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明救赎之路,从抄家开始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两人认真的想了想,决定还是先隐晦的问一问崇祯对于此事的态度。
孔星:“我有一事不明,不知先祖可否帮我解惑?”
“什么事?说来听听。”崇祯吃着饭,随口应答着。
孔星:“若是有人富可敌国,当如何处之?”
“一人再富,能敌的过一个国?”崇祯看似没回答,但又好像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可若是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呢?”
“什么意思?”
崇祯不是晋惠帝,他是有脑子的。
他敏锐的察觉到孔星话里有话。
孔星继续追问:“若是这些人身居高位,蒙蔽圣听,而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呢?”
这句话就几乎已经是明指了。
内忧外患,大厦将倾,这说的不就正是现在的大明吗?
“你的意思是,现在朝堂上,有富可敌国的人,还不止一个?”
“不可能!他们富不富,朕还能不知道吗?”
“你不了解可能不知道情况,很多军费还是朕向他们借来的。他们现在上朝穿的朝服事都打满了补丁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富可敌国嘛!”
回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众筹军费过程,崇祯对自己刚刚竟然因为孔星三言两语就对那些忠臣而产生怀疑还有一些气愤。
“可是...”
“国库既然都筹不到钱,已经沦落到要向臣子借钱的地步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那些靠着朝廷俸禄过活的臣子,是如何能掏出这么多‘善款’出借的?”
“而且听你的意思,似乎你找他们已经不止借过一次了,这一笔一笔加起来,他们的钱,是从何而来的呢?”
扶苏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导崇祯去深思。
那么多的钱,说都是祖上做官得来的俸禄一笔一笔攒下来的也不实际,那么其来源就很简单了,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路子。
要么,官商勾结,来往密切。
可若是官商勾结,那就说明这些人手里一定还握有大笔财富!乱世的商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用钱给自己砸出一条活路。
所以这些人手里一定还有钱。
要么,就是搜刮民脂民膏,这是最容易快速暴富的法子。
再者,就是做大明国库的搬运工,今天贪一点,明天贪一点,时间一长,这钱呐,自然也就多了。
“对啊...他们的钱,都是从哪来的!朕好像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崇祯细细琢磨着扶苏的话,那是越想越觉得不对!
崇祯疑心本就很重,眼下被孔星和扶苏联合在他的思考道路上开了个口子,几乎是不由自主的就继续就这个问题点思考了下去。
“你这样一直自己想是变不出钱来的,我教你,你随便找个左脚先迈进门的理由,让信得过的人去抄家,随便哪个人,绝对一抄一个惊喜。”
扶苏给崇祯出着主意。
“可若是没发现问题怎么办?”
孔星:“这还不简单,莫须有呀!”
“于谦当年被抄家就发现问题了?”
“莫须有这种东西,好用的很!”
崇祯:“……,朕总感觉你在指桑骂槐。”
“嗯,你没感觉错。”孔星大大方方的承认。
崇祯:……
还挺诚实。
正想着要给哪个臣子来一个这样的突击检查,殿外忽然响起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皇上,老臣周奎日思夜想,深知皇上忧愁,担忧龙体,故此,再带头捐出大半数家产,千两白银,以解我大明之危!”
接着,一道身子笔直的大臣骄傲的走上了大殿。
正是周奎。
崇祯的岳父,大明如今的国丈。
但很快就不再是了。
三人外加一个太监王承恩,静静的看着周奎迈着左脚踏进了大殿。
几乎是在周奎右脚紧跟着踏进来的同时,崇祯开口了。
“来人呐,把这个左脚先踏入的刺客给朕拿下!”
周奎:???
不等周奎反应自己怎么就成了刺客,下一秒,就被‘duang’一下摁在了地上。
脑袋和地面来了个猝不及防的亲密接触。
“冤...”
