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猛然发现,将士竟有要给我“黄袍加身”的心思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回到帅帐内,蓝太平眉头紧锁。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在大明当兵并不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
哪怕他的三大营,给予极高的军饷也不行。
因为在大明朝,你一个军户出身的士兵,在地位上还不及民户出身的百姓呢。
如果和那些读书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特别是那些边防卫所的将士,不但时刻面临敌人来袭的风险。
还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军官压榨。
这样的士兵,你跟他谈荣誉感,责任感这都不现实。
“你说说,为什么当兵?”
低着头的陶潜一愣,本以为蓝太平会开口训斥,结果他却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回国公爷,属下是军户,不得不当兵。”
陶潜尴尬的说。
“问题就出在这,强扭的瓜未必都甜。”
蓝太平指着他说道。
“要让天下的年轻人以当兵为荣,以成为大明的士兵而自豪,要让他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蓝太平的话,直接让陶潜傻眼了。
这国公爷不是脑子坏掉了,大明朝军户的地位十分低下。
老百姓嫁女儿,都不愿意嫁到军户家。
因为大明的士兵军饷极低,一月只有一石米,还会被克扣。
而且军户的男丁在成年后,很可能要去离家几千里外的地方去戍边屯田。
在大明朝这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几千里外全靠腿走。
弄不好,就死在路上了。
即使到了戍边的地方,边境地区往往都是蛮荒之地。
内地的士兵很多适应不了当地的水土,许多士兵因此生病甚至丢掉了性命。
谁家愿意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累,弄不好还容易成为寡妇。
大明的士兵能不当逃兵,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国公爷,这太难了吧。”
陶潜面露难色。
“难也要办,就从本国公的三大营开始。”
“给本国公当兵,那么他们的地位要跟那些读书人一样高。”
蓝太平斩钉截铁的说道。
一旁的陶潜抿着嘴,粗犷的脸上表情既有痛苦又有笑意。
他强忍住没笑出声来。
平日里对蓝太平他十分敬重,对于他做的决定那都是百分百支持。
但是刚刚他所说的,百分百是醉话。
蓝太平没发现他的异样,而是自己坐在帅椅上努力回忆。
如果想把大明士兵的地位拔高,那么待遇一定要超级优厚才行。
“咱们三大营的军饷是每月二两白银,外加一石米对吧。”
“回国公爷,过年和中秋节还有额外五两过节费。”
陶潜补充道。
地方卫所一个月仅仅有一石米,跟三大营没法比。
“太低了。“蓝太平摇头道。
“国公爷,这已经不低了。”
要知道这每月二两白银,那都是蓝太平自筹的。
朝廷给发的,那也只有一石米而已。
“从下个月起,三大营的士兵每人发五两白银。”
蓝太平眼神坚定的看着陶潜。
“国公爷,这开支翻了不止一倍啊。”
陶潜惊呼。
“银子不是问题,要三大营的士兵毫无后顾之忧,一心杀敌保家卫国即可。”
听蓝太平这么说,陶潜意识到自己这位上司是认真的。
他刚才说要把士兵的地位拔高跟读书人一般,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要做到。
虽然现在他仍感觉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在他内心里已经开始隐隐有些期待了。
“是”
陶潜郑重的应道。
但是蓝太平还在蹙眉凝思,他感觉还是少点什么。
“思想,他们的思想不统一。”
蓝太平豁然开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要让他们有信仰,这样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蓝太平神态有些激动。
“国公爷,什么信仰?”
“道教,还是佛教?”
陶潜有些茫然的看着对方。
“嘿,都不是。”
蓝太平面带笑意。
“从明天起,以总旗为单位让每个士兵都要讲打仗的心得体会。”
“国公爷,有这个必要吗?”
“由带队的百户私下讲讲就够了吧。”
陶潜有些不以为意。
“嗯?”
蓝太平微微侧脸,双目斜视瞅了对方一眼。
“是,属下领命。”
“哼”
蓝太平冷哼一声。
陶潜惊出一身冷汗,他忘了自己的身份。
“每个月都要抽出一天时间,让所有士兵都要讲自己的战斗的心得体会。”
“至于那些新兵,就讲一讲进入军队后的体验。”
“要让他们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感情,要达到在战场上能够放心的把后背交给彼此。”
“总之一句话,团结,团结,还是团结。”
蓝太平郑地有声的说道。
“属下明白,只是那信仰是指?”
