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军情局换将
推荐阅读:山间有水、化书、热血国术、宠女肖瑶、Boss凶猛:老公,领证吧、最强妖孽特种兵王、绝宠闪婚妻:高冷四爷,求放过!、进击的废材、重生之纵横都市、重生农女巧当家、
第946章军情局换将
当军情局长布鲁斯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第一执政的办公室时,安德鲁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审阅着堆积如山的文件。
布鲁斯顾不上丝毫的礼仪,径直走到执政官的面前,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与不解,开口问道:
“安德鲁,我实在是想不通,可为何我们这次要将打击的矛头指向雅各宾派?当初我们在内部反复商议,一致认定保王党人和英国情报机构,必定是直接策划爆炸案的罪魁祸首啊。”
布鲁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拭着额头不断冒出的汗珠,眼神紧紧地盯着安德鲁,期待着他的解释。
第一执政神色凝重,缓缓站起身来,他迈步走到窗边,伸出手,用力拉开厚重的窗帘。窗帘滑动时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丝清冷的光线瞬间透了进来,照亮了他的脸庞。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布鲁斯,表情略显不悦,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
“布鲁斯公民,请注意你说话的措辞。这些雅各宾派分子绝非普通的反对者,他们是彻头彻尾反对共和国的激进派。你应该记得,去年6月,就在我亲自指挥三个方面军,数十万军队,在德意志与波兰的战场上浴血鏖战之时,叛乱分子居然在暗中筹划了一场阴谋叛乱,妄图恢复雅各宾派在1793到1794年那段黑暗的恐怖统治。他们的野心,犹如潜藏在黑暗中的毒瘤,时刻威胁着共和国的安危。”
安德鲁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对雅各宾派行径的极度厌恶。那是数月前,在立法议会中公开反对安德鲁成为终生执政的议员代表,以及巴黎大区内部的所谓反独-裁者,基本上都是激进雅各宾派的支持者或是同情者。
“可是安德鲁,事实上你也清楚的,那不过是一场小闹剧罢了,属于是几个失意之人在酒馆里面醉酒之后的胡言乱语而已。”布鲁斯急忙插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甘。
实际上,所谓的“巴黎六月谋反事件”,起初确实看似微不足道。那是安德鲁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不久,五名已被最高法庭提前特赦的激进派分子,相约着来到巴黎东郊的一家小酒馆。
酒馆内弥漫着浓烈的酒气,灯光昏黄而黯淡,角落里还时不时传来酒客们的谈笑声。
这几名获释的激进派分子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一杯接一杯地灌着廉价啤酒,很快便都喝得酩酊大醉。
他们面色通红,眼神迷离,借着酒劲,开始相互发泄着心中的牢骚。其中一人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叫嚷着要在巴黎组织一场革-命暴动,推翻所谓“独-裁者的不民主、不自由的残暴统治”。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声音在酒馆内回荡,引得周围的酒客纷纷侧目。然而,他们没想到,酒馆内的老板早已悄悄派人向附近的巴黎警察局举报了此事。
没过多久,政治警察与武装宪兵便如神兵天降,迅速冲进酒馆,将这5个醉醺醺的反叛份子当场抓获,并关进了监狱。
就拿这场“巴黎6月事件”来说,几个激进分子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寻常时日,确实不过是一场不值一提的小闹剧,就如同夏日夜空中偶尔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激不起任何波澜。
然而,彼时的巴黎,正处于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下。法国正处于英、普、俄三国联合起来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在这样微妙而敏感的时刻,这一起所谓的激进派的谋反事件,便如同一颗投入动荡湖面的巨石,瞬间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深层次意义。
时任警务部长德马雷在审阅相关报告后,做出了最终批示。
在他看来,这绝非几个醉汉的简单酒后失态,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这些“雅各宾派激进分子”,极有可能受到外国间谍的蛊惑与阴谋煽动。他们妄图趁着法兰西深陷战争泥潭,国内兵力分散、民心浮动的时机,在巴黎发动武装暴动。
其最终目的,便是推翻现有的督政-府,进而将矛头指向第一执政,颠覆整个共和国的政权架构。
德马雷部长的批示,犹如一道沉重的命令,瞬间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看似无足轻重的小插曲,此刻被认定为关乎共和国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仿佛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共和国前行的希望。
不久,身处德意志战场的安德鲁执政官,仔细审阅了德马雷发来的关于“巴黎6月事件”的处理报告。