‘枉’字还未出口,扶苏就上前极为熟练的卸掉了周奎的下巴,使其失去了能够清晰说话的能力。
“现在的刺客真是越来越大胆了,竟然连朕的国丈都敢冒充!朕的国丈现在在哪,朕比谁都清楚!”
崇祯上道很快,只是片刻就极为自然的开始睁眼说瞎话。
“你们几个,给朕好好审审他,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要害朕的命!”
“是!”
周奎被拖走审问去了。
崇祯转而看向孔星和扶苏,“国丈被刺客冒充,这么大的事情朕理应去找国丈探谈一下解决这件麻烦的办法。”
“你们说,对吧?”
孔星不住的点着头:“对对对,这么大的事情你可一定要多带点人过去,记得带上武器,现在外头这么乱,遇到歹人袭击就不好了。”
扶苏眼睛微亮,提议道:“我可以跟着一起去吗?”
“不为别的,我就看看。”
“真的只是去看看?”
崇祯深表怀疑。
扶苏:“好吧,我就是想见识一下,六百万两白银堆成山是个什么壮观场面。”
“多少?!”
“你说多少?”
崇祯不敢置信。
甚至有些不敢带人前去抄家了。
这要是真抄出来了六百万两银子,那之前自己低声下气的才从周奎这里要来的几千两银子算什么?
自己又到底算什么!
尼玛,捐了六百分之一,自己还低声下气好言好说的反过来去吹捧他?
人人都嘲笑晋惠帝,可崇祯此刻突然间发现,他原来比晋惠帝还要傻!
“不可能吧,六百分之一,这...这...”
“王承恩!”
“你代朕去!看看到底有没有这六百万银子!”
崇祯最终决定让王承恩代自己前去抄家,他对王承恩是绝对信得过的。
王承恩也的确不负崇祯所托,两三个时辰后就带来了消息。
“陛下,臣并未抄出六百万银子。”
崇祯微微叹息,不知道是庆幸没有六百万还是因为什么。
崇祯:“那抄出了多少?”
王承恩:“八百万!”
嗯?!!
孔星:“我有一事不明,不知先祖可否帮我解惑?”
“什么事?说来听听。”崇祯吃着饭,随口应答着。
孔星:“若是有人富可敌国,当如何处之?”
“一人再富,能敌的过一个国?”崇祯看似没回答,但又好像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可若是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呢?”
“什么意思?”
崇祯不是晋惠帝,他是有脑子的。
他敏锐的察觉到孔星话里有话。
孔星继续追问:“若是这些人身居高位,蒙蔽圣听,而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呢?”
这句话就几乎已经是明指了。
内忧外患,大厦将倾,这说的不就正是现在的大明吗?
“你的意思是,现在朝堂上,有富可敌国的人,还不止一个?”
“不可能!他们富不富,朕还能不知道吗?”
“你不了解可能不知道情况,很多军费还是朕向他们借来的。他们现在上朝穿的朝服事都打满了补丁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富可敌国嘛!”
回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众筹军费过程,崇祯对自己刚刚竟然因为孔星三言两语就对那些忠臣而产生怀疑还有一些气愤。
“可是...”
“国库既然都筹不到钱,已经沦落到要向臣子借钱的地步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那些靠着朝廷俸禄过活的臣子,是如何能掏出这么多‘善款’出借的?”
“而且听你的意思,似乎你找他们已经不止借过一次了,这一笔一笔加起来,他们的钱,是从何而来的呢?”
扶苏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导崇祯去深思。
那么多的钱,说都是祖上做官得来的俸禄一笔一笔攒下来的也不实际,那么其来源就很简单了,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路子。
要么,官商勾结,来往密切。
可若是官商勾结,那就说明这些人手里一定还握有大笔财富!乱世的商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用钱给自己砸出一条活路。
所以这些人手里一定还有钱。
要么,就是搜刮民脂民膏,这是最容易快速暴富的法子。
再者,就是做大明国库的搬运工,今天贪一点,明天贪一点,时间一长,这钱呐,自然也就多了。
“对啊...他们的钱,都是从哪来的!朕好像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崇祯细细琢磨着扶苏的话,那是越想越觉得不对!
