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反击
推荐阅读: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超凡药尊、功夫帝皇、玄门医婿、洪荒:先天宝气,开局复刻多宝塔、我,何大清,把傻柱卖给易中海、穿越之魔法大陆、万宝真仙、病娇世界:我抱紧反派女帝大腿!、电影科技时代、
王军跟着姑姑走着,手里拎着新买的鱼竿,本应是轻松愉悦的时刻,可他的眉头却紧紧皱着。上午李俊的话,如同一颗石子,在他原本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易中海在四处打听他的事情。
“哼,易中海,你既然想针对我,那就别怪我不客气!”王军在心里暗暗发狠。他深知易中海在大院里的地位,这位一大爷平日里总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可真要是盯上谁,手段可不少。王军一边走,一边在脑海里仔细梳理着易中海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能应对他的办法。突然,他眼前一亮,脑海中浮现出两件事,这两件事就像两颗重磅炸弹,足以让易中海有个教训。
第一件事,是易中海私自扣留何大清寄给傻柱的生活费。傻柱,那可是院里有名的大厨,性格直爽,虽然平日里嘻嘻哈哈,但对妹妹那是掏心掏肺。何大清,早年抛下儿子和女儿去了外地,偶尔会寄些生活费回来,可这钱却被易中海扣下了。第二件事,是易中海以大院的名义,组织大家给自家徒弟贾东旭捐款捐粮。贾东旭是那个油嘴滑舌的年轻人,整日跟在易中海身后,对他言听计从。易中海借着“帮助困难家庭”的幌子,实则是想壮大自己在院里的势力。
“就从这两件事入手!”王军咬了咬牙,心中有了主意。可随即他又犯了难,想要把这些事揭露出来,写成材料送到街道办,自己却连个本子和笔都没有。他把本子和笔的事情跟姑姑一说,姑姑笑着点了点头,让他快去快回。
王军一路小跑来到供销社,一进门,便扯着嗓子喊道:“售货员,给我来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柜台后面的售货员是个中年妇女,正低头整理着货物,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漠:“本子一毛钱,钢笔,英雄牌的,20块钱,加两张工业券。”
王军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赶忙说道:“行嘞!”他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20块零一毛钱,又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两张工业券,双手递了过去。售货员接过钱和票,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锃亮的钢笔,放在柜台上。
王军正要伸手去拿,突然一拍脑袋,说道:“差点忘了,既然买了钢笔,那得要瓶墨水啊。”售货员眼皮都没抬一下,说道:“三毛钱一瓶。”王军二话不说,又掏出三毛钱递给售货员。接过墨水,王军将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如获至宝。
他哼着小曲,走出供销社,来到姑姑身边。姑姑看着他那高兴的样子,笑着说:“瞧你这孩子,买个本子和笔乐成这样。”王军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解释。
回到姑姑王英家,表妹们正在院子里玩着跳房子的游戏。王英看了看天色,对王军说:“军儿,时间差不多了,该烧晚饭了,你陪慧茹她们玩会儿,我去做饭。”王军点点头,陪着慧茹,惠珍玩了起来。
在姑姑家饱餐一顿后,王军擦了擦嘴,走到正在收拾碗筷的姑姑身旁,轻声说道:“姑姑,我该回家了。”王英停下手中的动作,微笑着看向他,眼里满是关切:“回吧,你也长大了,路上注意安全。”王军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回应:“姑姑你就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会自己注意安全的。”
告别姑姑,王军来到院子里,解开拴在树旁的自行车。这是一辆半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虽说样式不算新,但被王军保养得很好,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将车推到大门口,跨上坐垫,双脚一蹬,自行车便轻快地朝着南锣鼓巷95号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夜色如水,月光洒在路面上,像是铺了一层银霜。街边的房屋大多已熄了灯,偶尔有几声犬吠传来,打破这夜的寂静。
刚要进院门,就听见三大爷闫埠贵扯着嗓子在院子里嚷嚷:“王军,采购到什么好东西没有?”闫埠贵是个精明人,平时就爱占点小便宜,一听说王军去乡下采购,眼睛都亮了。王军摆了摆手,无奈地说:“三大爷,现在乡下能采到什么好东西啊,他们自己都不好过,吃不饱,怎么可能有什么好东西卖给我。”闫埠贵听了,也跟着拍拍自己的脑袋,附和道:“现在这个日子大家都不好过,都留着自己吃呢,一定会不好采购。”说着,还不死心地朝自行车后筐里瞧了瞧,见确实没啥好东西,这才悻悻地让王军进院。
王军推着自行车往中院走去,路过贾家时,看到贾张氏正坐在门口做鞋子。昏暗的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上下飞舞,可王军一眼就看出,那不过是装模作样。这贾家,从上到下,总是有那么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心思。王军没吭声,径直走了过去。
傻柱站在自家屋里,透过窗户,看到王军的背影,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下次就轮到你。”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