执政官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接受了即将卸任的警务部长的提议,偷偷埋下这颗“雷”。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待到时机成熟,便将此事政治扩大化,一举打击那些激进的雅各宾派……
思绪不禁飘回到半年前,在议会下院举行的那场有关是否同意“法兰西第一执政成为共和国的终生执政”的大厅辩论,以及后续的投票中。安德鲁清晰地记得,那些顽固的共和派分子,一个个表情严肃,义正言辞,站在议会的讲坛上,高举所谓“共和传统”的大旗,慷慨陈词,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共和国的民主原则。
可在安德鲁看来,他们不过是贪恋那早已不合时宜的旧有权力格局。他们害怕权力的重新分配,妄图凭借着过去的规则与传统,阻碍共和国向前迈进的坚定步伐。
独-裁者的心中已笃定,但凡反对自己的共和派,实则与激进左派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看似分属不同阵营,实则在暗中相互勾结,试图破坏他所构建的共和国新秩序。
所以,安德鲁要通过严惩这些所谓的激进分子,便能顺势对那些反对势力展开有力的打击。他要让所有的反对派明白,任何企图阻碍共和国稳定发展、反对他领导的行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毕竟,安德鲁-弗兰克坚信自己才是那个能引领共和国走向繁荣的“天选之人”。他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带领军队南征北战,为共和国开疆拓士,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铸就了如今的局面。
而那些立场顽固,且看不清时代的大势,还沉浸在过去的幻想之中的家伙,犹如井底之蛙,不知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对于这些人,安德鲁绝不会心慈手软。
如今,有了香榭丽舍大街的刺杀未遂事件,加之去年六月所谓的雅各宾派武装暴动事件,安德鲁觉得时机已到。
也没有费多大的劲,参政院的代表们很是顺利的通过了最终决意,将那200多名被认定为左派激进分子的人,尽数流放至海外殖民地。
但此刻,执政官办公室的安德鲁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更是疑惑不解。在他看来,这原本就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惩戒政敌的方式,以往遇到类似情况,他都是如此处理,并未引发过任何波澜。
可如今,作为自己的心腹,布鲁斯却为何会如此激动,甚至专程跑到办公室来,表达反对自己的决意?
独-裁者静静地看着昔日的好友、部下与心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仿佛想要从他的表情和话语中探寻出真正的原因。
忽然,安德鲁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不久前,现任警务部长富歇向自己秘密提交的一份报告。那份报告被他锁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一直以来他都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并未深入研究。
此时,安德鲁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那个抽屉,心中隐隐有种预感,布鲁斯此次异常的反应或许与那份报告中,涉及到布鲁斯与军情局的某些问题有关。
想到这里,安德鲁变得面色凝重,表情仿若被寒霜覆盖,他微微抬起下巴,目光紧紧地盯着布鲁斯,语气沉重且坚定地说道:“布鲁斯,你务必清醒地认识到,保王党和英国,无疑是我们当前最直接、最露骨的敌人。他们明火执仗,毫无顾忌地妄图颠覆我们干辛万苦建立起来的政权,手段残忍,用心险恶。”
说着,安德鲁微微握拳,在空中有力地挥动了一下,仿佛要将这些敌人的阴谋彻底击碎。
安德鲁缓缓踱步到书房中央,稍作停顿,又继续分析道:“然而,激进左派这群人,他们宛如隐匿在黑暗阴影中的毒蛇,潜藏在暗处,其危险性更甚于保王党和英国。他们打着自由、平等这看似美好的旗号,实则行事极端,如同脱缰的野马,毫无理智可言。
他们所宣扬的理念,乍一听振奋人心,可实际上全然不顾国家的实际情况与民众的根本利益,只是一味地追求激进变革,妄图以暴力和极端手段打破现有的秩序。”
“你想想看,”安德鲁目光炯炯,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仿佛已经看到了激进左派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
“他们善于蛊惑人心,用花言巧语煽动民众的情绪,让那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在冲动之下做出过激行为。一旦社会秩序被他们彻底打乱,整个国家将陷入混乱的泥沼,局面将变得难以收拾。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根基,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得以稳固,很可能在他们这种疯狂的煽动下摇摇欲坠,毁于一旦。”
“相较而言,保王党和英国的阴谋,虽然危险,但我们至少能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精密的情报网去应对、去防范,在明处与他们展开较量。”
