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23章:是要射瞎我这个太子的眼睛吗

第223章:是要射瞎我这个太子的眼睛吗

推荐阅读:赶山打猎盖世龙医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咒禁之王林阳秦墨浓老祖宗!你的宝贝我借用了隐蛾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太古葬天决证道诸天从射雕开始

    太子不断破城。
    侯君集这边也不敢耽误,休整了几天就开始整兵出征。
    太子那边兵分三路破城,兼之霹雳火这等攻城神器。
    侯君集很怀疑,自己要是再等上一段时间,是不是太子的兵马都要打到王都去了。
    出征之时,李勣来跟侯君集密谈。
    “候总管,太子那边的消息传来了。”
    “李道宗的兵权,在营州的时候,就被太子设下鸿门宴,全部给收走了。”
    “此事我已命人火速禀告陛下。”
    “我等也要心啊。”
    “太子怕是野心很大。”
    李勣一直以为,即便是有霹雳火,李道宗在里头的功劳也不少。
    且作为宗室名将,自然会景从太子。
    可谁能想到,太子下手这么狠,直接设鸿门宴,把李道宗跟他手下的都尉,全部都一网打尽。
    且太子大量收编高丽士兵。
    原本出发的时候,太子手中只有五千重骑,到了现在,已有十万精锐。
    十万兵力啊。
    此番东征高丽,陆路这边,总共也才十万兵力。
    到了这个时候,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能明白,太子这是要拥兵自重。
    “李副大总管是什么意思。”
    “是认为太子会也来夺我们的兵权吗?”
    侯君集沉声问道。
    其实现在的侯君集,心里头也是有些担忧的。
    当初跟太子暗中合作,是为了前途,算得上强强联盟。
    但是现在,强弱悬殊。
    太子这般强势,感觉比陛下还要强势。
    侯君集还真有些担心,太子会夺他兵权。
    “不可不防啊。”
    李勣语重心长的道。
    侯君集微微沉默,而后道:“这般,先行请示陛下,我等向东北方向进军,迂回从南部进攻高丽王都,避开太子大军。”
    “但看陛下诏敕如何。”
    李勣同意道:“好。”
    ——
    高丽的军情抵达长安,加急情况下,驿卒昼夜兼程,六天可达。
    六天后。
    高丽局势,还有太子夺走李道宗兵权之事,送到了李世民的龙案上。
    根据唐律第六篇《擅兴律》。
    夺权的行为,几乎等同于叛国罪。
    可这是太子,大唐都是他家的。
    太子教令只低于皇帝诏敕,情况又有些不同。
    除非李世民废李承乾太子位,否则这个事情就只能叫家事,而非国事。
    这让李世民有些头疼。
    君臣议事。
    情报给诸大臣看。
    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等人面面相觑。
    房玄龄沉默着也没话。
    事情发展到现在,太子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拥兵自重很明显了。
    摆明了要夺取高丽全境大权。
    李世民有些把握不准,心里有些怒意,但还没到废太子的地步。
    从另外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太子也确实很优秀。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直接开始装糊涂。
    “恭喜陛下,如今太子攻略城池数十座,今辽东城,盖牟城已入我大唐疆域,等同于打下了高丽半江山。”
    “张亮那边也按照既定路线,占据了卑沙城。”
    “或许年关之际,便能平定高丽,以壮我大唐声威。”
    这么一,完全避开太子的话题,转移到整体局势上。
    就现在的局势来,大唐自然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覆灭高丽,不过是时间问题。
    太子现在的攻势,完全想不到高丽能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如果高丽选择跟唐军打野战,那就更加求之不得了。
    且那霹雳火,可不仅仅只能攻城。
    平原上那么一炸,敌方还有什么士气可言。
    长孙无忌现在看明白了。
    哪怕是太子谋反的事情暴露出来又如何,陛下眼下可不敢废太子,那就意味着彻底翻脸,大唐都要动荡起来。
    情报里可是,太子现在掌十万精兵。
    这股势力,太过强大。
    长孙无忌如此油滑,让李世民微微皱眉,但有些事情,不是不看,就没发生的,直接问道:“太子夺李道宗兵权,该当如何。”
    长孙无忌一愣,随即道:“这应该是谬传吧,李道宗是宗室名将,自然是听从太子号令。”
    “太子有霹雳火神器,李道宗明白个中厉害,受太子指挥,也是正常之事,何来夺兵权之,还请陛下明察。”
    长孙无忌知道,现在去针对太子,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当做不知道。
    只要太子不是摆明了造反,再是拥兵自重,又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冷哼一声,对于这样的回答,显然有些不爽。
    遂问道:“太子暗中造霹雳火,倒是藏得挺深,偷偷在东宫里造,谁都不知道。”
    “难道太子觉得,他把霹雳火的事情出来,朕还会抢他的霹雳火不成。”
    “若早知有这等攻城利器,又何须调动如此之多的兵马,损耗国库。”
    长孙无忌心的看了眼陛下。
    心中无语。
    难道陛下不会抢吗?