王军来到自家门口,见门紧紧关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将自行车停好,推开房门,屋内一切如旧,没有丝毫异样。他彻底放心了,将自行车推进屋内。
“哼,易中海,你既然想针对我,那就别怪我不客气!”王军在心里暗暗发狠。他深知易中海在大院里的地位,这位一大爷平日里总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可真要是盯上谁,手段可不少。王军一边走,一边在脑海里仔细梳理着易中海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能应对他的办法。突然,他眼前一亮,脑海中浮现出两件事,这两件事就像两颗重磅炸弹,足以让易中海有个教训。
第一件事,是易中海私自扣留何大清寄给傻柱的生活费。傻柱,那可是院里有名的大厨,性格直爽,虽然平日里嘻嘻哈哈,但对妹妹那是掏心掏肺。何大清,早年抛下儿子和女儿去了外地,偶尔会寄些生活费回来,可这钱却被易中海扣下了。第二件事,是易中海以大院的名义,组织大家给自家徒弟贾东旭捐款捐粮。贾东旭是那个油嘴滑舌的年轻人,整日跟在易中海身后,对他言听计从。易中海借着“帮助困难家庭”的幌子,实则是想壮大自己在院里的势力。
“就从这两件事入手!”王军咬了咬牙,心中有了主意。可随即他又犯了难,想要把这些事揭露出来,写成材料送到街道办,自己却连个本子和笔都没有。他把本子和笔的事情跟姑姑一说,姑姑笑着点了点头,让他快去快回。
王军一路小跑来到供销社,一进门,便扯着嗓子喊道:“售货员,给我来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柜台后面的售货员是个中年妇女,正低头整理着货物,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漠:“本子一毛钱,钢笔,英雄牌的,20块钱,加两张工业券。”
王军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赶忙说道:“行嘞!”他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20块零一毛钱,又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两张工业券,双手递了过去。售货员接过钱和票,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锃亮的钢笔,放在柜台上。
王军正要伸手去拿,突然一拍脑袋,说道:“差点忘了,既然买了钢笔,那得要瓶墨水啊。”售货员眼皮都没抬一下,说道:“三毛钱一瓶。”王军二话不说,又掏出三毛钱递给售货员。接过墨水,王军将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如获至宝。
他哼着小曲,走出供销社,来到姑姑身边。姑姑看着他那高兴的样子,笑着说:“瞧你这孩子,买个本子和笔乐成这样。”王军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解释。
回到姑姑王英家,表妹们正在院子里玩着跳房子的游戏。王英看了看天色,对王军说:“军儿,时间差不多了,该烧晚饭了,你陪慧茹她们玩会儿,我去做饭。”王军点点头,陪着慧茹,惠珍玩了起来。
在姑姑家饱餐一顿后,王军擦了擦嘴,走到正在收拾碗筷的姑姑身旁,轻声说道:“姑姑,我该回家了。”王英停下手中的动作,微笑着看向他,眼里满是关切:“回吧,你也长大了,路上注意安全。”王军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回应:“姑姑你就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会自己注意安全的。”
告别姑姑,王军来到院子里,解开拴在树旁的自行车。这是一辆半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虽说样式不算新,但被王军保养得很好,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将车推到大门口,跨上坐垫,双脚一蹬,自行车便轻快地朝着南锣鼓巷95号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夜色如水,月光洒在路面上,像是铺了一层银霜。街边的房屋大多已熄了灯,偶尔有几声犬吠传来,打破这夜的寂静。
刚要进院门,就听见三大爷闫埠贵扯着嗓子在院子里嚷嚷:“王军,采购到什么好东西没有?”闫埠贵是个精明人,平时就爱占点小便宜,一听说王军去乡下采购,眼睛都亮了。王军摆了摆手,无奈地说:“三大爷,现在乡下能采到什么好东西啊,他们自己都不好过,吃不饱,怎么可能有什么好东西卖给我。”闫埠贵听了,也跟着拍拍自己的脑袋,附和道:“现在这个日子大家都不好过,都留着自己吃呢,一定会不好采购。”说着,还不死心地朝自行车后筐里瞧了瞧,见确实没啥好东西,这才悻悻地让王军进院。
王军推着自行车往中院走去,路过贾家时,看到贾张氏正坐在门口做鞋子。昏暗的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上下飞舞,可王军一眼就看出,那不过是装模作样。这贾家,从上到下,总是有那么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心思。王军没吭声,径直走了过去。
傻柱站在自家屋里,透过窗户,看到王军的背影,忍不住自言自语道:“下次就轮到你。”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
王军来到自家门口,见门紧紧关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将自行车停好,推开房门,屋内一切如旧,没有丝毫异样。他彻底放心了,将自行车推进屋内。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953/13679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