安德鲁微微摇头,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但激进左派,他们隐藏在民众的洪流之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难以察觉其踪迹,更难对他们进行有效控制。他们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而且这颗炸弹深埋在民众之中,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安德鲁走到布鲁斯面前,停下脚步,他双手有力地搭在布鲁斯的肩膀上,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布鲁斯的眼睛,郑重地说: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下这个时机,在他们还未造成更大危害之前,果断采取行动。流放这些极端雅各宾派,就是要斩断激进左派伸向共和国的毒爪,给整个社会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
让民众能够清醒地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不再被其蛊惑。这一切,都是为了共和国的长治久安,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哪怕面临诸多质疑与压力,我们也绝不能退缩。”
大约一刻钟后,布鲁斯从执政官办公室缓缓走出,他的脚步略显沉重。
安德鲁站在办公桌后,透过那扇半掩的门,将布鲁斯的状态尽收眼底。独-裁者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共事多年的军情局长,内心并未完全接受自己方才那番言辞恳切的说辞。
尽管布鲁斯的眼神中,虽依旧保持着一贯的恭顺,但那深处却隐隐透着一丝不甘与困惑,就像平静湖面下潜藏的暗流,随时可能掀起波澜。
等到布鲁斯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安德鲁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无奈与决绝。
在这复杂的政治棋局中,一旦棋子的走向偏离了预期,便只能果断舍弃,重新布局。安德鲁没有丝毫犹豫,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伸手拿起桌上那支精致墨水钢笔,亲自起草了一份加急电报。
电报的内容简洁而有力,他要求普鲁士警务大臣罗塞,在接到命令后立刻放下手头一切事务,马不停蹄地从柏林动身,火速返回巴黎,准备接替布鲁斯,担当军情局局长一职。
两周之后,在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上,一辆装饰朴素却不失庄重的长途旅行马车缓缓行驶着。布鲁斯坐在车内,身旁是他面容憔悴的妻子和年幼懵懂的孩子。孩子好奇地趴在车窗边,望着车外陌生而又繁华的街景,时不时发出几声稚嫩的惊叹。
布鲁斯却无心欣赏这一切,他的目光有些空洞,思绪早已飘远。此番前往柏林,担任普鲁士的警务大臣,看似是平级调动,甚至还被埃尔隆太后册封为世袭伯爵,并在柏林拥有一栋市内公寓,一座郊外庄园,但布鲁斯心里清楚,这实则是一种变相的贬谪。
他明白,自己在那场与安德鲁的意见分歧中,失去了信任,被从权力的核心地带放逐。马车在街道上缓缓前行,车轮与石板路碰撞发出的声响,仿佛是布鲁斯此刻心情的写照,沉闷而又无奈。
…….
当军情局长布鲁斯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第一执政的办公室时,安德鲁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审阅着堆积如山的文件。
布鲁斯顾不上丝毫的礼仪,径直走到执政官的面前,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与不解,开口问道:
“安德鲁,我实在是想不通,可为何我们这次要将打击的矛头指向雅各宾派?当初我们在内部反复商议,一致认定保王党人和英国情报机构,必定是直接策划爆炸案的罪魁祸首啊。”
布鲁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拭着额头不断冒出的汗珠,眼神紧紧地盯着安德鲁,期待着他的解释。
第一执政神色凝重,缓缓站起身来,他迈步走到窗边,伸出手,用力拉开厚重的窗帘。窗帘滑动时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丝清冷的光线瞬间透了进来,照亮了他的脸庞。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布鲁斯,表情略显不悦,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
“布鲁斯公民,请注意你说话的措辞。这些雅各宾派分子绝非普通的反对者,他们是彻头彻尾反对共和国的激进派。你应该记得,去年6月,就在我亲自指挥三个方面军,数十万军队,在德意志与波兰的战场上浴血鏖战之时,叛乱分子居然在暗中筹划了一场阴谋叛乱,妄图恢复雅各宾派在1793到1794年那段黑暗的恐怖统治。他们的野心,犹如潜藏在黑暗中的毒瘤,时刻威胁着共和国的安危。”
安德鲁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对雅各宾派行径的极度厌恶。那是数月前,在立法议会中公开反对安德鲁成为终生执政的议员代表,以及巴黎大区内部的所谓反独-裁者,基本上都是激进雅各宾派的支持者或是同情者。
“可是安德鲁,事实上你也清楚的,那不过是一场小闹剧罢了,属于是几个失意之人在酒馆里面醉酒之后的胡言乱语而已。”布鲁斯急忙插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甘。