    不过话肯定不能这么。
    “陛下,臣觉得,太子恐怕是担心霹雳火现世,引发高丽警觉。”
    “毕竟长安城中,尚且有不少高丽奸细,要是让他们把太子造霹雳火的消息传了回去,高丽那边自然会有应对之策。”
    “太子能半日破城,最为重要的,便是高丽对于霹雳火全无防备,轰鸣之下,这才令高丽守军胆气尽失,一举功成。”
    “想来太子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将霹雳火之事彻底隐藏下来。”
    这么解释,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按照长孙无忌的解释,李世民的怒气,略微有些消散。
    不过想到太子早就在准备谋反了,心里头又感觉很是郁闷。
    如果太子没有谋反的心思,那该是多好啊。
    眼下这情况,李世民就没再多了。
    再怎么,也不可能去定太子什么罪过,毫无意义。
    李世民清楚,可他心中不爽,这才发问。
    长孙无忌等大臣心头门清,所以肯定不能。
    真要点什么,那也得等到太子班师回朝后了。
    再多的兵马,也不可能进这长安城。
    只是,太子会回长安城吗。
    房玄龄心中隐约猜测,恐怕到了如今,太子可能已经有不回长安的打算了。
    ——
    李承乾还真没打算回长安城。
    回长安干嘛。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天高海阔,大权在握。
    回长安城,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兵戎相见。
    是夜。
    辽东城宫殿中。
    皇长孙李象,正在给李承乾汇报最近情况。
    “父亲,这些高丽贵族,可真是太有钱了,他们还喜欢挖地窖,把钱财都藏于地窖之中。”
    “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铜钱不计其数,更有大量的腊肉,大米。”
    “我找人算了算,就这些贵族藏匿下来的肉米,都够全城人吃半年了。”
    李承乾淡淡点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唐尚且如此,何况于高丽乎。”
    “石炭厂缺人,青壮年都押过去挖石炭,女子赏赐给有功之士,老者贬为庶民,赐予些田地,让他们自己劳作得食。”
    “你再去建个少管所,未满十二岁的男孩,送入改造。女孩送教坊。”
    这些贵族大户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大约有几千人。
    现在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被征调为士兵,再从百姓里去征集兵源,显得有些过分了。
    暂时来,李承乾也需要足够多的兵力,展现自己的仁慈。
    本来就人口缺少,除非是罪大恶极的,一般都不会杀掉,通常判决服徭役五十年。
    审判这些案子,李承乾都是交给自己的长子李象来负责。
    这也让李象得了仁义的名声。
    毕竟就现在来,辽东城里,判处死刑的还不足十人,比起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来,这就已经很是不错了。
    “是,父亲。”
    李象稚嫩的脸庞上,经过数月行军,还有对辽东城的管理,已经多了几分成熟。
    现在的他,得到了很多在经史典籍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了更为广阔的见识。
    对于父亲的行为,不管是起兵造反也好,还是拥兵自重也好,李象都表现得比较支持。
    因为李象清楚,他是皇长孙,不是皇太孙。
    如果父亲倒了,皇爷爷可不会让他来继位。
    因此这些基本的分寸,李象还是很明白的。
    况且父亲对他足够好了,严格起来,他并非是父亲的嫡长子,而是庶长子,荒唐之举所诞下的产物。
    生母不过是个侍女,他连母亲的家庭是怎样的都不知道。
    现在认太子妃苏玉儿为嫡母,得皇爷爷赐皇长孙,这才有了如今的显赫身份。
    他的身份,完全是凭借父亲而来。
    父亲,便是他所有的一切。
