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章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掌柜的,当年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屡战屡败,许多将士战死辽东,有的被杀,有的被掳掠到偏远之地,与高句丽人通婚,最后在高句丽定居下来。”
    “眼前这个人,应该就是隋人,因为我是江南道人,他的口音和我很像,一般的高句丽人,就算是会说汉话,也不会有江南口音。”
    何青泉神色复杂地解释道,要说隋人不忠,那是因为隋军战败,将他们遗弃在辽东,等于是放弃了他们。
    活着总比死了好,而且这个时代,国家观念并不是很强,再加上高句丽曾经是汉朝的附属国,所以隋人才能苟延残喘。
    不过要说他们过的好,那是骗人的。
    且不说这里的风土人情,光是高句丽人对他们的敌意就不好过。
    虽然大部分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但高句丽女子对贞操的观念并不是很重。
    所以隋国人对她们的感情并不是很深,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家的人,更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
    “上去瞧瞧!”
    何建,今年四十五岁了。
    他在高句丽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来自哪里。
    何建住在汉城西北三十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之中,平日里以打猎和挖人参为生。
    高句丽地少,耕地也少,像他这样的隋人,能分到的地肯定不多。
    “卖野山参了,最好的野山参,低价出售!”
    他孤身一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村里有些人之前是和他一起来辽东的,都有家室了,如果这次不能卖个好价钱,那他今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对于高句丽来说,冬季到来得比较早,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了。
    “喂,这人参多少钱?”
    一道熟悉的江南口音,突然传入何建的耳中。
    隋朝攻打高句丽的军队,大部分都来自河东、河北等地,像何建这种从扬州来的,却是寥寥无几。
    自从来到高句丽,何建就再也没有听说过有人用江南口音说话。
    忽然间,熟悉的乡音传入耳中,何建忍不住鼻子一酸,热泪盈眶。
    他从小在扬州长大,十五岁就跟着大将军麦铁杖征战四方。
    过去的一幕幕在何建脑海里闪过,让他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不忍心回想。
    他为什么不娶妻?
    为什么每个月都要把自己的老部下召集到山林里去训练?
    为什么……
    而现在,他压抑了这么多年,却被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打败了。
    “老先生,这些人参我全要了,要不咱们坐下来,给我们讲讲这人参的吃法。”
    刘谨注意到了何建的反应,忽然觉得,这几个隋人,很有可能就是高句丽调查局的一个突破口。
    “不好意思。”
    何建用衣袖抹了抹眼角,笑得有些复杂。
    “既然是贵客相邀,那小老儿就勉为其难了。”
    集市上有客栈,有酒楼,应有尽有。
    刘谨等人寻了一家普通酒楼,靠着窗户,坐了下来。
    那个何建,想来年轻时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虽然穿着破烂,却丝毫不显窘迫。
    “听老人家口音,应该是江南人吧?”
    四十五岁的贺健看上去却有五、六十岁了;何青泉坐下后,率先说道。
    何建一饮而尽,叹息道:“你是从大唐来的吗?”
    大隋已经亡了,现在是李唐的天下,这一点何建还是知道的。
    何青泉瞥了刘谨一眼,见他微微颔首,道:“不错,我也是扬州城的人,没想到异国他乡,还能听到家乡的口音。”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601/11512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