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破格
推荐阅读: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至尊神瞳凌峰苏琳、永恒武神、拳头灌铅,不服就干。、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开局被分手,我成名探后前女友后悔了、闪婚亿万大老公、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穿成三岁小暴君的娘?我直接摆烂、
重庆府,西军参谋部内,萧云骧、曾水源、彭玉麟、赖文光四位西军核心人物齐聚一堂。
“西王、曾长史、彭军师及各位同僚。”赖文光站在一张标满花花绿绿记号的四川省地图前,神色庄重,开始汇报工作。
“南面,如今我们已掌控秀山、酉阳、彭水、南川、泸州等地,这些地方皆处于四川与贵州、云南交界之处。”
“林启荣部在秀山川硐、茶峒的堡垒已修筑完毕,目前正于酉阳黔江构筑堡垒,以防备来自贵州松桃、湖南永绥(花垣)、湖北恩施方向的清军。”
“南面李开芳部在綦江安稳寨、叙永赤水营两处的堡垒也已完工,形成了针对贵州遵义、毕节方向的防御态势,现正伺机夺取叙州府(宜宾)。”
“东面夔州方向,叶芸来部在巫峡巴石镇和瞿塘关的堡垒均已建成,构建起对长江下游的防线。”
“北面,李秀成部夺取太平厅(万源)后,向西进发,攻克通江、巴州(巴中),目前正在围攻保宁府(阆中)。”
赖文光手持一根小竹条,指着地图,神情变得严肃。
“西面,林凤祥部仍在潼川府三台县与清廷四川署理巡抚岑毓英对峙。”
“目前岑毓英部清军已增至五万余人,而林旅长所部因编制未满,算上新招募的军士,仅有六七千人,战斗颇为吃力。”
萧云骧点点头,开口询问:“兵员招募情况如何?”
赖文光表情稍缓,继续汇报:“得益于土改政策的推行,以及民兵、自卫队、正规军三线建军制度的完善,招兵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各地已召集正规军七万余人。”
“加上各方主将自行招募的兵员,整个西军现已扩充至十三万人。”
言毕,赖文光示意参谋部的一名参谋,将几张纸分发给在座的几位核心人物。“这是参谋部对全军编制调整的建议,请西王定夺。”
萧云骧接过纸张,见参谋部建议将训练好的新兵,充实到西军各部。整个西军扩充为三个军、三个独立师及两个团。具体如下:
林凤祥第一旅扩编为第一军,下辖第一、二、三师;
李开芳第二旅扩编为第二军,下辖第四、五、六师;
李秀成第三旅扩编为第三军,下辖第七、八、九师;
驻守酉阳的林启荣部扩编为独立一师,下辖三个旅;
驻守夔州的叶芸来部扩编为独立二师,下辖三个旅;
攻城营扩编为攻城团,仍由周磊担任团长;
原亲卫团抽出一营,组建新的亲卫团,由刘昌林任团长;
另外两个营扩编为机动师,参谋部建议由陈玉成出任师长。
这些任命大多都在萧云骧的意料之中,实际上,多数是他与赖文光事先商议过的,唯有陈玉成的任命,他颇为踌躇。
毕竟陈玉成今年才十六岁。
见萧云骧神态,赖文光笑着解释:“此次各地征战,陈玉成率领的亲卫团作战迅猛、干脆,战果显着且耗时最短。这小子,有能力统领一个师。”
萧云骧又将目光投向彭玉麟。
彭玉麟身为西军军师,在西军制度里,师长这类高级将领的任命,需得到他、军师、参谋长三人的共同批准,萧云骧对他自然要给予充分尊重。
彭玉麟轻抚胡须,微笑道:
“这小子不仅善战,此次让他独立领军,我还发现他有不少优点。”
“其一,他热爱读书,尤其痴迷兵书。我巡视石柱县时偶遇他,才知道他行军途中都随身携带一箱书,时常翻阅。”
“西王,在这方面你可得多向他学习。”
彭玉麟话音刚落,参谋部里响起一阵轻轻的笑声。
萧云骧平日里也试图塑造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领导形象,可一旦翻开满是密密麻麻繁体字、通篇文言文的书本,就头晕目眩。
心里直犯嘀咕:老子上辈子读了二十多年书,如今都穿越了,还要读书?
那老子TM不是白穿越了?
读书?读个屁!