    即便父亲真到了起兵造反的那天,李象心中也已下决心跟随。
    当初在长安城外军营的时候,李象就已经做好了这个打算。
    哪怕今年的他,才十三岁。
    只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十三岁的男孩,都已经要承担家务事了。
    略微迟疑后,李象问道:“父亲,高丽覆灭在即,打完高丽后,我们就回长安吗。”
    李承乾没想到李象会这么问,笑着道:“你觉得呢。”
    李象回道:“孩儿觉得不应该回长安。”
    李承乾感觉有些意思:“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不回长安,那我们回哪里。”
    李象想了想,道:“近些日子,孩儿在处理高丽贵族这些案件中,发现如今的高丽百姓,对父亲感恩戴德。”
    “也许父亲可以盘踞高丽,静待时机。”
    “长安太危险了,想来如今,皇爷爷对父亲很是忌惮,父亲又立下这般大功,若回长安,皇爷爷可能会夺走父亲的兵权。”
    “四叔自然会添油加醋,在皇爷爷那边父亲的坏话。”
    “若父亲盘踞辽东,皇爷爷就不敢拿父亲怎样。”
    自生长在政治中心,在政治敏感度这块,李象是很有天赋的。
    李象平时很安静,什么事都是静静的听着,没有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
    他也是有野心的。
    谁不想当皇帝呢。
    如果父亲能顺利即位当皇帝,那他就是新的大唐太子。
    “你是想让我造你皇爷爷的反吗。”
    李承乾淡笑着问道。
    李象一顿,赶忙道:“孩儿不敢。”
    李承乾起身,走到李象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还,这些事情,不应该你来操心的。”
    “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但你要相信为父。”
    “有些事情,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高丽不是个好去处,待在这里,就意味着跟大唐脱节,哪怕我现在正在招大量官员过来。”
    “打完高丽后,去哪里,我自有打算,不要多问,太早知道,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象心中松了口气,他真担心父亲打完高丽后返回长安。
    作揖道:“是,父亲。”
    李承乾可没打算学宋江。
    对于起兵造反,现在是没什么想法的。
    是否起兵,这要取决于二凤了。
    若二凤执意要废他太子位,少不得就要领兵数十万,走上清君侧的道路。
    不过二凤也是个聪明人,想来还不会如此愚蠢。
    到底,这大唐,还不都是李家的。
    还能有谁,比他这个嫡长子,更具备继承大统的资格呢。
    魏王?
    晋王?
    如今已是相差甚远。
    倘若李世民铁了心要废太子,不得就要提着青雀稚奴的人头,去见父皇了。
    不过是再走一遍二凤曾经走过的路,吹吹二凤曾经吹过的风。
    九月二十。
    侯君集兵分两路,破城十座。
    李承乾这边更狠,已拿下百城。
    高丽方面紧急调动军队,大莫离支渊盖苏文,领兵五万,亲自坐镇。
    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十五万万高句丽、靺鞨兵前来救援安市城。
    加之城中两万守军,高丽方面在安市城投入了二十二万大军。
    历史上,安市城就是阻挡李世民亲征高丽的顽石,围攻了三个月,最后还是没能攻克,因为粮食的问题,最后只能退兵回唐。
    后世影视中,新罗后裔拍摄的电影安市城之战里,李世民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射瞎了一只眼睛。
    听闻消息后,李承乾从辽东城亲自出征,发兵安市城。
    所以,这次是要射瞎我这个大唐太子的眼睛了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145/9082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