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惊喜大爆价
推荐阅读:搬空仇人库房,医妃挺孕肚去流放、地府大帝、崩铁直播通万界,开局吓跑无惨、惟我真神、年少如他、长生,从选择海克斯强化开始、武侠世界的体术忍者、深度索吻:狼性首席,晚上好、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终焉巨神、
惊喜大爆价
“嘿,今儿个鱼真多!”李青侠看着李龙分两次才把十条网收回来,脸上笑的褶子能夹死蚊子,“得有六七十公斤!”
“这不算多吧?”李龙把轮胎从海子里拖出来,然后扛上两个袋子,夹着轮胎还得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说:
“十条网不就得这么多吗?以前你和大强下网逮多少?”
“哪能有这么多?偶尔逮着能有四五十公斤,基本上就是二三十公斤了。这海子里鱼少多了,可不会像去年能出那么些鱼了。”
李青侠总觉得这鱼和李龙有缘,李龙下网了,这鱼就多。
李龙却觉得因为自己轮胎滑的深,有些地方陶大强不一定敢进去。
水深鱼才多嘛——海子边上那些地方,下网的人多,鱼要么被吓走了,要么被逮走了。
拖着盛网的袋子回到李建国大院子里,东面才露出一抹红。家里人都已经起来,看他们回来,立刻七手八脚帮忙,塑料纸已经铺好,择鱼,找袋子,分捡,还有做早饭的。
知道李龙他们今天要去石城,李娟李强他们早早准备好书包,打算坐拖拉机去学校。
好不容易能蹭趟拖拉机,两个孩子都挺兴奋的。
对门的陆大嫂端着碗走过来问着:
“咋,今天开拖拉机去卖鱼……咦?这打瓜籽是晒干了?准备去卖?”
“嗯,”梁月梅一边盛着菜一边回应着,“今天去石城卖打瓜籽。”
这种事情不需要隐瞒,人家问了就说了。
“嘿,这队上好多人可看着哩,你家这打瓜籽要卖上价,明年一准多出好多种打瓜的。打瓜籽给俺家留十亩地的种子行不?你们卖多少钱,俺就出多少钱。”
“行啊。”梁月梅自然没不同意的,“家里还有一些正晒着,晒干了你来称。”
“好。”陆大嫂看这边兵强马壮的,颇为羡慕。陆英明的父母也来过,不过没呆多久就走了。在这边生活不惯,而且还有颇多的要求。
就像陈丽蓉所感觉的,这边的家庭妇女地位可比老家高,妇女能干活,以前能挣工分能挣额外的粮,现在能干活能挣钱,能力不一般。
那公公婆婆想要像在老家那样给媳妇立什么规矩,那就得看看媳妇愿意不愿意承受了。
所以最后为了家庭和睦,陆英明把老爹老娘送回老家了,其他所要做的,就是到年底寄些钱,寄两床被子。
这个时候,兵团已经开始种棉花了,不过是陆地棉,面积不算特别大,产量也不算多,再过两年,就推广到地方这边来了。
择出来的鱼留了一些,这是打算给各家分一分。打瓜忙活了这么久,终于告一段落,家里人能闲一闲,梁月梅打算回趟娘家,看看梁东楼他们。
这过去带些鱼还是挺合适的,她也想劝着梁东楼那边种些打瓜。毕竟那里地少,想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种经济作物。
李家中午也打算炖鱼吃,陈丽蓉已经会炖了。虽然这段时间陶大强没空和李青侠一起逮鱼,但以前的交情在,李青侠的意思是他们走后,让陈丽蓉给那边送点鱼过去。
还有老罗叔那里,也得意思一下。
“不用让俺二嫂去,分开放拖拉机上,我开着拖拉机,分分钟的事情。”
李龙一边拿着馒头就着菜吃着一边说着。
想想也是。
等大家吃完早餐,太阳才露出一个头来,李龙发动拖拉机,李青侠和李建国两个都上了车斗子,然后把李娟和李强拉上去。
车斗子里前面撂着打瓜籽,中间隔着塑料布,后面放着两大袋两小袋要卖的鱼,给别人送的鱼放在角落。卖鱼用的大盆、秤也都在角落里。
拖拉机发动,杜春芳冲李龙挥挥手,然后看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冒着黑烟开出院子,往北而去。
她们还有活要干。
先去了老马号,给老罗叔把鱼放下。
老罗叔正在给那些野猪喂食,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笑着往这边看,李龙把鱼放下,也没空说两句话就走了。
“这小子,越来越忙了!”老罗叔看看鱼,很满意,都不大,但都活着,不时蹦跶一下,看着挺好。
陶大强不在院子里,倒是陶建设在,李龙下了拖拉机,把鱼拿过去,问了两句。
“卫生院的说就在这两天了。”陶建设又高兴又发愁,“大强想着明天就把人送卫生院去,担心在家里有啥意外。”
“对着哩。”李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能放家里,家里没人家卫生院干净。”
就这一条就足够了。
拖拉机开出了队里,一路上碰到不少学生,李龙都没停,突突突的开到小学,放下李强后又突突突的开到中学。
李娟已经上初一了,目前还在适应阶段。这时候农村的学校是没校服的,大家穿的也是五花八门,李娟每天要比以前多走一公里多路,还是挺辛苦的。
李龙想着是不是该给她买辆自行车了?
