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1072章 80年代的“网友”

第1072章 80年代的“网友”

推荐阅读:我在末世造小家东方神探九录三国之我是无名氏有请小师弟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认亲被赶?真千金靠玄学轰动世界我在异次元冒险星际提督的日常当军嫂的那些事儿还没毕业,系统非说我独断万古?

    80年代的“网友”
    开学之后,距离中考就只有四个月时间了,为了给秦浩和庄图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宋莹就连平时说话的音调都降低不少,平日里跟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事情,也能心平气和的去解决了。
    弄得街坊邻居都还以为她转性了,群众友好度直线上升,这要是在年底那会儿,估计先进工作者的称号非她莫属。
    黄玲则是默默提供后勤供应,总是变着法的做各种汤给二人补充营养。
    庄图南学习很刻苦,别人都在玩的时候,他总是关上门默默用功,而秦浩基本不怎么复习,上课也从来不做笔记,但是每回考试都是年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这对于此前一直接受“集体大于个人”教育的宋莹跟黄玲来说,完全就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些文章写得太好了,句子也美,故事也很好看。”宋莹只有初中毕业,说不出具体哪里好,这些文章给她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共鸣:原来在集体之外,我还是个人,有血有肉的人。
    黄玲也经常看得潸然泪下,知青、伤痕、诗歌,对于从大字报时代走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暑假期间,秦浩只在家里待了半个月,随后就前往江苏体育局报道,备战1980年的全国围棋锦标赛,上次秦浩是拿到了中国棋院的特别推荐,代表个人参赛。
    据说当时江苏体育局的领导得知秦浩是苏州人之后,郁闷得不行,把苏州棋院的领导叫过去狠狠骂了一顿。
    所以,这回秦浩刚放暑假,江苏体育局那边就不断给秦浩打电话,生怕他又代表个人参赛。
    对于秦浩这次参加围棋锦标赛,棉纺厂家属巷的街坊邻居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秦浩的新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激动。
    不出意外,秦浩再度拿下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这次战胜的对手不是聂卫平,而是一位同样年轻的选手,年仅20岁的刘小光。
    原本中国棋院还准备征召秦浩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却被秦浩以“学业繁忙”为由拒绝了。
    一个业余围棋比赛,其他国家参赛的要么是退役选手,要么压根就不是职业棋手,这样的比赛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关键是奖金也不高。
    国庆过后,新闻报道了中国棋手败走世界业余围棋大赛的消息,引起了一片哗然。
    “这些人也太水了吧?这个今村文明都76岁了,一群职业棋手还下不过一个76岁的老头,简直就是耻辱。”
    “也不能这么说吧,毕竟日本围棋确实很厉害。”
    “哼,厉害个球,一个业余比赛能说明什么,有能耐的让他们的职业棋手跟咱们的顶尖高手碰一碰。”
    “咳咳,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至今未尝一败。”
    “……那是以前,咱们最近不是冒出一个很厉害的小孩吗?叫什么来着……”
    “秦浩!”
    “没错,就是这小孩,连拿两届锦标赛冠军,还有全运会冠军,让他上没准能赢。”
    秦浩并不知道,由于这个世界业余围棋大赛他又涨了一波人气,依旧悠哉悠哉享受着80年代初的高中校园生活。
    最近教育局下达了一个文件,说是要在严禁校园操练的前提下,打破男女界限,让异性同学正常相处……
    对此,一中全体教职人员在开完会后都是满脸苦笑。
    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单一填鸭式教育和枯燥的题海战术让学生们身心俱疲,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情窦初开,原本严防死守还有漏网之鱼呢,这个时候“开闸放水”那不成了火上浇油?
    但是教育局的文件又不能不遵从,老师们只能选择一种笨办法:加强巡逻,一中校园里但凡是能藏两个人的地方,都要巡逻到位。
    就连庄超英所在的棉纺厂附中也不例外,经常要值班到很晚才回来。
    宋莹起初还有些担忧秦浩会不会“早恋”,林武峰一句话将她点醒。
    “浩子比他们同学至少要小三岁。”
    宋莹这才反应过来,秦浩比庄图南要小三岁,十二岁的小孩早什么恋?
    不得不说,老师们的严防死守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一中学生们刚刚燃起对异性渴望的小火苗,还没来得及多扑腾几下,就被扑灭。
    于是,很多学生选择以交笔友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双方通过报刊、杂志等,获得彼此的联系方式,几封信件交流过后,如果聊得下去,就可以发展为固定笔友。
    当然,也有“花心”的,秦浩的同桌就跟很多人维持着笔友关系,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写几封信,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大同小异。
    起初,秦浩是不打算交什么笔友的,直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地址。
    于是,秦浩尝试着给这个地址寄了一封信。
    一个礼拜后,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停在小院门口:“有一封署名:潇湘夜雨的信,是不是这儿?”
    “潇湘夜雨?哪有人叫这么奇怪的名字?”
    林栋哲嘲笑的话脱口而出,结果就看到秦浩上前接过了信封,还顺带横了他一眼,林栋哲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回到里屋,秦浩拆开信封,信纸上的字迹很娟秀,也很工整,应该是出自女孩子的手。
    女孩的笔名叫:木子,先是夸奖了秦浩的字迹好看,询问他是怎么练的,练了多久,然后又聊了一些关于诗歌、杂志的看法。
    “木子,姓李,又住在这里,应该是同一个人吧?”秦浩给对方回了一封信,然后打发林栋哲买张邮票寄出去,当然跑腿费是少不了的。
    接下来的几个礼拜,秦浩每周都会收到对方的来信,一开始聊的都还是一些艺术上的内容,渐渐地对方就开始聊一些关于生活上的问题。
    从对方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来看,应该就是“李佳”了。
    秦浩给对方的回信,在鼓励之余也会给她一些建议,久而久之,双方通信的频率也从每周一封变成每周三封。
    直到后来有一段时间,李佳忽然没了消息,就在秦浩疑惑之际,又收到对方一封信件,才知道李佳为什么会突然“断联”,她没钱买邮票了。
    根据李佳所说,她父母是上海去黑龙江的知青,在黑龙江结婚后生下了李佳和她的弟弟李文。李佳牙牙学语时,就先学会了上海话;家里买了收音机,收听最多的是越剧。
    前几年政策松动后,父母就把她送到了上海的爷爷奶奶家,但是那套只有二十平米的狭小逼仄又不隔音房子里,本来就挤了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堂妹五口人,她晚上只能睡在厨房里。
    秦浩没有用过多言语去安慰,而是分享了前几年的经历,随后又在信纸里夹了十张八分面值的邮票。
    林栋哲刚要出门寄信就被宋莹拦了下来,这么久了她也注意到了秦浩的异常举动,不过没得到秦浩的允许,她也一直没拆过秦浩的信件。
    “宋阿姨您不用担心,浩子只是交了个笔友而已,高中学习压力大,我们班很多人都交了笔友。”
    宋莹见被庄图南抓了包,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林栋哲的一句话瞬间缓解了她的尴尬。
    “图南哥,那你怎么没交笔友?”
    庄图南翻了个白眼,他现在哪有时间交笔友,拼了命的学也只能看到秦浩的背影,要是再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就真的像秦浩所说的,连他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一个礼拜后,秦浩再度收到了李佳的回信,连带着上次他寄过去的十张邮票全都原封不动的还了回来。
    此后,双方的信件往来频率又恢复到了每周一次。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487/12128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