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智取李承乾

推荐阅读:红墙深宫:双宦互钓禁忌游戏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he大结局后,玛丽苏女主觉醒了黄金年代:开局被逼辍学打工养家孤种小姐杀性有些重了【梦蝶】你欠我一个人情圣墟门213疯批天子夺人妻穿越星际,我把机甲练成了傀儡兽世:猫咪爱撒娇,金虎魂会飘

    太子的告天下书,犹如一块巨石砸入大唐这平静的湖面,惊起滔天巨浪。
    天下人皆位置侧目。
    毕竟李承乾是通过洛阳报发表,而洛阳报本身跟长安报差不多。
    且因为洛阳水运发达,传达消息的速度还要比之长安快上一截。
    长安,皇宫大内。
    太极殿。
    太子告天下书摆在李世民的龙案前。
    李世民面色阴沉,眼中怒火燃烧。
    他没想到这个逆子,竟敢是如此胡。
    “李承乾如此胆大妄为,颠倒黑白,妄图清君侧,实乃大逆不道!朕意已决,必出兵洛阳平叛。”
    话音下,殿内几位重臣皆是沉默。
    即便是魏征,长孙无忌,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给太子话了。
    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哪还有什么回转的余地。
    李世民话后,跟平时不同,反而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而后继续道:“洛阳城坚,其麾下兵力亦不容觑,还有那威力惊人的霹雳火。且内战一开,外邦或有异动,突厥尤需提防。”
    “众爱卿,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威严地扫视着殿内的大臣们,声音低沉而力。
    仿若又回到了当初,打天下的时候。
    只是当初的十八学士,已经不剩下几个了。
    对于李世民来,自己一生南征北战,开创了这大唐盛世,没想到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栽了如此大的跟头。李承乾的叛逆,不仅是对他皇权的挑战,更是对整个大唐江山社稷的背叛。
    如今这局面,若不能妥善处理,不仅多年来的心血可能付诸东流,还可能让百姓陷入战火之中,生灵涂炭。
    想当初渭水之盟,为了大唐的发展,忍受数年。
    又为休养生息,皇权都不断在给臣权让步。
    虽是压制五姓七望,实则臣权对于皇权限制颇多,因而李世民也得了听劝的好名声。
    可现在,全毁了。
    子不教,父之过。
    现在的李世民,还能有什么好名声。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父亲,兄弟,儿子,都成了他的敌人。
    与众叛亲离何异。
    那么这到底又是谁的错呢。
    李靖向前一步,躬身行礼。
    此次君臣议事,陛下点名让他过来,自然不是为了旁听的。
    作为大唐军神,自然要为陛下分忧。
    “陛下,太.李承乾从辽东带回五万精锐,过半为铁骑,那铁骑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又掌控洛阳近三万兵力,实力着实不容觑。”
    “洛阳地势险要,城墙高耸坚固,强攻之下,我军必伤亡惨重,加之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霹雳火,更需谨慎行事。”
    “臣以为,可先断其粮道,围困洛阳。待其城内粮草耗尽,军心必乱,此时攻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围困期间,密切留意霹雳火动向,寻机控制或破坏。”
    “至于突厥等外邦势力,可增派北方边境守军,加固防御工事,多设烽火台,让那狼烟可及时传递外敌入侵之警讯。”
    “同时,派使者晓谕周边,申明平叛乃我大唐内务,警告其勿轻举妄动。对可能与突厥勾结者,分化瓦解,许以重利,使其弃暗投明,保持中立。”
    “若有敢犯我大唐边境者,定叫他有来无回!”
