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万事虽未俱备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以党项人的尿性,一见大宋自己残废了,怎么可能忍得住?!
    汴梁之战结束后不到半年,这伙没皮没脸的家伙就发动了进攻。
    西北人虽然彪悍,西军虽然也一直都是大宋最强的精锐,可惜此时已经元气大伤。
    二十万西军先是被调走一半随童贯北伐,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紧跟着又独立面对完颜粘罕的西路军,屡战屡败之下损失惨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忠勇的西北人还是竭尽全力,前后两次凑了近两万精锐去汴梁勤王。
    结果呢?
    一个子弟也没等得回来,等回来的只有朝廷抛弃西北的消息!
    可以说,党项人大举进攻的时候,整个西北能打的就只剩太原守军了。
    可惜,这些在八万金军面前誓死不降的汉子,就算加上轻微残疾的,也就勉强不过万人。
    如何对抗数万西夏大军?
    西北人的选择是全民皆兵!
    家家送子、户户出粮,节节抵抗、寸土必争!
    可精神没法子代替一切,多由新兵组成的新西军战斗力实在不足,各类军需物资也极度短缺,在交战中屡屡战败。
    到了靖康元年年底,太原城再次被围,只不过围城的换成了党项人。
    而且这一次,情况比上次还要糟糕得多。
    之前金军围城时,太原城内的各类物资还算充足,这次却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情况惨到什么程度呢?
    每张弓只有六支箭、两个人能分到一把刀、三个人有一面盾、十个人都凑不齐一套铠甲,绝大部分新兵都只能拿根棍子上阵......
    即便这样,太原城内,上到六十岁的苍头老者、下到十一二岁的半大娃娃,全都站上了城头!
    西夏军狂攻三日,城内粮尽,蛇虫鼠蚁全部尽绝。
    西夏军再攻三日,北城墙失守,王禀率最后兵力反攻,太原城摇摇欲坠......
    就在这最后的时刻,武家军出现了!
    犹如神兵天降,岳飞、杨嗣业率一千骑自杀党项中军大纛,武松率两千悍卒下马结阵、一往无前。
    城外西夏军大乱,正在攻城的士兵纷纷逃亡。
    王禀父子趁机率部杀出,内外夹击之下大败敌军,太原之围遂解。
    那一战,还真不是武从文故意拖到最后才出手的。
    汴梁之战固然大获全胜,武家军自己也是伤亡惨重,加上河北新军,也就只剩两万来人,骑兵更是只有不到一千五百!
    河北之地要收复吧?
    燕京一线要重建防线吧?
    两万人够个屁用!
    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半年,可黄河两岸数百万灾民要吃饭,更要保证春耕,武从文哪有多余的粮食扩军?
    这四千人是他东挪西凑了很久才聚集起的部队,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武家军的到来,不仅仅解了太原之围,还带来了大批兵器铠甲,和不算太多的粮食。
    这些正是西北最缺的东西,不由得让各级文武大为感动。
    不过他们心中同时却又不免惴惴,因为担心对方会赖着不走。
    可领军的武松却惭愧的表示,自己必须立即率部撤回,接下来的仗只能西军自己打了。
    张孝纯和王禀闻言,顿时惊疑不定。
    党项人虽退,但仍然占据了大片西北土地,凭如今西军自己的力量,很难将他们彻底赶出去。
    再者,他们也不相信对方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插手西北!
    武松看出他们疑惑,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信是武从文亲笔写的,那手烂得不堪入目的字儿别人也模仿不了。
    他在信中先表明了自己的动机:
    西北也是汉土,抵御外辱义不容辞!
    然后又解释了自己的难处:
    河北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己只能北上燕京,在那里重建防线,不让女真人再次南下,所以对太原的帮助就只有眼下这些了。
    不过他也在信中承诺:
    自己以后还会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主要是兵器方面,实在是武家军自己也极度缺粮。
    见对方看完信后默然无语,武松苦笑着补充道:“如今国家危难,各方都很艰难,这点儿粮食还是我大哥从送往燕京的补给里硬挤出来的,诸位莫要嫌少!”
    张孝纯和王禀等人哪会嫌弃,所有人都感激得热泪盈眶。
    汴梁和太原之间的交情,就此建立。
    后来武从文也没有食言,大批武器铠甲源源不断的送入壶关。
    正是在这些的支持下,西北人才能在两年之内将西夏人彻底赶了出去。
    而两家的关系也因此越来越好,以至于达到今天这种地步。
    没有这个打底,就算武从文自恃武功天下无敌,自己敢来,他也不敢把闺女儿子也带来啊!
    对于武从文只给武器不给粮草,西北人也很理解。
    战乱过后,什么最难恢复?
    不是商业、不是手工业,甚至不是城市的繁华,而是农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465/88975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