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推荐阅读:兽世重生:丑女逆袭五夫宠重生后,黑化医妃掀翻全京城玩家编号404机枢劫魔崽子二三事别慌!这真是灵气复苏枭爷的娇气小少爷佛系学霸系统大唐储君我带着不靠谱的系统闯末世

    他时常通过一些来往于高句丽和河北之间的商人,向他们出售中原的铁器和粮食,换取高句丽人的优良战马。
    高开道知道高句丽人一直在想方设法拉拢他,可他却一直在跟高句丽人虚与委蛇,从不肯给他们什么切实的承诺。
    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民族大义,而是他很清楚高句丽人只是将他作为南下中原的跳板。
    一旦他跟高句丽人勾结到一起,放高句丽人南下之后,他便再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最终只能遭到高句丽人的无情抛弃,白白背负一世骂名。
    因此,他宁可盘踞在中原和高句丽之间,两头拿好处。
    可如今既然秦昇率隋军打过来了,那联合高句丽人对付秦昇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至于击败秦昇之后如何赶跑这些高句丽人,只能之后再说了。
    于是不久之后,就有一名燕军使者带着高开道的亲笔信出现在了平壤城的高句丽王宫内。
    高句丽王高建武在看过书信之后,立即派人将莫离支(即宰相)乙支文德召进宫商议。
    乙支文德在看过高开道的求援信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
    “大王,高开道此人两面三刀,之前屡次拒绝我们高句丽的拉拢,如今却主动来信想要投效大王,想来是因为隋军大军压境的缘故,想要借我们高句丽之手帮他击退隋军罢了。”
    高建武点了点头,沉声道:
    “本王也知道高开道此人两面三刀不可信,可这何尝不是我们高句丽人借机南下中原,一雪前耻的好机会呢?”
    虽说中原臣民都说杨广三征高句丽徒劳折损大量兵力,消耗了大量钱粮,最终却是无功而返。
    可对于高句丽人而言,却是莫大的耻辱。
    尤其是在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事中,大隋名将来护儿攻破了高句丽重镇毕奢城,逼得当时在位的婴阳王高元不得不遣使请降,并将之前叛隋投奔高句丽的斛斯政送还,才让隋军班师回朝,从此结束了对他们高句丽的征伐。
    虽说此后他们高句丽人借着大隋国内百姓起义如火如荼,杨广无暇再征讨他们高句丽的机会,既没有每年派遣使者入朝觐见杨广,也没有交还之前俘虏的大隋臣民,但对于高句丽人而言,之前的投降依旧是莫大的屈辱。
    尤其是两年前高建武继任其兄婴阳王高元的高句丽王位之后,更是无时无刻不想着向隋朝复仇,一来可以洗刷当年高句丽兵败被迫遣使乞降的耻辱,二来也能建立起他这个新君的威望。
    而高开道的来信无疑让高建武看到了希望。
    在他看来,他们高句丽大军完全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南下中原,先逐步蚕食河北,继而吞并整个北方,重现鲜卑人当年的盛况,立他们高句丽人的不世基业。
    因此,他一看过高开道的求援信,便立即派人将莫离支乙支文德请进王宫,想跟他商讨如何南下河北之事。
    毕竟乙支文德不仅是他的莫离支,更是他们高句丽的一代名将,当年正是靠着他的运筹帷幄和用兵有方,才让他们高句丽人一次次击退了隋军的大举进攻。
    如今他们高句丽人想要南下攻打河北,非乙支文德出马不可。
    可如今看乙支文德似乎无意出兵河北,高建武心中难免有些失望。
    而乙支文德看高建武依旧抱着南下河北一雪前耻的念头,不由摇了摇头劝阻道:
    “臣知道大王一直想要南下中原,一雪当年之耻,可恕臣之言,如今隋国国内虽然叛乱四起,但实力依旧远在我们高句丽之上,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别的不说,单单河北一地,便能容纳下高开道,魏刀儿,窦建德,罗艺数个割据一方的枭雄,哪一个不是拥兵数万十数万之众。
    反观我们高句丽,举全国之力不够只有十万多兵马而已。
    因此,若是贸然介入河北的纷争,只怕到头来不仅不能实现大王蚕食河北一雪前耻的想法,反而会深陷河北的泥沼之中,最终坏了我们高句丽的大业。”
    “可当年隋国全盛之时,我们高句丽人尚且能够多次打败他们的大军,为何如今他们国内内乱四起,莫离支反而认定我们不是对手。”
    虽说乙支文德说得苦口婆心,可高建武依旧有些不死心,反而拿之前隋朝三次征讨高句丽不利说事。
    乙支文德闻言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
    “大王,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隋国三次征讨我们高句丽不利,是为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们高句丽这边,我们才能一次次击败他们。
    可饶是如此,在最后一次战事中,我们高句丽还是被他们攻破了毕奢城,不得不遣使请降。
    如今若是贸然介入河北战事,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们高句丽这边,一旦战况不利,到时悔之晚矣。
    因此,依臣之见,大王与其想着借此机会蚕食河北,不如专注于吞并南边的新罗和百济,不断积蓄实力,将来有机会再图谋中原之地。”
    “莫离支说得有道理,本王知道该怎么做了。”
    高建武听完似乎认同了乙支文德的想法,不再坚持南下河北,只是面上的笑容多少有些勉强。
    毕竟在他看来,百济和新罗多山地,土地又贫瘠,岂能河北膏腴之地相提并论。
    乙支文德告退之后,高建武低头想了想,又派人去将渊盖苏文请进宫。
    渊盖苏文乃是前任莫离支渊太祚之子,虽说今年只有十七岁,但生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整个高句丽军中根本没几人是他对手。
    既然乙支文德不愿打这一仗,高建武相信渊盖苏文应该不会拒绝。
    毕竟当年渊太祚在临死前一直想将莫离支之位留给他,可最终自己兄长婴阳王高元还是让乙支文德做了莫离支。
    这个渊盖苏文应该做梦都想重现他们渊氏一族当年的荣光吧。
    (常在网上看吐槽小西八历史的人应该听说过盖渊苏文这个名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108/879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