于是,西王不爱读书的事儿,在西军高层里传得人尽皆知。
不仅如此,他那毛笔字水平连蒙童都不如。
如今重庆府衙的官吏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工作疲惫时,就到隔壁小院去观赏西王亲手书写的“西王府”三字,看完便能心情愉悦一整天。
彭玉麟对此恨铁不成钢,常劝萧云骧换掉那几个丢人现眼的字。
萧云骧不仅不为所动,还特意委托工匠将这三个字制成匾额,挂在自家寒酸的西王府院门上。
每逢需要亲笔书写命令、书信之类,他就涎皮涎脸的找彭雪梅代写,脸皮之厚令人咋舌。
听到彭玉麟那略带无奈的劝谏,萧云骧笑嘻嘻地回应:“先生,光爱读书可不够。”
彭玉麟看着萧云骧满不在乎的模样,无奈摇头,继续说道:
“其二,他治军严谨,以身作则,西军的军规军纪,他总是带头遵守。”
“其三,他生活简朴,不讲究排场,与官兵们同甘共苦,故而深得下属信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西王、曾长史、彭军师及各位同僚。”赖文光站在一张标满花花绿绿记号的四川省地图前,神色庄重,开始汇报工作。
“南面,如今我们已掌控秀山、酉阳、彭水、南川、泸州等地,这些地方皆处于四川与贵州、云南交界之处。”
“林启荣部在秀山川硐、茶峒的堡垒已修筑完毕,目前正于酉阳黔江构筑堡垒,以防备来自贵州松桃、湖南永绥(花垣)、湖北恩施方向的清军。”
“南面李开芳部在綦江安稳寨、叙永赤水营两处的堡垒也已完工,形成了针对贵州遵义、毕节方向的防御态势,现正伺机夺取叙州府(宜宾)。”
“东面夔州方向,叶芸来部在巫峡巴石镇和瞿塘关的堡垒均已建成,构建起对长江下游的防线。”
“北面,李秀成部夺取太平厅(万源)后,向西进发,攻克通江、巴州(巴中),目前正在围攻保宁府(阆中)。”
赖文光手持一根小竹条,指着地图,神情变得严肃。
“西面,林凤祥部仍在潼川府三台县与清廷四川署理巡抚岑毓英对峙。”
“目前岑毓英部清军已增至五万余人,而林旅长所部因编制未满,算上新招募的军士,仅有六七千人,战斗颇为吃力。”
萧云骧点点头,开口询问:“兵员招募情况如何?”
赖文光表情稍缓,继续汇报:“得益于土改政策的推行,以及民兵、自卫队、正规军三线建军制度的完善,招兵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各地已召集正规军七万余人。”
“加上各方主将自行招募的兵员,整个西军现已扩充至十三万人。”
言毕,赖文光示意参谋部的一名参谋,将几张纸分发给在座的几位核心人物。“这是参谋部对全军编制调整的建议,请西王定夺。”
萧云骧接过纸张,见参谋部建议将训练好的新兵,充实到西军各部。整个西军扩充为三个军、三个独立师及两个团。具体如下:
林凤祥第一旅扩编为第一军,下辖第一、二、三师;
李开芳第二旅扩编为第二军,下辖第四、五、六师;
李秀成第三旅扩编为第三军,下辖第七、八、九师;
驻守酉阳的林启荣部扩编为独立一师,下辖三个旅;
驻守夔州的叶芸来部扩编为独立二师,下辖三个旅;
攻城营扩编为攻城团,仍由周磊担任团长;
原亲卫团抽出一营,组建新的亲卫团,由刘昌林任团长;
另外两个营扩编为机动师,参谋部建议由陈玉成出任师长。
这些任命大多都在萧云骧的意料之中,实际上,多数是他与赖文光事先商议过的,唯有陈玉成的任命,他颇为踌躇。
毕竟陈玉成今年才十六岁。
见萧云骧神态,赖文光笑着解释:“此次各地征战,陈玉成率领的亲卫团作战迅猛、干脆,战果显着且耗时最短。这小子,有能力统领一个师。”
萧云骧又将目光投向彭玉麟。
彭玉麟身为西军军师,在西军制度里,师长这类高级将领的任命,需得到他、军师、参谋长三人的共同批准,萧云骧对他自然要给予充分尊重。
彭玉麟轻抚胡须,微笑道:
“这小子不仅善战,此次让他独立领军,我还发现他有不少优点。”
“其一,他热爱读书,尤其痴迷兵书。我巡视石柱县时偶遇他,才知道他行军途中都随身携带一箱书,时常翻阅。”
“西王,在这方面你可得多向他学习。”
彭玉麟话音刚落,参谋部里响起一阵轻轻的笑声。
萧云骧平日里也试图塑造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领导形象,可一旦翻开满是密密麻麻繁体字、通篇文言文的书本,就头晕目眩。
心里直犯嘀咕:老子上辈子读了二十多年书,如今都穿越了,还要读书?
那老子TM不是白穿越了?
读书?读个屁!
于是,西王不爱读书的事儿,在西军高层里传得人尽皆知。
不仅如此,他那毛笔字水平连蒙童都不如。
如今重庆府衙的官吏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工作疲惫时,就到隔壁小院去观赏西王亲手书写的“西王府”三字,看完便能心情愉悦一整天。
彭玉麟对此恨铁不成钢,常劝萧云骧换掉那几个丢人现眼的字。
萧云骧不仅不为所动,还特意委托工匠将这三个字制成匾额,挂在自家寒酸的西王府院门上。
每逢需要亲笔书写命令、书信之类,他就涎皮涎脸的找彭雪梅代写,脸皮之厚令人咋舌。
听到彭玉麟那略带无奈的劝谏,萧云骧笑嘻嘻地回应:“先生,光爱读书可不够。”
彭玉麟看着萧云骧满不在乎的模样,无奈摇头,继续说道:
“其二,他治军严谨,以身作则,西军的军规军纪,他总是带头遵守。”
“其三,他生活简朴,不讲究排场,与官兵们同甘共苦,故而深得下属信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517/10978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