当叔的给侄女买自行车,很正常吧?买了后,她骑着上学,顺便把李强带上,这样都方便。
思维发散,拖拉机突突突的已经开过了乡里,正在往县里进发。
在县里没停,拖拉机一路开到石城老街,李龙把拖拉机停在停车场,拿了牌子后,三个人一起把鱼和其他东西提过去,找了一个空摊位放好,接下来卖鱼就是李青侠的事情了。
老爷子不是的。
李龙走了进去,声音洪亮的说道:
“科长好!”
“好好,小同志你请坐,是你来卖打瓜籽吗?你是哪里的?玛县还是沙湾?”
“玛县,我是玛县供销社的职工。”李龙把工作证拿出来递了过去。这年头,公家单位的人总会比农民更让人区别对待。
任何时候,农民在一些人眼里的地位总在最末端。
但工人不一样,干部又不一样。李龙拿到的工作证比较简单,只是说供销社采购科的职工,具体的职位也没写,更没标明是临时工。
所以唬一下人还是没问题的。
那位袁科长一看工作证,态度明显就不一样了,笑着把证件还给李龙:
“李龙同志是吧,年轻有为啊,不错不错……李龙?”
他突然想了起来,前段时间,师市组织产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好像就有个玛县供销社的,好像就是叫李龙吧?
“你是那个……民族团结模范?”袁科长试探的问道。
“模范有点夸张了,我只是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做出了一些份内的工作。”李龙一脸的谦虚,“组织对我所做工作的作用进行了拨高,我都有些惭愧啊。”
“不不不,你完全够格!”袁国民立刻就有点激动了,“来来来,坐坐坐,我给你倒水,你这是来卖你们供销社的瓜籽吗?”
“不是不是,我大哥在农村,他种了十亩打瓜,收了两吨多打瓜籽……”
“那不少啊,走,咱们去看看。”袁国民立刻站了起来说道,“如果质量好,那我们全要了。李龙同志我也不瞒你,我们正需要这些原料呢。”
出了办公区到了外面的拖拉机跟前,李龙对李建国说:
“大哥,这是原料科的袁科长。”
“袁科长你好!”李建国在车上打着招呼。
“袁科长,你要看哪个袋子的瓜籽,我们给你打开。”
“你把那个袋子提过来。”袁国民对李龙的态度很满意。他没有自主打开袋子,而是让自己挑,说明对瓜籽的质量很满意。
李建国把袁国民指的袋子提到车斗子的帮子上,李龙从下面接过提了下来。
这一袋瓜籽有四五十公斤,李龙提着却很轻一样,这让袁国民皱了皱眉头。
如果很轻,说明瓜籽不饱满,那可不敢要啊。
李龙打开袋口,撑开让袁国民自己往里看。
“咦?挺好的嘛。”袁国民伸手进去,使劲往里一戳,从里面抓了一把出来,看看瓜籽,挺干净,没有碎石子,没有白籽。每个黑瓜子都是成熟的。
他抓着一颗放嘴里磕了一下,磕开瓜子皮,然后用手剥开。
瓜子仁很饱满,质量上乘。
又磕开一个,瓜子仁也是不错。
袁国民这时还没觉得什么,又指了指另外一袋说道:
“把那一袋也拿下来我看看。”
李建国照做,李龙接了下来。
袁国民离开,等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个戳子,就是粮食局里检验粮食的那种中空的尖刺。
这玩意儿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偷拿去打架,往人身上戳一下,人立刻就废了,完了。
中间是空的嘛,放血放气啥的,快得很!
