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反盗墓:国宝专案组 > 第15章 赌王之墓(一)

第15章 赌王之墓(一)

推荐阅读:刚得词条系统,养父把我赶出家门透视医王面壁者,但元婴期重生,把继兄死对头撩吻到脸红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不正经修仙生存指南穿成恶毒表姑娘,五个男主沦陷了和渣男小叔叔的游戏日常诱色撩人,偏执男主嗜我如命小雌性超软,超S雄性为她打破头

    哦,唐诗?
    齐师傅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
    你的领域啊,徒弟。
    毫不谦虚的说,我们文物侦查警,占个“文”字,也算是公安队伍里罕见的“文官”。出于工作原因,我们每天看的是唐诗宋词,品的是明清皇瓷,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国宝兴亡过手,并非不懂细嗅蔷薇的莽夫。
    每个文物侦查警也都有自己的绝活儿。我不知道齐师傅的老底,但我主攻诗文字画方向,早年我在警校就熟读《全唐诗》卷,李白留存于世的每一首诗歌,我倒背如流。
    如果说一扇门对应李白的一首诗,再关联一个唐代地名,如此复杂的三重谜底,也根本难不倒我。
    “壶口”是黄河壶口,对应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位于今山西临汾与陕西延安之间。
    “沉香”是沉香亭,对应李白《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坐落于今西安兴庆宫遗址。
    “太白”是太白峰,对应李白《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关联今陕西秦岭地区。
    “华池”是华池县,对应李白《酬崔五郎中》——“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关联今华阳市华池县。
    “陇首”是唐代陇州,对应李白《古风五十九》第二十二首——“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关联今甘肃清水与陕西宝鸡,及黄土高原南部。
    “临洮”是临洮县,对应李白《白马篇》——“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奔逃”,关联今甘肃定西。
    “夜郎”是夜郎国,对应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关联今西南地区云贵两省交界。
    “蜀道”是唐长安入成都平原的古蜀道,对应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姑且关联今四川。
    “玉门”是玉门关,对应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联今甘肃敦煌。
    “函谷”是“函谷关”,对应李白《闻李太尉......崔侍御十九韵》——“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意在斩巨鳌,何论脍长鲸”,关联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
    以上地名都很好猜。只有“华池”一词,让我犹豫了很久。
    虽说唐代庆州确实下辖华池县,但如果直接关联它,我认为太牵强。毕竟诗中“华池”也可能只是形容王母瑶池的泛泛之词,说不定要定位到青藏昆仑山去。但齐师傅说你不用纠结,这道题既然能蒙出答案那就写上,咱总不能空着吧。
    趁我们背诗的功夫,考古队也终于显露他们的专业性,又破译出石壁上一大段话,大概意思是这位唐朝户主的祖父生活在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确实与李白等盛唐诗人有过交游,且李白对其祖父有恩。
    所以,这位户主才要修这么一座以“棋”为主题的海底墓,特意取用了李白诗里各个地名,为每扇石门命名。
    “但我们暂时看不出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祖父又到底为什么要感谢李白,甚至三代人念念不忘,连墓志中也要铭刻恩人的姓名。”一名考古队员手指着墙,说这些石壁文还需要请专家到场,深入破译。
    “行,先保护好这些石壁吧。”我简单吩咐道。
    我们这趟下海,匆匆忙忙,被吸进海底更是猝不及防。谁都没有带任何文物保护工具和材料,进入墓穴也是迫不得已。我们必须尽可能减少手电筒光照和呼出气体,最快速度找到线索离开天井,不能在此停留太久,否则会加快文物氧化。
    大家都点点头,表示同意。不久,我们也顺利找到了石壁下半截后续。
    不过这一回,考古队人人愁眉苦脸地看了半天,也没看出结果。
    这位户主似乎很喜欢卖关子。关于他祖父与李白交游的具体事情,他没有直接写明来龙去脉或树碑立传,而是通过一幅壁画告诉我们缘由:
    下棋。
    壁画上面,又是两个人在下棋。
    可这一次,不单单有二人对弈和中间一副棋盘,周围也聚集了许多看客。有的凝神观看,胡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有的捧腹大笑,眼角笑纹裂如菊花细瓣;有的轻摇折扇,嘴角含笑,还有半大孩童,从人堆里好奇地钻出脑袋,瞪大眼睛,踮起脚尖。
    “观棋不语,才是真君子。这些看客怎么这么没素质?”师傅啧一声,说在唐朝,围棋好歹也算是一种大众游戏,雅俗共赏,怎么会聚集一堆不懂规矩的看客?
    考古队员们又努努力,通过石壁上面残缺不全的只言片语,拼凑出画面大意:当年李白曾帮这位户主的祖父下过一盘棋,救了他祖父一命。还送他祖父一首与棋有关的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16/9380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