陶潜试探着询问。
蓝太平闻言思考一下说道,“忠君爱国“。
“呃,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陶潜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说出来。
“但讲无妨,只要有益于三大营的建议,本国公都会采纳。”
“那属下就直说了。”
“忠君爱国之前,三大营的士兵要先忠于威国公大人!”
陶潜眼神坚定的看着他。
“嘶”
蓝太平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十分认可这句话,但是没想到这话会从陶潜嘴中说出来。
“这可是大不敬,你怎敢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蓝太平面带愠色。
“可这是实话,兄弟们的一切都是国公大人给的。”
“吃蓝家饭,穿蓝家衣,现在连尊严您也要给我们这群臭丘八。”
“我们虽然不识字,但是我们的心是透亮的,我们的血是热的。”
“不忠于您,才是真的大逆不道。”
陶潜认真的说道。
蓝太平此时既欣慰,又害怕。
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害怕的是有一天这群家伙会不会给自己来一个“黄袍加身”?
可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他最开始只想为蓝家争一条活路,避免整个淮西勋贵被朱元璋屠戮殆尽。
到后来扶自己的外甥登上皇位,他也只想帮助他打造一个大明的盛世而已。
他想要万国来朝,四海宾服于大明。
如果有机会,他还要打下一个比元朝还要大的版图。
那个一直存于他脑海里的前世地图,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懈怠。
他不想让屈辱,再次降临这片土地。
但是他没有一丝一毫,要抢自己外甥皇位的想法。
“你给本国公记住,我先是当今陛下的舅舅,然后才是统帅三大营的威国公。”
“本国公永远守在陛下的身前,谁敢对他不利,那我就要他的命!”
蓝太平冰冷的声音在陶潜耳边回荡。
“遵命”
陶潜跪地行礼。
蓝太平松了口气,轻声对他说道,“把眼光放长远些,外面的世界大到你无法想象。”
“它们都在等着咱们一起去征服呢!”
蓝太平拍了拍他的肩膀。
“属下永远追随国公左右,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陶潜彻底放下自己的小心思,一心一意听从蓝太平的安排。
“嗯,把这些一样传达到虎贲营和十八营。”
“告诉他们,一定要把这个士兵上台分享经验的命令严格执行下去。”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友爱,团结互助。”
“只有这样,咱们大明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无敌于天下!”
“蓝太平语重心长的说道。
“属下明白”
陶潜告辞后,蓝太平深吸了口气后忍不住感慨,
“这思想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啊!”
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在大明当兵并不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
哪怕他的三大营,给予极高的军饷也不行。
因为在大明朝,你一个军户出身的士兵,在地位上还不及民户出身的百姓呢。
如果和那些读书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特别是那些边防卫所的将士,不但时刻面临敌人来袭的风险。
还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军官压榨。
这样的士兵,你跟他谈荣誉感,责任感这都不现实。
“你说说,为什么当兵?”
低着头的陶潜一愣,本以为蓝太平会开口训斥,结果他却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回国公爷,属下是军户,不得不当兵。”
陶潜尴尬的说。
“问题就出在这,强扭的瓜未必都甜。”
蓝太平指着他说道。
“要让天下的年轻人以当兵为荣,以成为大明的士兵而自豪,要让他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蓝太平的话,直接让陶潜傻眼了。
这国公爷不是脑子坏掉了,大明朝军户的地位十分低下。
老百姓嫁女儿,都不愿意嫁到军户家。
因为大明的士兵军饷极低,一月只有一石米,还会被克扣。
而且军户的男丁在成年后,很可能要去离家几千里外的地方去戍边屯田。
在大明朝这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几千里外全靠腿走。
弄不好,就死在路上了。
即使到了戍边的地方,边境地区往往都是蛮荒之地。
内地的士兵很多适应不了当地的水土,许多士兵因此生病甚至丢掉了性命。
谁家愿意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累,弄不好还容易成为寡妇。
大明的士兵能不当逃兵,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国公爷,这太难了吧。”
陶潜面露难色。
“难也要办,就从本国公的三大营开始。”
“给本国公当兵,那么他们的地位要跟那些读书人一样高。”
蓝太平斩钉截铁的说道。
一旁的陶潜抿着嘴,粗犷的脸上表情既有痛苦又有笑意。
他强忍住没笑出声来。
平日里对蓝太平他十分敬重,对于他做的决定那都是百分百支持。
但是刚刚他所说的,百分百是醉话。
蓝太平没发现他的异样,而是自己坐在帅椅上努力回忆。
如果想把大明士兵的地位拔高,那么待遇一定要超级优厚才行。
“咱们三大营的军饷是每月二两白银,外加一石米对吧。”
“回国公爷,过年和中秋节还有额外五两过节费。”
陶潜补充道。
地方卫所一个月仅仅有一石米,跟三大营没法比。
“太低了。“蓝太平摇头道。
“国公爷,这已经不低了。”
要知道这每月二两白银,那都是蓝太平自筹的。
朝廷给发的,那也只有一石米而已。
“从下个月起,三大营的士兵每人发五两白银。”
蓝太平眼神坚定的看着陶潜。
“国公爷,这开支翻了不止一倍啊。”
陶潜惊呼。
“银子不是问题,要三大营的士兵毫无后顾之忧,一心杀敌保家卫国即可。”
听蓝太平这么说,陶潜意识到自己这位上司是认真的。
他刚才说要把士兵的地位拔高跟读书人一般,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要做到。
虽然现在他仍感觉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在他内心里已经开始隐隐有些期待了。
“是”
陶潜郑重的应道。
但是蓝太平还在蹙眉凝思,他感觉还是少点什么。
“思想,他们的思想不统一。”
蓝太平豁然开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要让他们有信仰,这样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蓝太平神态有些激动。
“国公爷,什么信仰?”
