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塑料般的法俄同盟
推荐阅读:最强医仙混都市、全职高手之叶落双秋、我的绝世美女校花老婆、都市最强兵王、万域灵神、乡村小神医、无双王者全文免费阅读、海军之陆战荣耀、最强龙宠、末日提督、
第998章塑料般的法俄同盟
在争取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艰难历程中,领导希腊独立运动的各路首领们,深知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复国的宏伟目标,必须寻求强大外部势力的支援。
秉持“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审慎原则,10多个希腊抵抗组织,费劲心思才最终捣鼓出来的一个草台班子,希腊临时政-府,除了向法国巴黎派出求援特使团外,还有另一波代表团,同样踏上了前往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的征程。
在这些南欧人看来,俄罗斯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信奉东正教,还继承了东罗马帝国血统,更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扩张野心,因此让希腊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在希腊临时政-府的特使团,抵达圣彼得堡之后,期初并未受到俄国官方的热情欢迎。原因也很简单,保罗一世也和安德鲁一样,从一盘散沙的希腊抵抗军那边,看不到足够的利益。
于是,为了能成功获得俄国人的支持,这些希腊人可谓绞尽脑汁,以至于以弗拉莱斯团长为首的希腊代表团,不惜信口雌黄地许下一系列极具诱惑性的政治承诺。
希腊特使弗拉莱斯向俄国官方描绘了一幅极为诱人的未来蓝图:一旦希腊成功复国,将会盛情邀请沙皇保罗一世的次子,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担当未来希腊王国的君主。
不仅如此,他们还进一步提出,一旦俄罗斯光复了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那么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哦不,伟大、光荣的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国王陛下,就将在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里,加冕成为新罗马帝国的皇帝。
熟读俄罗斯历史的人都知道,俄国一直以来对已经灭亡的东罗马帝国,有着特殊的情感与向往。
毫无疑问,一直被俄国的伟大君主,诸如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人挂在嘴边,心心念的“新罗马帝国”,对俄国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俄罗斯与东罗马帝国的关系深厚且复杂,主要体现在文化、宗教和政治等多个方面。
首先,俄罗斯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早期发展程度较低,直到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的建立才逐渐形成国家形态。
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和学习先进文化,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将目光投向东罗马帝国。双方通过贸易往来和军事合作建立了紧密联系,东罗马帝国的技术和宗教(东正教)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东罗马帝国是东正教的中心,而俄罗斯通过接受东正教进一步加深了与东罗马的联系。988年,弗拉基米尔一世接受东正教为国教,这一事件被称为“罗斯受洗”,标志着俄罗斯正式融入东罗马的文化和宗教体系。
而等到东罗马帝国灭亡,俄罗斯通过联姻和象征性继承进一步强化了与东罗马的关系。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末代公主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北上的索菲娅公主带来了东罗马的典籍、礼仪和文化,并推动莫斯科成为“第三罗马”的理念。1497年,伊凡三世正式将双头鹰作为俄罗斯的国徽,象征对东罗马帝国的继承。
很快,在索菲娅的影响下,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莫斯科是第三罗马”的政治理念,认为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这一理念在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他自称“沙皇”(凯撒的俄文转译),明确表达了俄罗斯对东罗马帝国权威的继承。
此外,双头鹰原是东罗马帝国的徽记,象征帝国横跨欧亚两洲的统治。俄罗斯采用双头鹰作为国徽,不仅是对东罗马文化的继承,也表达了俄罗斯对欧亚大陆统一和民族联合的追求。
显然,希腊特使希望借助有这种大胆而夸张的政治承诺,继而才能点燃俄国,尤其是沙皇保罗一世对支持希腊复国行动的热情。
在弗拉莱斯看来,只有给予俄国如此丰厚的回报,才有可能打动俄国,让其全力投入到帮助希腊对抗奥斯曼土耳其的斗争中。
随后,希腊弗拉莱斯在与俄国官员的会谈中,言辞恳切,信誓旦旦,仿佛希腊成功复国,以及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登上希腊君主,乃至东罗马帝国皇帝宝座,已然是板上钉钉之事,而这一切,都只等待俄国伸出援助之手,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不久,保罗一世听闻希腊特使的这番承诺后,内心可谓是欣喜若狂。对于一直怀揣着在巴尔干地区扩张势力、重振东正教辉煌梦想的历代俄国沙皇而言,希腊人描绘的这幅蓝图宛如一场及时雨,精准地滋润了他那渴望拓展俄国影响力的野心。
在保罗一世的眼中,这不仅是一个帮助同族兄弟的希腊人,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契机,更是俄罗斯帝国迈向东南欧,染指温暖和煦的地中海,并重塑地区政治格局的绝佳机遇。
