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法兰西1794 > 第973章 登陆西奈半岛(上)

第973章 登陆西奈半岛(上)

推荐阅读:九零对照组我不当了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开局地摊卖大力乡村桃运小傻医快穿,宿主虐渣嘎嘎乱杀火影:我能合成通灵兽穿越后我被迫成了太子妃隐藏大佬修炼手册学霸修仙日常你好,金歌手

    第973章登陆西奈半岛(上)
    1516年,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亲率6万奥斯曼大军,远征马穆鲁克王朝,在叙利亚大败埃及苏丹加里·古尔,后者战死,叙利亚随即沦陷。
    次年,奥斯曼大军继续向埃及本土进发,尽管埃及新一任苏丹,图曼·贝伊二世率部竭力反抗,一度杀死了奥斯曼军队的帕夏(总督),但最终败于内部叛徒的告密,以及奥斯曼的炮兵和火器之下,埃及军队全线崩溃。
    十天之后,首都开罗宣布不设防而投降,被俘的新苏丹图曼·贝伊二世也吊死于开罗广场,其首级悬挂开罗城门示众,马穆鲁克王朝彻底灭亡。此后,开启了奥斯曼帝国对埃及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奥斯曼人虽然征服了埃及,但是当地马穆鲁克势力仍然非常强大,如地头蛇一样,继续把持朝政,架空奥斯曼人派来的总督(帕夏)
    这些奥斯曼帝国派来的埃及总督,根本不懂埃及的当地方言,也不了解埃及的当下情况。因为任期极为短暂,所以每一任总督专注于收刮民脂民膏,不管治下民众的生与死,导致民怨沸腾。
    1517年,从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埃及开始,到1798年,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埃及换了110个帕夏(总督),帕夏仅仅坐镇开罗,负责为奥斯曼帝国苏丹,为自己征收赋税,并依靠穆鲁克组成的卫队维持治安,其他都是一概不管。
    18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在埃及的统治也开始走向动摇,1768年,马穆鲁克赶跑了奥斯曼帝国的帕夏,几乎恢复了埃及的独立,但随后又陷入无休止的内讧中,埃及统治秩序陷入全面崩溃,
    ……
    1799年10月,地中海的秋日气候反复无常,狂风时常呼啸而过,掀起层层巨浪,拍打着法属海外军团的运输船队。
    在过去近三周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来自法国及欧洲各国的士兵都被困在运输船那狭窄、昏暗且空气污浊的舱室中。
    舱内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汗臭与霉味,而每一次海浪的颠簸都让士兵的身体随之剧烈碰撞。拥挤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听着海浪无休止地撞击船舷,发出沉闷而又令人心悸的声响,心中对陆地的渴望与日俱增。
    当瞭望员在桅杆顶端大声呼喊,西奈半岛北部重镇,阿里什那模糊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远方时,整个船队瞬间陷入了疯狂。
    无数人从各自的舱室中如潮水般涌出,挤在甲板上。他们衣冠不整,头发凌乱,眼中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有的士兵用力挥舞着破旧的军旗,有的则大声欢呼,声音因激动而变得沙哑。
    很快,欢呼声从一艘船蔓延到另一艘船,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仿佛要冲破天际,向这片陌生的土地宣誓他们的到来。
    时间倒回两年前,也就是1798年,上任不久的法国驻开罗总领事塔里安,就依照共和国第一执政安德鲁的最高指令,与马穆鲁克军事联盟的军阀们,展开了一场长达半年的外交谈判。
    这位法兰西总领事身着剪裁精致的礼服,举止优雅却又透着坚定。他站在巨大的会议桌前,手中比划着,向那些身着华丽长袍、佩戴着珍贵珠宝的军阀们,绘声绘色的描述着法兰西为埃及勾勒的宏伟蓝图。
    塔里安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讲述着,法兰西的强大军队是如何以摧枯拉朽方式,击败了欧洲的所有列强,继而成为古罗马帝国之后的地中海霸主。
    而且在未来,安德鲁法国的军队还将如利剑般,斩断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枷锁,让埃及挣脱长达几个世纪的压迫统治。
    在他描述中,未来的埃及将成为一个独立自主、采用邦联制的王国,埃及人民(马穆鲁克军阀们)将拥有自己的议会,自主决定国家的命运,每一寸土地都将属于埃及人民。
    马穆鲁克的首领们坐在雕花座椅上,有的眉头紧锁,有的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犹豫与思索。经过多轮激烈的争论,各方势力在利益的天平上反复权衡,最终达成了一致。
    马穆鲁克的大小军阀们一致同意,将驱逐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帕夏),并集体推荐出最后一任埃及苏丹,图曼·贝伊二世的后人,一个年仅5岁,名叫阿里的孩童,来担当未来的埃及国王。
