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打仗了

推荐阅读:天渡两岸重生之女主暴富啦天凤出关天衍契灵记我靠谨慎修仙斗罗之魁拔降世烈焰朱棠余生漫长我只要你属于我的叶罗丽精灵萌学园之圣星闪烁

    赵嵩抬起头,重重叹了口气,“灵溪啊,这天底下,怕是又要乱起来了。”
    赵灵溪端茶盘的手顿了一下,“您这话……难道是?”
    赵嵩放下茶杯,揉了揉有些疼的额头,语气沉重,“边关递来消息,不日便要打仗了。”
    赵灵溪皱起眉,“梁国前阵子不是才派人来求和,难道他们这么快就变卦了?”
    赵嵩笑女儿天真,“灵溪,你得记住,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事,不能光看表面。”
    赵灵溪很聪明,马上明白了父亲话里的意思,心揪了一下。
    “爹是说,梁国上次求和,可能就是暂时的,是个幌子?他们随时会翻脸,又来打我们?”
    “不能说没这个可能。”
    赵嵩声音低沉,“梁国那个皇帝,野心极大,心思难猜,不能不防。”
    他顿了顿,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接着说:“不过,如今情况还不明朗,变数太多,朝廷里各家有各家的心思,这局面,不好说啊。”
    “此时下结论未免为时过早,还得再看看。”
    赵灵溪沉默片刻,”女儿明白了,若是有什么女儿能做的,女儿愿意愿意为您分忧。”
    赵嵩欣慰的点点头,“你有这份心,爹很高兴,但你记住,若真到了那一日,国家有难,爹,定要亲自带兵上阵,就算死在战场上,也心甘情愿!”
    “爹……”
    赵灵溪心口一紧。
    “你更要记住,”赵嵩盯着她,“咱们赵家受皇上恩惠,吃的穿的都是朝廷给的,就得替君王办事!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外头怎么变,赵家的本分,就是守着大燕,守着这片地,还有……”
    “拼死也要保着太子殿下,明白吗?”
    赵灵溪想也没想就点头。
    “爹放心,赵家的本分,女儿这辈子忘不了,咱们家世代忠心,保太子殿下,死也认了!”
    赵嵩看心里踏实了些。
    不愧是他赵家的女儿,有骨气!
    他刚要再说话,眼角扫到窗外有个很淡的影子一晃。
    有人在外面!
    赵嵩心里咯噔一下,不动声色的换上了一副又凶又板着的脸。
    他猛地一拍桌子,“放肆!谁让你进来的!茶放下赶紧出去,越来越没规矩了!”
    这一下变脸变得太快。
    赵灵溪愣了一下,但马上反应过来。
    爹这是做给外头人看的。
    “娘不放心,才让我送参茶来,谁稀罕来您这冷屋子,不是娘催我,我才不来呢!”
    她跺了跺脚。
    “哼,妇道人家懂什么!”赵嵩冷哼一声,扭过头不看她,“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
    赵灵溪气冲冲地转身,使劲带上门跑了出去。
    那个藏在暗处偷看的人,也跟着赵灵溪的离开,悄没声地走了。
    赵嵩慢慢吐了口气,坐回椅子里。
    这天,怕是要变了。
    朝廷里头水深得很,边关也不太平,可偏偏,皇上丝毫不在意。
    这安稳日子没过几日。
    一匹快马卷着土冲进京城,直奔皇宫去。
    “八百里加急——!边关急报——!”
    很快,消息就在京城里传开了。
    ——邻国撕了和约,突然打了过来,边关没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不少,好几处要地都告急!
    边关将军的奏报上话说得急,求皇上赶紧派兵去救。
    否则,边境危已!
    看着那份像是带着血的奏报,皇帝脸色铁青。
    “不像话,真不像话!”
    “传旨,马上叫所有在京城的大臣进宫议事!”
    没多久,御书房里就站满了文武官员。
    “陛下,邻国不讲信用,突然攻打我国,导致我们损失重大,当务之急,得赶紧调大军去边关,稳住局面啊!”
    一个武将先站出来,话刚落,便有文官反驳。
    “不可!”
    “我们尚且不知邻国意欲何为,急着派大兵过去,万一中了他们的计,或者……惹出更大的麻烦可如何是好?”
    “依臣看,该先派人去问问清楚,再决定!”
    “问清楚?等问清楚了,边关早丢了!到时候敌人打进来,京城危已!”
    “可万一是他们故意引咱们把兵调走呢?”
    大殿上吵成一团,一派说要打,一派说要等等,谁也说服不了谁。
    皇帝听着底下吵吵嚷嚷,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底下的人,最后停在站在前头,一直没说话的太尉赵嵩身上。
    “赵爱卿,此事,你觉得呢?”
    赵嵩往前站了一步,冲龙椅上的皇帝躬了躬身,“陛下,臣以为,方才众位都有道理,可战事蔓延极为迅速。”
    “邻国憋着坏水并非一日两日,此番突然动手,来势汹汹,边关的将士们拿命在顶,若是再犹豫下去,边境线怕是守不住了。”
    “臣以为,线下最要紧的,不是琢磨敌人的想法,而是尽快派精兵支援,将边关稳住,只有稳住了,后面的事才好说。”
    皇帝沉吟着,点了点头,“赵爱卿说得对,只是,该派谁领兵去呢?”
    大殿内落针可闻。
    领兵打仗,赢了是天大的功劳,输了可就完了。
    再说,谁知道皇上心里怎么想的,这时候乱推荐人,保不齐惹祸上身。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躲躲闪闪的,谁也不敢先开口。
    没等太久,一个看着有点年纪的文官,哆哆嗦嗦地从队伍里站了出来,躬着身子道:
    “启禀陛下,臣想举荐一人。”
    皇帝抬眼看他,“说。”
    “臣觉得,太子殿下,燕冥轩,最合适!太子殿下自小聪慧聪明,能文能武,也曾管过军里的事,军心都向着他。要是太子殿下亲自带兵去,肯定能壮咱们的军威,吓破敌人的胆,将边关的乱子平了!”
    “太子?”
    皇帝念叨着这个名字,垂着眼皮,叫人看不清他在想什么。
    赵嵩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位皇上啊,心思根本不在怎么快点解决边关的麻烦上,想的还是朝廷里这些人和事,怎么才能把自己的位子坐稳当。
    这时,礼部尚书徐洪从人堆里走了出来。
    “陛下,臣也想举荐一个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087/866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