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暮汉昭唐 > 第十章不似边塞子弟

第十章不似边塞子弟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张虞站在帐中,皇甫嵩、朱儁两大佬捋须不语,气氛寂静的可怕。
    少顷,王允忽然开口责骂,道:“区区门下吏,今能让你列席,已是二公之恩德,如今安敢非议国家大事?”
    被王允劈头盖脸一顿责骂,张虞顿时懵了下。
    紧接着,张虞凭借自身的洞察力,瞬间明白王允的意图。
    自己身份微弱,今当着众人的面,居然反驳皇甫嵩的话,严格来,自己犯了禁忌。不论皇甫嵩性情,当着众人的面,他都很难拉下脸,而自己大概率会被皇甫嵩厌恶上。
    而王允这番话看似在责骂自己,实际在保护自己。
    呼吸间,张虞朝向王允,道:“仆知罪!”
    “滚出去!”
    见张虞上道,王允当即挥袖劝退。
    “仆言语有失,望诸公见谅!”张虞朝众人作揖,徐徐退了出去。
    待张虞退出去了,皇甫嵩淡笑道:“辈好心之言,豫州何须这般责骂!”
    “辈口无遮拦,妄议军国之事,不可留之。”王允道。
    “呵呵!”
    见状,朱儁出面打圆场,笑道:“若我军赦黄巾降虏,不知豫州如何对待?”
    王允沉吟少许,道:“为免降虏反复,我将征辟孔君文举、荀君慈明,令二位高洁之士教化百姓,安抚豫州郡国。”
    “慈明君?”
    皇甫嵩神色微变,眼眸打量王允是否在假话。
    荀慈明非是别人,正是素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称。从荀爽出名以来,朝廷征召其出仕不知有多少次,历代三公都有征辟,但荀爽无一例外都拒绝。
    今王允若言语不假,这当是荀爽的首次出仕。且有荀爽、孔融二人的辅佐,怕王允这豫州刺史当不了多久,就会得到朝廷重用,甚至出拜三公都将是迟早的事。
    皇甫嵩虽为将领,但同样是士人,面对王允抬出的一尊大神,一尊神,纵他持节,不得不卖王允一个面子。
    “子师用慈明、文举二君教化降虏,所言不假?”皇甫嵩问道。
    “不假!”
    王允底气十足,道:“二位将军在此,允不敢乱言。且如有降虏反叛,我当命人平之。”
    朱儁为了顾忌皇甫嵩的面子,道:“皇甫将军与王使君意见既有不同,不如上表于朝廷,由陛下与尚书台诸公决断。何如?”
    “无异议!”
    “可行!”
    将是否杀降的抉择交于朝廷,以朝廷那般士人的行为,以及王允在朝廷的人脉,大概会将降人赦免。毕竟像皇甫嵩这种屠夫,在朝廷上还是比较少有。
    而皇甫嵩已知无法坑杀黄巾余孽,自然会顺着朱儁给的台阶往下走。
    “咳咳!”
    “既然如此,那便商议征讨波才、彭脱……”
    朱儁咳嗽几下,换了个话题,便将此事掀过。
    讨论了半响,随着军务的安排妥当,众人陆续离开。
    当王允想走时,皇甫嵩笑吟吟,道:“子师,我欲令张济安随我征战如何?”
    王允挑了挑眉毛,笑道:“某初至豫州,恐是离不得他。”
    朱儁从榻上起身,笑道:“济安身怀大才,今为百石吏,倒是可惜了。若济安有意征战,倒是可随我。”
    王允笑而不语,向二人拱手告辞。
    待朱儁、王允二人都离开,皇甫郦疑惑上前,问道:“那张济安言语触犯叔父,叔父怎还反征招其入军?”
    皇甫嵩瞪了眼侄子,道:“我岂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
    着,解释道:“张济安虽出自边塞,但行事不似边塞武夫。年纪轻轻,能有这般见识,难怪王氏招他婿。”
    “我今时所之语,不过玩笑之语,那王子师岂会轻易放人?”
    “只不过向他示好,以免刚刚言语惹其不悦。”
    皇甫嵩感慨一声,道:“王子师竟能征辟慈明、文举二君为从吏,其人不简单。今时念来,他自高第入朝以来,能得袁、杨二氏赏识,更能得何进器重,其非常人也!”
