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金陵巡察(七)
推荐阅读:我的老婆女萨满、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契约新娘:老婆大人有点甜、穿越火线之生化枪神、妖怪俱乐部、我的系统最神奇、老婆是武林盟主、狂龙觉醒,开局拿下冷艳后妈、腹黑总裁,别吃我!、轮回者手机、
走出当铺时,街上的灯火依旧亮如白昼。但叶语闲无心停留,三步并作两步便快步赶往府中。
叶语闲回到府邸时,发现屋内的灯已点起,小雪正静静坐在一旁,似乎刚回来不久。见叶语闲进来,她抬头微微一笑,略带疲惫,但眼神清澈如水。
叶语闲从怀里掏出簪子,递给她:“喏,这东西或许和你有点关系,你看看。”
小雪接过簪子,指尖轻触的瞬间,眼神微微一动。她端详着簪子的雕花纹饰,指腹缓缓抚过那个“薛”字。虽然没有任何具体的记忆浮现,但她神色变得有些复杂:“这簪子……我好像见过,但也记不清在哪里。只是,它的灵气让我觉得很‘温暖’,像是……嗯,像是家人的气息。”
叶语闲观察着小雪的表情,见她确实没有太多回忆的痕迹,便点了点头,不再多问:“既然你觉得舒服,那就暂时收着吧,或许以后会想起些什么。”
小雪微微颔首,将簪子紧紧握在手心,似乎不愿放下。
叶语闲转身朝书案走去,见上面摆满了账册。他翻开一本,里头记录的全是歌功颂德的文字:什么“清正廉洁”“仁政安民”“万民感恩”之类的内容,看得他直皱眉。
砚台台不知何时从一旁蹿上了书案,甩了甩尾巴,懒洋洋地说道:“这些东西你看不看都一样,官老爷会说自己没政绩?那岂不是等于写辞职信。”
叶语闲轻笑了一声,随手又翻了两本,果然如砚台台所言,全是千篇一律的溢美之词。他将书册放回原位,问道:“这玩意儿,你觉得是什么意思?让我帮他们整理政绩,给朝廷递报告?”
砚台台眯着眼睛懒懒道:“这些金陵郡王也看过,想来未必是让你整理,或许是想让你‘看门道’。官员递上来的账目,可不仅仅是用来看脸面的。有些言外之意,只在细节处显露,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叶语闲听后若有所思,拿起一本略微翻了翻,果然发现有些账目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蹊跷,比如某些项目上重复出现的开销,或是数字间的微妙不一致。
叶语闲将一本真正的账册拿起,翻开仔细阅读。很快,一行行数字跳入眼帘——全年收取农税二百万两白银。他微微一怔,眉头皱起。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视角,他迅速在脑海中换算了一下:明代农业效率低下,没有机械化设备,全靠人工种植和天时作业。即便现代的南京,按照白银计算,一年能收五百万两就算不错了。这账上二百万的数字,显然透着不寻常。
“古代这么厉害的吗?没有联合收割机、自动播种机,靠牛拉犁、人工耕作,还能搞到现代一半的农业税?”叶语闲自语道,手指在账目上敲了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再往下看,账目清晰地列出了一部分税银的流向:部分上缴朝廷,部分作为地方建设经费拨款,但其中有一大块,流向了四大家族掌控的钱庄和产业。
看到这里,叶语闲不由冷笑一声:“果然,还是四大家族的老毛病,巧取豪夺,无孔不入。这么大的银子,他们也好意思吞下去,真是一帮吸血的米虫。”
他啪地一声将账册合上,心中涌起了怒意。他原本对这四大家族没什么直接敌意,甚至觉得搞好关系未尝不是一种策略,但现在看到这些无耻的账目,他对这些“家族名门”的观感彻底跌到了谷底。
“还真是一群寄生虫,吸干农民的血汗,吃干抹净还要歌功颂德。”他低声咒骂,眼神中带上了冷意,“就算不是为了系统的任务奖励,光凭这个,也得好好收拾收拾他们。”
他将账册重新放回书案,站起身来。思绪开始飞速运转:这些账目已经是一大把把柄,只要抓住他们的漏洞,施压即可。可惜现在自己手上的势力太薄,要动四大家族,得借更多外力才行。
第二天清晨,叶语闲早早醒来,洗漱完毕后,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枝桠间穿梭的鸟雀,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
金陵郡王的介绍信还没到手,暂时没法去找四大家族的麻烦。而这些天空闲下来,银钱支出的缺口却日渐明显。虽说皇帝赏赐了一些黄金,可那些金子多半得留作以后用,不能轻易动用。他抿了抿嘴角,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偏偏这“燃犀”技能有透视的能力,若能加以利用,岂不是能轻松弄到一笔快钱?赌石、宝石坊甚至赌场,这些地方,正适合这技能的施展。干点灰色产业,不说一本万利,至少能让荷包鼓起来,也给以后行动多些底气。
想到这里,他唤来了府中的一名本地下人。下人年纪不大,却显得十分机灵,叶语闲随口问道:“这金陵城里,有没有什么出名的宝石坊和赌场?本官闲来无事,想随便看看。”
