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推荐阅读:豪门惊婚:总裁追妻无下限、我的大姐大、幽冥真仙、一品仙娇、永恒仙位、剑融阴阳、军王狂后之帝君有毒、超级天君、三国老司机、大叔离婚请签字、
再说这位书生。书生年纪不大,但也在每三年一考的科举中落地了三次。书生姓李,是一位寒门学子。
传统意义理解的寒门学子,寒门似乎是一点钱都没有的代名词。而历史上真正的寒门学子更像是现代的普通人,虽然没有多达官显贵,但出来半年不工作单纯考学,这旅游费和伙食费还是有的,甚至有可能还有点娱乐津费。
所以这位李姓书生,到哪里都被人称作李公子。尤其是各大“娱乐场所”,一进门就是李公子长李公子短的。
这位李公子三考未中,又被叶语闲这么一说,弄得没什么心情继续看书了。吃完饭见天色尚早,便跑到青楼去风雅一回。
明代的烟花柳巷,并不是非法场所。甚至有官方的官窑开在距离赶考学子租住的酒店客栈周围。不过寒门学子的李公子毕竟囊中还是羞涩,所以只是喝了点茶听了会曲,便回到了住处。
“哎,今年是第四次考了……不会真的一辈子考不中吧。” 说罢,他怅然若失的倒头便睡。
不多时,李公子被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惊醒。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身着华丽官服,手执状元笏板,身旁无数人山呼海啸:“恭喜李公子高中状元!”他愣住了,随即狂喜,被簇拥着登上金銮殿,面对龙颜俯身叩拜。皇帝微笑着说道:“李卿才思过人,实乃栋梁之材!朕赐你黄金千两,官职四品,更将郡主许配于你!”李公子欣喜若狂:原来我注定是天命之子,荣登榜首,仕途坦荡!
从此后李公子一路平步青云,才学与才情发挥到了极致。初入仕途,他便凭借出色的文章与清正的形象被举荐到翰林院,之后又因几场精彩绝伦的奏疏博得皇帝龙颜大悦,被直接委任为江南地方官。此后,李公子治理地方颇有声望,剿匪平民、兴修水利,无不深得民心,甚至百姓为他立碑称颂。
这样的声名自然少不了被朝堂中的派系关注。有人欣赏他的才干,有意提携,也有人忌惮他的声势,暗中打压。一时间,宴请的邀请雪花般飞来,礼物的堆积如山。他本想保持初心,但渐渐地,出于不便推却或者“投桃报李”,他还是被卷入了复杂的人情往来之中。一次,他从一位地方富商手中接过几箱珍贵字画;另一次,他出席了一位同僚的寿宴,酒后留下了他无意间的一句“何妨将此事放宽”。这些事情,他当时不过一笑置之,却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变成了他噩梦的起点。
皇帝震怒。一桩震动朝野的官场舞弊案突然曝光,涉及走私国库银两、地方赋税亏空,甚至贪污赈灾款项。而在这条错综复杂的链条中,李公子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并非案主,但似乎是诸多事端的枢纽:富商的礼物被怀疑为行贿、宴席上的谈话成了“放水贪腐”的指证,甚至那些“施恩”的同僚已经被认定为核心同党。
廷议之上,一位老臣沉声道:“你,身为朝廷命官,却与贪官污吏勾结,行事不法,如何担当国之重任?”一锤定音后,李公子被押上了公堂。面对皇帝冷厉的目光,他只觉头晕目眩,跪伏在地:“陛下!臣冤枉!臣绝无染指私利,更未行贿受贿!这些罪名,全是旁人栽赃!”
皇帝冷冷地打断:“李爱卿,朕容不得任何轻薄之词。密折里供证具在,铁证如山。你可知罪?”
李公子大惊,连连叩首,却已无法为自己开脱。此后,他被押入牢狱,等待大理寺的进一步审讯。身处阴冷的牢房,他一夜未眠,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明明自己问心无愧,却沦落至此?
就在绝望之际,他听到了狱卒的低声交谈:“听说了么,这李大人只是替罪羊。真正贪墨的是京中某些大人,只不过他太锋芒毕露,挡了别人的路,被人拿来顶罪罢了。”这一席话如一把利刃扎进李公子的心。他的双拳紧攥,指甲刺入掌心却毫无察觉。他终于明白,那些平日里笑脸相迎的同僚,原来都是布局者,而自己不过是棋盘上轻易被舍弃的棋子。
他浑浑噩噩地躺在冰冷的稻草上,脑中翻涌着过去种种。那些美好的愿景、平步青云的荣耀、百姓的称颂,全都变成了嘲弄。他感到一阵恍惚,耳边仿佛响起了算卦摊前的那句话:“你这辈子注定考不中科举。”
“考中了,又如何呢……”他喃喃自语,忽然听到了一声轻笑。
那是一个熟悉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戏谑:“李公子,这可就是你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封侯拜相么?”
