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虎毒不食子?

推荐阅读:梦境探险家篮球上帝奇遇未来重生宝瞳:商女的辉煌谜案追凶修仙大学本座吃定你了落花侠录太古丧种雄霸阴阳

    虎毒不食子?
    庄子外院。
    宋墨见到秦浩跟窦昭一同前来,连忙上前行礼。
    “见过秦王殿下,窦姑娘。”
    秦浩含笑道:“宋世子无需多礼。”
    窦昭却是冷哼一声,没个好脸色给宋墨,弄得宋墨一阵琢磨自己是哪里得罪这位未来秦王妃了。
    “宋世子,你托本王的事情,本王已经做到了,父皇恩典定国公府家眷徒千里,至于那位小世子,父皇也默许你将其带在身边养育。”
    宋墨闻言心底不由涌起一股悲愤,舅舅一心为国为民,结果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削官抄家,流放千里竟然成了恩典。
    “宋墨,我知道你心里不服,但你要明白,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在没有足够实力之前,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野性。”
    秦浩的话像是一记重锤砸在宋墨心口,慌忙下拜:“宋墨不敢,叩谢皇恩。”
    “这就对了,君臣有别,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位子,在这点上,本王与你其实没什么区别。”
    宋墨微微一愣神,随即就明白了秦浩这是在拉拢自己,不过他也无所谓,只要是能帮他救出舅舅,投靠谁都一样。
    “秦王殿下,宋墨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秦浩看着眼神坚毅的宋墨,叹息道:“你还是不死心。”
    “宋墨知道殿下为难,只求殿下指点一二,只要能保舅舅不死,宋墨肝脑涂地任凭差遣。”
    秦浩摇摇头:“罢了罢了,看在你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本王便再帮你一回,不过能否救定国公,还要看他的造化。”
    “父皇与定国公乃是从小的玩伴,情谊深厚,定国公离京剿匪时,父皇曾经将半把戒尺交给定国公,许诺上打昏君,下打谗臣,若是你能拿着这半把戒尺向父皇求情,说不定可以保住定国公一条性命。”
    宋墨心头一震,他记得舅舅的确经常对着半把戒尺发呆,却不知那半把戒尺还有如此渊源。
    “秦王殿下大恩大德,宋墨永世不忘。”
    “宋世子这是做什么,我可什么都没说。”
    从外院回来,窦昭有些疑惑的对秦浩道:“陛下真会因为半把戒尺就刀下留人?”
    “蒋梅荪靖海花了二十年,不得不让父皇怀疑他是否养寇自重,若是蒋梅荪一直拖着留一股海匪不剿灭,说不定父皇还不敢轻易动他,结果偏偏在父皇身体抱恙之际,定国军剿灭了海匪,不论是为了给太子铺路,还是为了防止定国军尾大不掉,蒋梅荪都必须落马。”
    “按照父皇的性格,若是蒋梅荪乖乖交出兵权,朝堂上没有人替他奔走,说不定还能保住一条性命,但凡蒋梅荪有结党的迹象,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你还让宋墨……”
    秦浩两手一摊:“若是将真相告诉宋墨,你觉得他会怎么做?给他一点希望,总好过他自寻死路。”
    “可给了希望,又让它破灭,岂不是更折磨人。”
    “那就不关我的事了,只要他能记住还我人情就行。”
    窦昭不吭声了,换做是别人,她可能会觉得秦浩这么做有点残忍,但是对宋墨嘛,一个触犯她逆鳞的人,活该!