实际上,所谓的“巴黎六月谋反事件”,起初确实看似微不足道。那是安德鲁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不久,五名已被最高法庭提前特赦的激进派分子,相约着来到巴黎东郊的一家小酒馆。
酒馆内弥漫着浓烈的酒气,灯光昏黄而黯淡,角落里还时不时传来酒客们的谈笑声。
这几名获释的激进派分子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一杯接一杯地灌着廉价啤酒,很快便都喝得酩酊大醉。
他们面色通红,眼神迷离,借着酒劲,开始相互发泄着心中的牢骚。其中一人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叫嚷着要在巴黎组织一场革-命暴动,推翻所谓“独-裁者的不民主、不自由的残暴统治”。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声音在酒馆内回荡,引得周围的酒客纷纷侧目。然而,他们没想到,酒馆内的老板早已悄悄派人向附近的巴黎警察局举报了此事。
没过多久,政治警察与武装宪兵便如神兵天降,迅速冲进酒馆,将这5个醉醺醺的反叛份子当场抓获,并关进了监狱。
就拿这场“巴黎6月事件”来说,几个激进分子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寻常时日,确实不过是一场不值一提的小闹剧,就如同夏日夜空中偶尔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激不起任何波澜。
然而,彼时的巴黎,正处于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下。法国正处于英、普、俄三国联合起来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在这样微妙而敏感的时刻,这一起所谓的激进派的谋反事件,便如同一颗投入动荡湖面的巨石,瞬间被赋予了远超其本身的深层次意义。
时任警务部长德马雷在审阅相关报告后,做出了最终批示。
在他看来,这绝非几个醉汉的简单酒后失态,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这些“雅各宾派激进分子”,极有可能受到外国间谍的蛊惑与阴谋煽动。他们妄图趁着法兰西深陷战争泥潭,国内兵力分散、民心浮动的时机,在巴黎发动武装暴动。
其最终目的,便是推翻现有的督政-府,进而将矛头指向第一执政,颠覆整个共和国的政权架构。
德马雷部长的批示,犹如一道沉重的命令,瞬间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看似无足轻重的小插曲,此刻被认定为关乎共和国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仿佛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共和国前行的希望。
不久,身处德意志战场的安德鲁执政官,仔细审阅了德马雷发来的关于“巴黎6月事件”的处理报告。
执政官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接受了即将卸任的警务部长的提议,偷偷埋下这颗“雷”。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待到时机成熟,便将此事政治扩大化,一举打击那些激进的雅各宾派……
思绪不禁飘回到半年前,在议会下院举行的那场有关是否同意“法兰西第一执政成为共和国的终生执政”的大厅辩论,以及后续的投票中。安德鲁清晰地记得,那些顽固的共和派分子,一个个表情严肃,义正言辞,站在议会的讲坛上,高举所谓“共和传统”的大旗,慷慨陈词,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共和国的民主原则。
可在安德鲁看来,他们不过是贪恋那早已不合时宜的旧有权力格局。他们害怕权力的重新分配,妄图凭借着过去的规则与传统,阻碍共和国向前迈进的坚定步伐。
独-裁者的心中已笃定,但凡反对自己的共和派,实则与激进左派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看似分属不同阵营,实则在暗中相互勾结,试图破坏他所构建的共和国新秩序。
所以,安德鲁要通过严惩这些所谓的激进分子,便能顺势对那些反对势力展开有力的打击。他要让所有的反对派明白,任何企图阻碍共和国稳定发展、反对他领导的行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毕竟,安德鲁-弗兰克坚信自己才是那个能引领共和国走向繁荣的“天选之人”。他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带领军队南征北战,为共和国开疆拓士,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铸就了如今的局面。
而那些立场顽固,且看不清时代的大势,还沉浸在过去的幻想之中的家伙,犹如井底之蛙,不知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对于这些人,安德鲁绝不会心慈手软。
如今,有了香榭丽舍大街的刺杀未遂事件,加之去年六月所谓的雅各宾派武装暴动事件,安德鲁觉得时机已到。
也没有费多大的劲,参政院的代表们很是顺利的通过了最终决意,将那200多名被认定为左派激进分子的人,尽数流放至海外殖民地。
但此刻,执政官办公室的安德鲁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更是疑惑不解。在他看来,这原本就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惩戒政敌的方式,以往遇到类似情况,他都是如此处理,并未引发过任何波澜。
可如今,作为自己的心腹,布鲁斯却为何会如此激动,甚至专程跑到办公室来,表达反对自己的决意?
