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大魏女史 > 第380章 佞臣也得多读书

第380章 佞臣也得多读书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佞臣也得多读书
    广平王元匡极有才华,也在门下省任职,和尉窈的官职一样,都是次官“给事黄门侍郎”,不过元匡司掌的事务是“谏诤纠察”和“斗尺权度”两项。
    宗室大臣里,论正直和犟胆,尉窈最佩服元匡,此人生来一双鹰目,好弹劾同僚,而且是皇帝宠信谁,他就弹劾谁!
    言归正传。
    尉窈来门下省的时间短,常做的事是出入禁中,在皇帝、门下省和各曹尚书间传达诏命章奏,只有在皇帝召她问答的时候,她才有资格干预朝政奏事。
    可是当着皇帝的面赞、驳奏事,与提前裁决大臣奏事、之后呈交给皇帝阅看,是两回事!
    前者可以察言观色,随时改变应对策略,后者落字为实,一旦忤逆皇帝的意愿,会立刻被厌恶!
    尉窈先提出合理要求:“请侍中让下官阅看奏章。”
    她得知道元匡弹劾二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元晖拧着眉头“嗯”一声。
    尉窈就近而取,先拿在手的,是弹劾清河王元怿的奏章。
    内容是:元怿仗着天子的宠爱,将府宅修缮得堪比皇宫,尤其府宅西北角建了座高楼,形制似皇宫西北角的凌云台,但是比凌云台还高,好比古诗里写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此条弹劾的最后,元匡痛斥清河王借凌云楼台自诩才华,想向世人彰显他的才能凌驾于皇宫里的天子!
    尉窈轻吸口凉气。元匡文字简练,通晓古今,才能把古诗和心志恰好结合,使目的明确,直劈清河王的命门。
    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这一份奏章,就让她增长见识,学到什么叫真的“狠”!
    弹劾清河王的为三,你初次写驳奏……”
    尉窈微露一丝欣喜,很难察觉,而且稍纵即逝。
    元晖一直注视她,捕捉到这丝欣喜,他继续道:“按理,该给你弹劾清河王的这两份,但是上疏的数量多少,和批驳纠正的难易无关。我这样说,你懂吧?”
    尉窈:“侍中的意思是,你选弹劾清河王的奏章?”
    元晖点头:“嗯。”
    尉窈:“既如此,我这就回廨舍思考如何屏抑不奏。”
    元晖看她捧走三份奏章,阴冷而笑。其实他早想好了如何驳弹劾清河王的奏章,且这样选,可讨好清河王,必能得到不少珍宝好处。
    廨舍里一离开人,真冷啊,尉窈点上火盆,铺纸磨墨,边思索。
    刚才她露出的欣喜破绽,是故意的,阿母离开京城后,她正忧愁怎么避开皇帝的眼线和任城王接触呢,这不,机会来了。
    驳奏之权,首先要明白的是,皇帝并非不知道元匡这回的奏事!
    因为百官奏事呈交的文书,均为正、副二封,内容一样,“正封”在皇帝那,“副封”才在中书省或门下省。皇帝政务繁忙,一日万机,且不想把奏章上的事拿到朝堂上让百官议论决策,才让门下省写批驳之言或委婉的纠正,如果驳议合皇帝心意,就可避开公卿大臣的论辩,直接对元匡、任城王下达训斥或安抚的诏令。
    由她写的驳奏,到时皇帝下达诏令时,才有可能是她向任城王传达。
    上亲皇帝,下接百官,这便是门下省被朝官羡慕嫉妒的原因!
    承多贵的荣显,就得担多重的责任。
    字字句句,漏刻点点滴滴,尉窈从坐下,到夜半钟声,终于写完了草稿。
    她和侍中元晖比着熬夜,比着当能臣,门下省的同僚不得不跟着比拼勤勉。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701/12286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