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惜别之情,大发雷霆
推荐阅读:隐士是如何练成的、哥就是个兵马俑、饕餮崽崽随身带着小奶瓶、奋斗在综武里的锦衣卫大统领、我吞噬了一个世界、驱尸道人、女反派这剧本我不演、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下山后,六岁小饕餮被全家排队团宠了、下笔如神、
柳映容被他说得心热,又不好意思像他一样直白地表达出来。
得知他们要离开,宁可也依依不舍地拉住沈长澜的手:“总觉得我们刚回京还没有多久,你就又要离开了。”
她其实也想和沈长澜一起去,又怕这样苏启山会起疑心,最终还是作罢。
“确实如此,所以,夫人要记得时常寄书信给我。”沈长澜轻轻一笑。
他身为首辅,帮着宁辞协理天下大事,责任自然要重一些,何况宁可与宁辞亲近,他为了宁可也要更尽心一些。
“对了,你还要小心苏启山。”宁可又仔细叮嘱起来,苏启山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至少沈长澜在明,对方在暗,就更要仔细留意了。
这些沈长澜都清楚,宁可叮嘱他不过是关心则乱,就如同此前他每次出游,沈母也会为他处处担心处处思量一样。
他从来都不曾小看过任何一个人,何况是苏启山,苏启山只是比他少了一些历练,智谋也只是在他之下而已,绝不容小觑。
两对情人在离别前的最后一段时光温存起来,封地上,宁淮也很快得到消息。
之前的几次刺杀全部失败,想要利用柳映容挑拨沈长澜与宁可的关系,不但没成功,反而还让他们感情更浓了。
“都是一些废物,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好。”宁淮心气不顺,一把推开了身边服侍的爱妾。
“王爷莫要生气,眼下又是一次给宁辞添乱的机会。”之前一直帮助宁淮的谋士再度献策。
赋税关乎着国库的充盈与否,向来都是重中之重。
可是大齐国土这么辽阔,下面的府县无数,总会出一些贪官恶吏,杀也杀不清。
宁淮也知道这个道理,他的眼睛一转,火气也消下去不少:“你是说从赋税下手?”
“王爷的封地自然是不用缴纳赋税也不怕盘查的,但此时那些贪墨过多的知府县令肯定都如热锅上的蚂蚁。”谋士冲他拱手。
只要利用好这些人,就能给宁辞闹出一场天大的乱子来。
宁辞越是不顺心,对宁淮来说就越是好事。
他把自己的计策对宁淮说了一下,宁淮立刻拍板点头,叫人写下数十封信快马加鞭地给大齐的几个府县送了过去。
他们猜测得也差不多,在得知这一次是沈长澜与苏启山一同监管的时候,下面那些手脚不干净的知府们都急得开始求神拜佛了。
那可是沈长澜啊,在西南杀得人头滚滚的沈长澜。
要是换一个人来,他们说不准还能贿赂一下。
沈长澜一向清正廉明,下起手来也丝毫不会手软,但凡差了一钱银子都有可能被拉过去罢官的。
“宁淮送来的信?”离宁淮封地最近的那位知府率先收到了信,“他一个被驱逐到封地的王爷……”
他的话还没说完,很快就看见了里面的内容:“火烧粮仓账本,好啊。”
到时候一切都可以归咎到天灾人祸上,他就算受到点责罚,也总比掉了脑袋强。
这些贪墨的知府们纷纷按照宁淮的计策开始布置,不是他们想要和宁淮站在一条线上,实在是他们太过畏惧沈长澜了。
沈长澜与苏启山一行人离开京城时,宁辞亲自来到城门外相送,宁可不舍地看着他,拿出一个香囊送给他。
针脚不算细密,想要绣鸳鸯,结果绣成了水鸭子,但总归是份心意。
沈长澜也不在乎针脚,他府上的绣娘什么花样织不出来,难得的是宁可居然愿意为他拿起针线。
他捧着宁可的手来回看,没有看到血痕,这才松了口气。
宁可被他看得不自在,低声嘟囔:“我哪有那么娇气。”
她可是从小学武的人,学武要吃的苦头可比刺绣多太多了。
“我走了,你在府上照顾好自己。”沈长澜抚着她一头柔顺的长发。
亲眼送别了沈长澜一行人,宁可回到府上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她发现柳映容也是同样的神情,便知道她是在想苏启山了,有时候她也希望苏启山其实是个好人,这样他与柳映容也能够圆满。
沈长澜与苏启山很快到达了地方,知府小心翼翼地接待他,用的都是最简单的菜色。
看着满席粗糙的饭菜,苏启山忍不住抬头瞥了沈长澜一眼,这招在西南的时候那些贪官们便用过了,可惜沈长澜从来不吃卖惨这一套。
好在后面又上了几道肉菜,看来知府也不敢做得太过。
沈长澜修长的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扣着桌沿,明明一句话没说,却弄得在场所有人压力都十足大。
“你们就是这样招待本官的?”沈长澜一改之前的内敛,显得傲慢气十足,“莫不是看不起本官?”
