是上过正经学堂的,还一直读到了考秀才的阶段,也就是说他的知识储备没问题,再加上这些年心绪的沉淀,性格的磨练,如今都成为了科举路上的助力。
陆长安看着那些都卷了边的书,密密麻麻的都是蝇头小字,就要了《三字经》来看。
陆承文纳闷地说:“以前在家时,怎么说你都不愿意看书,这是转性了?”
“爹,有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这是看看能不能有钱赚呢!”
陆承文笑她胡说,但还是把他以前的启蒙书都拿出来了。
已经过了汛期,运河的水平缓了很多,大船行在水里也不是很颠簸。
陆承文是铆足了劲地看书,陆长安也是边看边在桌子上用手比划。
倒不是没有纸笔,而是她觉得自己现在哪怕用最便宜的纸都是浪费。
陆长安没有学过毛笔字,原身的记忆中也没有,所以现在她只是把简体字和书上的繁体字一一对应,并且牢牢记住繁体字的笔画,过程枯燥且进度缓慢。
系统在一旁看着,也不嚷嚷着要做大文豪的事情了。
偶尔看书看得累了,她就跑到甲板上看风景。
他们没有着急离开,先在渡口打听了一番,问了几时有去北直隶的船,和船费要多少后,二人才往城里走。
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后,陆长安有些担忧,“爹,我们的钱还够用吗?”
“钱的事儿不用你操心,小孩子想太多会不长个子的!”
“哦,那爹你是小时候想太多事情了吗?”
“你懂什么,爹这是被知识压低了肩膀。”
陆承文说着就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口袋,把里面的东西都倒出来放在桌子上,示意她过来看。
陆长安狐疑着走到桌子前,瞟了一眼是什么东西后,就再也转不开眼了。那是十几颗大大小小的金豆子,虽然成色不够鲜亮,但那也是金子啊!
“爹?”
“早就说过了,咱们家不是逃难来的,是避兵祸,想当初你爷爷奶奶在衢县也是小有家资。只不过到了下河村后,你爷爷说咱们是外来户,不能漏财,所以平日里也过得很俭朴。”
陆承文一边把那些金豆子装回去,一边对闺女说:“长安,要记住,人生地不熟的时候,不要想着去出风头,跟着大部分人的步伐走,安稳的融入进去才是首要的。”
陆长安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后者就跟没察觉到一样,笑着问她是要一起去采买坐船北上的东西,还是自己在客栈附近逛逛,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逛。
陆承文又给了她一锭银子,叮嘱她不要逛远了,就自行去置办物品了。
江州府地处运河旁,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商贩极多,东西也是琳琅满目。
陆长安在街上看的不亦乐乎,这里逛逛那里问问的,买了不少东西。
又到一家杂货铺,买了好些种子,除了一些适合北方种的菜种外,还要了通脱木的种子,看到铺子里有蔗糖,也买了很大一包。
不远处就有一间书肆,陆长安抬脚走了进去,门口的伙计也没有因为她穿的朴素而撵人。
她径直走过放着三百千之类的启蒙书的架子,一路走到书铺里面,才看到几个大部头书,在店家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
果不其然,一眼看去都是不认识的繁体字。
她连蒙带猜的发现历史果然是拐了个弯,从宋末就开始不一样了,新朝虽然已经百余年了,边境也偶有冲突,但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前面几位皇帝的谥号也没有出现灵帝哀帝之类的,大体上还是安稳的。
难怪她在街上看到有土豆红薯这些食物,看来真是老天眷顾了。
陆长安在心里庆幸,幸好不是穿到了一个腐烂王朝的末年。
不光是她买了一堆东西,陆承文也是大包小包的,其中很多都是纸张,用防潮的纸包裹的严严实实,又放在了隔绝潮湿的箱子里。
他说:“虽然麻烦些,但是到了衢县后,纸卖的应该会贵一些,质量也比不上这里的。”
父女俩在客栈好好了休息了一晚后,第二日就登上了离开江州府的大船。
不愧是走运河去北直隶的大船,甲板极其开阔,船内也不憋仄。
中间层的每个房间都是两张小床,一个木桌,墙角还有一个屏风,隔出来一个盥洗的地方。
进屋后,陆承文把行李都归置好,就对闺女说:“要是闷得慌,就去甲板上玩会儿,但是要注意安全,不能靠近船边,听到了么?”
陆长安老实地说:“爹,我不嫌闷,我就在这里看你读书。”
也是昨晚在客栈收拾东西时,她才明白为什么,陆承文说他有把握考过童试,考上秀才了。
虽然之前那几年,陆承文被逼着做一副不求上进的样子,但他私下却一直没有耽搁读书。
他是上过正经学堂的,还一直读到了考秀才的阶段,也就是说他的知识储备没问题,再加上这些年心绪的沉淀,性格的磨练,如今都成为了科举路上的助力。
陆长安看着那些都卷了边的书,密密麻麻的都是蝇头小字,就要了《三字经》来看。
陆承文纳闷地说:“以前在家时,怎么说你都不愿意看书,这是转性了?”
“爹,有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这是看看能不能有钱赚呢!”
陆承文笑她胡说,但还是把他以前的启蒙书都拿出来了。
已经过了汛期,运河的水平缓了很多,大船行在水里也不是很颠簸。
陆承文是铆足了劲地看书,陆长安也是边看边在桌子上用手比划。
倒不是没有纸笔,而是她觉得自己现在哪怕用最便宜的纸都是浪费。
陆长安没有学过毛笔字,原身的记忆中也没有,所以现在她只是把简体字和书上的繁体字一一对应,并且牢牢记住繁体字的笔画,过程枯燥且进度缓慢。
系统在一旁看着,也不嚷嚷着要做大文豪的事情了。
偶尔看书看得累了,她就跑到甲板上看风景。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994/13799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