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料敌从宽
推荐阅读:修真小妖、超级盗版碟、孬魔邪圣、那一年我来到了群侠时代、山间有水、化书、热血国术、宠女肖瑶、Boss凶猛:老公,领证吧、最强妖孽特种兵王、
帝京,蓬莱池的湖畔,四个人缓步而行。
这四个人正是秦李联盟的核心人物,相当于以齐玄素为首的道门六人。
不过说是六人,其实张月鹿有点勉强,她更多是一个串联起其他人的线索人物,严格来说应该是五人才对。
四人分别是:大玄皇帝秦权殊、理学大祭酒程太渊、国师李长庚,以及清微真人李无垢。
今天的国师格外沉默。
江南一战,虽不能说是大败而归,但也是无功而返,拿不下江南道府,就没有转机,反而是齐玄素拿下了地肺山,拔掉了一颗关键的钉子,已经初步整合内部,长此以往下去,形势不容乐观。
其实不仅国师知道,其他三人也都心知肚明。
不过三个人表现出来的态度又各不相同。
程太渊城府深沉,没有明显的喜怒,只是眉宇间略有几分凝重。
秦权殊表情平静,胸有激雷而面如静湖,不过如此。
唯有清微真人最是轻松,大有事不关己之意。
四个人四个态度,让人玩味。
最终还是秦权殊打破了沉默:“上次与齐玄素见面,我感触颇深,这位道门新任大掌教其志不小,放下豪言,要与我在帝京相见。不瞒诸位,我是有些灰心丧气的,甚至不奢望还能见到紫霄宫。”
如果小殷在这里,高低要跟上一句——等献俘告庙的时候你就能见到紫霄宫了,你就是最大的俘虏。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像小殷这样无法无天。
话说回来,小殷注定做不了圣天子,她虽然不管事,但她素质低啊,连打带骂,在朝堂上公然殴打“众正”是她能干出来的事情,连廷杖都省了,还算什么圣天子。
秦权殊的这番话当然不能随便乱说,哪怕在中高层面前说这样的话,也是极为伤士气的,不过四人都是核心决策层,就无所谓这些了。
另外三人不会因为单纯的话语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一番话就灰心丧气,也不会因为一番话就慷慨激昂。在这种情况下,实话实话反而是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
齐玄素占据优势的确是客观事实。
程太渊说道:“齐玄素有进取之心,可江南的正一道却未必如此,江南繁华,是个安乐窝。江南人愿意为了守住这个安乐窝拼命,可离开安乐窝去其他地方拼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自古以来,南下者多,北伐者少。”
清微真人插话道:“大祭酒不要忘了,齐玄素手中不仅有正一道,还有全真道,西域和大部分狭义上的中原地区,都在全真道的势力范围内。齐玄素要北伐,必然是兵分两路。正如当年武侯所定战略,一路将湖州之军以向芦州,一路率蜀州之众出于秦川,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当年有白衣渡江,拿下古荆州,今日就连江南都在人家手中,又有何江可渡?”
程太渊淡淡说道:“世道到底不一样了,战场决战早已不局限于陆上兵力,胜负还要看空中舰队,齐玄素的舰队数量要少于我们,防守尚可一战,进攻则远远不足。”
清微真人说道:“料敌向来从宽。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也。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几个‘勿’字,恐怕大祭酒都犯了。”
秦权殊打断两人的辩论:“好了,我们今天不是来讨论这个问题的。”
程太渊和清微真人这才各自住口不言。
秦权殊又道:“国师为何一言不发?”
国师说道:“至清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料敌从宽,御敌从严。我们上一次的推演,认为齐玄素打不下地肺山,因为佛门会出手。结果呢,西道门的澹台震霄出手挡住了空王,齐玄素成功打下地肺山,姚令身死,我们为了避免被齐玄素回师夹击,不得不从江南撤军。说到底,我们没有从宽,而是想当然,以辩说为必然,焉能不败?”
皇帝沉默了。
他们不是没有考虑到西道门的立场,他们的确想到了西道门会站队齐玄素,可他们没有想到西道门如此果决,开局就把赌注全部押了上去,而不是观望一二。
当时他们也有过讨论,最终还是认为西道门不会这么快下场,这个结论没有切实的支撑,这就是以辩说为必然了。
国师接着说道:“有一就有二,既然西道门已经下场,那就肯定不会半途而废,如果齐玄素不是两路大军,而是三路大军,那又当如何?”
秦权殊终于皱了下眉头:“国师的意思是还有一路大军会从海上来。”
程太渊道:“且不论西道门能否摆脱蒸汽福音的牵制,就算西道门铁了心要配合齐玄素出兵,从南大陆到中原,飞行半径过长,必然需要中途补给之地,只有罗娑洲最为合适。从地形上来看,我们有凤麟洲作为屏障,只要依托凤麟洲和新罗半岛进行防御,以逸待劳,西道门的大军恐怕不足为虑。”
清微真人似乎与程太渊十分不对付,紧接着开口道:“‘恐怕’二字十分不妥,本质上还是以辩说为必然,如果凤麟洲守不住呢?”