    就实话而言,张虞所给的三点理由,其实已服了皇甫嵩。汉与黄巾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没多久,今若直接坑杀降卒,虽能震慑那些余孽,对后续作战恐会不利。
    毕竟面对坑杀降军的屠夫,知道自己即便投降也无出路,那他们大概率会奋战到最后,这对作战平叛而言,将会非常不利。
    与此同时,被赶出营帐的张虞,按剑守在附近,等候王允出来。
    当见到王允身影时,张虞当即上前。
    “使君,情况如何?”张虞问道。
    王允笑了笑,道:“二位将军分兵征讨波才、彭脱二寇,俘虏之事交由朝廷裁决。”
    闻言,张虞明白过来,笑道:“若让朝廷裁决,则必赦降人!”
    顿了顿,张虞好奇问道:“敢问使君,不知如何劝得皇甫将军改变主意?”
    王允捋须而笑,道:“济安那番言语已是驳斥了皇甫将军,而他之所以不语,则是我言已征辟得荀慈明与孔文举二君为属官。”
    “荀慈明?”
    张虞顿时惊讶,道:“使君,慈明公自名著大汉以来,闭门治经,纵三公征辟亦不愿出仕。今使君仅为刺史,何能征辟慈明公出仕?”
    荀爽名声之高,天下士人几乎尽知。在张虞眼里,想要荀爽这种人出仕,除非皇帝亲自下令,否则寻常三公根本是征辟不动,更别仅是豫州刺史的王允。
    王允露出神秘微笑,道:“日后至颍阴,济安便知某为何能征辟荀慈明出仕了!”
    见王允有意卖关子,张虞蹙眉深思,道:“使君既不能以官职动其心,想来征辟慈明公当在于名声而非名利。”
    见张虞一点就通,王允忍不住而笑。
    “济安,你不像边塞豪强子弟。”
    王允一本正经瞧着张虞,道。
    张虞有些奇怪,问道:“那我像哪里人?”
    王允放慢脚步,笑道:“边境豪强子弟因常年与胡人厮杀,行事作为粗暴,且少读经书,不谙时事。而你读经虽不多,但行事灵活,善口舌之变。若非你这一身武艺,我倒以为你是某士族子弟。”
    “兄长招你为婿,当慧眼识人!”王允赞道。
    张虞竟有些惶恐,他自己深知自己底细,若无两世为人经验,互相弥补缺陷,以原身那水平,厮杀可以,但想在中原混出名头,估计是没啥希望。
    见俘虏之事解决,张虞赶忙提及程普,道:“使君,今既欲赦免黄巾余孽,还需严防余孽归降而后反。”
    “虞在军中识得一俊才,其名为程普,字德谋,右北平人士。其虽出生边塞,但早年为郡吏,善应答谋略。使君如能征辟为武官,引为爪牙,则能充实武力。”
    “虞虽侍奉使君,但唯恐受举孝廉,将往雒阳为郎。此人武艺虽不及虞,但胜在机敏,当能继虞之后。”张虞言语诚恳道。
    王允沉吟良久,问道:“此人是何身份?品行如何?”
    “回使君,程德谋为朱将军帐下骑督,仅无贵人赏识,现督率十骑。使君如能征辟之,程德谋当视君为恩主。”
    “至于其品性而言,昔孙文台身患重伤,卧于草木,其马通性归营,向众人求援。程德谋与孙文台无恩义之情,然见同僚有难,不假思索,仗义施救。”
    张虞捡着重要之事,仔细道:“以上之事虽,但却可明程德谋之人心。如此义气之士,使君征辟为武官,当能得其效死力尔!”
    王允微微颔首,经这么多日相处,他渐渐相信了张虞的判断。
    “既然如此,济安邀他至营帐,言我欲征辟他为武猛从事。”
    王允看向张虞,笑道:“程德谋若能为武猛从事,则济安可拜都督从事。”
    都督从事,属于是州刺史下属的武官。领兵数目多于武猛从事,且顾名思义,都督各军作战。若程普为武猛从事,在王允的首肯下,张虞可以都督程普作战。
    张虞神情不变,拱手道:“侄多谢使君赏识!”
    《唐书·太祖本纪》:“黄巾贼別党起于豫州,豫州刺史王允辟太祖为从事,隶右中郎将朱儁营。时皇甫嵩于长社为贼所围,音讯断绝,太祖自请行之,儁大壮。”
    “将行,谓郦嵩曰:‘敌营森严,必率骑以设疑兵,如见我反复……’嵩从太祖言,太祖便带鞬摄弓上马,及贼人无复起者,于是鞭马直突驰去。”
    “比贼觉知,太祖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盾裂人倒,无不惊骇,自无敢追者。……”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27/11703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