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剪辫令

推荐阅读:耀世狂兵林北苏婉都市无敌战神林北神话版三国[综英美]第二人生在哥谭直播圈钱,榜一大哥大姐们就宠我!和霸总离婚后,他从不在意变求复婚战龙归来战龙归来林北苏婉牧者密续大造化剑主

    上回书说到,在重庆城朝天门码头附近的“同福茶馆”里,吕秀才正给众人朗读西王府新颁布的《倡剪辫令》。
    只见这位酸秀才站在案桌后,满脸悲愤,声音颤抖。
    ---
    西王府《倡剪辫令》
    一、清廷剃发令发布始末。
    满清顺治二年,摄政王多尔衮听信汉臣孙之獬的谗言,重新颁布《剃发诏》,明令:「今中外一家,若不划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旬日内尽行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
    其执行口号更为直白:「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此令强制汉人剃去四周头发,仅留头顶心一撮头发并结成辫子,名为「金钱鼠尾」,违者立即斩首。
    二、剃发令血腥的执行过程。
    满清顺治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五日,史可法坚守扬州,拒不执行剃发令。
    清豫亲王多铎攻破城池后,以「抗拒者屠」为借口,纵兵劫掠十日。
    八十万百姓惨遭杀戮,城中「满地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繁华的扬州瞬间沦为鬼域。
    满清顺治二年七月初四日起,嘉定士民侯峒曾、黄淳耀率领众人抵抗剃发令。
    清将李成栋围困嘉定城十日,破城后进行了三日屠杀,「刀声剨然,遍于远近」。
    此次屠杀致使两万余人死亡,河水都被染红;
    后来因义民再次起义反抗,清军又进行了两次屠杀,总计五万余人丧命,史称「嘉定三屠」。
    满清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一日至八月二十一日,江阴义民推举阎应元、陈明遇为首领,以「头可断,发不可剃」为誓言,抗击清军八十一天。
    城破后,清军屠城三日,死难者达十七万二千人,仅有五十三人藏于佛塔得以幸存。
    满清顺治六年十一月初,大同总兵姜镶反清复明,全城汉人拒绝剃发。
    清军围困大同城八个月,破城后进行了五日屠杀。
    清军以「割耳计数」来论功行赏,全城汉民几乎无一幸免,史载「白骨蔽野,百里无鸡鸣」。
    三、清廷剃发令的本质。
    嗟乎!剃发令的颁布,岂止是剃发,实乃剃去汉人之魂;易服令的推行,岂止是更换服饰,实乃改变华夏之魄!
    四、西王府颁布《倡剪辫令》的原因。
    如今倡导剪辫,并非效仿满清的暴行,而是有着两重公义:
    雪耻立身:头顶着猪尾巴般的辫子,宛如牛马一般。剪掉辫子便能昂首挺胸,恢复中华大丈夫的气概;不剪辫子者不得担任西王府官吏、参军入伍。
    革新自强:泰西各国之人留短发、着劲装,器械精良、政治清明。
    想要拯救中华,必须先革除陋习,学习他人精华,壮我华夏!
    结语:
    剃发带来的耻辱,甚于刀斧加身;革新大业,已然箭在弦上!
    愿我同胞速速剪断这象征奴役的辫子,振奋革新之心,如此则华夏盛世可期,汉唐雄风必将再度降临!
    ---
    吕秀才读完,茶馆内众人顿时泛起困惑、惊疑的情绪。
    这些事情谁都没听说过,但又被文中描述的那些惨烈杀戮吓住了。
    与钱掌柜一同坐在前排贵宾桌的煤炭行赵掌柜,摩挲着自己油光水滑的大辫子,向吕秀才咨询道:
    “秀才,你说这些都是真的?”
    吕秀才恨恨地回道:“赵掌柜,咱汉人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大明朝,都是留发的,这剃发结辫的风俗,向来是北面胡虏的习俗。”
    “原来我还心中疑惑,想不到竟有这般血腥的来由。”
    说完,吕秀才竟狂笑起来。
    “可笑我吕墨言二十年来发奋读书,以期金榜题名,可光宗耀祖。”
    “却未想是为虎作伥,认贼作父。以辱为耀,昧耻之甚也!”
    他突然站起来,踩在椅子上,还把一只脚踏在案桌,颇有气势地环视堂中众人一眼,对着大堂中的白姓伙计喊道:“老白,借把剪刀来。”
    那白姓伙计看着突然发疯的吕秀才,不敢拒绝,转到柜台,找了把剪刀递给他。
    吕秀才接过剪刀,依旧站在椅子上,一只脚踏在案桌上,红着眼环视堂中众人。
    “我吕墨言糊涂了二十多年,今日方如大梦初醒。”
    “扬州十日血不干,嘉定三屠骨尚温,吕某誓与清廷不共戴天。”
    说罢,伸手将头上的瓜皮帽猛掷于案桌上,把剪刀伸到脑后,“咔嚓咔嚓”几下,就将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剪了下来。
    他披头散发,颇有气势的将辫子丢给白姓伙计。
    “老白,麻烦拿到你们厨房炉灶里,烧了。”
    说完,竟然连报纸也不读了,从椅子上跳下来,拿起桌上的瓜皮帽,收拾东西,就要到衙门应募去了。
    赵掌柜连忙拉住这突然发疯的酸秀才。“秀才,你这报纸不读了,可送给我拿回家去细看?”
    吕秀才颇为爽快地回道:“赵掌柜拿去就是了。”
    看见赵掌柜喜滋滋地将报纸叠起,收入自己怀中。
    钱掌柜暗自懊悔自己心思迟钝,忙拉住了就要向外走的吕秀才。
    “秀才,你可还有多余的报纸,也送我一份。”
    方才还气势十足的吕秀才,似乎又恢复了平日里那副迂腐书呆子的模样,见钱掌柜问起,愣愣的回道:
    “钱掌柜,这报纸我就一份。你真想看的话,各个书肆都有卖的。也有报童当街叫卖,三分钱一份,便宜着呢。”
    说完,这酸秀才真就不读报纸了,走出茶馆,向官府衙门而去。
    堂中众人见这酸秀才突然发疯,指着他的背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白姓伙计手中还拿着秀才剪下的发辫,说这酸秀才早想去应募西王府的招募令了,只是一时抹不开面皮,今日借辫子的事情发作,不过是个由头而已。
    李屠夫说这酸秀才日子过得清苦,且如今西王府不办科举,再死读书也没前途。
    他有秀才的功名,到西王府去可以免试直接入职,不啻于一条出路。以后真不能再随便取笑这个酸秀才了。
    还有人说,这吕秀才看到如今西王府占据了整个四川,势力大盛,心思活泛起来了。
    更多的人,却是看着这突然发疯的酸秀才那决绝的背影,又看看自己和堂中众人脑后的辫子发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517/10980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