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护林日常:豹姐,我真不会做媒 > 第473章 夜行身毒古道的意外发现

第473章 夜行身毒古道的意外发现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夜行身毒古道的意外发现
    夜行身毒古道的意外发现
    “行,我知道了。让他们把猫和长臂猿分开两个病区治疗。”
    白教授思索了片刻后做出指示,“长臂猿的活动范围比云猫大,恢复期就先送去滇省的救助中心,那边有足够的场地,环境也适合长臂猿。云猫就留在这里治疗,恢复得差不多了直接原地放归。”
    白教授对陈影口中那只聪明得不像动物的猫十分好奇,换了身衣服,跟着他来到云猫的治疗区。
    “咪咪,来吃这个,我专门给你做的,绝对比他做的味道好。”
    刚进去就看到三四个年轻人分成两边,各自拿着猫碗在引诱大漂亮。
    大漂亮端坐在桌子上,看看左边,再瞧瞧右边,似乎有点拿不准主意。
    陈影和白教授的到来,让几个年轻人瞬间放下碗跑回自己工位上假装认真工作。
    “你们做的什么,好香。”陈影打破尴尬,拿起其中一个猫碗看了眼,“内脏和蛋黄,不错啊,大漂亮吃吗?”
    白教授也拿起另一个碗看了看,是鸡肉泥和鱼肉泥的混合,同样加了蛋黄。
    蛋黄刚刚过心,是口感最好的那种,拌在肉泥里,有种蛋腥味,却是猫猫最爱的味道。
    甲木沟急救站的猫猫们也会吃蛋黄,次数维持在一周一次。
    豹姐比较爱,小金和小猞猁也喜欢,但豹哥和金雅不喜欢吃。
    虎大爷则十分明确的拒绝吃这东西,偶尔嘴馋了,它会自己去掏鸟蛋吃。毕竟周围散养了那么多“跑山鸡”!
    看到陈影端起猫碗,大漂亮松了口气,小跑过来,尾巴轻轻敲了敲陈影的手,让他把碗放下。
    陈影忍住笑,把碗放到它面前,大漂亮低头开始炫,一边炫还一边看着白教授的手,生怕另一个猫碗被端走。
    等它吃完,陈影带着它去看了两只小猫。
    “它俩还要观察一段时间,这期间只能待在这个房间里。你要过来看它们,就到这里来,窗帘不会拉上,你想看多久看多久。”
    病房墙上的玻璃窗是封闭式的,如果发生意外可以击碎玻璃逃生。
    窗台比较宽,卧一只猫不成问题,问题在于要怎么上去。
    这个问题是刀美华的姑姑帮忙解决的,直接从大门口弄了个猫走廊通到窗台。
    医院是她姑姑在管理,一声吩咐,连夜搞定。
    大漂亮自己走了两三次,然后带着还有点虚弱的妈妈通过走廊来到窗台,看到了被精心照顾的两个孩子。
    猫崽治疗了三天,情况有好转,能自己舔奶了。
    负责照顾的护士也知道头顶上有监工,给猫崽做恢复训练的时候,还会推到窗台下面来,方便两只猫近距离观看。
    看到孩子还活着,猫妈妈终于放下心,开始努力进食恢复体力。
    白教授在白眉长臂猿被送走后,带着师娘去了风景区泡温泉。
    那边有刀家的私宅,宅子里也有温泉,让白教授随便住,定居都行。
    陪着猫猫们直到两只猫崽可以和大猫一起生活后,陈影也决定离开。
    他没着急回去急救站,打算选一个徒步线路走一圈。
    正好尹力休年假,可以过来跟他一起走。
    兄弟俩虽然这两年经常见面,但一起爬山玩耍的机会很少。
    在河源那边,户外活动根本不叫玩耍,随时可能没命的那种。
    等了尹力两天,兄弟俩成功会合。
    高原的风霜杀人,帅气的小伙子都快变沧桑中年人了。
    “你家二妞厉害呢,今年藏羚羊迁徙还帮我们巡逻,你是不知道,有大猫陪着巡逻,提前给预警的日子有多爽。羌塘那边羡慕死了,他们把目标放到了猞猁崽和雪豹崽身上,想让它俩去那边生活。”
    不是说让野生动物接近人类给他们带来好处,主要是他们野外巡逻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意外,如果有个通人性的动物帮忙,是真的能捡回一条命的。
    河源急救站现在运转比甲木沟更顺畅,那边也更像一座小型的科研型急救站。
    有扎西大叔在那边坐镇,小宋和端木每周也会过去轮个班,一切跟陈影在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唯独有点闹心的,就是几条藏獒时常为了争夺地位而比试。
    好在它们也知道不能伤害同伴,比的都是如何救助动物,如何牧羊牧牛这一类的。
    最夸张的是,三头獒犬还真把河源急救站附近那个山坳里的牦牛群给驯服了,不让它们靠近人类聚居地。
    “上次因为一头野牦牛发火,差点踩死一头小牦牛,一群狗子气坏了,组成了狗阵去对付那头狂暴牦牛,硬是被它们给做成了。现在那头牛看到这一群狗子就躲,规矩得不行。”
    它们这群修狗还帮忙找人来着,因为突然的狂风意外失联的科研队员,就是被二妞和这一群狗子给找回的,一个不落,全都找到了。
    最远的一个离急救站三十多公里,找到的时候人都快失温了,是好几头藏原羚趴在他身边给他挡风取暖,才撑到狗子找到他。
    “现在的河源,你都快成传说了。好几个牧民群都把你叫神在人间的使者,哈哈哈哈!”