这四个人正是秦李联盟的核心人物,相当于以齐玄素为首的道门六人。
不过说是六人,其实张月鹿有点勉强,她更多是一个串联起其他人的线索人物,严格来说应该是五人才对。
四人分别是:大玄皇帝秦权殊、理学大祭酒程太渊、国师李长庚,以及清微真人李无垢。
今天的国师格外沉默。
江南一战,虽不能说是大败而归,但也是无功而返,拿不下江南道府,就没有转机,反而是齐玄素拿下了地肺山,拔掉了一颗关键的钉子,已经初步整合内部,长此以往下去,形势不容乐观。
其实不仅国师知道,其他三人也都心知肚明。
不过三个人表现出来的态度又各不相同。
程太渊城府深沉,没有明显的喜怒,只是眉宇间略有几分凝重。
秦权殊表情平静,胸有激雷而面如静湖,不过如此。
唯有清微真人最是轻松,大有事不关己之意。
四个人四个态度,让人玩味。
最终还是秦权殊打破了沉默:“上次与齐玄素见面,我感触颇深,这位道门新任大掌教其志不小,放下豪言,要与我在帝京相见。不瞒诸位,我是有些灰心丧气的,甚至不奢望还能见到紫霄宫。”
如果小殷在这里,高低要跟上一句——等献俘告庙的时候你就能见到紫霄宫了,你就是最大的俘虏。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像小殷这样无法无天。
话说回来,小殷注定做不了圣天子,她虽然不管事,但她素质低啊,连打带骂,在朝堂上公然殴打“众正”是她能干出来的事情,连廷杖都省了,还算什么圣天子。
秦权殊的这番话当然不能随便乱说,哪怕在中高层面前说这样的话,也是极为伤士气的,不过四人都是核心决策层,就无所谓这些了。
另外三人不会因为单纯的话语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一番话就灰心丧气,也不会因为一番话就慷慨激昂。在这种情况下,实话实话反而是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
齐玄素占据优势的确是客观事实。
程太渊说道:“齐玄素有进取之心,可江南的正一道却未必如此,江南繁华,是个安乐窝。江南人愿意为了守住这个安乐窝拼命,可离开安乐窝去其他地方拼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自古以来,南下者多,北伐者少。”
清微真人插话道:“大祭酒不要忘了,齐玄素手中不仅有正一道,还有全真道,西域和大部分狭义上的中原地区,都在全真道的势力范围内。齐玄素要北伐,必然是兵分两路。正如当年武侯所定战略,一路将湖州之军以向芦州,一路率蜀州之众出于秦川,到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当年有白衣渡江,拿下古荆州,今日就连江南都在人家手中,又有何江可渡?”
程太渊淡淡说道:“世道到底不一样了,战场决战早已不局限于陆上兵力,胜负还要看空中舰队,齐玄素的舰队数量要少于我们,防守尚可一战,进攻则远远不足。”
清微真人说道:“料敌向来从宽。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也。我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几个‘勿’字,恐怕大祭酒都犯了。”
秦权殊打断两人的辩论:“好了,我们今天不是来讨论这个问题的。”
程太渊和清微真人这才各自住口不言。
秦权殊又道:“国师为何一言不发?”
国师说道:“至清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料敌从宽,御敌从严。我们上一次的推演,认为齐玄素打不下地肺山,因为佛门会出手。结果呢,西道门的澹台震霄出手挡住了空王,齐玄素成功打下地肺山,姚令身死,我们为了避免被齐玄素回师夹击,不得不从江南撤军。说到底,我们没有从宽,而是想当然,以辩说为必然,焉能不败?”
皇帝沉默了。
他们不是没有考虑到西道门的立场,他们的确想到了西道门会站队齐玄素,可他们没有想到西道门如此果决,开局就把赌注全部押了上去,而不是观望一二。
当时他们也有过讨论,最终还是认为西道门不会这么快下场,这个结论没有切实的支撑,这就是以辩说为必然了。
国师接着说道:“有一就有二,既然西道门已经下场,那就肯定不会半途而废,如果齐玄素不是两路大军,而是三路大军,那又当如何?”
秦权殊终于皱了下眉头:“国师的意思是还有一路大军会从海上来。”
程太渊道:“且不论西道门能否摆脱蒸汽福音的牵制,就算西道门铁了心要配合齐玄素出兵,从南大陆到中原,飞行半径过长,必然需要中途补给之地,只有罗娑洲最为合适。从地形上来看,我们有凤麟洲作为屏障,只要依托凤麟洲和新罗半岛进行防御,以逸待劳,西道门的大军恐怕不足为虑。”
清微真人似乎与程太渊十分不对付,紧接着开口道:“‘恐怕’二字十分不妥,本质上还是以辩说为必然,如果凤麟洲守不住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176/9303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