    ……
    另外一边,秦浩跟窦昭走后,宋墨立马派人前往福庭军营寻找那半把戒尺,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四处活动,想要见舅舅一面,询问那半把戒尺在哪里。
    可惜蒋梅荪是被辑影卫押走的,邬阁老也是束手无策,就连太子也不敢插手。
    宋墨只好请邬阁老继续在朝堂上斡旋,自己则是想尽办法打探蒋梅荪的下落。
    终于,宋墨的好友云阳伯通过万皇后的关系,打探到朱建深已经下旨让辑影卫将蒋梅荪带去宫中问话,结果就在宋墨满心以为很快就能见到舅舅时,却发现去皇宫的轿子里面空无一人。
    宋墨立马有种不祥的预感,来到码头,看到有辑影卫把守,在云阳伯的协助下宋墨冲进船仓,却发现舅舅已经被人杀死,临死前手中还死死捏着那半把尺子。
    宋墨当场暴露,就跟疯了一样,要进皇宫讨个说法。
    然而,在皇城门外,却遇到了秦浩,宋墨依旧坚持硬闯,结果还没等他越过秦浩,就感觉后脖颈一麻,眼前一黑直接晕死过去。
    “把他带回去,等他什么时候清醒了再让他来见本王。”
    秦浩冷声对严朝卿说道。
    严朝卿连忙冲秦浩行礼:“多谢秦王殿下救命之恩。”
    随后就把宋墨扛了回去。
    不过这件事还是被大臣给捅到了朝堂上,不少大臣都主张对宋墨严加惩治。
    “陛下,宋墨不仅对辑影卫拔刀相向,还试图强闯宫门,其罪当诛,不斩不足以平民愤!”
    朱建深一时也有些为难,对蒋梅荪的死,他多多少少是心怀愧疚的。
    “英国公,你觉得呢?”
    原本朱建深觉得虎毒不食子,宋宜春作为宋墨的亲爹,总该替儿子求求情吧?
    结果,宋宜春却一副刚正不阿的模样:“陛下,这孽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臣不敢包庇,请陛下严惩。”
    朱建深当时都懵了,什么情况?这是亲爹该说的话吗?
    无奈,朱建深只好看向秦浩。
    秦浩会意:“父皇,儿臣以为宋墨虽有不妥行径,但其在定国军中屡立奇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杀了实在可惜,不如略施惩戒,既能让宋墨得到教训,也能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建深满意地点点头,刚要开口,却被宋宜春打断。
    “陛下,臣要参秦王殿下以权谋私,据臣所知,秦王殿下与宋墨私交甚密……”
    宋宜春心里是真狠啊,要不是秦浩坏了他的好事,让宋墨把硬闯宫门的罪名做实,就算宋墨有九条命都不够死的。
    朱建深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个老贼,虎毒尚且不食子,你居然还敢来污蔑我的儿子?
    “英国公慎言,秦王久居深宫,那宋墨八岁便去了福庭投军,从无交际,何来私交甚密之说?还不速速退下。”
    英国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触怒朱建深。
    其余朝臣见状自然明白朱建深的意思,纷纷站出来替秦浩跟宋墨求情。
    朱建深也就不痛不痒的罚了宋墨庭杖三十,禁足半年。
    宋墨清醒过来后,也冷静下来,知道现在做什么都是于事无补,心灰意冷之下,去皇宫领了罚,就回到家整日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
    还是在母亲蒋蕙荪的劝解下,宋墨才重新振作起来。
    由于母亲病重,宋墨也恰好借着这个机会,留在府里照顾母亲,不过自从舅舅蒋梅荪失势之后,父亲宋宜春对待母子俩的态度就肉眼可见的恶劣。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不平静,蒋梅荪虽然死了,但定国军还在,如今海匪已经被剿灭,定国军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毕竟这些年为了筹措定国军的粮饷,国库早已空虚。
    “陛下,臣以为如今靖海已成,实在没必要继续靡费粮饷,不如将定国军裁撤,空出军饷对付辽东力真部落。”
    庆王之所以对蒋梅荪恨之入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蒋梅荪的定国军占据了朝廷大量钱粮配额,导致给到他的钱粮就少了很多,造反哪有不花钱的?
    “陛下,万万不可,如今海匪摄于定国军威名,不敢再袭击福庭沿海,但只是躲到了更远的扶桑、暹罗、真腊一带,若是让这些海匪知晓定国军被裁撤,必然卷土重来,还望陛下三思啊。”
    一时间,朱建深也拿不定主意,忽然余光一瞥,发现秦浩竟然公然在朝堂上打瞌睡,顿时板起脸。
    “咳咳,秦王,你怎么看啊?”
    秦浩装作一副上课开小差被抓包的尴尬表情:“父皇,儿臣以为,两位御史说得都对,不如取个折中的方案,裁撤一部分定国军,但还是保留一部分以威慑剩余海匪。”
    朱建深眼珠一亮:“那你觉得裁撤多少人合适?”
    “儿臣以为,既然要节约粮饷,裁撤的人太少达不到目的,但是裁撤的人过多又影响定国军的战斗力,不如就从定国军中选七万青壮,其余全部裁撤,父皇觉得如何?”