    李靖是最不想强攻洛阳的。
    不是怕,而是真的很难打。
    对于太子的军事能力,李靖早就熟知,哪怕仅仅只是辽东战役。
    可太子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侧目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辽东各战场,别看似乎大量功劳都归于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等人,实则整个战争局势,都在太子的运筹帷幄之中。
    太子的军事能力,更像是其祖父李渊。
    军事统帅,主要分为两个类型。
    第一种,便是能够经常见到,领兵打仗,被称为实战型。
    而第二种,多数人不太了解,他们不领兵打仗,却可以用其他手段,来决定战争胜负,而这种,被称为庙算型。
    最有代表的,便是诸葛孔明了。
    庙算型的统帅,是指用伐谋伐交的方式,来左右战争的胜负,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屈人之兵,决胜于千里之外。
    就是以宏观大局,来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是用大势来碾压对手,是战略层面的较量。
    其一为政治,分化敌人,瓦解敌人,让对方陷于内乱。
    隋朝针对突厥,就经常使用这个手段,先让突爵分裂成为东西突爵,然后再让东西突爵内部再次分裂。
    其次为经济。
    摧毁敌人的经济体系,或者让敌人依赖于自己的经济体系,从而影响对方的国力发展。
    其三为外交,多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其四为军工。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这其中之军工,功不可没。
    其五为民心。
    世家门阀,就是这么对付杨广的
    李渊,也是庙算型。
    隋末浅水原之战的胜利,决定性因素,就是因为唐朝的粮草多。
    而为什么唐朝的粮草多,那就是李渊的功劳。
    李渊能忍。
    当初,李渊起兵攻打长安的时候,长安的那些官吏,直接把李渊的祖坟给挖了。
    李渊占领长安后,只惩治了几个首恶,对于其他参与挖坟的人,全部既往不究。
    如此宽宏大度,这才让这些官吏愿意跟随,所以,他占领长安后,并未形成大的动乱,反而让国力迅猛发展。
    这才在粮食储备上,远远超过了薛举的军队。
    李世民也学到了父亲的忍,才有了渭水之盟,才有了从谏如流。
    现在,李靖看出来了,李承乾也属于庙算型的军事统帅。
    这种人,对付起来是最麻烦的。
    还有一点很是关键。
    太子可不仅仅只是庙算,本身武力值极高,即便是腿疾,然而只要骑在马上,无人可阻。
    还有那霹雳火。
    李靖最担心的就是陛下一意孤行,强攻洛阳。
    好在李世民还没这般固执。
    微微颔首,对李靖提议算是赞同。
    其实李世民不是怕强攻不下洛阳,他更担心的是,如果这场内战,消耗太多将士的性命,对于名声的影响就更大了。
    白了,死去的将士,都是因为他们父子的矛盾而死。
    李承乾要被骂,李世民也跑不掉。
    随即,李世民把目光看向房玄龄,眼神中带着询问之意。
    房玄龄微微欠身,神情沉稳,目光深邃,心中快速地思索着各种利弊。
    他知道,此次平叛,不仅要考虑军事上的策略,更要兼顾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陛下,李将军所言甚是。但李承乾既拥重兵,必对粮道防守严密,定是布下天罗地网。臣建议先遣股精锐,如黑夜之猎豹,悄然试探,再谋良策。”
    “可在洛阳周边虚张声势,大张旗鼓,分散其兵力,为断粮道创造机会。对于霹雳火,暗中探查其制作与存放之处,若能掌握制作之法,或能为我所用,让那威力无穷的火器成为我大唐之利刃。”
    “突厥一直是心腹大患,东突厥虽灭,西突厥仍在,其狼子野心,从未熄灭。”
    “。除军事防御外,还应从经济、文化入手。控制边境贸易,限制与突厥往来势力的贸易物品,使其经济受限,如同断其筋骨。”
    “且李承乾即便粮道被断,或也有粮草储备,能撑一时,期间他或借霹雳火反击,需早做防备,布下天罗地网,让其无机可乘。”
    李世民轻轻点头,再度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也明白,这个时候如果还向着太子话,自己这凌烟阁第一功臣,可就要遭殃了。
    大王还是要分清的。
    “陛下,除军事策略外,民心亦关键中的关键。”
    “李承乾之举,倒行逆施,已失民心。”
    “可派人在洛阳及周边宣扬陛下仁德,揭露其叛逆,让那真相大白于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若百姓站在我朝一方,李承乾纵有八万兵力,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顿了顿,然后继续道:“至于突厥,其内部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可扶持亲唐部,助其发展壮大,打压反唐部,让其自顾不暇。加强与吐蕃等友好势力联盟,如吐蕃与我朝交好,可让其在西南牵制突厥盟友,形成包围,让那突厥插翅难逃。”
    “同时,可在突厥周边扶持一些势力,作为我大唐之耳目,一旦突厥有异动,可及时察觉。”
    “臣亦担忧,若不尽快稳定民心,恐生变故,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听完后,再看向褚遂良。
    褚遂良连忙上前,恭敬道:““陛下,可张贴告示、派遣使者,向百姓传达陛下旨意。”
    “拉拢洛阳士绅、商贾等有影响力之人,助我宣扬,让陛下之仁德传遍洛阳的每一个角。重赏知晓霹雳火情报之人,让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派善于权谋之使者入洛阳,挑拨关系,使洛阳内自相争斗,让其自顾不暇。此外……”
    褚遂良稍稍停顿,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神色,接着道,“经此一事,太子之位空缺,国不可久无储君,陛下是否可考虑立新太子,以安社稷民心?”