袁国民不太相信李龙拿过来的这些瓜籽都是这种质量,所以他需要个戳子,想要看看手够不到的地方瓜籽怎么样。
毕竟不可能把所有的袋子都倒出来检查。
李龙和李建国两个人神情自若,他们亲手装的瓜籽,经得起检查。
瓜籽晒干后还扬了一下,把瘪的瓜籽和白的没熟的瓜籽清出来。头一次出来卖货,得给人一个好印象。
其实按李龙来算,就算不要这些瘪瓜籽,以他预想的价格也足够了。
梁月梅的意思是这些瘪瓜子留着自己煮五香瓜籽吃。
反正到冬天当个零吃,也没想着吃出多少东西来,看着电视吃着瓜籽,还想有啥?
袁国民连戳了好几下,发现里面的瓜籽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残缺,没有瘪籽,没有杂质。
这就很稀奇了。
这时候,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了,手里抓着一把瓜籽问道:
“小李同志,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瓜籽一个翘的都没有啊!要是你们晒干后压的话,那会压碎的!”
“嘿嘿,袁科长观察的很细致啊。我们其实就是在打瓜籽刚掏出来之后,直接就用板子把翘的瓜子给压平了。”李龙笑着说道。
“那可是费不少工的。”袁国民其实懂这个,他感叹着,“能想到这一点,你们还是很厉害的!”
“我们也算是设身处地的在想,这瓜籽要是翘了,它不好磕啊,不如压平吧。”李龙笑笑。
“嘿,设身处地,好,好!你这些瓜籽我收了,我给你说说价钱吧,你看看啊。”
他这么一说,无论是李龙还是李建国都紧张起来。
“一公斤两块八,怎么样?”袁国民报出来一个价格。
他其实可以报得更高的,但作为原料科长,给厂子里争取利益是天性。
他想着如果李龙讲价的话,那就提一提。
李龙看向李建国,其实他是想讲讲价的。
但大哥在这里,得以他为主。
“好!”李建国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已经算了起来,一亩地两百公斤,两块八一公斤,那就是五百六,十亩地五千六,一辆拖拉机啊!
嘿!这种打瓜,真种对了!
“嘿,今儿个鱼真多!”李青侠看着李龙分两次才把十条网收回来,脸上笑的褶子能夹死蚊子,“得有六七十公斤!”
“这不算多吧?”李龙把轮胎从海子里拖出来,然后扛上两个袋子,夹着轮胎还得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说:
“十条网不就得这么多吗?以前你和大强下网逮多少?”
“哪能有这么多?偶尔逮着能有四五十公斤,基本上就是二三十公斤了。这海子里鱼少多了,可不会像去年能出那么些鱼了。”
李青侠总觉得这鱼和李龙有缘,李龙下网了,这鱼就多。
李龙却觉得因为自己轮胎滑的深,有些地方陶大强不一定敢进去。
水深鱼才多嘛——海子边上那些地方,下网的人多,鱼要么被吓走了,要么被逮走了。
拖着盛网的袋子回到李建国大院子里,东面才露出一抹红。家里人都已经起来,看他们回来,立刻七手八脚帮忙,塑料纸已经铺好,择鱼,找袋子,分捡,还有做早饭的。
知道李龙他们今天要去石城,李娟李强他们早早准备好书包,打算坐拖拉机去学校。
好不容易能蹭趟拖拉机,两个孩子都挺兴奋的。
对门的陆大嫂端着碗走过来问着:
“咋,今天开拖拉机去卖鱼……咦?这打瓜籽是晒干了?准备去卖?”
