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暮汉昭唐 > 第二章宦游人

第二章宦游人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中平二年,五月。
    张杨南下为张虞运钱的同时,见雒阳马价涨了一倍,还顺手卖马,赚了一笔钱。
    酒舍外,张虞算是见到了一年多没见的张杨。较前年相比,今时的张杨在衣着佩戴上都富贵了些,显然自开市贸易之后,张杨从中赚得不少。
    同行者还有郝昭、什翼,因二人离别仅隔半年,什翼变化谈算不上大,倒是郝昭身形比之前大了一圈。
    几人对案饮酒,聊着近来所发生之事。
    对于张虞官拜县令,张杨甚是开心,与张虞连续喝了好几杯。
    “自我张氏先祖坐法徙至云中以来,世代为郡吏,屈居于边塞。今传至兄长与济安之时,兄长为部都尉,济安拜为县令,我张氏或将兴矣!”张杨边喝酒,边笑道。
    张虞按下张杨倒酒的手,笑道:“叔父当少饮些,稍后还要至王府拜会。”
    “对!”
    张杨如梦初醒般,停下倒酒的动作,道:“险些喝酒误事,若酒醉见亲家,当有失仪态!”
    “快将酒撤走,免得误饮!”
    对于亲家王氏,张氏上下甚是尊敬,生怕了礼仪,让人背地里议论王氏门楣卑微之语。
    “叔父,家里近来情况何如?”张虞问道。
    张杨沉吟少许,道:“因开边互市之故,鲜卑胡民为得钱粮,常驱牛马至参合坞买卖。我张氏得胡人牛马,又转卖于河北、河东,今商路已有两条,每两月往返一次,所赚钱财日渐丰富。”
    “去年虽中原大乱,但河东尚能买卖,且因马匹紧缺之故,每次走商买卖,尚赚取二、三十万。故从济安离乡至今,坞中情形越变越好,三部胡人日渐亲和,坞民有奴仆帮衬,家家户户渐富。”
    “兄长去年决意扩建参合坞,今时仍在修缮坞堡。若非济安需钱买……”
    张杨觉得话有所不妥,切换道:“钱财之事,济安倒不用担心。今开边互市,取草原之牛马,以换取中原之钱货,我张氏足以渐富。”
    “倒是辛苦父亲与叔父二人了!”
    张虞关心问道:“不知父亲身体与葳妹如何?”
    “兄长依旧是腿脚不便,故其主持坞中事,而我在外奔走!”张杨笑了笑,道:“至于葳儿,今岁初才会走路。”
    张杨与其妻子曾生过一个男孩,但因不幸夭折。而在去年的时候,张杨妻子刘氏生了个女儿,取名为张葳。
    张杨道:“兄长担心济安上任县令,左右无人可用,特让伯道南下,以为帮衬济安。若有需要,我可留下十余骑与你。”
    张虞看了下郝昭,笑道:“有伯道留下相助便可,十余骑随叔父归乡便好!”
    “善!”
    几人聊了会天后,张杨在张虞的带领下,前往王府拜会亲家。因担心让王府麻烦,张杨婉拒了王晨留府的邀请,仅吃了顿饭便走。
    出府前,张杨面带坏笑,偷偷摸摸地将郦素衣的信塞到张虞怀里。
    夜深之时,张虞拆开郦素衣寄来的书信,郦素衣在书信里虽未谈及对他的思念之情,但字句中尽怀思念。比如其在书信里聊及往昔一同放羊牧马的欢乐,或是聊到二人所做的甜蜜之事。
    浏览下来,张虞同样是思念佳人,微叹一声,若不是为了今后乱世而做准备,其实在家乡任职,算是一件美事,希望能早日与佳人见面,也早能和王霁成婚。
    “济安,入睡否?”
    听得有人敲门,张虞赶忙收起郦素衣的书信,问道:“兄长,稍等片刻!”
    罢,张虞起身打开屋门,迎王晨入内。
    “兄长深夜拜会,不知所为何事?”张虞问道。
    王晨从怀里取出信,笑道:“叔父知你受拜郑县令,不胜欢喜。今特来信一封,以为叮嘱济安之语!”
    “有劳叔父与兄长费心!”张虞拱手道。
    王晨略有感慨,道:“我当初受任郎官之时,因性情放肆,出了些差错,故不得尚书令赏识,被委派至少府任职。而济安虽弱冠,但见识过人,胜我彼时多矣!”
    着,王晨思索少许,提醒道:“济安以弱官之龄,出任县令,虽非凡。但欲从县令往上升迁,以至入京师为官,除立功勋外,还需觅得贵人提拔。”
    张虞无意隐瞒,道:“明日之时,我欲登门拜会河南尹袁公路,袁术名望或虽不及袁绍,但其官职高于袁绍。且袁术城府不及袁绍,与之交际易也!”
