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新帝登基
推荐阅读:终极守护之月龙石、奈何我浮生若梦、军阀上将的双面逃宠、超级修复、总裁的天价丑妻、无上武尊、天才宝宝杀手娘、重生之军门商女、奉令成婚、凤王枭妃、
新帝登基
新帝登基
双方都是边打边骂。
“原先这里长满茅草,只有等到七月翻土,茅草才会死,你们但凡有眼,看一看,数一数,除掉大片大片的茅草,得多少年?每亩地里,都有我们祖辈、父辈的汗!凭什么官府一句话,最好的肥田就归你们了?”
“春耕摩土,我们没有农具,只能遍寻荆藤自制耰具。秋耕得深,我们没有牛,只能一家老小轮换着拉犁!庄稼活了,人熬死了!好容易荒地变肥,膏田变成你们这些新来户的了?!”
“凭什么?这不是强盗吗?”
“你们骂谁是强盗?地是朝廷的,官府分给我们那就是我们的!你们现在是在我们的田里头乱踩,你们才是强盗!”
“不服气找官府啊!仗着是地头蛇,想欺负我们这些新户,呸!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别打啦,啊——出人命啦!”
“老天爷啊,苦日子没边,让我们怎么活啊——”
从老人、妇人的哭喊声里可以听出,官府把阡陌整齐的良田,分配给才迁入此地的新增户百姓,世代于此耕种的常居百姓当然不愿意。
这意味着往后的日子,他们每家每户的劳动力都得分开劳作,继续开垦更偏僻、更远的荒地,倘若风调雨顺还行,遇旱遇涝怎么办?
夕阳西下,尉窈一家停止赶路,搭好毡帐后,赵芷让夫君和女儿看车,她则在视线能看见的地方劈柴。
旅途的任何经历,只要细致观察,都能成为将来历事的经验。
比如今天目睹的群架事件。
尉骃在地上画着整齐如阵的田,给女儿分析道:“官府把整齐有序的良田分给新增户,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激怒常居户么?白天我见那些新增户一个个面黄肌瘦,和寻常的农人一样,那他们为何能被官府特殊照拂?”
尉骃非提问女儿,他紧接着讲出自己思索的答案:“我认为今日的矛盾,是此地官署故意造成的,真正想占有这些良田的,是贪官,是恶吏。”
“土地是农民的命,农民一年四季照料土地,却成不了土地的主人。为了争夺良田,闹出人命后,官府就可以依法把今天所有打架的农民抓起来,如此,双方都成了罪户。那么结果就是……良田、房基地尽归属权贵,还可以把罪户发配回良田,继续出力耕耘。”
“唉——”尉窈听到这又愤怒,又无力。
她难过道:“阿父,以前我在集市上见到富人欺压菜农,骑马的权贵高高在上,踢翻货摊扬长而去,我觉得那种行为就是鱼肉百姓了。可是远离城市的地方,权贵熟练地操纵律法,用看不见的凌暴手段动辄夺田害命,我才知道什么是弱肉强食。”
赵芷抱着柴过来,只听见最后三字,问:“又抢屎?谁啊?”
“哈哈哈。”尉窈的坏心情顷刻退散。
这年头百姓苦,一般的土匪就绝对富不了,匪徒们只能碰运气,抢尉窈家这种出行人数少的。
今晚,五个匪徒蹑手蹑脚来,利利索索死。
尉窈不一样,政令只写在公文里。
“哈哈,冬狩猎时,主簿教我一些,我主动问一些。”
赵芷想起此事也乐:“我去营地接你阿父时,你阿父熬得双眼通红,主簿也是,讲话讲得嘴都长泡了。”
春暖花开。
太和二十三年的三月,魏军在沔北战场再捷,然而皇帝元宏的突然晕厥,令历史重演。
四月,圣驾北返至宛县,元宏的身体再也撑不住舟车劳顿了,幸而太子元恪、主持洛阳事务的北海王元详,另有咸阳王元禧、任城王元澄、广阳王元嘉、领军将军于烈,在皇帝回光返照之际赶到了宛县。
这时守在病榻前的宗室有彭城王元勰,重臣为镇南将军王肃。
“传位太子元恪。”
“赐死皇后冯氏。”
“辅政之臣……北海王、咸阳王、任城王、广阳王、王肃、宋弁。任命北海王为司空,王肃为尚书令,广阳王为左仆射,宋弁为吏部尚书。”
“后宫夫人以下,赐离宫归家。”
元宏把最要紧的旨意讲完,意识开始模糊,连握住太子手的力气都没有了。“恪儿。”
“父皇!”元恪不是没幻想过早早登基为帝,但是这一刻如此突然降临的时候,他害怕了。
“你要继承先祖遗业,普济苍生,兴盛皇室。”
“是!”
“勿因崇佛,而误国。”
“是!”
“要敬、彭、彭城……”
元宏的遗言停留在这,终年三十三岁。他双目没有全合,似不放心国家巨担一下子压在才十七岁的太子肩上。
泪如雨下的元恪控制不住手抖,他不敢合上父皇的眼睛,因为这一合,就再也睁不开了!
彭城王元勰一语惊醒所有人:“陛下,臣等与陛下一起为太上皇擦身更衣。还请陛下下令,大军何时回洛阳?”
五月,尉窈一家终于到达京都洛阳,这才确定路上听到的皇帝驾崩,新皇登基的传闻是真的。
那朝廷征召诵授讲师的政令还算数吗?