    陈影哭笑不得。
    对于淳朴的牧民,陈影肯定不认为他们这样说是在调侃自己,但捧得太高也不行。他自觉啥也没做,受不起牧民们的厚爱。
    尹力懒得跟他说这些,话题一转,说起这次的重走古丝绸之路计划。
    从川省蜀都到印度,在古代有一条被称为“蜀身(玉ān)毒(dú)道”的古丝绸之路。
    从今川省出发,经大理、保山、德宏进入邻邦掸国(缅甸),最后抵达身毒(印度)。再从身毒翻山渡海去往中亚数国,路途终点为地中海沿岸。
    商人利用这条路与古中国的商人进行货物交换,用金银宝石等物品换回丝绸或者邛竹杖。
    陈影他们当然不会用丝绸换商品,他们只是想要重走保山到缅甸这一段路程,调查下动植物的分布情况。
    都打算开走了,接到老高的电话。
    “你们俩是不是忘记我也是甲木沟急救站的元老了?这事儿能抛下我?你们一个耍猫的,一个看花儿的,不得加我一个玩鸟的才合适?”
    好好的一次私人科考之行,被他这么一说,怎么有种别扭感觉。
    但他要来,自然是欢迎的。
    他们本身也不止两人,还有刀美华和她一个研究昆虫的嫂子,再加向导和后勤辅助三位大哥,一共八个人的队伍。
    老高自己来了,还带了个师弟。
    师弟是大二入伍当了两年兵,退役后回到大学校园的猛男,跟老高很聊得来,完全没有年轻人眼高手低的毛病。
    队伍增加到十人,还是三顶帐篷的配置,两大一小,尽量精简物资。
    抵达保山后,他们将沿着历史记载的古道翻山进入腾冲。
    初入古道的新鲜在两天后就消失了。
    现在人再走古道,和古人的心情大不相同。
    一路上古迹并不太多,历史的光阴一遍遍冲刷着古道的尘埃,当年的石板碎裂后被泥土枝叶掩盖。
    有几处地方保存完好,是因为几十年前附近的村民们还在使用这条路。
    马帮往返于山林和城市之间,直到光阴荏苒,最后一位守村的老人归于黄土。
    年轻的村民已经响应国家号召,搬到山下的聚居点,他们的脸上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这几年当地也在挖掘历史古迹,打造人文景点。被抛弃的古道以另一种方式被利用起来,在时光的尘埃中努力绽放一丝光华。
    “你们慢点,看到前面的小东西了吗?”
    刀美华的嫂子拉住众人,让他们暂停一下,准备拍摄。
    (红黑配色的红瘰(露ǒ)疣螈,犹如外星来客)
    刀美华胆子本来挺大的,但看到这只红瘰疣螈,莫名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下意识的离远了一点。
    “怎么,害怕?”
    “也不是怕,就是觉得不舒服,这个颜色和它背上的点点,有点渗人的感觉。”
    陈影忍笑,把她拉到自己身后。
    她嫂子拍完照,直起身体笑着瞪了她一眼。
    “你知不知道这小东西可金贵了,是我们这里的独有品种。再可怕,想想它的身价你就不害怕了。”
    “那也怕,它身价再高,难道我还能带回去养?”