    “也罢!”
    见张虞为了政治利益与袁术交好,王晨无意阻止,道:“济安既有盘算,兄不便多。但以我观之,袁绍非凡人,济安不应得罪,有时还需与其往来!”
    “诺!”张虞应道。
    其实选择多与袁术交好,还是出于对中前期利益的考量。袁绍看似名望崇高,但袁绍周围已经聚集了太多人,形成了封闭的圈子,即便有好处,很多事也轮不到张虞。
    但袁术不一样,袁术名望弱于袁绍,但袁绍天然自带丰厚的政治资源,连大将军何进都要拉拢袁术。袁术周边虽然围绕了不少人,但彰显出足够的价值,袁术绝不吝啬自己的政治资源。
    例如孙坚攀附上袁术,从长沙太守到封乌程侯,以及后面被袁术表举为豫州刺史。
    与王晨聊了几句,王晨便打着哈欠回屋。
    待王晨走后,张虞先给郦素衣回了封信,先报了下自己受拜郑县令的喜讯。之后同样诉以衷情,让郦素衣再好生等等,自己有空就会归家。
    针对郦素衣询问郦嵩的消息,张虞简单了下郦嵩的情况。自郦嵩率骑留在王允身边,因做事勤勉,为人谦逊,颇受王允的欣赏。
    今汝南重起叛乱,王允亲自带兵征讨,而郦嵩率骑卒从之。
    至于王允托人送来的书信,倒没什么新奇,仅是叮嘱张虞勿要因交钱上任,而心中产生不忿心态,为了赚回所付出的钱财,向县中百姓剥削,需好生治理百姓。
    张虞自是表立决心,向王允保证不会行违法乱纪之事。
    两封书信写完,张虞便吹灭灯火,上榻入睡。
    次日,张虞带着凑够了的四百万钱,向西园缴纳了费用。而西园的宦官回了一套官服,以及象征县令的印绶,性价比不是一般的高。
    四月二十六日,张杨在雒阳呆了两三天,便告别张虞,准备经河内归乡。而张虞登门拜会袁术,袁术因公务繁忙,仅抽空与张虞见了面。
    随着上任的日子的逼近,张虞与董昭、袁秘、钟繇、孙资四人多有相聚。
    临行之日,张虞向王盖、王晨二人告别,带上郝昭、孟宁之、张丰三人,与钟繇、袁秘、董昭相会洛水河畔。
    洛水汤汤而流,自西南向东北注入黄河,河畔上树木成荫。
    张、钟、袁、董四人各有行李,今将各自奔赴。
    袁秘颇有不舍,道:“杨柳依依,将与诸君离别。不知此次分手,何时能与三君再会!”
    “会有机会!”
    张虞抿了抿嘴,道:“虽不知何时可以再见,但今后总有再见之时。”
    董昭感触而叹,道:“昭希望能在雒阳,与三君再见。届时共辅朝政,不亦乐乎!”
    钟繇笑道:“希望能如公仁所言,同在雒阳任职,休沐之际,能居市井饮酒作乐,此不失为件趣事。”
    话虽这么,但几人不由同叹了口气,董昭这种想法仅能愿望而已,若按正常来,他们会在天南海北任职,即便在朝廷任职,也很难会长久。
    农业社会不似工业社会,一切都过得很慢,众人想要聚在一起,除了机遇,很难主动聚会。
    袁秘面露羡慕,道:“济安与元常倒是离得近,闲暇之时尚能在长安同聚,不似我远在山阳郡,公仁在冀州。”
    闻言,张虞顿生惆怅之意,感叹道:“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望诸君勉励,今后自有再见之时。”
    前世读诗时,张虞很难领悟王勃这首诗,仅是将其背诵下上来。但今时自己置身为宦游人,当真能领悟王勃与友人的分别之情。因为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再听到对方消息,更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念叨了下诗词,袁秘不由笑道:“济安何时有如此才学,竟能做出这般句子!”
    “嗯~”
    袁秘细品了下,问道:“不知首句与末句是何内容?”
    张虞摇头而笑,道:“不知何人所做,某仅记得残句。今时触景生情,偶然想起。今用此语送别二君,日后必有再见之日。”
    “多谢济安!”
    “再会!”
    “再会!”
    四人拱手告辞,张虞、钟繇二人驱车驾马向西,而董昭、袁秘二人过桥向东。
    《江左遗册》:“初,神武帝于雒阳为郎官,常感才学粗浅,而与袁秘交友。而秘以神武帝救己之恩,遂与之为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7/11704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