独-裁者静静地看着昔日的好友、部下与心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仿佛想要从他的表情和话语中探寻出真正的原因。
忽然,安德鲁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不久前,现任警务部长富歇向自己秘密提交的一份报告。那份报告被他锁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一直以来他都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并未深入研究。
此时,安德鲁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那个抽屉,心中隐隐有种预感,布鲁斯此次异常的反应或许与那份报告中,涉及到布鲁斯与军情局的某些问题有关。
想到这里,安德鲁变得面色凝重,表情仿若被寒霜覆盖,他微微抬起下巴,目光紧紧地盯着布鲁斯,语气沉重且坚定地说道:“布鲁斯,你务必清醒地认识到,保王党和英国,无疑是我们当前最直接、最露骨的敌人。他们明火执仗,毫无顾忌地妄图颠覆我们干辛万苦建立起来的政权,手段残忍,用心险恶。”
说着,安德鲁微微握拳,在空中有力地挥动了一下,仿佛要将这些敌人的阴谋彻底击碎。
安德鲁缓缓踱步到书房中央,稍作停顿,又继续分析道:“然而,激进左派这群人,他们宛如隐匿在黑暗阴影中的毒蛇,潜藏在暗处,其危险性更甚于保王党和英国。他们打着自由、平等这看似美好的旗号,实则行事极端,如同脱缰的野马,毫无理智可言。
他们所宣扬的理念,乍一听振奋人心,可实际上全然不顾国家的实际情况与民众的根本利益,只是一味地追求激进变革,妄图以暴力和极端手段打破现有的秩序。”
“你想想看,”安德鲁目光炯炯,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仿佛已经看到了激进左派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
“他们善于蛊惑人心,用花言巧语煽动民众的情绪,让那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在冲动之下做出过激行为。一旦社会秩序被他们彻底打乱,整个国家将陷入混乱的泥沼,局面将变得难以收拾。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根基,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得以稳固,很可能在他们这种疯狂的煽动下摇摇欲坠,毁于一旦。”
“相较而言,保王党和英国的阴谋,虽然危险,但我们至少能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精密的情报网去应对、去防范,在明处与他们展开较量。”
安德鲁微微摇头,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但激进左派,他们隐藏在民众的洪流之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难以察觉其踪迹,更难对他们进行有效控制。他们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而且这颗炸弹深埋在民众之中,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安德鲁走到布鲁斯面前,停下脚步,他双手有力地搭在布鲁斯的肩膀上,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布鲁斯的眼睛,郑重地说: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下这个时机,在他们还未造成更大危害之前,果断采取行动。流放这些极端雅各宾派,就是要斩断激进左派伸向共和国的毒爪,给整个社会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
让民众能够清醒地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不再被其蛊惑。这一切,都是为了共和国的长治久安,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哪怕面临诸多质疑与压力,我们也绝不能退缩。”
大约一刻钟后,布鲁斯从执政官办公室缓缓走出,他的脚步略显沉重。
安德鲁站在办公桌后,透过那扇半掩的门,将布鲁斯的状态尽收眼底。独-裁者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共事多年的军情局长,内心并未完全接受自己方才那番言辞恳切的说辞。
尽管布鲁斯的眼神中,虽依旧保持着一贯的恭顺,但那深处却隐隐透着一丝不甘与困惑,就像平静湖面下潜藏的暗流,随时可能掀起波澜。
等到布鲁斯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安德鲁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无奈与决绝。
在这复杂的政治棋局中,一旦棋子的走向偏离了预期,便只能果断舍弃,重新布局。安德鲁没有丝毫犹豫,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伸手拿起桌上那支精致墨水钢笔,亲自起草了一份加急电报。
电报的内容简洁而有力,他要求普鲁士警务大臣罗塞,在接到命令后立刻放下手头一切事务,马不停蹄地从柏林动身,火速返回巴黎,准备接替布鲁斯,担当军情局局长一职。
两周之后,在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上,一辆装饰朴素却不失庄重的长途旅行马车缓缓行驶着。布鲁斯坐在车内,身旁是他面容憔悴的妻子和年幼懵懂的孩子。孩子好奇地趴在车窗边,望着车外陌生而又繁华的街景,时不时发出几声稚嫩的惊叹。
布鲁斯却无心欣赏这一切,他的目光有些空洞,思绪早已飘远。此番前往柏林,担任普鲁士的警务大臣,看似是平级调动,甚至还被埃尔隆太后册封为世袭伯爵,并在柏林拥有一栋市内公寓,一座郊外庄园,但布鲁斯心里清楚,这实则是一种变相的贬谪。
他明白,自己在那场与安德鲁的意见分歧中,失去了信任,被从权力的核心地带放逐。马车在街道上缓缓前行,车轮与石板路碰撞发出的声响,仿佛是布鲁斯此刻心情的写照,沉闷而又无奈。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