这一句话,让李公子的世界顷刻崩塌。他猛然抬起头,却看不到声音的来源。
这时,他周围的环境忽然发生了诡异的变化。原本冰冷的牢房墙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的空间。一贯贯铜钱从虚空中飘出,绕着李公子缓缓旋转。这些铜钱仿佛有生命般,步履轻盈地“行走”起来,宛如一群调皮的小妖精。它们一边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一边窃窃私语:“李公子啊,这可是你一生求而不得的财运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传统意义理解的寒门学子,寒门似乎是一点钱都没有的代名词。而历史上真正的寒门学子更像是现代的普通人,虽然没有多达官显贵,但出来半年不工作单纯考学,这旅游费和伙食费还是有的,甚至有可能还有点娱乐津费。
所以这位李姓书生,到哪里都被人称作李公子。尤其是各大“娱乐场所”,一进门就是李公子长李公子短的。
这位李公子三考未中,又被叶语闲这么一说,弄得没什么心情继续看书了。吃完饭见天色尚早,便跑到青楼去风雅一回。
明代的烟花柳巷,并不是非法场所。甚至有官方的官窑开在距离赶考学子租住的酒店客栈周围。不过寒门学子的李公子毕竟囊中还是羞涩,所以只是喝了点茶听了会曲,便回到了住处。
“哎,今年是第四次考了……不会真的一辈子考不中吧。” 说罢,他怅然若失的倒头便睡。
不多时,李公子被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惊醒。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身着华丽官服,手执状元笏板,身旁无数人山呼海啸:“恭喜李公子高中状元!”他愣住了,随即狂喜,被簇拥着登上金銮殿,面对龙颜俯身叩拜。皇帝微笑着说道:“李卿才思过人,实乃栋梁之材!朕赐你黄金千两,官职四品,更将郡主许配于你!”李公子欣喜若狂:原来我注定是天命之子,荣登榜首,仕途坦荡!
从此后李公子一路平步青云,才学与才情发挥到了极致。初入仕途,他便凭借出色的文章与清正的形象被举荐到翰林院,之后又因几场精彩绝伦的奏疏博得皇帝龙颜大悦,被直接委任为江南地方官。此后,李公子治理地方颇有声望,剿匪平民、兴修水利,无不深得民心,甚至百姓为他立碑称颂。
这样的声名自然少不了被朝堂中的派系关注。有人欣赏他的才干,有意提携,也有人忌惮他的声势,暗中打压。一时间,宴请的邀请雪花般飞来,礼物的堆积如山。他本想保持初心,但渐渐地,出于不便推却或者“投桃报李”,他还是被卷入了复杂的人情往来之中。一次,他从一位地方富商手中接过几箱珍贵字画;另一次,他出席了一位同僚的寿宴,酒后留下了他无意间的一句“何妨将此事放宽”。这些事情,他当时不过一笑置之,却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变成了他噩梦的起点。
皇帝震怒。一桩震动朝野的官场舞弊案突然曝光,涉及走私国库银两、地方赋税亏空,甚至贪污赈灾款项。而在这条错综复杂的链条中,李公子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并非案主,但似乎是诸多事端的枢纽:富商的礼物被怀疑为行贿、宴席上的谈话成了“放水贪腐”的指证,甚至那些“施恩”的同僚已经被认定为核心同党。
廷议之上,一位老臣沉声道:“你,身为朝廷命官,却与贪官污吏勾结,行事不法,如何担当国之重任?”一锤定音后,李公子被押上了公堂。面对皇帝冷厉的目光,他只觉头晕目眩,跪伏在地:“陛下!臣冤枉!臣绝无染指私利,更未行贿受贿!这些罪名,全是旁人栽赃!”
皇帝冷冷地打断:“李爱卿,朕容不得任何轻薄之词。密折里供证具在,铁证如山。你可知罪?”
李公子大惊,连连叩首,却已无法为自己开脱。此后,他被押入牢狱,等待大理寺的进一步审讯。身处阴冷的牢房,他一夜未眠,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明明自己问心无愧,却沦落至此?
就在绝望之际,他听到了狱卒的低声交谈:“听说了么,这李大人只是替罪羊。真正贪墨的是京中某些大人,只不过他太锋芒毕露,挡了别人的路,被人拿来顶罪罢了。”这一席话如一把利刃扎进李公子的心。他的双拳紧攥,指甲刺入掌心却毫无察觉。他终于明白,那些平日里笑脸相迎的同僚,原来都是布局者,而自己不过是棋盘上轻易被舍弃的棋子。
他浑浑噩噩地躺在冰冷的稻草上,脑中翻涌着过去种种。那些美好的愿景、平步青云的荣耀、百姓的称颂,全都变成了嘲弄。他感到一阵恍惚,耳边仿佛响起了算卦摊前的那句话:“你这辈子注定考不中科举。”
“考中了,又如何呢……”他喃喃自语,忽然听到了一声轻笑。
那是一个熟悉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戏谑:“李公子,这可就是你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封侯拜相么?”
这一句话,让李公子的世界顷刻崩塌。他猛然抬起头,却看不到声音的来源。
这时,他周围的环境忽然发生了诡异的变化。原本冰冷的牢房墙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的空间。一贯贯铜钱从虚空中飘出,绕着李公子缓缓旋转。这些铜钱仿佛有生命般,步履轻盈地“行走”起来,宛如一群调皮的小妖精。它们一边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一边窃窃私语:“李公子啊,这可是你一生求而不得的财运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587/11303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