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关外盗墓王 > 第223章 四大汗国

第223章 四大汗国

推荐阅读:掌上娇娇超能大明星地府大帝快财务自由,内娱整顿系统来了!搬空仇人库房,医妃挺孕肚去流放崩铁直播通万界,开局吓跑无惨惟我真神年少如他长生,从选择海克斯强化开始武侠世界的体术忍者

    三江红双手交叉在胸前,她望着窗外,愁容满面。
    我觉得要是没点手段,那群从监狱中调出来的驴群马蛋早他娘的撒丫子跑了。
    四驴子对我挤眉弄眼,我对着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什么也别说。
    有些内容,还得让三江红自己消化,要是我早想到姚师爷和王把头制衡盗墓贼这一层意思,我可能不会告诉三江红来银川。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我望着三江红的背影道。
    沉默了十几秒,三江红头都没回,她的声音都变了,不是哭腔,但绝对是强忍着情绪,她道:“你说的草原汗王,是哪个?”
    “不知道。”
    三江红猛地回头道:“求求你,告诉我,能让我看他一眼也好。”
    “我不知道,我只能确定不是成吉思汗。”
    “不是他,还能是谁?忽必烈吗?”
    我叹气道:“也不是,我也没想出来是谁,我不能阻止你,但我希望你好好分析一下利害关系,你去了,能有什么用?反而会让王把头的处境更难,让你男人的处境更难。”
    “你们呢,你们留在银川干什么?”
    “我们也快走了。”
    “去哪里。”
    “去新疆盗墓,我劝你一句,别去惹九门,你去了,不管你怎么解释,九门的人都会觉得是王把头他们泄的密,要不,跟我们去新疆盗墓吧,能赚一点是一点。”
    三江红没有犹豫,她道:“新疆我就不去了,我在银川呆一段时间,你们要是有消息,一定要告诉我。”
    “放心吧,你带我们赚过钱,我们也绝不差事。”
    三江红努力挤出一丝微笑,离开了,我觉得我是个恶人,浇灭了她最后一丝幻想。
    我们送三江红上了出租车,三江红说她最近一直在凯宾斯基酒店,我们可以随时去找她。
    返回房间,四驴子一连串问了好多个问题。
    我都没有回答,反问道:“你和那女导游干啥去了?”
    “喝茶。”
    “喝茶喝宾馆去了?”
    “快点的,告诉我都发生了啥事了,我溜达半天就跟不上进度了。”
    “呦呦呦,我还想知道你和女导游发生了什么事了呢。”
    四驴子撇嘴道:“没睡,喝茶,然后送她去宾馆了。”
    “嗯?”
    “真的,那姑娘眼睛有光……”
    四驴子说的一堆废话,总结起来就是那姑娘的真诚让四驴子很意外,对于一个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姑娘,四驴子不忍心戳破年少的梦,两个人逛街时,后来姑娘随口说了一句不知道会是什么人住在那么高档的酒店,然后四驴子给姑娘开了个房间,连房间都没进,下楼就碰到了三江红。
    如果是别的姑娘说高档宾馆的话题,四驴子会以为是暗示,不过那个姑娘很真诚,真诚地让四驴子感受到了美好。
    四驴子难得正经一次,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我把分析的事情说了一遍。
    四驴子听得表情都扭曲了,他懵逼道:“那九门不在银川,在哪呀?”
    “可能在霍城县。”
    “霍城县?在哪呀?”
    “新疆伊犁的边境,挨着哈沙克斯坦。”
    “哪个汗王?”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
    四驴子惊讶道:“你知道是谁了,怎么不告诉三江红?”
    我没好气道:“霍城县不大,三江红去了,九门肯定会知道,那就是去送死。”
    “哎,你说的叫什么台?”
    “哇嘎台,专门放小黄片的哇嘎台。”
    我没好气继续道:“知道是谁有啥用,你能过去呀,找九门送死呀。”
    “妈的,我问问还不行了,叫什么台?”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求知的四驴子,我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开始讲,一直讲到了明朝朱棣灭北元。
    那是从晚上十一点讲到了凌晨三点,四驴子想睡觉都不成,不吹牛逼,许某人讲的东西,去茶馆听都得花两块钱。
    四驴子要是困了,我就给他讲点带颜色的,比如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研究出的配人政策,将四千名少女集中起来,然后让士兵......
    要不是四驴子给我转了五百块钱,我能给他讲到天亮。
    我对四驴子说了很多,其中只有一条历史有用,成吉思汗给四个嫡子分封领地,并逐渐形成的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这些汗国和元朝的关系,有点像东周时期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既是兄弟,又是父子,还他娘的总打架。
    第一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分封领地,吐鲁番、罗布泊等地属于察合台的管辖范围,察合台的牙帐就在今天的霍城地区。
    当时,察合台刚刚灭了花剌子模没几年,以蒙古军队的作风,屠城劫掠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我相信察合台得到的宝物数不胜数。
    如果找到察合台的墓,即使没有商朝国器,里面陪葬品的价值也得是个天文数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原来的蒙古族流行秘葬,埋葬后不树不封,不仅没有标记物,还会刻意隐藏墓的位置。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052/8456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