    这倒也是,嫂子又欣赏了一下,才用树枝轻轻拨弄它,将它赶走。
    “走吧,前面肯定还有更漂亮的小家伙在等着我们。”
    一整天走了没有十公里,无他,好看的东西太多了!
    陈影只发现了一个小群的菲氏叶猴。十几只成年猴外加五只金黄色的幼猴,它们在河边觅食嬉戏。
    两只抱着幼崽的妈妈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给崽崽理毛,而崽崽们则相互争抢对方手里的果子。
    果然,跟人类的幼崽一样,人家碗里的饭更香!
    还有一只小猴安静的趴在妈妈怀里睡觉,突然一个激灵,吓得也在打盹的母猴子差点从树上掉下来。
    吱吱几声后,母猴换了个更稳妥的地方坐下来,左右看了看,把孩子一搂,继续睡。
    没有打搅猴群休息,他们继续沿着山路前行。
    前一两天才下过雨,爬到半山上,又开始起雾了。
    脚下很湿滑,藤蔓随意的生长,树上,地上,石头上,一切可攀附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
    多年的腐败落叶堆积起来,一踩一个水坑。
    还有倒地的树干上,青苔满布,一不小心踩上去就是一个跟头。
    “今天雾大,我们早点扎营吧。前面有一个碉堡,很早以前修来防‘野人’的,现在没用了,但里面可以住人。”
    碉堡是残留的遗迹,坍塌了很多,因为这里地势的缘故,还保留了三分之二的石堡。
    里面是用石板砌过的,稍微清扫一下就可以铺防水垫搭帐篷。
    头上没有屋顶,三面的石堡能有效遮挡夜里的山风,附近还有个山泉眼。
    才下午五点,一行人就把营地搭好了。
    过了半个小时,淅沥沥的雨点落下,雨势虽然不大,但很缠绵。
    一群人坐下来聊天,说一些快乐的事,时间也很好打发。
    小雨一下就下到入夜,向导说这附近的野生动物比较少,猴群是最常见的,然后就是一些昆虫。
    “附近有个小水塘,那边有很多青蛙,我小时候就喜欢跟哥哥们去抓青蛙,回家用辣椒炒着吃。”
    向导是本地的少数民族,前些年搬到山下居住了,仗着对山里熟悉,做一些类似导游的工作。
    他为人不错,很多旅游团都喜欢找他当向导,这些年也挣了些钱。
    “先可不敢去了。那会儿啥都不懂嘛,也不知道什么珍稀不珍稀,反正那种蛙山里多的是。现在的话,都是在市场上去买那个牛蛙,还有我们这里有个专门养青蛙的地方,也能买来吃。”
    向导说他还记得小时候那会儿,在那个水塘边的树上,见过一种全身金黄色的蛙蛙。
    听到他说的话,刀美华的嫂子顿时来了精神,一个劲儿的追问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这里没网,也没法找出图片给向导看,可把嫂子给急坏了。
    陈影想了想,掏出平板点开一个图片库,查找了一阵后,把平板递给向导。
    “李哥,你看看是不是长这样。”
    李哥接过去一看,拍大腿,“就是这个,没有这么大,要小很多,大概就兵乒球大小。”
    (长得怪,但我很可爱)
    刀美华和嫂子凑过去看了一眼,她嫂子抿嘴想说什么,又看了看陈影他们,眉头紧锁。
    “嫂子是想过去看看?要是不远的话,等会儿请李哥带路,我跟着你过去看看能不能碰到。”
    李哥也知道自己拿的是谁的工资,立马附和,“那没问题,离这里不远的,但要往回走一截,从废弃村子的另一边过去,两三百米远就是那个小水塘了。”
    老高频繁受伤之后不太喜欢冒险,白天还好,夜里山路崎岖难行,加上下雨之后更加湿滑,他选择留下看守营地。
    向导李哥和另一位后勤小哥陪着他们五个去夜探小水塘。
    废弃村子的另一头有一条石板路,李哥说以前村里人吃水都是去那个水塘挑回家的,所以这条路一直到几年前才彻底荒废。
    沿着石板路走了两百多米,李哥带头往旁边小路上拐进去。
    夜里并没有蛙鸣声,按季节来说,这也不是蛙类频繁活动的时间。
    щщщ_ ттkan_ ¢○
    嫂子总归是有点不死心,转悠了半个小时,才无奈的放弃。
    然而在回去营地的路上,他们似乎听到了什么不一般的声响。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964/13726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