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助学金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助学一百个困难生,对于苏小软来说并不难,况且她很聪明地并没有利用自己的名义去资助,而是分别以服装厂和食品厂的名义去资助的。
    后续出面去谈的人,也分别是李厂长和苏建业。
    至于京都这边,则是顾楠出面去谈的,而且也不是助学金,而是奖学金,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苏小软是以苏家快餐店的名义设立的,而且联系的两所学校里,每个年级都会选出成绩优异的、进步明显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人数虽然是有限定,但是条件明显放宽了一些,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拿到奖学金,只要是有进步的,又或者是在其它方面有了突出成绩的,都可以领。
    苏小软之所以这样设,也是考虑到了现在大部分家庭条件都一般,而且成绩好的同学总共就那么几个,她要的是大家都能上得起学,不能只盯着前几名,那样的话,她做这个的目的明显就不对路子了。
    这年头能考上大学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不说大学,就算是普通高中,也不是寻常人家能上得起的。
    苏小软看了顾楠给她整理出来的资料,一部分是从教育局那里参考的。
    其中一个镇子上的初中有六十个孩子,能上高中的不会超过五个。
    而且这个数字也不是一年两年的,而是十几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本来就高,再加上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不同,这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也就高低不同,而且差异还很大。
    再加上,一个县里顶多就是一两所高中,就这个条件,能容纳多少高中生?
    全县有多少的适龄孩子们?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设的分数线也不可能低了。
    再加上就算是有的孩子考上了,也未必有条件上高中,毕竟高中三年的花费,比之小学六年还要多。
    因为高中就要加上住宿和餐饮了,那钱肯定是唰唰地往外花。
    不仅如此,高中的课本和一些复习资料也比初中时要贵得多,所以高中三年,真的不是普通人家能供得起的。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在上学还好,如果是有两三个,甚至是四五个孩子,那就算是双职工的家庭也是供不起的。
    所以,别以为这年头城里人就是多么好的日子了,条件有限,大家都不容易。
    苏小软看到的是让大家都能有条件读书,而不是只盯着谁能考上大学,她现在还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毕竟现在就算只是初中毕业的孩子,她的厂子也是可以做到中层管理的,而如果是普通职工,小学毕业也是可以的。
    苏小软跟京都官方的沟通里就提到了,目前也只是先选了这两年学校来做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真地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学生,那他们后续会继续完善相关的计划,然后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们。
    这一点,教育局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
    而且苏家快餐虽然很出名,京都的老百姓们也都知道这家快餐店的老板赚了不少钱,但是这钱是人家合法赚来的,而且税收上也没有遮掩,现在人家愿意拿出这份儿钱来,那是人家有这个善心,有这个社会责任心,他们教育局自然是要全力配合的。
    头一次做,苏小软还是担心会有什么漏洞,所以就跟顾楠以及校方说了,要一起配合,如果后续再出现一些分歧或者是矛盾的话,再想办法一起解决。
    苏小软最担心的,就是个别人会从中搞鬼。
    万一有人借着工作机会,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而刷掉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才是苏小软最害怕出现的。
    上辈子,这种事情可是屡见不鲜,甚至是整个校方都在帮着打掩护,只为了能骗取一些奖学金或者是助学金。
    当然了,现在这个年代,这种事情应该还是很少见的,而且她相信现在的老师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毕竟有些老师是经过了一些磨难之后,才重回工作岗位的,他们异常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搞定了这些,苏小软让赵英子又帮忙汇总了上个月的帐目。
    快餐店再加上两个厂子,赵英子虽然只是核对,但是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前前后后用了快一个星期,这才给核对完了。
    “都没有问题,帐目很清楚,而且目前来看,利润最大的就是服装厂了。当然,这里面不包含高县的两家厂子,不过羽绒厂的效益一直很稳定,应该错不了。”
    “好,辛苦嫂子了。”
    “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不过服装厂因为大量的生产羽绒服,会推迟其它产品的交货,这个没问题吗?”
    “没事儿,现在生产的这些服装主要都是销往南方的,咱们北方基本上穿不上。你看我店里卖的基本上都是羽绒服和羊绒大衣了。”
    苏小软的服装厂里也生产羊绒大衣,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是往南方销了,而北方如果再冷一些,穿羊绒大衣也是不好使的,倒是这羽绒服,卖得相当火爆。
    光是苏小软一家服装店里,一个月的羽绒服的销量就在上万件了,可想而知它现在是多么受欢迎。
    当然,店里并非都是零售的,有的人是拿了货到底下的县城里去卖,虽说大家的条件都不太好,但是哪儿也有几个有钱人。
    总而言之,就是羽绒服在京都一连两个月都是畅销的状态,有些款式还一直处于缺货状态,为此,苏小乐请示过顾楠之后,不得不开启了收订金的模式。
    交五十块钱的定金,最火爆的款式也得半个月以后才能拿到,就说这羽绒服是得卖得有多火吧!
    东西卖得好,苏小软这里有了利润,那自然也是大方的。
    李月娇这边想着自己交上去的报告,心里头还在打鼓呢。
    也不知道她提的关于加百分之三奖金的事情,苏小软能不能同意,毕竟全厂子工人都加起来,这可不是小数目!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915/66558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