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唐:忠诚?开局让李二罪己诏! > 第5章 “朕信房卿的忠心,也信他的本事。”

第5章 “朕信房卿的忠心,也信他的本事。”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朕信房卿的忠心,也信他的本事。”
    他话语停了一下,视线扫过殿里的人。
    “至于那几十车粮食……”李世民看向殿中间那堆白米。
    “马上让户部接手,点清楚多少,记到册子上!”
    “先拿出一部分,立刻送去关中灾情最重的地方,救济灾民!”
    户部尚书马上从队伍里出来,弯腰:“是!臣遵旨!”
    “还有。”李世民的声音又响了,带了点凉意。
    “关于凉州县令苏沐,还有这批精米的事。”
    “在房卿查清楚回来之前……”
    “朝廷内外,任何人,不得妄议!”
    他的眼神变得很尖锐。
    “要是有人敢违抗……”
    李世民看着下面没声的臣子。
    “严惩!绝不宽恕!”
    “臣等……遵旨!”这一次,殿里所有官员都弯下腰,再没人出声。
    大殿里很安静。
    “退朝。”
    与此同时。
    远在千里之外的凉州,房源县。
    县衙后院,一间临时改造的工坊内,热火朝天。
    苏沐穿着一身方便活动的短打劲装,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正对着几个满脸好奇又带着敬畏的工匠比划着。
    “看到没?这里的角度,要这样,对,再往里收一点。”
    “还有这个连接的地方,用卯榫结构,但是要加固,用铁钉!对,就是我画的这种小铁钉!”
    “炉温!注意炉温!木炭要烧透,风箱拉起来,别停!”
    苏沐一边指挥,一边时不时拿起地上一根烧黑的木炭,在旁边的木板上涂涂改改,画着一些奇怪的图形。
    那些图形,线条简单,却结构精巧,是那些老工匠们从未见过的样式。
    就在昨天。
    苏沐的脑海里,再次响起了那个熟悉的,没有感情的电子音。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缓解区域性粮荒危机,民心凝聚,声望提升。】
    【特别奖励:百炼精铁冶炼技术(入门版)!】
    【技术说明:优化现有冶铁流程,提升炉温控制,改进锻打工艺,可小批量生产出品质远超当前水平的精铁。适用于制造更锋利的兵器、更耐用的农具。】
    苏沐当时就愣了一下。
    精铁技术?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粮食问题暂时缓解,但想要在凉州这地方站稳脚跟,甚至搞点事情出来,光有粮可不够。
    武力,是根本!
    这百炼精铁技术,来得太及时了!
    虽然只是入门版,但对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苏沐没有犹豫,立刻召集了县里最好的几个铁匠、木匠,拿出全部家当,又动用了县衙的一些存粮作为报酬,让他们全力配合自己。
    “大人……您画的这个……犁头,真的……能行吗?”一个老铁匠看着图纸,有些迟疑地问道。
    他们祖祖辈辈打铁,做的犁都是一个样式,苏沐画的这个,形状太怪了。
    “放心,按我说的做,保证比你们以前做的犁,好用十倍!”苏沐拍着胸脯保证。
    他画的,正是后世经过无数改良的曲辕犁简化版。
    配合上精铁打造的犁头,那效率,绝对杠杠的。
    “还有这个……”苏沐又指向另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个结构更复杂的器械。
    “这是水车,等做出来,咱们就能把河里的水,引到更高更远的田里去!”
    几个工匠看着那复杂的水车图,更是云里雾里。
    但看着苏沐那笃定的眼神,以及之前“神稻”带来的震撼,他们选择了相信。
    这位年轻的县令大人,似乎总能弄出些匪夷所思,却又效果惊人的东西来。
    苏沐看着工匠们开始叮叮当当地忙碌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那几十车粮食,应该已经到了吧?
    不知道那位传说中的千古一帝,看到那封奏疏和那些米,会是什么反应?
    会不会……直接派人来把自己砍了?
    官道之上,一队车马正在快速行进。
    没有过多的仪仗,只有十几名精锐的金吾卫骑兵护卫,以及一辆看起来颇为朴素的马车。
    马车内。
    房玄龄端坐着,闭目养神。
    离开长安已经数日,一路西行,风尘仆仆。
    越往西走,道路两旁的景象,便越发荒凉。
    干涸的河床,龟裂的土地,枯黄的草木,还有那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
    这一切,都与长安城内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房玄龄的心情,也愈发沉重。
    他想起了太极殿上,那堆积如山的雪白精米。
    若非亲眼见到那实实在在的精米,他恐怕也会像王珪等人一样,嗤之以鼻。
    那个苏沐……
    他到底是什么人?
    区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何处得来的神奇稻种?又如何懂得那般高深的农耕之法?
    “大人,前方就是凉州地界了。”车外传来护卫的声音。
    房玄龄缓缓睁开眼睛,掀开车帘一角,向外望去。
    入目的,依旧是黄沙漫漫,一片萧瑟。
    只是……
    房玄龄微微眯起了眼睛。
    他似乎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好像……有一抹淡淡的绿色?
    错觉吗?
    在这大旱连年的凉州地界,怎么可能会有成片的绿色?
    凉州到了!
    马车,几乎是在“滑行”。
    房玄龄的手,下意识地抓紧了车壁。
    不是因为颠簸。
    恰恰相反,是因为太平稳了。
    平稳得……诡异。
    自离开长安,一路西来,车轮碾过官道,那种熟悉的、持续不断的震动和摇晃,早已成了习惯。
    自打进入凉州地界,尤其是驶近这房源县的范围,脚下的路,就变了。
    不是夯实的土路,也不是铺设的石板路。
    是一种……青灰色的,坚硬得不像话的路面。
    平整,光滑,像打磨过的巨石。
    车轮压在上面,悄无声息。
    “大人……这路……”
    外面传来金吾卫队长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惊愕。
    路的两边,每隔几十步,就立着一根黑乎乎的铁杆子。
    杆子顶端,罩着一个透明的,像是琉璃做的罩子,里面隐约能看到些结构。
    这是干什么用的?
    房源县城。
    没有想象中的破败和萧条。
    映入眼帘的,是同样干净整洁的青灰色街道。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873/66436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