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个苏沐太可怕了

推荐阅读:顾倾城京澜辰万界交易直播间从火影开始的水雾刺客你是我一的N次方爽文男主刺杀计划开局签到捡破烂成神系统萌宝速递,爹地是大佬绝世皇太子重生东瀛当和尚快穿之末日奇妙屋

    但他强迫自己收回思绪。
    这些东西固然惊世骇俗,可他此行的首要目的,是那关乎大唐无数饥民生死的——精米。
    以及,产出这精米的方法。
    “苏县令。”
    房玄龄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郑重。
    “一路行来,老夫见识了房源县的变化,心中颇为震动。”
    “然,陛下与朝廷最关切之事,还是那几十车精米。”
    他看着苏沐的眼睛。
    “此等神稻,既能于凉州旱地产出,想必定有其独特的种植之法。”
    “天下饥民甚众,嗷嗷待哺。”
    “老夫恳请苏县令,将此稻种的种植详情,一一告知。”
    “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功德。”
    苏沐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点了点头。
    “大人言重了。下官既将粮食献上,自无隐藏种植之法的道理。”
    他心里快速盘算着。
    农业技术,这个可以给。这是当前最急需的,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至于炼钢、水泥、甚至更后面的东西……得一步步来。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先用粮食把这位大佬和长安那位皇帝稳住,建立信任基础再说。
    “大人若不嫌田间地头简陋,下官这就带您去看看。”
    苏沐做出邀请的姿态。
    “有劳。”
    房玄龄微微颔首。
    随行的金吾卫留在了县衙,只有一个穿着青衣,看起来十分精干的年轻随从,默默跟在了房玄龄身后。
    这随从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硬面册子和一支炭笔,显然是准备记录的。
    苏沐领着房玄龄,绕过县衙,走向城外不远处的一片田地。
    虽然过了收获季节,但这片地并没有荒芜。
    一些穿着短褂的农人,正在苏沐划定的区域里忙碌着,似乎在翻整土地,准备着什么。
    田埂修整得十分规整,旁边还有新挖的水渠,引来了远处河里的水,虽然不大,却在缓缓流动。
    “大人请看。”
    苏沐指着那片正在翻整的土地。
    “要种好这耐旱稻,地,是第一关。”
    “寻常耕作,深度不够,保不住水分,也留不住地力。”
    “下官让人打造了新的农具,就是大人在‘农具改良社’看到的曲辕犁。”
    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捻了捻。
    “用曲辕犁深耕,至少要翻到一尺深。这样,土质疏松,才能把下面的湿气翻上来,雨水也能渗下去更多。”
    房玄龄身后的年轻随从,立刻在册子“沙沙”记录起来:“首要,深耕,一尺,曲辕犁。”
    房玄龄看着苏沐的动作,又看看那些农人使用的,确实是造型奇特的犁。
    “深耕之后,是选种。”
    苏沐继续说道。
    “并非所有种子都能发芽长好。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色泽纯正的留作稻种。”
    “播种前,最好用温水浸泡一日,再用草木灰拌一下,可以预防些虫病。”
    随从再次记录:“选种,饱满。温水浸种一日,拌草木灰。”
    “接着是育秧。”
    苏沐指着旁边一块专门开辟出来的小田。
    “不能直接撒到大田里。要先在这样的育秧田里,精心照料,等长到半尺高,再移栽到大田。”
    “移栽的时候,株距、行距都有讲究,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
    他用脚在地上比划着。
    “大概……一扎宽的距离,插五六株秧苗,就比较合适。”
    随从飞快记录:“育秧,半尺高移栽。株行距,一扎五六株。”
    房玄龄听得十分仔细,偶尔会根据随从记录的文字,提出一两个疑问。
    “为何要移栽?直接播种岂不省事?”
    苏沐笑了笑,解释道:
    “大人有所不知。育秧移栽,有几个好处。其一,可以保证秧苗的质量,弱苗、病苗在育秧阶段就剔除了。其二,方便管理,除草、施肥都更容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育秧的时候,大田可以先种一季别的耐旱作物,比如豆子,等秧苗长好了,豆子也收了,正好移栽,一块地两份收成。”
    房玄龄眼神一亮。
    一块地,两份收成?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他看向那随从,示意他务必记下。
    随从额头也见了汗,奋笔疾书:“移栽之利:择优去劣、便于管理、提高地用、一地两收,先种豆。”
    “水利是关键。”
    苏沐指向旁边的水渠。
    “凉州苦旱,但并非完全无水。”
    苏沐接着说道。
    “只是河流分布不均,地势高低不同。所以,修建水渠,利用水车提水,就变得格外重要。”
    他指着远处河边一个正在缓缓转动的巨大木轮。
    “大人看到的那个,就是新式水车。比旧式的效率高得多,能把水提到更高的地里去。”
    随从记录:“兴修水利,建渠,用新式水车提水。”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施肥。”
    苏沐的语气变得稍微郑重了些。
    “土地种久了,地力会下降。要想庄稼长得好,就得给地‘喂’东西。”
    “寻常农家,多用人畜粪便,或者草木灰。这些有用,但还不够。”
    “下官琢磨出一种‘复合肥’,能更好地补充地力,让稻子长得更壮实,穗子更大。”
    房玄龄眼神微动:“复合肥?”
    苏沐含糊道:“嗯,就是几种不同的东西,按比例混合起来,发酵处理一下。具体法子有些繁琐,主要是为了改善土质,提供稻子生长需要的各种‘养分’。”
    不能说太细。化肥这玩意儿,现在解释起来太费劲,而且原料也不好找。先用概念稳住,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搞。
    随从笔尖一顿,抬头看了看苏沐,又看看房玄龄,见房玄龄没有追问细节的意思,便记下:“施肥,关键。除人畜粪、草木灰外,另有‘复合肥’,混合发酵,补充地力,改善土质,供养分。”
    苏沐看着田地,总结道:
    “总的来说,就是:良种、深耕、育秧、移栽、水利、施肥。这六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只要这几样都做到位,加上合适的管理,比如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那么,在这凉州地上,亩产翻上一番,是稳的。若是水肥跟得上,管理得当,翻上几番,也绝非虚言。”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8/18873/66436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