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文旦
推荐阅读:穿书后恶毒女配她又在作死、大夏国九皇子、网游之雷动九天、她闪婚了千亿首富、闪婚成宠:老公竟是千亿大佬、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我真没针对法爷、九州天王、从小程序开始、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聊到了赚钱的档口,李建军又想起了自己那已被扑灭的童年梦想,问:“金生,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文旦,柿子,桃子,梨头……多了。怎么?你想吃了?”
“不是我想吃,我想以后我们可以卖水果赚钱。”
“谁家没有水果,还要去买?我看你真的是脑子烧坏了。”张金生跟这个小师兄真是无话可说。
李建军提高了音量,说:“我们家就没有水果。我们可以把水果卖给城里人,他们想吃什么都得花钱买。”
“你们家也是什么都买的吗?”
“对啊,都是外婆去市场买的。”
张金生第一次知道,有人还愿意花钱买水果。其实只要他平时多留心,就会知道,他偷的那些水果,大多是社员要拿去买的。
因为他家的果树不多,基本上还没成熟就被他和几个姐姐摘光了。
他们家的水果从来就没卖过。
李建军突发奇想,这红星大队过几年土地就会承包到农民手里,如果让他们学着规模化种水果,是不是就可以保住土地,还能带来收益?
他被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动了,问:“金生,你或者你姐姐她们,有没有什么最喜欢的水果?”
张金生觉得这家伙今天好象越说越糊涂了,有点担心,反问:“哎,我说,你没事吧?看你平时也不怎么吃喜欢水果。”
李建军告诉他:“我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以后把你们大队的土地都种上水果,大片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卖水果,说不定还能吸引别人来参观。他们来参观,我们又可以收门票。你说这不就能赚钱了?”
这是他前世经常带儿子做的事,吃完农家乐,还可以采摘他们的水果。
“你是昏了头吧?还赚钱,地上都种了水果,粮食种哪里?我们吃什么?”
被这么一问,李建军发觉自己确实太天真了。张金生这次讲得是实情。土地得先保证种粮食。毕竟这几年,粮食市场还没开放,粮食派购任务必须要完成。
“那如果有人给粮食,你想种什么水果?”
“文旦,桃子,柿子,都行都行,我都喜欢吃。”
李建军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可笑。在前世,贵妃县就有几个果园,种的都是文旦,怎么就给忘了?
有一段时间,贵妃文旦参加全国柚类评比连续获奖,县里就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在海塘围填之前,滩涂的硬地坝上种植了好多文旦树。
在自己离世前几年,这些滩涂被围填了,文旦果园也夷为平地。
穿越回来后,竟然就没想起这事。今天张金生不断提到文旦,自己却都忽略了。
李建军努力回想起当年文旦的兴衰历程。
记得自己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了某个海塘开辟出了文旦基地。后来还出现过一个文旦饮料厂,生产的文旦粒粒汁自己还喝过。
这个粒粒汁味道有点怪,又甜又苦,很是被贵妃本地人诟病。后来据说就是因为这苦味无法去掉,这家厂也关闭了。
李建军的思绪一经点拨,竟然象连续剧一样,把贵妃县的文旦历史全都倒腾出来了。
对,记得自己离世之前,贵妃县还有一个全国独有的部门,叫文旦局。自然那局长就叫文旦局长。
他一个同学的弟弟就在那个局里上班,自己还经常取笑他。呵,全记起来了。
今天真是太有收获了。
等土地承包后,就想办法让农民种植文旦!
贵妃县的文旦口感非常好,要不也不会得奖,记得还是好几届的冠军。
自己前世的最后几年,贵妃县的水果很多是进口的,价格贵得离谱,但那时候的贵妃县已是全国百强县。
自己身边的朋友个个都不差钱,也许是养生专家的诱导,大家对水果的需求超强,价格越贵的水果还越容易卖断货。外来水果的身价一路飙升,本土的文旦即使产量不断萎缩也成了垃圾货。
当年文旦的衰落,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储藏和运输的问题。
因为文旦的深加工产品没有开发,熟果如不及时卖出去,就要先储藏的起来。当时储藏技术还没有解决,好多文旦摘下来后,没几天就会烂掉。
运输也是一大难题。贵妃县三面环海,唯一的陆路还要在隔壁的温桥县境内翻两座山才能进入下一个县。如果去省城,汽车要爬过八座大山,这还不算那些小的山坡。
经过这一路颠婆,就算文旦个大抗震,也经不起这般折腾。每每车到了目的地,果肉也大多受了内伤。
那个时候因为贵妃县已经转型成了工业县,对农业投入比较少,果农们也觉得种水果没有开家庭作坊来钱。越来越多的果农就转行了。
今天张金生的一席话,提醒了他。
他对童年梦想又有了渴望,还朦朦胧胧地描绘出了一些轮廓。只是对于目前这具身躯他有些无奈。九岁的孩子,什么也干不成。
还好,自己练了两年的功夫,身板挺结实,也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和张金生站一起,基本上分不出高矮了。
“文旦,柿子,桃子,梨头……多了。怎么?你想吃了?”
