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法兰西1794 > 第1005章 我们共同的敌人 (下)

第1005章 我们共同的敌人 (下)

推荐阅读: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吞噬星空之虫族主宰我看到了一切十界主宰抗战之关山重重刚无敌,轮回者老婆求我赐传承仙家戏精快穿:冷情宿主又野又撩人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叶天赐林清浅

    第1005章我们共同的敌人(下)
    鉴于法美依然勉强维系的脆弱同盟关系,从外交礼仪与政治需求的角度出发,第一执政安德鲁需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出面接见美国代表团。
    这一行为意义重大,不仅是对两国同盟关系的一种公开彰显,向世界表明法美之间仍存在紧密联系,更是为了通过安德鲁的接见,为本次两国会晤定下关键基调。
    安德鲁执政官的态度与言辞,往往能够为后续的谈判指明方向,为法国外交部长克拉克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进一步磋商奠定坚实基础。一场成功的元首接见,能够营造良好的谈判氛围,让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展开交流。
    同时,明确双方的核心诉求与立场,避免在后续谈判中出现误解与偏差,引导后续谈判朝着积极有效的方向推进,为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找到可行的途径。
    然而,回顾几年前的情形,无论安德鲁的身份是救国委员会的第一委员,还是后继的督政-府第一执政,他一直都是毫不留情地猛烈抨击过现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以及他所推行的亲英政策。
    那是在亚当斯执政期间,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上表现出远离法国盟友,明显偏向共同敌人-英国的倾向。
    在贸易政策的博弈棋局里,美国与英国悄然敲定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这些协定恰似失衡的跷跷板,显著向英国一侧倾斜。
    美国对英国商品敞开宽阔大门,不但大幅削减关税,还赋予诸多贸易特惠,致使英国货物毫无阻碍地潮水般涌入美国市场,在抢占美国本土产业份额之际,也顺带打压了法国商品的竞争力。
    于外交立场层面,美国的表现同样让法国深感失望。在若干国际争端中,美国却仿若事不关己的局外人,对法国的“正义呼吁”充耳不闻。甚至在个别场合隐晦地流露出对英国立场的支持,这无疑是对法国盟友情谊的公然背弃。
    部分美国政客还继承了“英国搅屎棍”的特质,认为一旦安德鲁法国成功拥有了欧洲霸权,那股强大势力或许会跨越干山万水,对美利坚造成负面效应。所以,他们希望借助英国的力量制衡法国,却全然不顾这一行为对法美同盟关系带来的巨大冲击。
    美国身为法国的传统盟友,却做出这一连串相悖的举动,深深刺痛了法兰西。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法国方面的强烈愤懑。
    第一执政安德鲁多次在公开场合,毫不遮掩地宣泄对美国的失望与恼怒,他的言辞中满是对美国短视行径的斥责。
    安德鲁用坚定不移的口吻严肃声明:在美国人彻底抛弃这种亲英立场之前,他绝不接见亲英政府中的任何一位成员。不管是前来求和的外交官员,还是意图缓和关系的内阁成员,都将被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驻法大使呈递的国书,他也一律拒收,以此彰显法国坚决的态度,以及对美国亲英行为的绝对不容忍,让美国清醒地意识到其错误行径必须得到纠正,否则法美关系将再无回旋的可能。
    这一表态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法美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节点,如同横亘在两国之间的一道鸿沟,阻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如今,面对美方高级代表团的到来,安德鲁执政官的强硬立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依然对美国此前的亲英行为耿耿于怀,认为美国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实际行动,才能重新赢得法国的信任与友谊。
    在这场充满波折的法美外交谈判中,第一执政安德鲁那故意“撂担子”的行为,着实让外交部长克拉克陷入了极为窘迫的境地。
    作为法国外交的执行者,克拉克知道此次谈判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他一方面要遵循独-裁者安德鲁的最高指示,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与尊严;另一方面,又要与美国代表团进行艰难的沟通与协商,寻求两国关系的改善。面对这一棘手状况,纵有万般无奈,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与美国人展开艰难商谈。
    毫无疑问,在谈判伊始,便如同陷入了泥沼,举步维艰。持续两周的时间里,谈判一直处于僵局状态,毫无实质性进展。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错综复杂。
    一方面,美法双方在诸多关键议题上分歧较大,矛盾重重。每谈及敏感问题,克拉克便顾左右而言他,或是抛出模棱两可的回应,使得谈判进程如同蜗牛爬行,缓慢且艰难;
    另一方面,身为国家元首的安德鲁,自始至终都待在巴黎之外,对谈判事宜不闻不问,也不做出明确的指示。
    他的这种缺席,让法国谈判团队缺乏明确且有力的领导,内部决策效率低下。团队成员在面对一些关键问题时,因无法及时得到安德鲁执政官的指示,不敢擅自做主,导致谈判进度严重受阻。
    这让美国国务卿约翰??马歇尔倍感煎熬,他怀揣着改善美法关系、为美国争取有利局面的使命而来,却在这重重阻碍下,屡屡碰壁,看不到谈判成功的曙光,不止一次陷入绝望状态。
    然而,就在谈判陷入绝境之时,一丝转机悄然出现。美国现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似乎预感法美双方在巴黎的谈判会陷入僵局。
    这位《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五个成员之一,美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开国元勋,在经过深思熟虑,提笔给法兰西第一执政写了一封信,并让自己的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历史上的“小亚当斯”)携带书信,亲自送到巴黎,呈现给安德鲁执政官。
    在这封意义非凡的信件中,约翰??亚当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逐一回顾了二十多年前那段美法两国亲密无间的同盟岁月。
    那个时候,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追求自由与独立,北美十三州的人民奋起抗争,无数热血青年拿起武器,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法国则慷慨伸出援手,不仅向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物资援助,还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军事顾问与士兵,与北美十三州的民众并肩作战。两国携手并肩,在战场上共同对抗英国军队。
    在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等关键战役中,美法联军密切配合,凭借着顽强的斗志与出色的战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美国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里,美法士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在战火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死考验,为两国的友谊书写了壮丽篇章。
    约翰·亚当斯在那封言辞恳切的信件之中,以极为郑重的口吻再次称呼英国为“我们(法美)共同的敌人”。
    他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示安德鲁执政官,法美两国虽因过往的种种摩擦产生了分歧,但绝不应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忘却共同的强大对手——英国。
    唯有法美两国重拾往日那段亲密无间的同盟情谊,携手并肩,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在与英国的激烈博弈中占据主动优势,进而切实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在历史的这一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不仅主动做出了重大妥协,精心安排自己长子,也是未来的“小亚当斯”总统(即历史上的第六任美国总统),不远万里,跨越重洋,肩负着修复法美关系的重任,专程前往法国送信。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亚当斯政府对改善法美关系的诚意与决心。
    安德鲁听闻此讯,他心中对美国此前亲英行径的芥蒂虽未全然消散,但此刻美国主动示好带来的契机,令他迅速权衡利弊。
    很快,法兰西执政官最终结束了在莫顿基地的行程,返回巴黎。他在波旁宫接见了以美国国务卿约翰·马歇尔为首代表团。
    自此次会面之后,法美双方的谈判代表迅速围绕同盟条约的具体条款,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磋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代表就军事合作、贸易往来、债务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多轮深入且细致的讨论。每一项条款的拟定都经过了反复斟酌与权衡,力求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
    终于,在1800年5月上旬,历经无数次的谈判与妥协,双方就所有条款达成了一致意见。随着笔墨落下,法国和美国之间签订了新的同盟条约。这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美两国在历经波折后,再次站在了同一阵营。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8/11707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