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 第343章 凶手浮出水面

第343章 凶手浮出水面

推荐阅读: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我的邻居叫柯南康王列传修仙请带闺蜜宅魔女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亡灵之息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张巧娘的娘眼泪又哗啦啦地了下来,拾起衣袖,怎么也擦不干净:“巧娘是个孝顺的孩子,是我这个当娘的对不起她,自她父亲去后,这个家就靠她撑着了。”
    着,又抹了两把眼泪:“她去做绣娘,每个月不论多难,都会给我五百文钱,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再给一二百文。我让她留些钱给自己买两身好衣裳,她总是不肯,是她在绣坊里用不着出门,没有必要买那些好衣裳。”
    果然。
    陈韶似早有所料,看两眼张巧娘的两个弟弟,似闲聊一般问起:“听他们两个是在台兰书院读书?”
    张巧娘的娘点一点头:“是,是在那里读书。”
    陈韶问:“成绩怎么样?”
    “他们兄弟两个也是好孩子,”张巧娘的娘回答,“知道姐姐赚钱不容易,学习都很刻苦,早前还当着他们爹的土坟发过誓,是将来读完书,一定会好好报答他们的姐姐。哪里想到……”
    张巧娘的娘又哭了起来。
    两个弟弟也跟着哭了起来。
    陈韶不动声色道:“如今他们姐姐出事,没人再赚钱给他们交学费,他们应该不会再去读书了吧?”
    “我可以赚钱!”十六岁的弟弟张满仓立刻道,“李伯早就想收我为徒,只要我跟着他好好学上几个月手艺,很快就能赚钱让石头继续读书。”
    “李伯也一直想收我为徒,”十三岁的弟弟张石头跟着道,“你读书比我用功,我去跟着李伯学手艺,学会后,我赚钱养你。”
    张巧娘的娘原本只是呜呜咽咽,听到他们兄弟两个的话,忍不住大哭起来。
    张石头连忙抬手上前,一边给她擦泪,一边安慰:“去年我就不愿意再读书,要跟着李伯去学手艺,是姐姐以死逼着,我不得已才回了书院。以我的成绩,再读下去也考不上什么功名,如今姐姐没了,正好可以担负起养家的责任。”
    “要养家也该是我养,你才多大?”张满仓跟着上前来,同样一边为他们的娘擦着眼泪,一边道,“你的成绩没我好,那是还不够用心。只要再多用些心,考个秀才肯定没问题!”
    顾飞燕看着互相谦让的两兄弟,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梢:这个张巧娘看来问题不。对着外人两个弟弟好吃懒做,不给他们读书就要寻死。对着家人又是赚钱再辛苦,也要逼着两个弟弟去读书学习,只为出人头地。两头谎,辛苦省下来的钱,却又没有用到自己身上。
    有意思。
    “谁养家,谁读书的事,以后再。”陈韶由着他们争论了一会儿,才出声制止,“大娘,我还有一事想问。听张巧娘在她爹生病之时,与隔一户人家定过亲,后来那户人家突然找到绣坊跟她退了亲,您知不知道是何缘由?”
    “王大哥是好人。”张石头立刻道。
    “是巧娘没福,”张巧娘的娘红肿着眼睛,靠在张满仓身上,悲痛道,“大年跟她定亲的时候,已经十九了,这么些年耽误下来,已经二十好几,跟他一般年纪的,家中孩子都好几个了。巧娘……总是还想多赚几年钱,不愿意这么早成亲。大年看出她是不愿意,这才逼不得已地同她退了亲。”
    张石头再次道:“王大哥经常到家里来干活。”
    “是,大年是个好孩子,是巧娘……”张巧娘又流了两串眼泪,才道,“巧娘虽是靠绣活赚钱,但找她做绣活的都是有钱人家,她见惯了那些人,心气也变得高了,她嫌弃大年,我看知道,可她就是不听我劝,我不好再耽误大年,这才昧着良心跟他提了退亲。他也是个实心眼,不信巧娘‘忘恩负义’,这才起意去绣坊找了她对质。”
    张石头又一次道:“姐姐给王大哥的钱,王大哥都还给我们了。”
    陈韶顺话道:“我听绣坊的马掌柜,王大年是个长得极其端正的伙子。”
    张石头肯定地道:“王大哥长得很高,力气也很大,人也和气勤快,十里八村的姑娘都喜欢他,但他谁也不喜欢,就喜欢我姐。”
    陈韶看着张石头起王大时,崇拜又维护的模样,忍不住笑着打趣两句后,才又继续问道:“王大年如此好,张巧娘为何不愿意与他成亲,除了看不上他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张巧娘的娘难过地道:“有没有别的原因不知道,我也不敢过分的逼问她,逼得急了,她就,她还想留在家中几年,好多赚钱供他们两个读书,让我不要撵她。”
    “不是这个原因,”张石头突然道,“王大哥过,成亲之后,她赚了钱依旧可以全部拿给家里。”
    看他们这些时,脸上并无排斥,陈韶暗叹一声不枉她铺垫这么久后,终于问道:“她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人了?”