春耕摩土:意思是春天的风干,耕过的地如果不随地摩平,地里就会空虚干燥。耰( yōu),弄碎土块的摩田工具。
新帝登基
双方都是边打边骂。
“原先这里长满茅草,只有等到七月翻土,茅草才会死,你们但凡有眼,看一看,数一数,除掉大片大片的茅草,得多少年?每亩地里,都有我们祖辈、父辈的汗!凭什么官府一句话,最好的肥田就归你们了?”
“春耕摩土,我们没有农具,只能遍寻荆藤自制耰具。秋耕得深,我们没有牛,只能一家老小轮换着拉犁!庄稼活了,人熬死了!好容易荒地变肥,膏田变成你们这些新来户的了?!”
“凭什么?这不是强盗吗?”
“你们骂谁是强盗?地是朝廷的,官府分给我们那就是我们的!你们现在是在我们的田里头乱踩,你们才是强盗!”
“不服气找官府啊!仗着是地头蛇,想欺负我们这些新户,呸!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别打啦,啊——出人命啦!”
“老天爷啊,苦日子没边,让我们怎么活啊——”
从老人、妇人的哭喊声里可以听出,官府把阡陌整齐的良田,分配给才迁入此地的新增户百姓,世代于此耕种的常居百姓当然不愿意。
这意味着往后的日子,他们每家每户的劳动力都得分开劳作,继续开垦更偏僻、更远的荒地,倘若风调雨顺还行,遇旱遇涝怎么办?
夕阳西下,尉窈一家停止赶路,搭好毡帐后,赵芷让夫君和女儿看车,她则在视线能看见的地方劈柴。
旅途的任何经历,只要细致观察,都能成为将来历事的经验。
比如今天目睹的群架事件。
尉骃在地上画着整齐如阵的田,给女儿分析道:“官府把整齐有序的良田分给新增户,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激怒常居户么?白天我见那些新增户一个个面黄肌瘦,和寻常的农人一样,那他们为何能被官府特殊照拂?”
尉骃非提问女儿,他紧接着讲出自己思索的答案:“我认为今日的矛盾,是此地官署故意造成的,真正想占有这些良田的,是贪官,是恶吏。”
“土地是农民的命,农民一年四季照料土地,却成不了土地的主人。为了争夺良田,闹出人命后,官府就可以依法把今天所有打架的农民抓起来,如此,双方都成了罪户。那么结果就是……良田、房基地尽归属权贵,还可以把罪户发配回良田,继续出力耕耘。”
“唉——”尉窈听到这又愤怒,又无力。
她难过道:“阿父,以前我在集市上见到富人欺压菜农,骑马的权贵高高在上,踢翻货摊扬长而去,我觉得那种行为就是鱼肉百姓了。可是远离城市的地方,权贵熟练地操纵律法,用看不见的凌暴手段动辄夺田害命,我才知道什么是弱肉强食。”
赵芷抱着柴过来,只听见最后三字,问:“又抢屎?谁啊?”
“哈哈哈。”尉窈的坏心情顷刻退散。
这年头百姓苦,一般的土匪就绝对富不了,匪徒们只能碰运气,抢尉窈家这种出行人数少的。
今晚,五个匪徒蹑手蹑脚来,利利索索死。
尉窈不一样,政令只写在公文里。
“哈哈,冬狩猎时,主簿教我一些,我主动问一些。”
赵芷想起此事也乐:“我去营地接你阿父时,你阿父熬得双眼通红,主簿也是,讲话讲得嘴都长泡了。”
春暖花开。
太和二十三年的三月,魏军在沔北战场再捷,然而皇帝元宏的突然晕厥,令历史重演。
四月,圣驾北返至宛县,元宏的身体再也撑不住舟车劳顿了,幸而太子元恪、主持洛阳事务的北海王元详,另有咸阳王元禧、任城王元澄、广阳王元嘉、领军将军于烈,在皇帝回光返照之际赶到了宛县。
这时守在病榻前的宗室有彭城王元勰,重臣为镇南将军王肃。
“传位太子元恪。”
“赐死皇后冯氏。”
“辅政之臣……北海王、咸阳王、任城王、广阳王、王肃、宋弁。任命北海王为司空,王肃为尚书令,广阳王为左仆射,宋弁为吏部尚书。”
“后宫夫人以下,赐离宫归家。”
元宏把最要紧的旨意讲完,意识开始模糊,连握住太子手的力气都没有了。“恪儿。”
“父皇!”元恪不是没幻想过早早登基为帝,但是这一刻如此突然降临的时候,他害怕了。
“你要继承先祖遗业,普济苍生,兴盛皇室。”
“是!”
“勿因崇佛,而误国。”
“是!”
“要敬、彭、彭城……”
元宏的遗言停留在这,终年三十三岁。他双目没有全合,似不放心国家巨担一下子压在才十七岁的太子肩上。
泪如雨下的元恪控制不住手抖,他不敢合上父皇的眼睛,因为这一合,就再也睁不开了!
彭城王元勰一语惊醒所有人:“陛下,臣等与陛下一起为太上皇擦身更衣。还请陛下下令,大军何时回洛阳?”
五月,尉窈一家终于到达京都洛阳,这才确定路上听到的皇帝驾崩,新皇登基的传闻是真的。
那朝廷征召诵授讲师的政令还算数吗?
春耕摩土:意思是春天的风干,耕过的地如果不随地摩平,地里就会空虚干燥。耰( yōu),弄碎土块的摩田工具。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701/12280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