越说到后面,他的声音越冷,知府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跪在地上告罪:“请大人赎罪!”
“本官原以为这里是个富庶的地方,赋税之事不必差得太过仔细了,现在却让本官大失所望啊。”
说着说着,沈长澜还冷笑一声。
一旁的苏启山眼中闪过一抹疑色,这话明面上是在指责他们招待不周,其实话里有话。
因为是富庶的地方赋税就不仔细查了,这不是明显求取贿赂吗。
沈长澜说得虽然隐晦,但官场这些人谁不是老狐狸,一下就听明白了他的弦外之意。
原来这位首辅大人竟然也是与他们一样的人吗,若是这样,许多事就不必费心布置了。
那个知府再三道歉,好歹从地上站起来了。
首辅大人不喜欢这些菜色,那就上一桌真正的佳肴,他叫人命厨师重新做了一桌。
这一次,鱼翅鲍鱼熊掌流水一般地被端到桌上,知府切下一块炙烤得酥嫩流油的羊腿肉,亲自夹到沈长澜碗中。
沈长澜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夹起来尝了尝,果然色香味俱全,熊掌肥***鱼鲜美。
“这才配得上本官的身份,这种事情,本官希望不要发生第二次了。”沈长澜的眼神扫过去,那个知府连连称是。
苏启山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沈长澜这分明是在演戏。
得知他们要离开,宁可也依依不舍地拉住沈长澜的手:“总觉得我们刚回京还没有多久,你就又要离开了。”
她其实也想和沈长澜一起去,又怕这样苏启山会起疑心,最终还是作罢。
“确实如此,所以,夫人要记得时常寄书信给我。”沈长澜轻轻一笑。
他身为首辅,帮着宁辞协理天下大事,责任自然要重一些,何况宁可与宁辞亲近,他为了宁可也要更尽心一些。
“对了,你还要小心苏启山。”宁可又仔细叮嘱起来,苏启山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至少沈长澜在明,对方在暗,就更要仔细留意了。
这些沈长澜都清楚,宁可叮嘱他不过是关心则乱,就如同此前他每次出游,沈母也会为他处处担心处处思量一样。
他从来都不曾小看过任何一个人,何况是苏启山,苏启山只是比他少了一些历练,智谋也只是在他之下而已,绝不容小觑。
两对情人在离别前的最后一段时光温存起来,封地上,宁淮也很快得到消息。
之前的几次刺杀全部失败,想要利用柳映容挑拨沈长澜与宁可的关系,不但没成功,反而还让他们感情更浓了。
“都是一些废物,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好。”宁淮心气不顺,一把推开了身边服侍的爱妾。
“王爷莫要生气,眼下又是一次给宁辞添乱的机会。”之前一直帮助宁淮的谋士再度献策。
赋税关乎着国库的充盈与否,向来都是重中之重。
可是大齐国土这么辽阔,下面的府县无数,总会出一些贪官恶吏,杀也杀不清。
宁淮也知道这个道理,他的眼睛一转,火气也消下去不少:“你是说从赋税下手?”
