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县学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柳诗诗带着我们在细雨中来到了县学门口。那细密的春雨如同一层轻纱,将县学笼罩在一片蒙蒙烟雨之中。
县学位于县城的中心地带,周围的建筑在烟雨中略显朦胧,唯有它,那古朴而庄重的建筑群清晰而醒目地矗立在文庙一侧,宛如一位历经岁月却依然矍铄的老者,沉默而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
县学的大门是典型的硬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那青砖黛瓦在岁月的侵蚀下,颜色变得更深沉,仿佛沉淀了无数的故事。
大门上方,“平野县学”四个大字的匾额高悬着。这字体雄浑有力,每一笔都像是被注入了灵魂,宛如一位威严的长者,静静见证着无数学子的来来往往,审视着他们怀揣着梦想踏入这道门槛,又满载着希望或是失落离开。
门口的阍人神情严肃,尽职地把守着。其中一位阍人看到我们这群陌生人靠近县学门口,立刻上前,中气十足地喝道:“县学门口,闲杂人等不得围观!”
我心里暗暗叫苦,却又觉得有些好笑,这县学果然规矩森严。不过想想也是,这里是汇聚一方文化精英的地方,容不得半点亵渎。
我向前跨出一步,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抱拳行礼道:“在下周朔,曾经担任求雨的天师,上次诗会幸得与王院正结识,今日特来拜会,还请帮忙通传一声。”
说完,我不动声色地递过去十文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现在身份低微,不过是凭借那求雨天师的幌子,想要办事还得靠这银钱开路,不然谁会把你放在眼里呢。
那阍人接过钱后,脸色稍稍缓和了些,道:“你们先在此处等候,我去通传一声,一般王院正不见外人的。”
我连忙抱拳致谢:“多谢!”然后目送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仪门内。
大门之后便是仪门,仪门与大门相比,精致了许多。门上的木雕、砖雕精美绝伦,花卉绽放得娇艳欲滴,人物故事仿佛要从砖石上走下来一般栩栩如生,每一处雕刻都寓意着吉祥与美好。
这些精美的装饰,凝聚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县学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肃穆。每逢重大仪式或重要官员视察,仪门才会敞开,以表隆重与尊敬。
就在我满心期待的时候,仪门缓缓打开,王院正带着一群学子出现在大门口。王院正身形有些佝偻,面容和蔼可亲,眼神中透着一股儒雅之气,让我不禁想起书中所描绘的儒雅之士。
他看到我们,爽朗地笑道:“小友,欢迎来到我们县学,真是春雨迎贵人啊!小子们,这位就是诗会上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周朔,周公子,而且他可是前段时间求雨成功的那位天师。虽说我们不语鬼神之事,但既然存在且他有本事能求雨成功,解了我们的旱灾危机,那真是功德无量啊。来……都来见过周公子!”
那群学子们,一个个眼神中带着好奇、疑惑等复杂的情绪,纷纷抱拳行礼:“见过周公子!”
我赶忙抱拳弯腰回礼,:“使不得,真是使不得!王老您这是折杀在下了,怎么能担得起大家如此隆重的迎接!”
我在心里暗暗叫苦,这老头还真是开明啊,也不嫌弃我身份低微,也不在意我这假天师混个天师名号的幌子。像他这种人物,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我的情况了。
“哈哈……小友,你当然当得起!就凭你求雨活人无数这一点,你就当得起,何况你的那些诗更是让我这老头子惊艳不已。走走走,别在大门口耽搁了,咱们进去详谈!”王院正拉着我的手,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那般热情。
“谢谢王老!诗会一别,甚是想念王老风采,今日前来就是为了拜会!”我感激地说道。
“来来来…,我带你参观我们县学!”王院正拉着我,开始介绍起来。
而那收了钱的阍人,此时看着我补王正带着参观县学,心里五味杂陈,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起来十分滑稽。我朝他微微点头,朝他使了个放心的眼神,他脸色才稍稍好过,见他明显松了一口气!