    褚遂良是真收钱办事的。
    五姓七望这段时间没给他塞好东西,魏王那边虽然没有直接表示,但暗示已经是极其明显了。
    尤其是因为上次起立太子之事,而后魏王就多次派人表达善意。
    只是碍于现在的情况,私下不敢太过接触。
    可褚遂良心里明白,只要魏王成为太子,日后登基,他褚遂良,必定是从龙第一功臣。
    哪怕是房玄龄,都要靠边站。
    所以,只要是抓到机会,褚遂良就建议立储。
    这点心思,如何能瞒过李世民。
    脸色一沉,心中对褚遂良此时提出立储之事有些不满,当下局势如此紧张,平叛才是重中之重,怎能在此时分心。
    “当下平叛与御外邦为首要,立储之事,日后再议。”
    听出了陛下的不满,褚遂良连忙低头:“是,陛下。”
    最后,李世民看向魏征。
    此时的魏征,面色坦然。
    他虽为太子党,可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去追随太子。
    起兵造反,已经是大不赦。
    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太子如今起兵造反的行为,魏征是深感惋惜。
    “陛下,朝堂稳定关乎平叛成败,犹如大厦之根基。如今官员对此次事件看法不一,若处理不当,恐生分裂,让那祸起萧墙。”
    “陛下需安抚官员,统一思想,警惕李承乾离间之计,加强官员管理监督,让那朝堂上下一心,如臂使指。”
    “长安乃都城,防御不可松懈,需防李承乾偷袭与外邦突袭,制定详尽防御预案,让那长安固若金汤。”
    “可在长安周边设置伏兵,若有敌军来犯,可里应外合,将其一举歼灭。臣以为,唯有如此,方能稳操胜券。”
    对于魏征的态度,李世民比较满意。
    这从很大层面上,也代表了天下世家的态度。
    大势在我。
    即便李承乾有霹雳火,可又如何能输。
    “诸爱卿所言,皆有可取之处。李靖,你速选精锐,探查洛阳粮道,留意霹雳火及外邦动向,李承乾兵力部署与调动也要密切关注。”
    李靖抱拳,声如洪钟:“是,陛下。”
    “房玄龄,安排暗哨协助李靖,北方边境增派斥候,密切监视突厥。”
    房玄龄恭敬领命。
    “长孙无忌,负责洛阳周边民心争取,选派使者出使外邦,实施外交策略,同时设法动摇洛阳本地军心。”
    “是,陛下。”
    “褚遂良,与西域国联络结盟,留意李承乾与外邦勾结迹象。”
    “是,陛下。”
    “魏征,长安防御与舆论引导皆由你负责,批判李承乾叛逆,稳定朝堂。”
    “是,陛下。”
    李世民有条不紊地的进行布置。
    这次对付叛乱的太子,条理已经很是清晰,尽量避开直接对战。
    当以智取为主。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145/9086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