崇祯疑心本就很重,眼下被孔星和扶苏联合在他的思考道路上开了个口子,几乎是不由自主的就继续就这个问题点思考了下去。
“你这样一直自己想是变不出钱来的,我教你,你随便找个左脚先迈进门的理由,让信得过的人去抄家,随便哪个人,绝对一抄一个惊喜。”
扶苏给崇祯出着主意。
“可若是没发现问题怎么办?”
孔星:“这还不简单,莫须有呀!”
“于谦当年被抄家就发现问题了?”
“莫须有这种东西,好用的很!”
崇祯:“……,朕总感觉你在指桑骂槐。”
“嗯,你没感觉错。”孔星大大方方的承认。
崇祯:……
还挺诚实。
正想着要给哪个臣子来一个这样的突击检查,殿外忽然响起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皇上,老臣周奎日思夜想,深知皇上忧愁,担忧龙体,故此,再带头捐出大半数家产,千两白银,以解我大明之危!”
接着,一道身子笔直的大臣骄傲的走上了大殿。
正是周奎。
崇祯的岳父,大明如今的国丈。
但很快就不再是了。
三人外加一个太监王承恩,静静的看着周奎迈着左脚踏进了大殿。
几乎是在周奎右脚紧跟着踏进来的同时,崇祯开口了。
“来人呐,把这个左脚先踏入的刺客给朕拿下!”
周奎:???
不等周奎反应自己怎么就成了刺客,下一秒,就被‘duang’一下摁在了地上。
脑袋和地面来了个猝不及防的亲密接触。
“冤...”
‘枉’字还未出口,扶苏就上前极为熟练的卸掉了周奎的下巴,使其失去了能够清晰说话的能力。
“现在的刺客真是越来越大胆了,竟然连朕的国丈都敢冒充!朕的国丈现在在哪,朕比谁都清楚!”
崇祯上道很快,只是片刻就极为自然的开始睁眼说瞎话。
“你们几个,给朕好好审审他,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要害朕的命!”
“是!”
周奎被拖走审问去了。
崇祯转而看向孔星和扶苏,“国丈被刺客冒充,这么大的事情朕理应去找国丈探谈一下解决这件麻烦的办法。”
“你们说,对吧?”
孔星不住的点着头:“对对对,这么大的事情你可一定要多带点人过去,记得带上武器,现在外头这么乱,遇到歹人袭击就不好了。”
扶苏眼睛微亮,提议道:“我可以跟着一起去吗?”
“不为别的,我就看看。”
“真的只是去看看?”
崇祯深表怀疑。
扶苏:“好吧,我就是想见识一下,六百万两白银堆成山是个什么壮观场面。”
“多少?!”
“你说多少?”
崇祯不敢置信。
甚至有些不敢带人前去抄家了。
这要是真抄出来了六百万两银子,那之前自己低声下气的才从周奎这里要来的几千两银子算什么?
自己又到底算什么!
尼玛,捐了六百分之一,自己还低声下气好言好说的反过来去吹捧他?
人人都嘲笑晋惠帝,可崇祯此刻突然间发现,他原来比晋惠帝还要傻!
“不可能吧,六百分之一,这...这...”
“王承恩!”
“你代朕去!看看到底有没有这六百万银子!”
崇祯最终决定让王承恩代自己前去抄家,他对王承恩是绝对信得过的。
王承恩也的确不负崇祯所托,两三个时辰后就带来了消息。
“陛下,臣并未抄出六百万银子。”
崇祯微微叹息,不知道是庆幸没有六百万还是因为什么。
崇祯:“那抄出了多少?”
王承恩:“八百万!”
嗯?!!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993/13798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