没有太多的犹豫,保罗一世当即拍板,决定全力支持希腊独立。为了展现俄国的诚意与决心,沙皇下令军事枢密院迅速拟定计划,展开行动。
首先,从俄国-军队中精心挑选出数百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军事教官。这些教官个个身经百战,在战略战术、军事训练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肩负着提升希腊军事力量的重任,即将奔赴希腊,将先进的军事理念与训练方法传授给希腊的抵抗组织。
同时,保罗一世还大手一挥,批准提供大批军事援助物资。仓库中的武器弹药被源源不断地调集出来。在沙皇和军事枢密院的推动下,俄国的支持如汹涌的浪潮,迅速涌向希腊,为希腊的独立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份情报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从法国驻俄国大使科兰古侯爵那里,一路疾驰传回到了巴黎。
此刻,安德鲁正在波旁宫里处理繁杂的国务,当这份来自俄国的消息摆在他面前时,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原本平和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愤怒的火焰。
长期以来,安德鲁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强化共和国在欧洲大陆,以及环地中海地区的绝对霸权,在他精心构建的战略版图中,有着明确的规划与考量。
此前,法国与俄国在一系列复杂的外交谈判中,达成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协议,其中明确规定圣彼得堡方面不得继承东罗马帝国的疆域,仅保留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一带的特殊经济利益。
在安德鲁看来,东罗马帝国虽已成为历史的尘埃,但它所遗留有地缘政治影响力,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一旦俄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疆域,其势力将在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东南欧呈几何倍数增长,这无疑会打破现有的东南欧与东地中海的势力平衡,对法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当下,保罗一世对希腊独立事业展现出的大力扶持姿态,加之希腊人为获取俄国支持,信誓旦旦地承诺,将把未来希腊王国君主之位,乃至新罗马帝国皇帝的尊号,拱手予俄国皇室成员。
这一系列举动,在安德鲁敏锐且充满战略考量的眼中,无疑等同于俄国人对往昔法俄协议的公然践踏。
在那份法俄两国签署的秘密协议里,清晰且明确地划定了俄国势力的边界,严禁其涉足东罗马帝国相关的地缘政治遗产。
而如今俄国的所作所为,全然不顾及协议的约束,背信弃义的行径昭然若揭,丝毫没有将法国的核心利益,还有欧洲的整体稳定局势放在心上。
安德鲁此刻正身处办公室,平日里沉稳从容的他,此时却焦躁地来回踱步。他眉头紧锁,内心的怒火如同汹涌的波涛,难以平息。
若对俄国这一鲁莽行为坐视不管,不即刻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法国在欧洲大陆苦心孤诣构建多年的战略布局,将如同脆弱的纸牌屋,被瞬间摧毁。
届时,法国在巴尔干半岛及东地中海,所投入的大量资源与精力,将付诸东流,其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影响力也将如落日余晖般,迅速黯淡,大打折扣。
作为共和国的绝对掌舵者,自己必须在这干钧一发之际,迅速做出明智且果敢的决策,方能维系法国在欧洲大陆及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地位。
显然,曾几何时看似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法俄同盟,在俄国此次单方面的冒险行径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沦为了如同塑料般脆弱、不堪一击的虚假情谊。
盛怒中的安德鲁,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全神贯注地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夜深了,整座巴黎城都沉浸在静谧之中,唯有第一执政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随后,安德鲁紧急传召了外交部长克拉克。
安德鲁见克拉克到来,即刻授意外交部长,着手与被冷落多日的奥斯曼帝国特使穆斯塔法,举行双边秘密谈判。
不过三天,在法奥双方各自做出适当的让步,这其中,奥斯曼允许匈牙利获得罗马尼亚的西部,而奥地利对波斯尼亚和黑山两地的拥有控制权。
在东地中海及中东方向,奥斯曼帝国将割让整个西奈半岛给法国,并拥有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权利;此外,还承认法国对于戈兰高地以南,以及约旦河流域的巴勒斯坦土地,拥有特殊的利益(简单的说,就是长期的租借地)。
至于埃及,依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而现有的埃及傀儡苏丹阿里,将摇身一变成为奥斯曼帝国派驻埃及的世袭帕夏(世袭总督),另外,法国也在埃及拥有特殊的经济利益。
两国就停火的各项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停火时间、停火区域,到后续的和平条款框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权衡,终于双方达成初步停火意见。
当上述密约达成之际,拿破仑正率领着海外军团在地中海东岸奋勇作战,一路攻城略地。而塞律里埃指挥的巴尔干方面军,同样在巴尔干地区积极推进,占领了罗马尼亚的西部。
就在南北两路法军的攻势高歌猛进之时,塞律里埃和拿破仑先后接到了来自巴黎的命令,要求海外军团与巴尔干方面军就地组织防御,守住现有的领土,不再主动与奥斯曼军队作战。
…….
