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看不透他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江南打仗了,死尸遍地。
    那些城门口的尸体堆积如山,百姓哀嚎遍野。
    朱元璋心痛,朱允熥更心痛。
    没办法的办法。
    为了救燕王,朱允熥别无他策。
    这场战乱,会给江南的百姓带来莫大冤屈。
    死伤那么多人,没有谁比朱允熥更加心痛。
    而这一切,都是宁王的罪过。
    他已安排暗卫传旨,令江南外围的诸多总兵,前往江南附近,一方面阻断瓦剌和鞑靼退路,一方面断其水源和粮草,逼他们和朱权决一死战。
    每天都有战报传来。
    庆幸的是,朱棣已经和马赫然的人会合了。
    马将军已经被派到瓦剌后方去了,只是留下两千人原地待命,军中所留的粮草,就是给朱棣准备的。
    刘璟和李进把中书省的情况给朱允熥汇报了一下。
    现在有二十多路兵马靠近江南。
    瓦剌、鞑靼的后方,十七个总兵携九万人,在蛮夷的退路设置连营。
    朱权手中兵马不断增长,已达四十八万。
    可惜的是,临时凑人数,没经过任何训练,人数再多,也不适合打仗,看到蛮夷就会尿裤子。
    可以说,朱权这一战,必败无疑。
    “你们两个想想,朱权一旦败逃,会走哪条路。”
    李进和刘璟二人可不敢随便乱说。
    这是军机大事。
    说从哪儿逃,朝廷肯定会派兵去拦截,如果普通了,那他们俩不是有罪么。
    “随便说说,朕不加罪你们。”
    刘璟说:“陛下,这太难预料了,江南有七个省,城池数量众多,宁王的势力遍布江南,他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逃走。”
    恐怕朱权不会走陆路。
    他走陆路,就时刻有被包围的危险。
    而且,朱权要跑,绝不会带大队人马离开。
    兵马多,离开江南,从哪儿调集粮草呢。
    现在是开战的时候,各地城池都戒严了,他想去哪儿都去不了。
    要么,留在江南做困兽之斗,要么,从水路离开。
    江南东临大海,大明的船是天下之最,大部分战船又集中在江南海域。
    所以,这家伙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从海上逃走。
    去高丽,去倭国,都可以。
    而这恰恰是朱允熥鞭长莫及的地方。
    因为江南沿海城池,都在宁王的掌控之中。
    他想什么时候跑都可以,朱允熥现在可来不及征兵去防御。
    可叹呐,大明水军现在几乎都是宁王的马前卒。
    “李进,时刻留意战报,并给马赫然、王邵传命,只可断瓦剌和鞑靼的后路,不可追击,更不可正面与之交战。”
    沉默寡言的李进听的迷糊:“陛下,这两股势力已成瓮中之鳖,咱们正好可以歼灭他们。”
    “歼灭?你说的对,他们跑不了了,可是歼灭之后呢?这天大的仇恨,会让瓦剌和鞑靼的大汗世代记住咱们,战争将永远不会停息,边境永无宁日。”
    “陛下的意思是?”
    “朕没什么意思,朕不但不会灭他们,还会给他们放行。你一向不爱说话,还是继续保持吧。”
    李进汗颜的点点头。
    他离开御书房后,转身就把情况告诉了朱元璋。
    对孙儿一石三鸟之计,朱元璋万般敬佩。
    他也以为朱允熥会把瓦剌和鞑靼的人马全部消灭。
    毕竟现在是这两方势力最艰难的时候,甚至比朱权还要艰难。
    此时马赫然与王邵的兵马属于以逸待劳,灭蛮子可不要太轻松,哪怕不打,从外围困住他们也可以歼灭。
    怎么偏偏朱允熥还想放走这些人呢。
    “他到底在想什么……”
    大明建国前后,瓦剌和鞑靼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境内百姓深受其害,洪武年间,朱元璋派遣很多开国将领去打这两个部落,流血牺牲是不必说了,每一战都可谓浴血。
    每一战惨胜,他是恨透了这两个部落。
    “朱允熥啊,你到底想干什么。”
    一时,他是无法理解朱允熥的做法。
    放任这两个部落进江南的人是朱允熥,若在放他们离开,那天下人人都会说朱允熥是个昏君了。
    过去看朱允熥,以为他很明智,怎么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做的这么愚蠢呢。
    难道就因为朱允熥娶了一个鞑靼公主么。
    即便他是为了一个女人才这样,那对待鞑靼又干嘛要一视同仁呢。
    ……
    江南硝烟不断,朱权穷途末路。
    手中几十万人死伤殆尽。
    他携残部数千人到了临海区域,粮草是够的,但将士们的心气已经没了。
    灰头土脸的朱权,好几次想哭,甚至要自刎,都被谋士解士仁给拦了下来。
    解谋士说,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以去高丽,高丽和大明的关系一向不错,朱允文的母亲就是高丽的公主。
    朱允熥杀了朱允文母亲,凭此一条,朱权就能稳稳当当的去高丽当座上宾,他可以对高丽王说,他是为了朱允文母亲之死,愤愤不平,才和朝廷对抗的,这样的话,高丽王必不会亏待他。
    登船后,朱权看着岸边远处的城池,人都麻了。
    解士仁安慰道:“王爷,不必气馁,成大事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年的楚霸王项羽就是志气不高,所以才乌江自刎。而刘邦数次兵败,依然坚强。只要您还在,咱们早晚会杀回来,夺回大明天下。”
    “呵,是么,本王还有机会回来么。”
    “一定有,学生会终身辅佐您,以报答王爷的知遇之恩。”
    朱权抬头看天,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叫:“啊啊啊啊!!!——朱允熥!本王发誓!一定要杀了你!一定!!”
    ……
    在朱允熥的命令下,瓦剌和鞑靼率残部离开江南,退出关外。
    燕王朱棣则带两万人抵达应天,随后,他在应天城外下马,只带三个儿子和麾下将军进城,要觐见皇帝。
    没成想,朱允熥亲自来接,一直带着銮驾到城门口处。
    朱棣诚惶诚恐,急忙下马,他给朱允熥跪下了。
    “皇上。”
    “皇叔请起,这一路,你辛苦了。朕已在宫中设宴,备下美酒,为皇叔接风洗尘。”
    朱高煦与朱高燧警惕的看了彼此一眼。
    他们对朱允熥依然不相信。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378/10460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