    为了获得法军强大的支持与保障,这些埃及军阀还一致同意,将整个西奈半岛及首府阿里什,作为“见面礼”割让给法国,并允许法国人雇用当地劳工,恢复已埋没百余年的古苏伊士运河。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风云突变。
    奥斯曼帝国在英国大使托马斯·布鲁斯的谋划下,悄然展开了一场针对埃及叛军的颠覆计划。
    在雅法城中,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当地马穆鲁克首领巴尔库克接见了英国特使。后者带来了满是金银财宝的箱子,还有奥斯曼帝国承诺给予巴尔库克更高权势与地位的密信。
    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位马穆鲁克首领毫不犹豫地背弃了曾经的誓言。他立即召集自己的亲信部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迅速包围了位于阿里什的法国先遣队的营地。
    法国士兵是在睡梦中被惊醒,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被巴尔库克的军队团团围住。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武器被收缴,百余名士兵就这样沦为阶下囚。
    事后,巴尔库克还假惺惺地安排了一场“护送行动”,将这些法国士兵“礼貌”地送回开罗,沿途还安排了一些当地民众围观,以此羞辱共和国的权威,让法国在埃及的颜面扫地。
    这一突如其来的背叛行为,让尚在地中海上漂泊的法国海外兵团,不得不临时改变行军路线,向着尼罗河三角洲附近的明亚城进发,先行获取足够的补给。
    经过五天的修整,3万多军团官兵的士气逐渐恢复。随后,拿破仑果断下达命令,军团全体再度上船。运输船在水手们的操作下,扬起巨大的风帆,向着驻防阿里什的“马穆鲁克叛军”进发。
    阿里什周边海域的地理状况宛如大自然设下的一道天堑。其海岸线附近,毫无深水港的踪迹,在距离海岸3、4公里的范围内,海水深度始终不足5米;更加麻烦的,这里的暗礁星罗棋布,如同隐匿在海底的狰狞巨兽,随时准备给过往船只致命一击。
    这般恶劣的条件,使得陪同海外军团前来的法属地中海舰队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装备精良的战列舰,舰身庞大,此刻却因水深限制,无法靠近海岸。
    至于普通的巡航舰亦是如此,只能无奈地与战列舰一同,远远停泊于距离岸边七、八公里远的外海。所有战舰上的大炮,只能在远处“望岸兴叹”,无法提供任何的火力支援。
    可即便面临如此不利的局面,身为远征军的总指挥,拿破仑毅然决然地下达了登陆作战的命令。
    中午时分,法军的大批运输船缓缓朝着海岸靠近,船身随着海浪轻轻摇晃。在距离岸边3公里处,随着一连串嘎吱作响的声音,一艘艘登陆小艇被陆续放下,落入波涛汹涌的海水中。
    海外军团的官兵训练有素,迅速而有序地登上小艇。这些小艇在海浪的冲击下,时而被高高抛起,时而又陷入低谷,士兵们双手紧紧握住船桨,在波涛中奋力划动,向着岸边艰难前行。
    当小艇逐渐靠近浅滩,海水变得愈发浑浊。随船的士官站在小艇前端,看准时机,猛地一声令下。
    刹那间,所有人纷纷跳入齐腰深的海水中。他们高举着带着刺刀的步枪,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着沙滩冲去。
    而在沙滩上,马穆鲁克士兵早已严阵以待。他们提前构筑了简易的防御工事,用沙袋、石块堆砌起一道道矮墙。
    这些士兵们手持武器,眼神中透着凶狠与警惕。这其中,有两百年前铸造的炮身斑驳青铜火炮,已经使用了数十年的滑膛枪,甚至还有一些马穆鲁克士兵拿着祖传的弓箭。
    当欧洲入侵者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马穆鲁克的首领巴尔库克,立即发动攻击。
    青铜火炮率先发出怒吼,炮口喷出滚滚浓烟,炮弹拖着长长的轨迹,砸向海面,激起巨大的水花,有的小艇不幸被击中,瞬间破碎,士兵们落入水中;滑膛枪枪声此起彼伏,子弹呼啸着飞向法军士兵;弓箭也如雨点般射来,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
    一时间,战场上枪声、炮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将整个沙滩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法国海外军团的士兵们身处如此险境,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前期登陆的士兵迅速做出反应,纷纷散开,寻找利用的地形作为掩护。有的士兵趴在沙滩上,利用沙坑、礁石作为掩体,端起射程高达4、5百米的后装线膛枪,瞄准敌人,精准地射击。
    等到大队人马上岸后,法国士兵在军官的号令下,端着刺刀,口中呐喊着口号,向着敌人的阵地奋勇冲去。
    在激烈的交火中,不断有士兵倒下,海水被鲜血染红,沙滩上也布满了尸体,但后面的士兵们毫不畏惧,继续端着枪,跨过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8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