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屠城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寅时,天地之间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最为困倦之时。
    明军已经来到和林城外,蓝太平下令把三十门火炮分为三组。每组十门火炮,分别摆在东门,西门和南门。
    他特意留下北门,让城里的鞑靼人能够逃出去。
    这倒不是他好心,而是他本就兵力不足,如果鞑靼人发现被围困无路可逃。
    那么必将殊死一搏,到时候他这点人怕是反被对方吃下。
    寅时一刻,各部已经进入了指定位置。
    此时,整个和林城都在睡梦中。
    城头的守卫,也都喝了几碗马奶酒后,裹着羊皮袄打瞌睡。
    蓝太平站在“破晓”前,亲自点燃了这门超级重炮。
    “轰”
    巨大的爆炸声,彻底打破了草原夜色的沉寂。
    东门城头上的士兵,还未来得及惨叫就在睡梦中被炸飞了。
    “破晓”一响,这就是信号。
    东门,西门,南门的火炮都跟着响起。
    一瞬间,无数的炮弹飞进了和林城内。
    特别是西门,此处靠着山林。
    明军在陶潜的率领下,特意把炮搬到了半山腰。
    居高临下,火炮能轰到和林城最接近中心处。
    还在睡梦中和林城军民,许多还未醒来就永远的睡去了。
    惊醒的鞑靼人,纷纷跑出屋外想要逃命。
    阿鲁台跟军师还在帐中酣睡,因为多饮了几杯的缘故。第一声炮响他们还在做梦,直到明军众炮齐发阿鲁台才惊醒。
    他立刻翻身而起,拿上弯刀就往帐外跑。
    军师惺忪着睡眼抬头问道,“怎么打雷了?”
    阿鲁台没理他,冲出帐外正好亲兵队长跑了过来。
    “怎么回事?哪里放炮?”
    面对阿鲁台的质问,亲兵队长急道,“首领大人快逃,明军已经大军压境了,现在东门、西门、南门皆有明军攻城。”
    阿鲁台看着漆黑的夜被漫天的炮火照亮,城内百姓惨叫哭喊声不绝于耳。他强忍着内心的慌乱喝道,“快集合队伍,随我杀出去。”
    “是”
    军师这时候也从大帐内出来,他看着四处逃窜的人群有些懵。
    “明军打过来了?”
    他还是不敢相信的问道。
    阿鲁台此时已经骑着战马过来,伸手把他捞上马背。军师还未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已经被阿鲁台带着往北门逃去。
    此时和林城内已经乱成一锅粥,阿鲁台的残部刚安定下来的军心又乱了。白天那场战斗,吓破了他们的胆气。
    现在炮声一响,他们只抱着一个想法就是逃命。
    那些刚招募的青壮,更是爬起来就跑,他们还没有替阿鲁台卖命的觉悟。
    阿鲁台见事已经不可为,再也不顾什么队伍了。在亲卫的护送下,带着一家老小从北门逃了出去。
    逃命要紧,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出了城后,阿鲁台回头望去。
    看着逃难的部众挤成了一锅粥,听着城内的炮声、嚎叫声。虽心中有万分不甘,但也没耽误逃跑的速度。
    他催促亲卫加快脚步,生怕明军追杀上来。
    蓝太平则站在一处山腰,看着从和林城北门延伸出一条长龙。
    那些逃出来的鞑靼人,沿着阿鲁浑河一直往北逃去。
    看差不多了,蓝太平下令停止炮击。
    蓝太平此前虽然颁布了“十斩令”,但是此时有些已然不适用了。
    这些明军出塞以来,一直承受了巨大心理压力,此时不能再约束他们了。
    况且现在是敌国境内,再讲仁义道德就是愚蠢了。
    但他还是下令,待天亮后方可入城。
    一来明军对城内不熟悉,防止一些残敌趁着夜色偷袭。
    二来是多争取点时间,让城内的普通百姓尽可能的逃出城去。
    他知道,一旦进了城,这些明军会做些什么。
    很快,太阳从草原的尽头升起。
    第一缕晨光驱散了黑暗,也吹响了明军屠戮的号角。
    大军从三个门杀入和林城。
    蓝太平,蓝守义,陶潜还有那群淮西二代,都站在高处默默的注视着明军冲入城内。
    他们为什么会沉默?
