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问九卿 > 第106章 莲子心

第106章 莲子心

推荐阅读: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巫师从修驴蹄开始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择日走红诸天之百味人生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横扫京圈:闺女,你爸什么身份?数码宝贝入侵美漫景区工资三百块,古人干的很痛快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

    雨打竹林声声慢。
    薛绥轻摇团扇立在檐下,隔着水面看对岸太子与端王对弈的听雨轩里,朦胧的灯火……
    锦书轻手轻脚,将一件云缎氅子,披在她肩头,低声细语。
    “姑娘当众让四姑娘没脸,听说她气得很了,方才在王妃跟前哭昏过去,王妃忙传了医馆的人来,说是胎气不稳……”
    薛绥伸手,接住檐角垂落的雨丝。
    凉意沁入掌心。
    她缓缓道:“我从前怜悯她腹中孩儿无辜,不曾过分为难。她却不把孩儿当一回事,四处招摇,那我便只能再帮衬她一把了。”
    锦书嘴唇微微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咽回去。
    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响。
    锦书道:“外头风大,姑娘回屋再说吧。”
    不待薛绥点头,她压低声音,“咱们院子附近,端王安排了不少暗哨。”
    薛绥目不斜视地走过回廊,又听锦书道:“柳上烟归的后院有一道九曲回廊,直通‘海棠风横’。那个院子,今夜住的是太子殿下……”
    薛绥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浅笑。
    一扭头,便见梅如晦执伞,从院外的小径匆匆经过。
    这位太子宾客,素日里最为谨慎。
    这般冒雨疾行,怕是……
    薛绥目光微微一闪,唤道:“梅大人。”
    梅如晦远远站定,就着伞,朝她微微一揖。
    “见过平安夫人。”
    薛绥笑道:“雨下大了,梅大人不如进屋稍躲片刻?”
    梅如晦望了望天,笑着说道:“这雨怕是不会停了。老夫急着去给太子殿下送伞。再不去,只怕雨越来越大,误了大事。”
    薛绥微微一笑。
    “那梅大人仔细些,下雨路滑,小心摔倒。”
    -
    听雨轩。
    李肇慢慢倚靠软枕,懒洋洋地捻起黑子。
    身侧的紫铜镂花炉上,煮着一壶绵滑清甜的莲心茶,袅袅清香,悠悠飘散……
    黑白棋子交错落下,在棋盘发出泠泠脆响。
    李肇一笑,“皇兄棋艺大进啊。”
    李桓的声音,在雨滴声里,显得有些缥缈,
    “太子这般棋路,倒让为兄想起十年前,星罗使者入京时,你我在大殿上那一局。太子年方十岁,便已初露锋芒,棋风凌厉得很……”
    “皇兄过奖了。”李肇轻笑一声,“那时孤年少轻狂,为了得到那一副象牙玉的棋子,不顾皇家体面,当众挑衅皇……”
    李桓心头猛地一跳,眉头皱起。
    “太子喜爱象牙玉棋,为何把棋赠予为兄?”
    李肇眉头一扬,说道:“皇父训骂,我不得不赠。”
    他说得云淡风轻,李桓却突然想起,当年来福公公端来棋子时的模样,神色拘谨,脚步匆匆,还特意叮嘱他收好,莫要辜负陛下的心意。
    “早知如此,为兄当年便不该收下如此厚礼……”
    李肇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语气淡淡。
    “那时孩童心性。如今孤早长大了,怎会在意一副棋子?”
    因为如今要的更多了吗?
    李桓心中暗自思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妙手!着实精彩。”他话锋一转,看着棋盘上的局势,淡淡笑道:“这一招双飞燕,太子用得极为高明。”
    竹帘微卷,透出一袖凉风。
    李肇指尖抚过茶盏,用黑子轻叩棋盘。
    “孤若并非边角求活,而是直取中腹呢?”
    李桓执白子的手,顿在半空,眉头微微一皱。
    一室沉寂。
    鎏金狻猊炉里,漏出一线香灰。
    风雨更大了,檐角的铜铃发出轻轻脆响。
    屏风后,传来阿吉压低的声音。
    “殿下,王妃说在听雨轩备了宵夜,请平安夫人过来叙话用膳,可平安夫人那头说身子不好,便不来了。王妃问殿下,可要与太子殿下用些?还说在轩中设了琴案,可为二位殿下助兴……”
    “好。”
    棋子“啪”地落入棋奁。
    李桓看着李肇眼底的幽光,轻笑道。
    “这局为兄认输。”
    李肇忽然轻笑一声:“皇兄提及当年,不知可还记得,先帝在世时,赐给孤的阴阳玉连环?”
    李桓看他眸底有掩不住的讥诮,心下微微一沉。
    他当然记得。
    那对阴阳玉环,一环套一环,是星罗国进贡的好物。
    那时候先帝考验几个皇孙,问哪一个可以解开,结果是年仅四岁的李肇解开了。
    先帝将玉连环赐予他,一声声赞不绝口,满是对嫡皇孙的期许……
    李肇九岁那年,星罗使者再次上京,提及旧事,崇昭帝让李肇捧玉连环上殿展示。
    后来,李桓从使臣手里接回玉连环时,不慎将其滑落,致环扣碎裂……
    那时李肇年岁小,气急败坏,当场痛骂。
    说那是皇爷爷留给他的,他素来珍惜……
    李桓再三低头道歉,太子仍是不依不饶,引来臣公和使臣尴尬。
    事后,皇帝罚太子去普济寺,静思己过——
    李桓思及往昔,沉默良久方才满脸愧疚地说道:“看来为兄与太子之间,正如那玉连环,有太多解不开的结。这才导致外间流言蜚语不断,说你我兄弟不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315/10162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