“不是我想吃,我想以后我们可以卖水果赚钱。”
“谁家没有水果,还要去买?我看你真的是脑子烧坏了。”张金生跟这个小师兄真是无话可说。
李建军提高了音量,说:“我们家就没有水果。我们可以把水果卖给城里人,他们想吃什么都得花钱买。”
“你们家也是什么都买的吗?”
“对啊,都是外婆去市场买的。”
张金生第一次知道,有人还愿意花钱买水果。其实只要他平时多留心,就会知道,他偷的那些水果,大多是社员要拿去买的。
因为他家的果树不多,基本上还没成熟就被他和几个姐姐摘光了。
他们家的水果从来就没卖过。
李建军突发奇想,这红星大队过几年土地就会承包到农民手里,如果让他们学着规模化种水果,是不是就可以保住土地,还能带来收益?
他被自己的这一想法感动了,问:“金生,你或者你姐姐她们,有没有什么最喜欢的水果?”
张金生觉得这家伙今天好象越说越糊涂了,有点担心,反问:“哎,我说,你没事吧?看你平时也不怎么吃喜欢水果。”
李建军告诉他:“我想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以后把你们大队的土地都种上水果,大片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卖水果,说不定还能吸引别人来参观。他们来参观,我们又可以收门票。你说这不就能赚钱了?”
这是他前世经常带儿子做的事,吃完农家乐,还可以采摘他们的水果。
“你是昏了头吧?还赚钱,地上都种了水果,粮食种哪里?我们吃什么?”
被这么一问,李建军发觉自己确实太天真了。张金生这次讲得是实情。土地得先保证种粮食。毕竟这几年,粮食市场还没开放,粮食派购任务必须要完成。
“那如果有人给粮食,你想种什么水果?”
“文旦,桃子,柿子,都行都行,我都喜欢吃。”
李建军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可笑。在前世,贵妃县就有几个果园,种的都是文旦,怎么就给忘了?
有一段时间,贵妃文旦参加全国柚类评比连续获奖,县里就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在海塘围填之前,滩涂的硬地坝上种植了好多文旦树。
在自己离世前几年,这些滩涂被围填了,文旦果园也夷为平地。
穿越回来后,竟然就没想起这事。今天张金生不断提到文旦,自己却都忽略了。
李建军努力回想起当年文旦的兴衰历程。
记得自己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了某个海塘开辟出了文旦基地。后来还出现过一个文旦饮料厂,生产的文旦粒粒汁自己还喝过。
这个粒粒汁味道有点怪,又甜又苦,很是被贵妃本地人诟病。后来据说就是因为这苦味无法去掉,这家厂也关闭了。
李建军的思绪一经点拨,竟然象连续剧一样,把贵妃县的文旦历史全都倒腾出来了。
对,记得自己离世之前,贵妃县还有一个全国独有的部门,叫文旦局。自然那局长就叫文旦局长。
他一个同学的弟弟就在那个局里上班,自己还经常取笑他。呵,全记起来了。
今天真是太有收获了。
等土地承包后,就想办法让农民种植文旦!
贵妃县的文旦口感非常好,要不也不会得奖,记得还是好几届的冠军。
自己前世的最后几年,贵妃县的水果很多是进口的,价格贵得离谱,但那时候的贵妃县已是全国百强县。
自己身边的朋友个个都不差钱,也许是养生专家的诱导,大家对水果的需求超强,价格越贵的水果还越容易卖断货。外来水果的身价一路飙升,本土的文旦即使产量不断萎缩也成了垃圾货。
当年文旦的衰落,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储藏和运输的问题。
因为文旦的深加工产品没有开发,熟果如不及时卖出去,就要先储藏的起来。当时储藏技术还没有解决,好多文旦摘下来后,没几天就会烂掉。
运输也是一大难题。贵妃县三面环海,唯一的陆路还要在隔壁的温桥县境内翻两座山才能进入下一个县。如果去省城,汽车要爬过八座大山,这还不算那些小的山坡。
经过这一路颠婆,就算文旦个大抗震,也经不起这般折腾。每每车到了目的地,果肉也大多受了内伤。
那个时候因为贵妃县已经转型成了工业县,对农业投入比较少,果农们也觉得种水果没有开家庭作坊来钱。越来越多的果农就转行了。
今天张金生的一席话,提醒了他。
他对童年梦想又有了渴望,还朦朦胧胧地描绘出了一些轮廓。只是对于目前这具身躯他有些无奈。九岁的孩子,什么也干不成。
还好,自己练了两年的功夫,身板挺结实,也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和张金生站一起,基本上分不出高矮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9/19974/70673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