“嗯,”梁月梅一边盛着菜一边回应着,“今天去石城卖打瓜籽。”
这种事情不需要隐瞒,人家问了就说了。
“嘿,这队上好多人可看着哩,你家这打瓜籽要卖上价,明年一准多出好多种打瓜的。打瓜籽给俺家留十亩地的种子行不?你们卖多少钱,俺就出多少钱。”
“行啊。”梁月梅自然没不同意的,“家里还有一些正晒着,晒干了你来称。”
“好。”陆大嫂看这边兵强马壮的,颇为羡慕。陆英明的父母也来过,不过没呆多久就走了。在这边生活不惯,而且还有颇多的要求。
就像陈丽蓉所感觉的,这边的家庭妇女地位可比老家高,妇女能干活,以前能挣工分能挣额外的粮,现在能干活能挣钱,能力不一般。
那公公婆婆想要像在老家那样给媳妇立什么规矩,那就得看看媳妇愿意不愿意承受了。
所以最后为了家庭和睦,陆英明把老爹老娘送回老家了,其他所要做的,就是到年底寄些钱,寄两床被子。
这个时候,兵团已经开始种棉花了,不过是陆地棉,面积不算特别大,产量也不算多,再过两年,就推广到地方这边来了。
择出来的鱼留了一些,这是打算给各家分一分。打瓜忙活了这么久,终于告一段落,家里人能闲一闲,梁月梅打算回趟娘家,看看梁东楼他们。
这过去带些鱼还是挺合适的,她也想劝着梁东楼那边种些打瓜。毕竟那里地少,想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种经济作物。
李家中午也打算炖鱼吃,陈丽蓉已经会炖了。虽然这段时间陶大强没空和李青侠一起逮鱼,但以前的交情在,李青侠的意思是他们走后,让陈丽蓉给那边送点鱼过去。
还有老罗叔那里,也得意思一下。
“不用让俺二嫂去,分开放拖拉机上,我开着拖拉机,分分钟的事情。”
李龙一边拿着馒头就着菜吃着一边说着。
想想也是。
等大家吃完早餐,太阳才露出一个头来,李龙发动拖拉机,李青侠和李建国两个都上了车斗子,然后把李娟和李强拉上去。
车斗子里前面撂着打瓜籽,中间隔着塑料布,后面放着两大袋两小袋要卖的鱼,给别人送的鱼放在角落。卖鱼用的大盆、秤也都在角落里。
拖拉机发动,杜春芳冲李龙挥挥手,然后看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冒着黑烟开出院子,往北而去。
她们还有活要干。
先去了老马号,给老罗叔把鱼放下。
老罗叔正在给那些野猪喂食,听到拖拉机的声音,笑着往这边看,李龙把鱼放下,也没空说两句话就走了。
“这小子,越来越忙了!”老罗叔看看鱼,很满意,都不大,但都活着,不时蹦跶一下,看着挺好。
陶大强不在院子里,倒是陶建设在,李龙下了拖拉机,把鱼拿过去,问了两句。
“卫生院的说就在这两天了。”陶建设又高兴又发愁,“大强想着明天就把人送卫生院去,担心在家里有啥意外。”
“对着哩。”李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不能放家里,家里没人家卫生院干净。”
就这一条就足够了。
拖拉机开出了队里,一路上碰到不少学生,李龙都没停,突突突的开到小学,放下李强后又突突突的开到中学。
李娟已经上初一了,目前还在适应阶段。这时候农村的学校是没校服的,大家穿的也是五花八门,李娟每天要比以前多走一公里多路,还是挺辛苦的。
李龙想着是不是该给她买辆自行车了?
当叔的给侄女买自行车,很正常吧?买了后,她骑着上学,顺便把李强带上,这样都方便。
思维发散,拖拉机突突突的已经开过了乡里,正在往县里进发。
在县里没停,拖拉机一路开到石城老街,李龙把拖拉机停在停车场,拿了牌子后,三个人一起把鱼和其他东西提过去,找了一个空摊位放好,接下来卖鱼就是李青侠的事情了。
老爷子不是的。
李龙走了进去,声音洪亮的说道:
“科长好!”
“好好,小同志你请坐,是你来卖打瓜籽吗?你是哪里的?玛县还是沙湾?”
“玛县,我是玛县供销社的职工。”李龙把工作证拿出来递了过去。这年头,公家单位的人总会比农民更让人区别对待。
任何时候,农民在一些人眼里的地位总在最末端。
但工人不一样,干部又不一样。李龙拿到的工作证比较简单,只是说供销社采购科的职工,具体的职位也没写,更没标明是临时工。
所以唬一下人还是没问题的。
那位袁科长一看工作证,态度明显就不一样了,笑着把证件还给李龙:
“李龙同志是吧,年轻有为啊,不错不错……李龙?”
他突然想了起来,前段时间,师市组织产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好像就有个玛县供销社的,好像就是叫李龙吧?