“王爷的封地自然是不用缴纳赋税也不怕盘查的,但此时那些贪墨过多的知府县令肯定都如热锅上的蚂蚁。”谋士冲他拱手。
只要利用好这些人,就能给宁辞闹出一场天大的乱子来。
宁辞越是不顺心,对宁淮来说就越是好事。
他把自己的计策对宁淮说了一下,宁淮立刻拍板点头,叫人写下数十封信快马加鞭地给大齐的几个府县送了过去。
他们猜测得也差不多,在得知这一次是沈长澜与苏启山一同监管的时候,下面那些手脚不干净的知府们都急得开始求神拜佛了。
那可是沈长澜啊,在西南杀得人头滚滚的沈长澜。
要是换一个人来,他们说不准还能贿赂一下。
沈长澜一向清正廉明,下起手来也丝毫不会手软,但凡差了一钱银子都有可能被拉过去罢官的。
“宁淮送来的信?”离宁淮封地最近的那位知府率先收到了信,“他一个被驱逐到封地的王爷……”
他的话还没说完,很快就看见了里面的内容:“火烧粮仓账本,好啊。”
到时候一切都可以归咎到天灾人祸上,他就算受到点责罚,也总比掉了脑袋强。
这些贪墨的知府们纷纷按照宁淮的计策开始布置,不是他们想要和宁淮站在一条线上,实在是他们太过畏惧沈长澜了。
沈长澜与苏启山一行人离开京城时,宁辞亲自来到城门外相送,宁可不舍地看着他,拿出一个香囊送给他。
针脚不算细密,想要绣鸳鸯,结果绣成了水鸭子,但总归是份心意。
沈长澜也不在乎针脚,他府上的绣娘什么花样织不出来,难得的是宁可居然愿意为他拿起针线。
他捧着宁可的手来回看,没有看到血痕,这才松了口气。
宁可被他看得不自在,低声嘟囔:“我哪有那么娇气。”
她可是从小学武的人,学武要吃的苦头可比刺绣多太多了。
“我走了,你在府上照顾好自己。”沈长澜抚着她一头柔顺的长发。
亲眼送别了沈长澜一行人,宁可回到府上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她发现柳映容也是同样的神情,便知道她是在想苏启山了,有时候她也希望苏启山其实是个好人,这样他与柳映容也能够圆满。
沈长澜与苏启山很快到达了地方,知府小心翼翼地接待他,用的都是最简单的菜色。
看着满席粗糙的饭菜,苏启山忍不住抬头瞥了沈长澜一眼,这招在西南的时候那些贪官们便用过了,可惜沈长澜从来不吃卖惨这一套。
好在后面又上了几道肉菜,看来知府也不敢做得太过。
沈长澜修长的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扣着桌沿,明明一句话没说,却弄得在场所有人压力都十足大。
“你们就是这样招待本官的?”沈长澜一改之前的内敛,显得傲慢气十足,“莫不是看不起本官?”
越说到后面,他的声音越冷,知府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跪在地上告罪:“请大人赎罪!”
“本官原以为这里是个富庶的地方,赋税之事不必差得太过仔细了,现在却让本官大失所望啊。”
说着说着,沈长澜还冷笑一声。
一旁的苏启山眼中闪过一抹疑色,这话明面上是在指责他们招待不周,其实话里有话。
因为是富庶的地方赋税就不仔细查了,这不是明显求取贿赂吗。
沈长澜说得虽然隐晦,但官场这些人谁不是老狐狸,一下就听明白了他的弦外之意。
原来这位首辅大人竟然也是与他们一样的人吗,若是这样,许多事就不必费心布置了。
那个知府再三道歉,好歹从地上站起来了。
首辅大人不喜欢这些菜色,那就上一桌真正的佳肴,他叫人命厨师重新做了一桌。
这一次,鱼翅鲍鱼熊掌流水一般地被端到桌上,知府切下一块炙烤得酥嫩流油的羊腿肉,亲自夹到沈长澜碗中。
沈长澜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夹起来尝了尝,果然色香味俱全,熊掌肥***鱼鲜美。
“这才配得上本官的身份,这种事情,本官希望不要发生第二次了。”沈长澜的眼神扫过去,那个知府连连称是。
苏启山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沈长澜这分明是在演戏。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9/19793/70067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