下人想了想,连忙答道:“大人,若说宝石坊,最有名的当属乌衣巷的‘何子萧珠玉坊’,那里的原石都是从滇地运来的,赌石客人络绎不绝。而赌场嘛,就在乌衣巷附近的南侧,有一家叫‘聚贤坊’的,名声不小,常有大户人家和江湖中人出没。”
叶语闲回到府邸时,发现屋内的灯已点起,小雪正静静坐在一旁,似乎刚回来不久。见叶语闲进来,她抬头微微一笑,略带疲惫,但眼神清澈如水。
叶语闲从怀里掏出簪子,递给她:“喏,这东西或许和你有点关系,你看看。”
小雪接过簪子,指尖轻触的瞬间,眼神微微一动。她端详着簪子的雕花纹饰,指腹缓缓抚过那个“薛”字。虽然没有任何具体的记忆浮现,但她神色变得有些复杂:“这簪子……我好像见过,但也记不清在哪里。只是,它的灵气让我觉得很‘温暖’,像是……嗯,像是家人的气息。”
叶语闲观察着小雪的表情,见她确实没有太多回忆的痕迹,便点了点头,不再多问:“既然你觉得舒服,那就暂时收着吧,或许以后会想起些什么。”
小雪微微颔首,将簪子紧紧握在手心,似乎不愿放下。
叶语闲转身朝书案走去,见上面摆满了账册。他翻开一本,里头记录的全是歌功颂德的文字:什么“清正廉洁”“仁政安民”“万民感恩”之类的内容,看得他直皱眉。
砚台台不知何时从一旁蹿上了书案,甩了甩尾巴,懒洋洋地说道:“这些东西你看不看都一样,官老爷会说自己没政绩?那岂不是等于写辞职信。”
叶语闲轻笑了一声,随手又翻了两本,果然如砚台台所言,全是千篇一律的溢美之词。他将书册放回原位,问道:“这玩意儿,你觉得是什么意思?让我帮他们整理政绩,给朝廷递报告?”
砚台台眯着眼睛懒懒道:“这些金陵郡王也看过,想来未必是让你整理,或许是想让你‘看门道’。官员递上来的账目,可不仅仅是用来看脸面的。有些言外之意,只在细节处显露,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叶语闲听后若有所思,拿起一本略微翻了翻,果然发现有些账目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蹊跷,比如某些项目上重复出现的开销,或是数字间的微妙不一致。
叶语闲将一本真正的账册拿起,翻开仔细阅读。很快,一行行数字跳入眼帘——全年收取农税二百万两白银。他微微一怔,眉头皱起。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视角,他迅速在脑海中换算了一下:明代农业效率低下,没有机械化设备,全靠人工种植和天时作业。即便现代的南京,按照白银计算,一年能收五百万两就算不错了。这账上二百万的数字,显然透着不寻常。
“古代这么厉害的吗?没有联合收割机、自动播种机,靠牛拉犁、人工耕作,还能搞到现代一半的农业税?”叶语闲自语道,手指在账目上敲了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再往下看,账目清晰地列出了一部分税银的流向:部分上缴朝廷,部分作为地方建设经费拨款,但其中有一大块,流向了四大家族掌控的钱庄和产业。
看到这里,叶语闲不由冷笑一声:“果然,还是四大家族的老毛病,巧取豪夺,无孔不入。这么大的银子,他们也好意思吞下去,真是一帮吸血的米虫。”
他啪地一声将账册合上,心中涌起了怒意。他原本对这四大家族没什么直接敌意,甚至觉得搞好关系未尝不是一种策略,但现在看到这些无耻的账目,他对这些“家族名门”的观感彻底跌到了谷底。
“还真是一群寄生虫,吸干农民的血汗,吃干抹净还要歌功颂德。”他低声咒骂,眼神中带上了冷意,“就算不是为了系统的任务奖励,光凭这个,也得好好收拾收拾他们。”
他将账册重新放回书案,站起身来。思绪开始飞速运转:这些账目已经是一大把把柄,只要抓住他们的漏洞,施压即可。可惜现在自己手上的势力太薄,要动四大家族,得借更多外力才行。
第二天清晨,叶语闲早早醒来,洗漱完毕后,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枝桠间穿梭的鸟雀,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
金陵郡王的介绍信还没到手,暂时没法去找四大家族的麻烦。而这些天空闲下来,银钱支出的缺口却日渐明显。虽说皇帝赏赐了一些黄金,可那些金子多半得留作以后用,不能轻易动用。他抿了抿嘴角,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偏偏这“燃犀”技能有透视的能力,若能加以利用,岂不是能轻松弄到一笔快钱?赌石、宝石坊甚至赌场,这些地方,正适合这技能的施展。干点灰色产业,不说一本万利,至少能让荷包鼓起来,也给以后行动多些底气。
想到这里,他唤来了府中的一名本地下人。下人年纪不大,却显得十分机灵,叶语闲随口问道:“这金陵城里,有没有什么出名的宝石坊和赌场?本官闲来无事,想随便看看。”
下人想了想,连忙答道:“大人,若说宝石坊,最有名的当属乌衣巷的‘何子萧珠玉坊’,那里的原石都是从滇地运来的,赌石客人络绎不绝。而赌场嘛,就在乌衣巷附近的南侧,有一家叫‘聚贤坊’的,名声不小,常有大户人家和江湖中人出没。”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587/11303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