“你是那个……民族团结模范?”袁科长试探的问道。
“模范有点夸张了,我只是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做出了一些份内的工作。”李龙一脸的谦虚,“组织对我所做工作的作用进行了拨高,我都有些惭愧啊。”
“不不不,你完全够格!”袁国民立刻就有点激动了,“来来来,坐坐坐,我给你倒水,你这是来卖你们供销社的瓜籽吗?”
“不是不是,我大哥在农村,他种了十亩打瓜,收了两吨多打瓜籽……”
“那不少啊,走,咱们去看看。”袁国民立刻站了起来说道,“如果质量好,那我们全要了。李龙同志我也不瞒你,我们正需要这些原料呢。”
出了办公区到了外面的拖拉机跟前,李龙对李建国说:
“大哥,这是原料科的袁科长。”
“袁科长你好!”李建国在车上打着招呼。
“袁科长,你要看哪个袋子的瓜籽,我们给你打开。”
“你把那个袋子提过来。”袁国民对李龙的态度很满意。他没有自主打开袋子,而是让自己挑,说明对瓜籽的质量很满意。
李建国把袁国民指的袋子提到车斗子的帮子上,李龙从下面接过提了下来。
这一袋瓜籽有四五十公斤,李龙提着却很轻一样,这让袁国民皱了皱眉头。
如果很轻,说明瓜籽不饱满,那可不敢要啊。
李龙打开袋口,撑开让袁国民自己往里看。
“咦?挺好的嘛。”袁国民伸手进去,使劲往里一戳,从里面抓了一把出来,看看瓜籽,挺干净,没有碎石子,没有白籽。每个黑瓜子都是成熟的。
他抓着一颗放嘴里磕了一下,磕开瓜子皮,然后用手剥开。
瓜子仁很饱满,质量上乘。
又磕开一个,瓜子仁也是不错。
袁国民这时还没觉得什么,又指了指另外一袋说道:
“把那一袋也拿下来我看看。”
李建国照做,李龙接了下来。
袁国民离开,等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个戳子,就是粮食局里检验粮食的那种中空的尖刺。
这玩意儿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偷拿去打架,往人身上戳一下,人立刻就废了,完了。
中间是空的嘛,放血放气啥的,快得很!
袁国民不太相信李龙拿过来的这些瓜籽都是这种质量,所以他需要个戳子,想要看看手够不到的地方瓜籽怎么样。
毕竟不可能把所有的袋子都倒出来检查。
李龙和李建国两个人神情自若,他们亲手装的瓜籽,经得起检查。
瓜籽晒干后还扬了一下,把瘪的瓜籽和白的没熟的瓜籽清出来。头一次出来卖货,得给人一个好印象。
其实按李龙来算,就算不要这些瘪瓜籽,以他预想的价格也足够了。
梁月梅的意思是这些瘪瓜子留着自己煮五香瓜籽吃。
反正到冬天当个零吃,也没想着吃出多少东西来,看着电视吃着瓜籽,还想有啥?
袁国民连戳了好几下,发现里面的瓜籽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残缺,没有瘪籽,没有杂质。
这就很稀奇了。
这时候,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了,手里抓着一把瓜籽问道:
“小李同志,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瓜籽一个翘的都没有啊!要是你们晒干后压的话,那会压碎的!”
“嘿嘿,袁科长观察的很细致啊。我们其实就是在打瓜籽刚掏出来之后,直接就用板子把翘的瓜子给压平了。”李龙笑着说道。
“那可是费不少工的。”袁国民其实懂这个,他感叹着,“能想到这一点,你们还是很厉害的!”
“我们也算是设身处地的在想,这瓜籽要是翘了,它不好磕啊,不如压平吧。”李龙笑笑。
“嘿,设身处地,好,好!你这些瓜籽我收了,我给你说说价钱吧,你看看啊。”
他这么一说,无论是李龙还是李建国都紧张起来。
“一公斤两块八,怎么样?”袁国民报出来一个价格。
他其实可以报得更高的,但作为原料科长,给厂子里争取利益是天性。
他想着如果李龙讲价的话,那就提一提。
李龙看向李建国,其实他是想讲讲价的。
但大哥在这里,得以他为主。
“好!”李建国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已经算了起来,一亩地两百公斤,两块八一公斤,那就是五百六,十亩地五千六,一辆拖拉机啊!
嘿!这种打瓜,真种对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156/9178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