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的外卖通万朝 > 第129章 大秦人才引进进行时

第129章 大秦人才引进进行时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张怀民:(?乛?乛)呵~
    “我看起来很像是那种很傻的人吗!”
    还说什么智商高的人才能看见?
    我呸啊!
    本以为苏轼的树叶拼饭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哇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呐!
    扶苏用手捧着看不见的‘衣服’还在继续夸夸其谈,甚至就连这件衣服是他从自家父皇衣柜里顺出来的这种离大谱的理由都说出来了!
    孔星:哎?政哥有衣柜的咩?
    社恐分子苏轼很是捧场,惊呼夸赞着扶苏顺出来的衣服:“哇哦,真是一件威武霸气的龙袍啊!始皇帝平时一定就是穿着它上朝的吧?”
    “果然也就只有始皇帝这种文韬武略,天下无双的人才能配得上这件龙袍的啊!”
    扶苏下意识的就要点头,孔星一个炮拳就捶到了扶苏额头上。
    “不要别人说什么你都点头!他给你挖坑呢!”
    在场只要智商在线的人都能看出来,扶苏手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衣服,他只是在凭空尬演。
    而苏轼虽然表面上是在捧场,但话里却将这件根本不存在的衣服定义为龙袍,还说是嬴政穿的。扶苏要是就这么傻乎乎的点头附和了,那岂不就是说嬴政平时上朝都是...
    扶苏:!!!
    “好卑鄙!竟然给我挖坑!就你这样子的,怪不得总被贬来贬去!”
    反应过来了的扶苏很是气愤,他以为苏轼是个大好人来着,就没多想。可没想到哇没想到,他竟然如此阴险!
    跟着孔星出门在外,扶苏是很看重自家父皇的名声的。
    在他眼中,自己的名声可以稀巴烂,哪怕万万人唾弃都没关系,可是父皇不行。
    “孔星,我决定了!我要挖墙脚!现在就要挖!”
    扶苏袖袍一抖,[黑砖]落入手中,已然做好了准备。
    孔星愣了一下,“啊?现在吗?不等吃完饭了吗?要不还是先吃饭吧。”
    在早先嬴政给孔星的那份《大秦人才引进计划》中,本是没有苏轼的名字的,但后来嬴政考虑到苏辙恐怕很难挖过来,这才将苏轼的名字加了上去。
    倒也不是说苏轼能力不行。苏轼是难得的全才之人。他一窍不通的东西很少很少,哪怕是防洪这种看似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他也略知一二,甚至还有成功案例。
    苏轼:?(°口°?)“挖墙脚?谁?我吗?”
    “你们是要挖我去大秦?”
    “不是,是张良、萧何、陈平、韩信...那帮人都被噶掉了吗?有那么多人才不挖,为何要跑到间隔这么多年后的这里来挖我?”
    孔星还对拼饭有些念想,随口一说道:“因为政哥看上了你的厨艺。”
    “这年头会做饭的人不少,会自己研发菜式的人也有,可既能当文臣用,又能勉强混混武将,还能兼职厨子的人似乎...就你最合适。”
    “一份俸禄就能招来可以干至少三份工的,多划算!常年累月下去,能节省不少钱呢!”
    苏轼:???
    张怀民两手一摊:┐(‘~`;)┌
    “你看,我就说你走全能路线指不定哪天会出事的吧?”
    ...
    扶苏的[黑砖]最终也没有拍苏轼脑门上。
    事实证明,苏轼很有做御厨的潜质。
    几乎是在尝到苏轼做出来的饭菜的同时,扶苏就开始和苏轼谈具体‘换东家’的流程了。
    具体的俸禄也被扶苏三言两语的敲定下来。
    反正俸禄他现在说了也不算,嬴政说的才算。
    可苏轼并不知道这点。
    他甚至不知道嬴政目前的身体状态,他猜测的是嬴政已经一统六国有几年时间,甚至搞不好已经开始磕‘仙丹’。
    故而以为自己被挖过去是为了给扶苏留好用的班底。
    全然不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苦日子!
    “加班多吗?”苏轼询问着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扶苏:“啊,不多不多,这点你放心,非紧急情况,不会安排加班的。”
    孔星:……
    可不是不会安排加班吗!政哥管理的大秦朝堂,那都是全年无休,007工作制的!
    每分每秒都是在干活,可不就是不存在加班吗!
    苏轼:“那请假呢?好请吗?”
    扶苏:“当然好请!知道王翦吧?对,我要说的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王翦将军告病多日,父皇深夜驾车飞奔过去问候的那件事!”
    “别说请假了,瞧瞧,就这份君臣情谊,从古至今,能有几个啊?”
    苏轼下意识的点点头,“的确,始皇帝是对臣子最好的皇帝。”
    孔星:这话不假,但...
    ……
    “李斯怎么又告病?”
    早朝上,听到大臣汇报李斯告病在家休养,无法前来参加朝议的嬴政眉头微蹙。
    此次朝议很重要,缺了李斯可不行。
    但告病在家...
    嬴政抬眸看向贾诩。
    贾诩会意。
    向前一步,提议道:“斯相一直为大秦建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他病倒了,想来缺失任何一场朝议对他这样的忠臣来说都是会让他很难过的事情。”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993/13798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