在争取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艰难历程中,领导希腊独立运动的各路首领们,深知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复国的宏伟目标,必须寻求强大外部势力的支援。
秉持“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审慎原则,10多个希腊抵抗组织,费劲心思才最终捣鼓出来的一个草台班子,希腊临时政-府,除了向法国巴黎派出求援特使团外,还有另一波代表团,同样踏上了前往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的征程。
在这些南欧人看来,俄罗斯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信奉东正教,还继承了东罗马帝国血统,更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扩张野心,因此让希腊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在希腊临时政-府的特使团,抵达圣彼得堡之后,期初并未受到俄国官方的热情欢迎。原因也很简单,保罗一世也和安德鲁一样,从一盘散沙的希腊抵抗军那边,看不到足够的利益。
于是,为了能成功获得俄国人的支持,这些希腊人可谓绞尽脑汁,以至于以弗拉莱斯团长为首的希腊代表团,不惜信口雌黄地许下一系列极具诱惑性的政治承诺。
希腊特使弗拉莱斯向俄国官方描绘了一幅极为诱人的未来蓝图:一旦希腊成功复国,将会盛情邀请沙皇保罗一世的次子,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担当未来希腊王国的君主。
不仅如此,他们还进一步提出,一旦俄罗斯光复了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那么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哦不,伟大、光荣的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国王陛下,就将在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里,加冕成为新罗马帝国的皇帝。
熟读俄罗斯历史的人都知道,俄国一直以来对已经灭亡的东罗马帝国,有着特殊的情感与向往。
毫无疑问,一直被俄国的伟大君主,诸如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人挂在嘴边,心心念的“新罗马帝国”,对俄国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俄罗斯与东罗马帝国的关系深厚且复杂,主要体现在文化、宗教和政治等多个方面。
首先,俄罗斯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早期发展程度较低,直到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的建立才逐渐形成国家形态。
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和学习先进文化,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将目光投向东罗马帝国。双方通过贸易往来和军事合作建立了紧密联系,东罗马帝国的技术和宗教(东正教)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东罗马帝国是东正教的中心,而俄罗斯通过接受东正教进一步加深了与东罗马的联系。988年,弗拉基米尔一世接受东正教为国教,这一事件被称为“罗斯受洗”,标志着俄罗斯正式融入东罗马的文化和宗教体系。
而等到东罗马帝国灭亡,俄罗斯通过联姻和象征性继承进一步强化了与东罗马的关系。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末代公主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北上的索菲娅公主带来了东罗马的典籍、礼仪和文化,并推动莫斯科成为“第三罗马”的理念。1497年,伊凡三世正式将双头鹰作为俄罗斯的国徽,象征对东罗马帝国的继承。
很快,在索菲娅的影响下,俄罗斯逐渐形成了“莫斯科是第三罗马”的政治理念,认为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这一理念在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他自称“沙皇”(凯撒的俄文转译),明确表达了俄罗斯对东罗马帝国权威的继承。
此外,双头鹰原是东罗马帝国的徽记,象征帝国横跨欧亚两洲的统治。俄罗斯采用双头鹰作为国徽,不仅是对东罗马文化的继承,也表达了俄罗斯对欧亚大陆统一和民族联合的追求。
显然,希腊特使希望借助有这种大胆而夸张的政治承诺,继而才能点燃俄国,尤其是沙皇保罗一世对支持希腊复国行动的热情。
在弗拉莱斯看来,只有给予俄国如此丰厚的回报,才有可能打动俄国,让其全力投入到帮助希腊对抗奥斯曼土耳其的斗争中。
随后,希腊弗拉莱斯在与俄国官员的会谈中,言辞恳切,信誓旦旦,仿佛希腊成功复国,以及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登上希腊君主,乃至东罗马帝国皇帝宝座,已然是板上钉钉之事,而这一切,都只等待俄国伸出援助之手,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不久,保罗一世听闻希腊特使的这番承诺后,内心可谓是欣喜若狂。对于一直怀揣着在巴尔干地区扩张势力、重振东正教辉煌梦想的历代俄国沙皇而言,希腊人描绘的这幅蓝图宛如一场及时雨,精准地滋润了他那渴望拓展俄国影响力的野心。
在保罗一世的眼中,这不仅是一个帮助同族兄弟的希腊人,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契机,更是俄罗斯帝国迈向东南欧,染指温暖和煦的地中海,并重塑地区政治格局的绝佳机遇。
没有太多的犹豫,保罗一世当即拍板,决定全力支持希腊独立。为了展现俄国的诚意与决心,沙皇下令军事枢密院迅速拟定计划,展开行动。