    张巧娘的娘突然闭了嘴。
    连张石头也不再话。
    但……
    有戏。
    陈韶安静地等着,等了差不多半盏茶后,才开口道:“大娘,我问这些,不是想打探张巧娘的隐私,也不是想败坏她的名声,而是想多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好赶紧抓到害她的凶手。”
    张巧娘的娘一直哭哭啼啼的,这次却极是敏锐地问道:“害巧娘的人是他?”
    这么看来,是真有这个人了。陈韶委婉道:“是不是他,我也不敢保证,但目前看来,只有他最有可能。”
    张巧娘的娘倒退两步。
    陈韶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的胳膊。
    好半晌,张巧娘的娘才摇摇欲坠地道:“她心里是不是有人,我也不清楚。那个人是不是他,我也不知道。就她出事前一个月,她回家不过两个时辰,便急着要回绣坊,我赶着送她时,远远看到有辆马车在村子外边等着。她急匆匆地出了村子后,那马车里有人朝她招手,她便坐上那马车走了。”
    陈韶麻利地问道:“您有问过她,那人是谁吗?”
    张巧娘的娘摇头:“她那日离开后,就没有再回过家。”
    陈韶追问:“那您有看清那人长什么模样吗?”
    张巧娘的娘再次摇头:“离得远,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马掌柜,张巧娘最少的一个月,也拿了六百七十多文钱,但她每月只给了家中五百文钱。
    张巧娘不愿意与王大年成亲,是因为她有了心上人。
    吴姓绣娘她们不认识这个心上人。
    张巧娘的家人也不认识这个心上人。
    出事前一个月,这个心上人曾到家中接她。
    与王大年退亲是在去年的八九月份。
    也就是,她与这个心上人认识至少有一年了。
    这个心上人去接她时,驾的是马车,而且还有车夫,证明并不差钱……
    不对。
    在这个朝代,男子三妻四妾实属正常。
    张巧娘不过一个绣娘。
    即便这个心上人已经成过家,以他表现出来的派头,想纳她为妾,并不是难事。
    除非他有逼不得已的原因,不能纳妾。
    再结合张巧娘每月给家里五百文钱后,明明还剩不少钱,却依旧没有钱用来看,她的钱,只怕都到了这个心上人的手中。
    有派头,却没钱。
    将所有条件结合起来。
    某个人的名字瞬间呼之欲出。
    这些只是推测。
    还需要实质的证据。
    证据……
    陈韶劝了张巧娘的娘及两个弟弟几句后,让人将他们带去偏厅稍事歇息。随后,她压着声音同顾飞燕耳语了几句。顾飞燕听完,若有所思道:“难怪你刚才要以那样的目光看他,不过凶手真要是他,凭他先前的表现,不出其不意,恐怕还真难逼他露出马脚来。”
    “我能怀疑他,就证明他的伪装并不高明。”陈韶不以为然道,“即便他不露马脚,等人都到齐,他的谎言也会不攻而破。”
    出其不意试探,不过是为了让证据更扎实一点罢了。
    顾飞燕没查过案,没有她这么多七弯八绕的思维,回忆了一下他的所言所行,好奇道:“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他的?”
