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第2461章 最后的心愿

第2461章 最后的心愿

推荐阅读:韩城恋吾儿皆是大魔王艾泽拉斯的超人诸天道宋茅山僵尸星空最强者三国重生马孟起我!有无数分身基因凶猛从影视剧里当配角开始战斗

    2461 最后的心愿
    火车头?
    一起研究火车头?
    吴老说完,杨小涛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什么时候,自己有这能力了?
    不仅是杨小涛脑子转不过弯来,就是刘怀民,黄老他们同样瞪大眼睛。
    显然,吴老的话出乎众人的预料。
    不过,很快众人就反应过来。
    不管如何,这是好事啊。
    这年头,谁家运输不用火车?
    越是大宗的货物,越需要火车铁路啊。
    跟眼前的这位打好关系,那绝对是有利无害啊!
    秦老跟王老两人更是恨不得跟杨小涛调个位置,别说一起合作研究火车头了,就是让他们免费帮忙,他们也干啊。
    “吴老,您,您不是开玩笑吧。”
    杨小涛自然明白吴老话里的意思,与其说是合作,倒不如说是支持。
    对方明显是用这种方式来‘支持’九部的工作。
    因为这火车头本身就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四九城,金州,琴岛等等各个地方就有制造厂。
    甚至四九城的制造厂他还去看过呢。
    说这话的时候,杨小涛自己都感觉不真实。
    听到杨小涛的话,吴老笑呵呵的摆摆手,“小杨,你知道咱们国家火车的发展情况吗?”
    杨小涛摇头,这些年他虽然出过不少差,坐了好多次火车,但对于火车的情况还真没具体了解过。
    吴老见此便笑着讲解道,“咱们国家的铁路啊,最早时候都是外国人建的,那段历史,你们都知道,咱们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后来铁路被咱们收回来了,另起炉灶,就得咱们自己来张罗,那时候啊,呵呵。咱们这大地上跑的火车啊,那可是万国牌啊,啥牌子都有。”
    “但这里面有九成的,都是蒸汽机。”
    “国外明明有更好的内燃机,为什么还给咱们蒸汽机?他们就是不想让咱们好啊。”
    “往后的这些年,咱们国家大力发展铁路建设,铁路从组成的两万多公里,到现在的也不过是三万公里,这其中发展缓慢有很多原因,咱们就不一一诉说了。”
    “这么长的铁路上,火车头到现在还有一大半是用的蒸汽机,你知道这说明啥吗?”
    吴老说到这里有些心塞,更有对火车发展缓慢的担忧。
    杨小涛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吴老却是叹息着,“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机头啊。”
    “革命建设,国家发展,这火车就是血液,那铁轨就是血管,你说这血液流动的慢了,还会有活力吗?”
    “不会!”
    “对,想要蓬勃发展,就必须跟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脉搏要跳的有劲,咱们干革命才有力量。”
    “可如今的情况就是,咱们的火车头,劲太小了啊。”
    “到现在为止,咱们国内制造出来最好的火车头,就是琴岛那边的,时速也不过是八十,这跟国外根本就没法比。”
    吴老说的有点多,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周围黄老几人听了也都在摇头。
    铁路关乎国家的发展,这点他们有着切身的感触。
    不说搭载人员的客车,就说那些运输煤炭钢铁的货车,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有时候一趟运输能够跑上大半天,甚至整天整夜的都有,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更何况火车跑的快,经济才能发展的快啊。
    这简单的道理在坐的都知道。
    杨小涛赶紧拿起茶壶给吴老倒上水,吴老则是接着道,“你知道小日子那边的新干线吗?”
    “听说过。”
    这是前世听说的。
    “知道他们哪一年做出来的吗?”
    杨小涛摇头。
    “1964年。”
    “也就是说,四年前他们就已经将新干线,也就是高速铁路制造出来了。”
    “那你知道小日子的新干线有多快吗?”
    杨小涛再次摇头。
    吴老伸出两根手指头说道,“一百六十到二百二十。”
    “是咱们整整两倍、三倍啊。”
    不说不知道,一说,屋子里的众人呼吸都有点跟不上心跳的节奏。
    “这在国外将其称为小日子经济发展的奇迹,更是他们重新崛起的象征。”
    “短短二十年,小日子就有了再次强大的迹象,就成为了科技工业强国,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杨小涛缓缓挺直脊梁,声音坚定,“知道。”
    “我们在铁路建设上,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
    “对!”
    吴老拍着桌子,神色严肃,“说的对,落后就要挨打,这苦难咱们经历过一次,就决不能再出现第二次。”
    黄老秦老等人也是同样神色。
    落后就要挨打,血的教训啊。
    吴老恢复神色,再次看向杨小涛,“这次,我从小李这听说了你们盾构机的事情,很好,真的很好啊。”
    “有了这玩意,我们的大铁路计划就会大大加快,我们的同志也能少吃些苦头。”
    “但,这些还不够。”
    吴老的声音陡然变得高昂,“我们的铁路要修很多,很长,同时也要流淌的很快。”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028/8294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