“道教,还是佛教?”
陶潜有些茫然的看着对方。
“嘿,都不是。”
蓝太平面带笑意。
“从明天起,以总旗为单位让每个士兵都要讲打仗的心得体会。”
“国公爷,有这个必要吗?”
“由带队的百户私下讲讲就够了吧。”
陶潜有些不以为意。
“嗯?”
蓝太平微微侧脸,双目斜视瞅了对方一眼。
“是,属下领命。”
“哼”
蓝太平冷哼一声。
陶潜惊出一身冷汗,他忘了自己的身份。
“每个月都要抽出一天时间,让所有士兵都要讲自己的战斗的心得体会。”
“至于那些新兵,就讲一讲进入军队后的体验。”
“要让他们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感情,要达到在战场上能够放心的把后背交给彼此。”
“总之一句话,团结,团结,还是团结。”
蓝太平郑地有声的说道。
“属下明白,只是那信仰是指?”
陶潜试探着询问。
蓝太平闻言思考一下说道,“忠君爱国“。
“呃,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陶潜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说出来。
“但讲无妨,只要有益于三大营的建议,本国公都会采纳。”
“那属下就直说了。”
“忠君爱国之前,三大营的士兵要先忠于威国公大人!”
陶潜眼神坚定的看着他。
“嘶”
蓝太平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十分认可这句话,但是没想到这话会从陶潜嘴中说出来。
“这可是大不敬,你怎敢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蓝太平面带愠色。
“可这是实话,兄弟们的一切都是国公大人给的。”
“吃蓝家饭,穿蓝家衣,现在连尊严您也要给我们这群臭丘八。”
“我们虽然不识字,但是我们的心是透亮的,我们的血是热的。”
“不忠于您,才是真的大逆不道。”
陶潜认真的说道。
蓝太平此时既欣慰,又害怕。
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害怕的是有一天这群家伙会不会给自己来一个“黄袍加身”?
可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他最开始只想为蓝家争一条活路,避免整个淮西勋贵被朱元璋屠戮殆尽。
到后来扶自己的外甥登上皇位,他也只想帮助他打造一个大明的盛世而已。
他想要万国来朝,四海宾服于大明。
如果有机会,他还要打下一个比元朝还要大的版图。
那个一直存于他脑海里的前世地图,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懈怠。
他不想让屈辱,再次降临这片土地。
但是他没有一丝一毫,要抢自己外甥皇位的想法。
“你给本国公记住,我先是当今陛下的舅舅,然后才是统帅三大营的威国公。”
“本国公永远守在陛下的身前,谁敢对他不利,那我就要他的命!”
蓝太平冰冷的声音在陶潜耳边回荡。
“遵命”
陶潜跪地行礼。
蓝太平松了口气,轻声对他说道,“把眼光放长远些,外面的世界大到你无法想象。”
“它们都在等着咱们一起去征服呢!”
蓝太平拍了拍他的肩膀。
“属下永远追随国公左右,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陶潜彻底放下自己的小心思,一心一意听从蓝太平的安排。
“嗯,把这些一样传达到虎贲营和十八营。”
“告诉他们,一定要把这个士兵上台分享经验的命令严格执行下去。”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友爱,团结互助。”
“只有这样,咱们大明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无敌于天下!”
“蓝太平语重心长的说道。
“属下明白”
陶潜告辞后,蓝太平深吸了口气后忍不住感慨,
“这思想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啊!”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9/19346/68213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