    陈韶将自己推断的过程同她了。
    顾飞燕听完,朝她竖了个大拇指后,正要出门去安排,陈韶又叫住她,再次朝她低语了几句。顾飞燕点一点头,很快便出门将她的吩咐安排了下去。
    陈韶低眸思索片刻,在她回来后,又将孙望春及孙守义的随从、孙守义出事那夜轮值的下人,还有孙守义出事那夜在孙家饮酒作乐的人叫进大堂,挨个询问了一遍,确定了她的某些猜测后,她又特意将两个在兰台书院任教的夫子留下来,向他们打听了张满仓与张石头的学习情况。
    其中一人正好是教导他们两个《论语》的夫子。
    得知两人在书院不仅学习用功,生活也很简朴后,陈韶送走两位夫子,转头又把田根生的家人叫进来问了一遍。
    田根生的家人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在她的引导下,也都回忆起了几件与之相关的事。
    最后,陈韶又将慧觉与慧善请进大堂。
    慧觉、慧善都是聪明人,在她问话的瞬间,就已经有了猜测。不过两人也聪明地没有多问,顺她的话回忆了片刻后,虽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复,但都有志一同地证明了嫌疑人确实多次去过慧光寺。
    足够了。
    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充分接触的证据,足够了。
    接下来只需要搜查到足够的实证,就可以抓捕归案了。
    而实证……
    陈韶将突破口重点放在了张巧娘的身上。
    蝉衣已经带着张巧娘的衣物回来。
    顾飞燕的人也已经将彩丝坊的孙三娘请过来。
    蝉衣将张巧娘装衣物的木匣整个地带回来了,看她面色,显然有重大的发现。让孙三娘稍等片刻后,陈韶示意她先。
    “那几个绣娘得没错,她的衣裳上确实都绣着缠枝海棠,不过……”蝉衣边边打开匣子,拿出其中的两件肚兜道,“这里还有两件绣着戏水鸳鸯的肚兜,看绣工,跟她遇害时穿的那件差不多。”
    陈韶将肚兜拿过来,同染血那件对比了一下。
    虽然花样有区别,但布料与绣工却是一样的。
    “还有这个。”蝉衣又将一个绣着缠枝海棠的香包递了过来。
    陈韶拿到香包的瞬间,便皱起了双眉。待打开香包,拿出里面的瓷瓶,拔掉软木塞,看到里面的药膏后,双眉拧得更紧了。
    顾飞燕凑过来用力嗅了两下:“这是什么香,怎么还带着腥臊味?”
    陈韶淡声道:“麝香。”
    顿一顿,又道:“《千金要方》记载,将麝香制成这样的药膏贴在肚脐,可以致不孕。”
    顾飞燕扬眉:“所以……”
    陈韶‘嗯’了一声。
    刚才在殓房检查她的尸体时,就已经发现她早已不是完璧之身。
    将软木塞回去,又将瓷瓶放回香包后,陈韶问:“还有没有别的发现?”
    蝉衣摇头:“没了,带这个木匣回来,就是不想让那几个绣娘看到这两个肚兜,还有这个香包。”
    “那就将孙三娘请进来吧。”陈韶吩咐。
    孙三娘进来大堂后,陈韶干脆地将蝉衣带回来的两个肚兜递了过去:“仔细看一看,这两件肚兜是不是出自你的手?”
    孙三娘接过肚兜,只看了一眼,便道:“是出自我的手。”
    陈韶问:“还记不记得是谁找你定的这几件肚兜?”
    “记得。”孙三娘肯定地道,“是墨香斋许掌柜的女儿定的,一共定了二十件,我绣了快三个月才全部绣完。”
    陈韶又问:“还记得具体的时间吗?”
    孙三娘点头:“三月十二日看的图样,六月初三交的货。”
    陈韶:“有记录吗?”
    孙三娘再次点头:“有,不过在绣坊,需要找我们掌柜才行。”
    陈韶看向蝉衣,“跟着她去将记录取来。”
    蝉衣去后,陈韶看向顾飞燕。
    这次不等她开口,顾飞燕已经很有先见之明地道:“我知道,请那位墨香斋的许姐到县衙来一趟。”
    陈韶摇头:“不是请她过来,是我们要往墨香斋走一趟。”
    墨香斋就在悉唐县的正街。
    坐上马车,行了不到一盏茶,便到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083/8638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