沿着中轴线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县学的核心建筑——明伦堂。
这里是举行开学典礼、讲学论道以及祭祀先师孔子的重要场所,平日里先生们也会在此讲学授业。
那明伦堂高大宏伟,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让它显得更加气势恢宏。
优质的木材搭建起坚固的主体,梁枋上绘着绚丽的彩画,在雨水的映衬下,色彩鲜艳夺目又不失典雅。
此时里面还有众多学子围坐聆听,伴随着那朗朗书声在堂内回荡在我们耳边,也能感受到儒家文化在这里的传承与弘扬。
“王老!这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我不由沉醉其中!由此可见我们县学在王老带领下,文风很是昌盛,此乃王老教化之功!”我忍不住感叹道。
哎!孰不知我们村想请个启蒙先生都难,可这县学如此规模真是云泥之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县学位于县城的中心地带,周围的建筑在烟雨中略显朦胧,唯有它,那古朴而庄重的建筑群清晰而醒目地矗立在文庙一侧,宛如一位历经岁月却依然矍铄的老者,沉默而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
县学的大门是典型的硬山顶式建筑,面阔三间。那青砖黛瓦在岁月的侵蚀下,颜色变得更深沉,仿佛沉淀了无数的故事。
大门上方,“平野县学”四个大字的匾额高悬着。这字体雄浑有力,每一笔都像是被注入了灵魂,宛如一位威严的长者,静静见证着无数学子的来来往往,审视着他们怀揣着梦想踏入这道门槛,又满载着希望或是失落离开。
门口的阍人神情严肃,尽职地把守着。其中一位阍人看到我们这群陌生人靠近县学门口,立刻上前,中气十足地喝道:“县学门口,闲杂人等不得围观!”
我心里暗暗叫苦,却又觉得有些好笑,这县学果然规矩森严。不过想想也是,这里是汇聚一方文化精英的地方,容不得半点亵渎。
我向前跨出一步,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抱拳行礼道:“在下周朔,曾经担任求雨的天师,上次诗会幸得与王院正结识,今日特来拜会,还请帮忙通传一声。”
说完,我不动声色地递过去十文钱,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现在身份低微,不过是凭借那求雨天师的幌子,想要办事还得靠这银钱开路,不然谁会把你放在眼里呢。
那阍人接过钱后,脸色稍稍缓和了些,道:“你们先在此处等候,我去通传一声,一般王院正不见外人的。”
我连忙抱拳致谢:“多谢!”然后目送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仪门内。
大门之后便是仪门,仪门与大门相比,精致了许多。门上的木雕、砖雕精美绝伦,花卉绽放得娇艳欲滴,人物故事仿佛要从砖石上走下来一般栩栩如生,每一处雕刻都寓意着吉祥与美好。
这些精美的装饰,凝聚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县学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肃穆。每逢重大仪式或重要官员视察,仪门才会敞开,以表隆重与尊敬。
就在我满心期待的时候,仪门缓缓打开,王院正带着一群学子出现在大门口。王院正身形有些佝偻,面容和蔼可亲,眼神中透着一股儒雅之气,让我不禁想起书中所描绘的儒雅之士。
他看到我们,爽朗地笑道:“小友,欢迎来到我们县学,真是春雨迎贵人啊!小子们,这位就是诗会上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周朔,周公子,而且他可是前段时间求雨成功的那位天师。虽说我们不语鬼神之事,但既然存在且他有本事能求雨成功,解了我们的旱灾危机,那真是功德无量啊。来……都来见过周公子!”
那群学子们,一个个眼神中带着好奇、疑惑等复杂的情绪,纷纷抱拳行礼:“见过周公子!”
我赶忙抱拳弯腰回礼,:“使不得,真是使不得!王老您这是折杀在下了,怎么能担得起大家如此隆重的迎接!”
我在心里暗暗叫苦,这老头还真是开明啊,也不嫌弃我身份低微,也不在意我这假天师混个天师名号的幌子。像他这种人物,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我的情况了。
“哈哈……小友,你当然当得起!就凭你求雨活人无数这一点,你就当得起,何况你的那些诗更是让我这老头子惊艳不已。走走走,别在大门口耽搁了,咱们进去详谈!”王院正拉着我的手,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那般热情。
“谢谢王老!诗会一别,甚是想念王老风采,今日前来就是为了拜会!”我感激地说道。
“来来来…,我带你参观我们县学!”王院正拉着我,开始介绍起来。
而那收了钱的阍人,此时看着我补王正带着参观县学,心里五味杂陈,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起来十分滑稽。我朝他微微点头,朝他使了个放心的眼神,他脸色才稍稍好过,见他明显松了一口气!
沿着中轴线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县学的核心建筑——明伦堂。
这里是举行开学典礼、讲学论道以及祭祀先师孔子的重要场所,平日里先生们也会在此讲学授业。
那明伦堂高大宏伟,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让它显得更加气势恢宏。
优质的木材搭建起坚固的主体,梁枋上绘着绚丽的彩画,在雨水的映衬下,色彩鲜艳夺目又不失典雅。
此时里面还有众多学子围坐聆听,伴随着那朗朗书声在堂内回荡在我们耳边,也能感受到儒家文化在这里的传承与弘扬。
“王老!这真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我不由沉醉其中!由此可见我们县学在王老带领下,文风很是昌盛,此乃王老教化之功!”我忍不住感叹道。
哎!孰不知我们村想请个启蒙先生都难,可这县学如此规模真是云泥之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550/11140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