首先,从俄国-军队中精心挑选出数百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军事教官。这些教官个个身经百战,在战略战术、军事训练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肩负着提升希腊军事力量的重任,即将奔赴希腊,将先进的军事理念与训练方法传授给希腊的抵抗组织。
同时,保罗一世还大手一挥,批准提供大批军事援助物资。仓库中的武器弹药被源源不断地调集出来。在沙皇和军事枢密院的推动下,俄国的支持如汹涌的浪潮,迅速涌向希腊,为希腊的独立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份情报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从法国驻俄国大使科兰古侯爵那里,一路疾驰传回到了巴黎。
此刻,安德鲁正在波旁宫里处理繁杂的国务,当这份来自俄国的消息摆在他面前时,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原本平和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愤怒的火焰。
长期以来,安德鲁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强化共和国在欧洲大陆,以及环地中海地区的绝对霸权,在他精心构建的战略版图中,有着明确的规划与考量。
此前,法国与俄国在一系列复杂的外交谈判中,达成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协议,其中明确规定圣彼得堡方面不得继承东罗马帝国的疆域,仅保留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一带的特殊经济利益。
在安德鲁看来,东罗马帝国虽已成为历史的尘埃,但它所遗留有地缘政治影响力,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一旦俄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疆域,其势力将在巴尔干半岛,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东南欧呈几何倍数增长,这无疑会打破现有的东南欧与东地中海的势力平衡,对法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当下,保罗一世对希腊独立事业展现出的大力扶持姿态,加之希腊人为获取俄国支持,信誓旦旦地承诺,将把未来希腊王国君主之位,乃至新罗马帝国皇帝的尊号,拱手予俄国皇室成员。
这一系列举动,在安德鲁敏锐且充满战略考量的眼中,无疑等同于俄国人对往昔法俄协议的公然践踏。
在那份法俄两国签署的秘密协议里,清晰且明确地划定了俄国势力的边界,严禁其涉足东罗马帝国相关的地缘政治遗产。
而如今俄国的所作所为,全然不顾及协议的约束,背信弃义的行径昭然若揭,丝毫没有将法国的核心利益,还有欧洲的整体稳定局势放在心上。
安德鲁此刻正身处办公室,平日里沉稳从容的他,此时却焦躁地来回踱步。他眉头紧锁,内心的怒火如同汹涌的波涛,难以平息。
若对俄国这一鲁莽行为坐视不管,不即刻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法国在欧洲大陆苦心孤诣构建多年的战略布局,将如同脆弱的纸牌屋,被瞬间摧毁。
届时,法国在巴尔干半岛及东地中海,所投入的大量资源与精力,将付诸东流,其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影响力也将如落日余晖般,迅速黯淡,大打折扣。
作为共和国的绝对掌舵者,自己必须在这干钧一发之际,迅速做出明智且果敢的决策,方能维系法国在欧洲大陆及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地位。
显然,曾几何时看似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法俄同盟,在俄国此次单方面的冒险行径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沦为了如同塑料般脆弱、不堪一击的虚假情谊。
盛怒中的安德鲁,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全神贯注地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夜深了,整座巴黎城都沉浸在静谧之中,唯有第一执政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随后,安德鲁紧急传召了外交部长克拉克。
安德鲁见克拉克到来,即刻授意外交部长,着手与被冷落多日的奥斯曼帝国特使穆斯塔法,举行双边秘密谈判。
不过三天,在法奥双方各自做出适当的让步,这其中,奥斯曼允许匈牙利获得罗马尼亚的西部,而奥地利对波斯尼亚和黑山两地的拥有控制权。
在东地中海及中东方向,奥斯曼帝国将割让整个西奈半岛给法国,并拥有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权利;此外,还承认法国对于戈兰高地以南,以及约旦河流域的巴勒斯坦土地,拥有特殊的利益(简单的说,就是长期的租借地)。
至于埃及,依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而现有的埃及傀儡苏丹阿里,将摇身一变成为奥斯曼帝国派驻埃及的世袭帕夏(世袭总督),另外,法国也在埃及拥有特殊的经济利益。
两国就停火的各项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停火时间、停火区域,到后续的和平条款框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权衡,终于双方达成初步停火意见。
当上述密约达成之际,拿破仑正率领着海外军团在地中海东岸奋勇作战,一路攻城略地。而塞律里埃指挥的巴尔干方面军,同样在巴尔干地区积极推进,占领了罗马尼亚的西部。
就在南北两路法军的攻势高歌猛进之时,塞律里埃和拿破仑先后接到了来自巴黎的命令,要求海外军团与巴尔干方面军就地组织防御,守住现有的领土,不再主动与奥斯曼军队作战。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8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