    因为他们清晰的看到,城内仍有一部分百姓没能逃离。
    这些人可能是心存侥幸,也可能是行动不便,也可能是受了伤,也可能是…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
    因为进城的明军,已经丧失了理智。
    他们见人就杀,见财就抢…
    他们要复仇,他们要发泄。
    连日来积压在明军心中的怒火和恐惧,此时此刻,只有敌人的鲜血才能平复这一切。
    惨叫声,哭喊声再次响起。
    和林城在炮击停止后,并没有迎来那些幸存者所希冀的和平,反而彻底沦为地狱。
    蓝太平看着眼前的一幕,面无波澜,似乎这并不算什么。
    但对于其他人,包括上过战场的蓝守义都忍不住别过头去。
    那些淮西二代,有的直接吐了起来。
    稍微好点的,也是背过身不敢多看一眼。
    但是蓝太平知道,这支明军大多都是没上过战场的雏。他们在短时间内连战三场,特别是跟阿鲁台那场恶战。
    这让他们形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这时候如果不能给他们松松弦,那么最容易发生“炸营”。
    到时候,不但不能南下去西番罕东救他爹蓝玉。
    他们很可能都会死在自己人手里,两相对比之下,这是必然的选项。
    毕竟,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因为,这就是战争!
    战争不是过家家,是要流血、要死人的。
    “大将军,让他们住手吧。”耿璇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
    蓝太平没理他,继续冷漠的注视着城内发生的一切。
    “你如何能确定,死得都是普通百姓?”
    就待耿璇再次开口规劝前,蓝太平突然问道。
    “这…”
    耿璇语塞,毕竟都知道草原上的男人都善骑射。
    一直来都是上马是兵,下马是民。
    “哼”
    蓝太平冷哼了一声,他转头看向对方,却发现大多数淮西二代都背过身去不敢看。
    “你们将来想要超过自己的父辈,那就都给我转过来,眼睛都不要眨的给我盯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上了战场,就不要再有妇人之仁!”
    蓝太平突然怒喝道。
    就这样,所有人都强逼自己看。
    受不了就吐,吐完了继续看,直到彻底麻木。
    整整一天,到太阳落山后,所有士兵才心满意足的走出城来。
    望着彻底安静的和林城,蓝太平眼角滑落一滴眼泪。
    他心中默默祈祷,自己的亲爹蓝玉能多坚持一下。
    他这招“围魏救赵”已然不能救出蓝玉,反而会成了他爹的催命符。
    但是,他别无选择。
    看士兵都朝这里聚集后,他又换上那副冷酷神色。
    命令大军驻扎在城外一处山脚下。
    他把所有缴获的战马收拢起来,足足有三万多匹战马。
    一个作战计划已经在他脑海里成型,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他要试一试。
    他下令大军今夜在此休整,明日五更造饭,拂晓出发。
    蓝太平坐在大帐内盯着地图,心中却默默算着日子,不知道自己老爹现在怎么样了。
    他在出发前就收到锦衣卫探子来报,大将军蓝玉在罕东新筑的城内粮草已然不多。
    自从晋王接管嘉峪关后,给大将军的粮草供应从月供,直接改成半月一供。
    最后,直接改成了三天一供。直到突然断供,并关闭了嘉峪关。
    他并不担心鞑靼和瓦剌联手围困蓝玉,他担心的是城中断粮。
    毕竟粮草充足与否,决定了军心是否稳定。
    但他还是低估了他爹洞察力,在晋王进驻嘉峪关后,他就察觉要出问题。
    他一边减少大军每日粮草供给,另一边去各土司处购买粮食。
    并且把新招募的那些土兵,全都打发回去了。
    因为这些都是各土司的兵,战斗力不强还不忠于大明。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饭量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还不服管教。
    留在这里,就是定时炸弹。
    现在晋王来了嘉峪关,限制了他大军的粮草供应。
    说明当今陛下要动手了,他不能掉以轻心。
    只要城内不乱,凭着手里的十万大明精锐,他并不太担心。
    只是粮草问题,实在没什么好办法。
    那些土司,眼瞅着要过冬了,都不肯卖粮食给他。
    蓝太平临出发前命锦衣卫给他送信,表示自己会率军前去接应他。让他爹固守不出,以减少损失。
    他现在也不确定,这封信送到蓝玉手中没有。
    一切,只能看天意了。
    西番罕东的土城,持续一天的喊杀声,随着太阳落山也跟着停止了。
    这已经持续快半月了,每天从日出厮杀到日落,瓦剌和鞑靼如同上班打卡一般。
    他们就一个目的,慢慢耗死明军。
    城内的帅府里,一名男子大马金刀的坐在帅案后。
    此人身长九尺,面赤红,身穿金色宝甲。
    这正是大名鼎鼎的“凉国公”蓝玉,《明史》里描述,“玉长身面赤,饶勇略,有大将才。”
    而在帅案前的大厅内,则站着十几位身披铁甲的将军。
    他们虎背熊腰,满脸凶煞,浑身上下散发着杀气,却毕恭毕敬的站在那里。
    没错,这些人都是蓝玉的义子们。
    “嘿嘿,娘的。难道老子要交待在这里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9/19346/68217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