    朱建深目光扫向朝堂上众多官员,心想:你们这些人吵来吵去,也拿不出个合适的方案来,还不如我儿子有见地。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同意秦浩给出的方案,只有庆王一党对这个方案不满意。
    而邬阁老对秦浩这个平时没什么存在感的闲散王爷,印象倒是有了不小的改观。
    “既然如此,那就让内阁赶紧出个章程,尽快派人去办吧。”
    下朝时,邬阁老特地走到秦浩跟前。
    “秦王殿下,这前往福庭裁军之人,您可有人选?”
    “邬阁老怕不是问错人了吧?此事应该是你们内阁商议才对。”秦浩对这种老狐狸始终保持着戒心,而且邬阁老可是铁杆的太子党,不可能因为他一次突出表现就改换门庭。
    邬阁老哈哈一笑:“秦王殿下这个裁撤的方案是您提出来的,自然要询问您的意见。”
    “邬阁老说笑了,我哪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邬阁老躬下身子,低声道:“秦王殿下,不如卖老夫个人情如何?”
    “邬阁老言重了。”秦浩假装沉吟片刻,随后含笑道。
    “此次裁军意味着八万人要丢掉饭碗,再加上定国公的死,定国军上下心里都窝着一团火,若是旁人去,恐怕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若是生出哗变,后果不堪设想,本王认为只一人能担此重任。”
    邬阁老再拜:“愿闻其详。”
    “宋墨。”
    “多谢秦王。”
    “邬阁老客气了。”
    二人相视而笑,心里都各自打着算盘,却又心照不宣。
    很快,朝廷裁军的旨意就下来了,宋墨一开始是不愿意去裁军的,那都是他生死相交的袍泽,现在让他去砸人家饭碗。
    邬阁老不慌不忙的道。
    “宋世子可想清楚了,此次裁军若是宋世子前往,才能将裁军的影响降到最低,若是换做其他人,万一闹出哗变,到时候朝廷派大军平叛,到时候死伤几何,宋世子就忍心眼睁睁看着昔日袍泽落得如此下场?”
    宋墨这才连夜前往福庭。
    ……
    与此同时,朱建深这天晚上在批改奏章时,忽然想到。
    “窦家续弦那个夫人丧期该过了吧?”
    身边的汪公公连忙回答:“回禀陛下,明日便过三个月,按照礼制窦昭已经可以婚聘了。”
    “嗯,那就尽快把事情给办了吧,浩儿也老大不小的了。”
    第二天一大早,窦世枢跟窦世英就在前厅等候,终于在辰时总算是把宣旨的汪公公给等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都察院留守窦世英之女窦昭,端庄淑惠,温婉贤良,才德兼备……”
    窦世枢见圣旨念完了,弟弟还没反应过来,赶紧催促他赶快接旨。
    “窦郎官,恭喜啊,到时候喜宴时可别忘了请咋家喝杯酒啊。”
    “汪公公能够大驾光临,窦府满门生辉,求之不得啊。”窦世枢满脸堆笑,之前因为王映雪的事情,窦昭婚期推迟,弄得他整日提心吊胆的,生怕到嘴的鸭子飞走了,现在圣旨下来,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皇帝赐婚,再加上新郎是秦王,自然马虎不得,而且朱建深似乎是急着要让秦浩跟窦昭完婚,婚期就定在一个月之后。不仅内务府忙得不可开交,礼部也是忙前忙后,窦世枢这个礼部郎官自然也少不了操劳。
    反倒是秦浩跟窦昭这两个主人公,反倒是成了最闲的人。
    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这天秦浩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迎亲队伍最前列,一路浩浩荡荡来到窦府门前。
    毕竟是秦王,窦家那些拦路的男宾都很给面子,也没有为难,很轻松就把秦浩放进了内院。
    一直到窦昭闺房门口,素心挡在门口。
    “秦王殿下,我们家表小姐说了,您得做一首催妆诗,做得好了才能进去呢。”
    秦浩沉吟片刻。
    “春云巧绣合欢裳,仙乐遥传绕画堂。
    宝镜初开眉黛浅,檀郎待月意惶惶。”
    趁着众人叫好,秦浩已经冲进了窦昭闺房。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487/12130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